当年的飞信为什么会输给现在的微信

新手学堂011

当年的飞信为什么会输给现在的微信,第1张

微信现在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大平台,看起来好像一路上顺风顺水,甚至连有效的竞争者都谈不上有。但是当年那些对手,也曾强大过,微信也是在市场里拼出来的。比如中国移动的飞信,一个运营了接10年的聊天产品,曾经有5亿用户,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和胡一刀一起来看看飞信的故事吧。

飞信,你有多久没有听到过这款产品的消息好吧,答案不重要,毕竟早在2012年,虎嗅就曾刊发过“飞信悼文”。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早已经是一款死掉了的产品。日前,一些手机用户收到了中国移动发来的信息,称,”短信转飞信将于6月30日下线,届时终止提供服务,自2016年7月起不再收取月功能费。”有媒体将其解读为飞信将停止服务,默认了飞信的寿终正寝,于是,自然而然的,有人开启了回忆模式,有人开启了吐槽模式。

先正个视听:“短信转飞信”只是飞信的一个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到对方的飞信PC端。据说是“因为的使用人数较少,所以此次关闭了这个功能。”

哦,还没死。不过此番这个存在感刷得也是尴尬。2015年4月,曾有媒体报道,手机飞信人均业务量从2014年12月的42条下降至29条,零消息量用户从55%增长至83%。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有的人活着,它已经死了。”嗯。

还是帮你复习一下。

飞信,是中国移动与2007年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应用软件,它成功打通了手机与电脑,你可以在它的pc客户端中输入短信内容, 然后选择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点击发送,及时对方不在线,也能收到你的信息,而且还不用花钱。它甚至有点微信的意思——手机上安装飞信后,基本上就能实现网络聊天了。在那个发短信都掐着条数,数着字数的年代,很多人将其称作是省话费的利器。按照北京晚报的说法,在鼎盛期,飞信的注册用户接近5亿,活跃用户数也有9000万。

看到,今天的讨论中有人将飞信的衰败归结为生错了年代。太早了太晚了

飞信诞生前的2007年,大家聊天最常用的是两样东西,一是QQ,一是短信。然而QQ,毕竟是智能手机还不普及的时候,大家也并非永远在线,有时候消息没接到就不小心错过了一个未来,而短信的话老实说,太烧钱。飞信的出现,简直可以说踩在了最好的时间点上——只要功能上得以满足,暂时还没人在意用户体验这件事,“凑合用”赛高。这当然不是一个会长久的状态,于是在2012年,微信、手q等一系列新兴聊天工具出现的时候,很多人就以“我忍你很久了”的姿态迅速倒戈。

而在2012年的那篇悼文中,作者夔蒽将飞信的过气归结于运营商,一手好牌给打烂了,主要是四点:

1、狭隘的移动用户优先原则

从2007年到2012年,整整5年,飞信才实现了其他运营商号码使用软件的基本功能,开放注册。试想,5年的时间,飞信丢掉了多少用户!2012年,微信都起来了,还有飞信什么事儿吗你开放有什么用呢难道你们当初认为移动用户会以彼此之间可以用飞信而感到骄傲么用户使用软件前还得辨别联系人是移动还是其他运营商旗下的用户,是有多麻烦又有多招人烦想想看Gmail就胜在能管理诸多账户,中移动贵为500强却连这点肚量都没有。那么商业头脑该有吧抢占用户转变盈利思想不会么无语。

2、版本粗糙,基础功能与创新皆不足

界面已经不用多说什么了。“飞信表情”、“手机动漫”移动你敢不敢再农业重金属一点还有仿造MSN的界面。每一个功能和其他互联网产品相比都象是小孩随手画出来的玩意儿,简直是垃圾中的战斗机!这种所谓的“创新”实在是令人悲催。

再说说基础功能吧。和QQ在网上即时联系不同的是,飞信可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以短信形式发送消息到好友手中。本来是一优势功能,结果用户却常被发送速度搞得异常崩溃,欲哭无泪。经常短信对方收不到,回信自己也收不到,或者明明没有挂在PC端上,在登录到客户端的时候却忽然收到了。

3、资费混乱

短信回复飞信收钱还是扣流量客户端登录呢搞不清楚。记得有一次有个朋友和我聊飞信,飞信通信费居然高达二十元人民币,等到查询的时候才知道短信费和GPRS流量同时扣!对运营商的诟病实在无力吐槽了。

4、针对用户群单一,流动率快

知道飞信的多是学生,这是为什么中国移动在推广飞信的时候找准了学生这个团体。这本来是正确的。因为一批批学生出学校后要是能持续使用飞信那么用户定是有增无减,而且随着当初毕业的学生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也会连带着他们使用的工具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可惜,年复一年,飞信都只对学生进行宣传,什么“一个班级一个飞信群”,等到学生走出校门也不管了。中移动放着那么多优质用户都不开发,只拿学生做试验,看起来还是没下决心发展飞信这款产品。

但其实,这个拥有“最好的政策支持,最粗的大腿,最广泛的用户基础,最早的风口”的项目,你可以把它所有的失败归结于四个字:“大公司病”——“层级过多和官僚体系限制了运营商的创新,尤其是新兴领域的

飞信盛兴与其背景也密不可分。 2007年,飞信软件问世。诺基亚还是手机行业的立足点,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在诺基亚达到顶峰之时,非智能手机还没有完全迟到,有些人一生中仍在使用非智能手机。

短信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毕竟,飞信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减少了电话费的使用,从而节省了许多电话费。其余的钱可用于其他支出,因此,Fetion在当时非常受欢迎。毕竟,免费可以吸引许多人进行下载。

使用中国移动和飞信在多个公司中存在许多冲突:例如,当时中国移动是主要的呼叫服务和SMS服务,飞信还免费发送短信,并且具有类似的呼叫功能。每个人都使用它。但是在那个时候,中国移动还不是这个通信市场的领导者。当时,由马化腾创办的腾讯QQ太受欢迎了。腾讯QQ是沟通的领导者。毕竟,腾讯QQ占据了整个市场的一半。还有更多类似于MSN office的软件。

直到2008年,非智能手机的销量和出货量也急剧下降。该功能太远了,然后启动3G甚至4G。因此,在最美好的时刻,飞信还没有达到腾讯QQ的节奏。当微信飞到顶部时,飞信无法与塔楼相提并论。据统计,2017年飞信用户不超过100万,微信和腾讯QQ已经使用近16亿人。

你还记得飞信吗?现在的人们都在使用飞信,就连一两岁的小孩子都会拿家长的手机来发语音,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回忆飞信吧,一起看看吧。

飞信最早在2007年产生,是移动推出的“综合通信服务”,实现了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在手机、电脑端无缝对接,登录飞信客户端,就可以随时随地与好友免费聊天,无限发送免费短信,利用流量加入多方语音通话,在初期确实是一大创举。依托移动用户资源优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注册用户高的时候达到5亿多。在一段时间,无论是学校还是单位,喜欢通过飞信作为办公的交流通知工具。我在大学期间也是使用移动号码,因为当时qq不一定一直在线有的通知看不到,而加入飞信群以后群主可以群发通知,大家通过短信的形式接收,效果比较好。而在2011年之后,微信这个重要的竞争对手诞生颠覆了传统社交软件的理解,随着微信不断发展进步迭代,飞信则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谈谈自己的理解。

那时大多数消费者最常用的通信方式之一是手机短信,但是因为短信有单条文字限制,而且短信是按条收费的。在那个漫游昂贵,话费不菲的时代。短信是最省钱的沟通方式,一个“免费”就将无数移动用户牢牢地绑在了战车之上。5亿注册用户,在当年的移动通信市场,绝对是超级霸主。并且在短信领域,它是任何对手都需要仰望的存在。因此诞生于2007年的飞信,最初就是凭着免费短信的卖点,冲上了用户量的高峰期。飞信是一个建立于手机短信的软件,但随着通信的快速发展,手机短信渐渐没落,飞信的基础业务渐渐衰弱,用户便不再粘附。当然飞信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2006年飞信推出,马上就火了,这款类似于简化版的QQ了,在那时QQ还是很火热的,所以这款飞信一推出变成了群发消息的“神器”,但要撼动QQ的地位那还是很难的。果不其然2011年飞信就在走下坡路了,而微信刚刚推出。2013年9月23日,阿里巴巴宣布高调推广社交APP来往,这款应用推测在未来会打破移动IM领域腾讯为王的垄断格局。对于飞信来说,飞信火的时候手机的设备跟不上。当时的手机系统要是退出了飞信,由于没有推送服务,只能在短信里看到消息,回复需要登录,而且无法保证消息的完整性。一开始飞信屏蔽了其他运营商,也就是说你在电脑端可以免费发短信给使用移动号码的朋友,但是如果你发给联通的或者用手机短信回复你朋友发的这条通知,是要收费的,还是一毛钱一条。这种赚钱模式太容易了,但同时时间一长也会丧失掉大量用户。另外,传统大型国企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没有互联网公司的开放,要做好和运营好互联网产品并非易事。

网上很多人把飞信陨落的直接原因归结于飞信本身组织结构混乱,一款产品的运营、研发、销售、支撑等多个需要系统配合的环节却分别归属36个各自为战的主体。导致了飞信多利益主体、多元利益诉求相互博弈的复杂体制。当然相较于微信,一个创新型产物,它固守僵化的传统思维难辞其咎。当年如果用除移动手机号之外的运营商手机号码注册使用飞信,是无法使用的,这狭隘的移动用户优先原则,在之后与微信的较量中如何能留住顾客呢。反观微信,虽然有腾讯旗下产品的鼎力相助,但很多人将微信的成功归咎于充分重视用户(主体对象)的体验度,围绕用户设置功能和优化操作上。

当初据说是微信和QQ通讯录一起做的,不过好像决策层最后选了微信。至于为什么微信很快吸引用户,目测这不是微信的原创,国外是早有类似应用了。语音在微信刚出的那段时间应该算是挺新奇的一种交流方式了(我相信那个时候国内肯定会有做语音的IM应用,但是QQ庞大的用户群会迅速让更多人去了解和知道这种方式),大多数用户习惯了在移动设备使用文字等方式交流,所以一种新奇的方式必然会吸引用户。

通过飞信PC客户端给好友发信息,不收费,但用手机短信的方式,给飞信好友发信息,收取短信费。收费标准和各品牌(例如动感地带)短信收费标准相同。随着PC向移动互联网的全面转移,微信、米聊腾空而出,不按条数按流量计费的策略让飞信的优势荡然无存,还彻底打击了飞信存在的要素短信——都不发短信了,还用什么飞信。但这一阶段,飞信虽然也推出了客户端移动版,但始终无法摆脱短信的束缚,也就无法跨过PC到移动的砍。最大的缺点是你想把谁加入好友,谁就要花1毛钱确认通过邀请。另外手机客户端没有网页的登陆方式,只有软件形式的,不像qq,用哪种方式都能登陆。在其推出之前,作为IM工具来讲,就已经有了一个强敌QQ,在飞信未推出时便有了5亿左右的用户,很多需要使用IM工具的用户已经习惯于QQ的模式,使用QQ已经变成了习惯,再加上QQ的庞大用户基数,造成对于每一个需要上网的人来说,QQ是必须的。这就使得QQ成为了众多网络用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慢慢的也就让用户对于QQ产生了依赖。这些或许都是将飞信淡出人们视线的原因吧,没办法,事物总在发展,你不进步就会被淘汰。

小编还是很怀念用飞信的那段时光,因为那时候发的每条信息都不会只发“哦”“嗯”这样简单的一两个字,以前发的信息都可以被珍藏,因为那时候发的微信都是用心发的。时间过得好快呀,不知道有飞信这个东西存在的宝宝应该都是小鲜肉吧,哈哈~

微信成了现在的即时通讯龙头老大,目前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了9亿,毫不夸张的说微信现在是国民通讯软件,连爷爷奶奶这一辈的人都迷上了这款软件。

说起微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起一款叫飞信的软件,当年还没有微信的时候,移动公司斥资30亿打造这款即时通讯软件。当年非常受欢迎。

当年的飞信非常强大,在那个年代,运营商主导手机市场,移动要普及飞信简直易如反掌。当时的飞信拥有5亿的注册用户,巅峰时月活跃用户达到了1亿。

后来飞信之所以被微信打死了,是因为没打通三大运营商,不支持电信和联通用户。而且那个年代,诺基亚主导市场,智能手机(iOS和安卓)未崛起。飞信死就死在它出生的太早了,没赶上时间。

互动话题:你以前用过飞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