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会奖品小米有问题怎么退换

新手学堂026

公司年会奖品小米有问题怎么退换,第1张

工资奖励发的产品有质量问题,首先你应该去找公司问一下有没有发票?然后再询问小米客服。

对于电子产品,国家有规定的,如果不能提供发票的,按出厂日期往后推两个月保修。

举个例子,有一台小米手机是2017年1月1日生产的。你是在2017年5月1日买的。如果你能提供发票,那么就可以保修到2018年4月30日。如果你不能提供发票,就只能保到2018年2月28日。

其实现在的手机没有保修卡也可以保修,去专卖店问一下就可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雷总的回答是:

您好!感谢您对小米的关注和支持。当您打开这份文件时,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家风华正茂、勃勃向上的公司,更是一份由勇气和信任所支撑的新商业蓝图。

在此,我想向您说明,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

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具体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我们的使命是,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8年来的每一天里,“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的愿景都在驱动着我们努力创新,不断追求极致的产品和效率,成就了一个不断缔造成长奇迹的小米。

2010年4月成立小米时,我和我的合伙人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做一款让我们自己喜欢、觉得够酷的智能手机。我们8个联合创始人中,6人是工程师,另外2人是设计师,都是消费电子设备狂热的“发烧友”。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这八个字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的整体,远超用户预期的极致产品,还能做到“价格厚道”,才能真正“感动人心”。创新科技和顶尖设计是小米基因中的追求,我们的工程师们醉心于探究前人从未尝试的技术与产品,在每一处细节都反复雕琢,立志拿出的每一款产品都远超用户预期 。我们相信打破陈规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信念才是我们能一直赢得用户欣赏、拥戴的关键 。

不止于技术,我们推崇大胆创新的文化。从手机工艺、屏幕和芯片等技术的前沿探索,到数年赢得的200多项全球设计大奖;从“铁人三项”商业模式,到通过“生态链”公司集群 ;从“用户参与的互联网开发模式”,到小米线上线下一体的高效新零售…… 创新精神在小米蓬勃发展并渗透到每个角落,并推动我们不断加快探索的步伐。

目前,我们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并且创造出众多智能硬件产品,其中多个品类销量第一。我们还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 IoT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与此同时,我们还拥有19亿 MIUI月活跃用户,并为他们提供一系列创新的互联网服务。

真正让我们更加自豪的并非是这些数字,中国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等一系列行业的面貌因为我们的出现而彻底改变。

我们推动了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和品质提升,这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爆发打下坚实基础。移动支付、电商、社交网络、短视频等行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都有赖于移动互联网涌入了数以亿计的庞大人口。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市场中,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成熟的背后,我们也被公认作出了不少贡献。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更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是一家少见的拥有“粉丝文化”的高科技公司。被称为“米粉”的热情的用户不但遍及全球、数量巨大,而且非常忠诚于我们的品牌、并积极参与我们产品的开发和改进。

浴火重生,小米商业模式被充分验证

作为一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2016年,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曾有过下滑。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早先几年过于迅猛的发展背后还有很多基础没有夯实,因此我们主动减速、积极补课。2017年,小米顺利完成“创新+质量+交付”的三大补课任务,迅速重回世界前列。

据我们了解,除了小米,还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之后能够成功逆转。

浴火重生,小米经历了一家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公司所必需的修炼。我们的管理更加有序,我们的人才储备更加充实,我们的技术积累更加深厚,我们的供应链能力和产能管理能力更加强大。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商业模式经历了考验,得到了充分验证。

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尽管硬件是我们重要的用户入口,但我们并不期望它成为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我们把设计精良、性能品质出众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通过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户手中,然后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

这就是我们独创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 。小米至今的成就说明了这一模式强大的生命力。创业仅7年时间,我们年收入就突破了千亿元人民币,这一成长速度是许多传统公司无法企及的。

效率的提升来自于运营成本,尤其是交付产品给用户时的交易成本的极大降低。小米独特的商业模式使得商品既好又便宜得以实现,造就了用户信任的基础。

永远坚持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

小米创办之初,我们就有一个宏大的理想:要改变商业世界中普遍低下的效率。

一件成本15美元的衬衣在中国的商店里要卖到150美元,定倍率有惊人的10倍。一双鞋要加5到10倍,一条领带加20多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但我始终难以理解,为什么生产和流通的效率长期不能提高?为什么商业运转中间环节的巨大耗损要让用户买单?为什么所有“cost down”的努力都只在那10%的生产成本里抠索,而从不向无谓耗损的那90% 运营、交易成本开刀?

小米有勇气、有决心推动一场深刻的商业效率革命 。在2011年初,小米迎来第一次年会时,我向在场的全公司100多名员工和他们的家属们说,我们要做出性能、体验都最好的智能手机,只售300美元——当时主流的智能手机售价普遍在600美元以上。

伟大的公司都是把好东西越做越便宜,把每一份精力都专心投入做好产品,让用户付出的每一分钱都足有所值。

用户是我们一切业务运转考量的核心。小米前进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思考:从古至今,商业世界变化纷繁,跳出形形色色的商业模式话题之外,始终不变的是什么?

用户对“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的期待,这就是小米的答案。

有很多我们的用户说,进入小米之家或者登录小米商城,可以放心地“闭着眼睛买”,因为品质、价格一定都是最优的。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也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没有用户的信任,就没有我们追求的高效。用户的信任,就是小米模式的基石。效率,就是小米模式的灵魂。持续赢得用户的信任,我们的任何业务都将无往不利。而一家真正实现世界级效率的公司,将拥有穿越经济周期、持续抓住行业涌现的新机会和长久保持优秀运营表现的能力。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不是一句空话,这八个字是我们的价值观和精神信条。在此,我要向所有现有和潜在的用户承诺:从2018年起,小米每年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部分,我们都将回馈给用户。

因为,我们始终坚信,相比追求一次性硬件销售利润,追求产品体验更有前途;相比渠道层层加价,真材实料、定价厚道终究更得人心。

我们始终坚信,我们的信念——大众消费商品应该主动控制合理的利润——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贪恋高毛利的举措都将走向一条不归之路。

所以,我想向您说明,我们会更看重长期用户价值的维护,小米的商业价值和您的投资价值,也将来源且仅来源于用户价值的不断放大实现。

硬件综合净利率永不超过5%就是小米高效的证明。我们深知,小米的理念最终成为社会的共识尚需时日,但时间会是小米的朋友,我们固执的坚持、持续的投入、坚决的执行终将换来理想的实现。

建设全球化开放生态,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今天,小米走到了历史性的重要节点。面向未来,小米建立的全球化商业生态有着极具想象力的远大前景。

小米要构建的绝不是一个封闭的商业帝国。小米也不仅是一家创新的科技公司,更是数字时代的生活方式的创立和推动者。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1家小米远远不够,需要100家甚至更多的“小米”,一起建立起丰富而繁荣的新商业生态。

“德不孤,必有邻”,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带动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围绕手机业务构建起手机配件、智能硬件、生活消费产品三层产品矩阵。现在,小米已经投资了90多家生态链企业,改变了上百个行业,未来这个数字会更加庞大。

这样的改变不仅发生在中国。以智能手机业务为例,在全球已进入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中,我们已经在印度取得份额第一,并在15个国家名列前茅。我们正在并将继续证明,小米模式在全球都具有可快速复制的普适性 。

建立全球化的开放生态,让小米长期发展的机遇更多、边界更广阔、根基更稳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就在眼前,我们相信我们全球生态平台所生成的大量独特的消费和行为数据,能让我们更为敏锐、精准地洞察用户的需求,为我们在未来赢得巨大优势。

小米是一家工程师文化主导的公司。工程师们的梦想就是持续探索先进技术,并惠及尽可能多的用户,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是我们的愿景。我们坚信,科技创新进步带来的利益应该能被大众轻易共享,互联网精神的本质是透明、高效以及平等普惠。

最大的平等,莫过于日常生活体验的平等:让所有人,不论他/她是什么肤色、什么信仰,来自什么地方,受过什么教育,都能一样轻松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这就是我和小米所有员工夜以继日持续奋斗的目标。

感谢您关注小米,和我们并肩投身于创造商业效率新典范,用科技改善人类生活的壮丽事业。许商业以敦厚,许科技以温暖,许大众以幸福,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现在才刚刚走出了第一步,我们已经改变了几亿人的生活,未来我们将成为全球几十亿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请和我们一起,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昨日,小米通过@小米公司官微发文表示:小米将参加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并在2017年1月5日上午11:45分举办新品发布会,发布一款目前尚未亮相的新品。这将是小米自成立以来首次参加CES大展。

小米参加2017年CES

关于小米将会在CES上为我们带来的新品网友们众说纷纭。有网友猜测该机将会来自小米的一条新产品线,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就是即将亮相的小米6。

小米2017新品是什么

外界传闻称,目前小米6已经立项,外观也已完成,并将会有骁龙835和联发科Helio X30两个版本。上月里小米通过小米Note 2以及小米MIX再次让消费者见识到了其强大的设计能力,因此预计小米6也会拥有不错的性能体验。而结合“已立项、外观完成”这些关键词来看,小米6应该也快要发布了,那么CES 2017绝对是其登上国际舞台的好机会。

小米公司战略目标分析

一、背景介绍

从09年至今,我国移动电话通讯业发展迅速,手机的普及率和拥有率也迅速上升,3G智能手机已开始渐渐被人们所拥有。截至2012年2月,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将近10亿用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面对着上万亿元的巨额蛋糕,国内外手机厂家正在虎视眈眈的瞄准中国市场。国产手机遭遇苹果、三星、HTC、洛基亚等众手机厂家的围追堵截,而小米手机作为国产手机中的神机,异军突起、一路高歌猛进,每轮发售都会掀起抢购热潮,创造了国产手机的销售神话。

在2013年1月初举办的“2012中国商业模式高峰论坛暨2012中国最佳商业模式评选颁奖典礼”上,小米公司获得了最佳商业模式创新奖。小米公司的获奖理由是“创造了一套线上销售的新模式,成为业内快速崛起的典范。”这一奖项,恰好说明了小米手机的成功,关键在于它独特的商业模式!

本文以小米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米团队、营销环境、市场定位、运营模式、盈利方式等方面进行基本分析,还原了小米手机崛起的前因后果,并探讨了小米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策略。

二、竞争环境分析

1、社会环境

中国拥有137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的1/5。据三大运营商披露的数字,截止到2012年2月底,中国手机用户规模已达到10亿的规分析

模。其中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数量为1323亿户,包括4115万的3G用户;中国移动用户规模达到6614亿户,包括5658万3G用户。而中国联通在3月15日公告中称拥有1601亿的2G手机用户以及4590万的3G用户。三者相加,中国手机用户已达9997亿。因此,中国的手机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容量。

2、消费环境

我国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软件硬件同步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不断加强。消费者对手机定义已经从以往的单一通信设备转向成多功能个人媒体娱乐中心,而我国消费者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也使得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提高,时间缩短。在很多消费群体中,“玩手机”已经不是一种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娱乐,在等人、坐车甚至在上厕所的时候,都可以使用其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快速娱乐。

随着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人们消费追求更加时尚、简约实用、性价比高手机。根据互联网消费调研数据,售价在1000-2000元之间的智能手机备受用户关注,获得343%的关注比例。其次为2001-3000元价格段机型,关注度在两成以上。3001-4000元、4000元以上及千元以下智能机型用户关注度较为接近,均在13%-15%之间。

3、科技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手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模拟手机时代、G S M 时代、25G 时代和 3G 时代。每一次手机行业的更新换代都是各大手机厂商的机遇。3G 时代来临使中国手机市场重新洗牌,也使定制手机成为手机市场发展的趋势,消费者看重的不仅仅是手机产品的本身,还更加注重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国产手机企业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随着单芯片技术的出现,以往在手机主板上所必须的功能模块集成到一块芯片上,成本、空间的节省是非常直观的。高通公司的单芯片解决方案使手机功能增多、性能增强、通话和待机时间增长,减少芯片组面积、成本减低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因而,单芯片技术成为了解决手机“瘦身”的良药,也给新颖款式的手机在设计上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4、市场竞争环境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激烈,而且愈演愈烈,国际智能手机生产巨头已经进入“战国时代”。三星、苹果、诺基亚、黑莓和 HTC 构成了智能手机领域的五大巨头,市场占有率超过了 75%。苹果依靠产品创新和强大的营销能力成为了市场上的最大赢家,是智能手机领域利润的最大获得者。三星抓住智能手机发展的机遇,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现在已成为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反观诺基亚,其市场份额迅速萎缩。迫于竞争压力与微软合作开发 windows phone。有着深厚技术积累的摩托罗拉移动被谷歌收购,索尼收购爱立信持有的索爱股份,将索爱变为其全资子公司。此外,智能手机企业之间掀起了规模浩大的“专利战”,使竞争进一步升级。

在国内,传统渠道品牌联想、金立、OPPO、步步高凭借其完善的渠道网络,市场占有率都得到急速发展,同时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开拓方面走到了前列。运营商品牌华为、中兴、酷派通过与移动运营商的。

银保监会批复了小米筹建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申请,这表示小米基本拿到了消费金融牌照,能够继续深耕在金融领域的业务。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小米金融安全问题颇多,小米消费金融的发展还需观望。

撰文 | 王别闹

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

1月17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关于筹建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小米消费金融”)的批复,同意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在重庆市筹建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

小米消费金融成功获批,加上马上消费金融的消费金融牌照,重庆也成为了继北京上海之后同时拥有2家以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城市。

银保监会提出,小米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审核股东资格、办理筹建事宜,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消息显示,小米消费金融是由小米公司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农商行”)、重庆金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顺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金冠捷莱五金机电市场有限公司共计五家企业共同出资设立,拟注册资本15亿元。

小米消费金融的东家之一重庆农商行,出资45亿元,持股30%。重庆农商行来头不小,它于2019年10月29日成功在A股上市,是全国第一家“A+H股上市农商行”。同时它还有意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在已有1家金融租赁公司、12家村镇银行的基础上,还有意申请更多的新牌照以布局多元化经营策略、增强集团盈利能力。

小米曾表示,设立小米消费金融的初衷是立足重庆,线上线下联动,辐射全国,聚合股东优势,助力金融与消费场景的高效对接。试图建立生态的小米碰上重庆农商行,可谓是一拍即合。

小米集团在金融领域筹谋已久,此前曾通过设立小贷公司的形式试水消费金融业务。2015年小米金融上线,以贷款和第三支付为核心业务,逐步取得了保险、保理、银行等多块金融牌照,基本实现了全牌照布局,推出了小米金融APP、小米贷款APP、小米钱包APP等应用。

即便小米在金融领域表现出了极大的野心,但小米金融的发展并不顺利。2017年雷军高调宣布要把小米金融作为重要发展的业务之一,但到了2018年整个P2P行业暴雷,或许是因为此,当年年会雷军对小米金融三缄其口、闭口不提。可是2019年4月,小米金融又出现复苏迹象,金山云、小米金融、新网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共建金融 科技 新生态。

卖手机卖出了生态,小米怎么能舍得放弃这条利于变现的道路呢。 随后,在6月5日,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在内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出席了小米金融ABS投资者大会。此时颇有“厂牌”架势的小米金融却又搞出来一个“征信闹剧”。

有用户在聚投诉、黑猫投诉等平台上投诉小米金融,称自己“正常还款,且在未收到任何提示还款或催收的情况下被逾期了”。用户根据合同约定在还款日足额将款项打入小米金融APP内,却收到了资金出借方——民生银行的“逾期警告”短信,警告称其还款逾期,并将把逾期信息报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根据新华社报道,此次事件中小米金融承担着“信息中介”的角色,通过将银行资金和用户需求匹配并“撮合”起来赚取佣金。合同规定借款用户需要先通过小米金融APP还款,之后小米金融再将还款转入银行。

根据小米金融的解释,此次借款用户出现问题是因为小米金融和民生银行对接系统因故出现异常,所以导致部分用户的还款信息未及时更新。系统出现了故障,银行发现成批次的逾期不经核查借款人的还款实力就声称要上报征信,难为坏了一批用户。不管是送100元免息券安抚用户还是30个工作日恢复征信的公告,都不能修复此次“征信闹剧”暴露出的安全问题。

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 ,但“征信闹剧”之后又出现了不法分子假冒小米金融客服诈骗案。因为这些骗子能说出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及毕业院校名称,包括在小米金融APP贷款时间及贷款记录,使得受害者信以为真,这也暴露了小米金融在管理用户个人信息方面可能存在漏洞。

小米在金融行业已 探索 多年,但过去的黑 历史 不会随着一个金融牌照就成前尘往事,小米应该对消费金融怀抱更多的敬畏之心,提升为用户服务的能力,这才是在消费金融领域走的更远、更好的根基。

小米金融董事长助理、金融机构部总经理胡伟曾公开表示,“小米金融互联网小贷板块已累放消费贷款超1500亿,在贷余额超300亿;供应链金融板块凭借小米纵深度的产业链,服务于小米生态体系。”

小米在金融方面的成就目前主要集中在基于一般用户的互联网小额贷款以及基于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小米用户和小米产业链生态是小米以手机起家发展出来的自有优势,但并未深耕。例如在支付、保险等方面,小米与行业知名企业都没办法平行比较。此次取得消费金融牌照,小米在金融领域又可多深耕一步,也为小米生态的建设提供了新维度。

编者按

马云说,风口来时,如果猪都能飞起来,那么当风口过了,摔死的一定是猪。

这句话很应和雷军当初的豪言,也很适合现在的小米,靠风口来维系企业运转一定不是长久之计。

当发家“王牌”之性价比模式成为小米的痼疾,多元化、层级化、双品牌、AIOT…饮下何种良药才能不作痛

系列报道(一 )

5G风口 小米能祭出新“王牌”么?

2018年的手机行业在凛冽寒风中瑟瑟发抖,中小手机厂商或倒闭或于夹缝中艰难求存,市场趋于饱和之下、智能手机更新换代频率的降低让2019年手机市场充满挑战,调研机构TrendForce的报告显示,今年预计智能手机产量141亿台,比2018年下降33%,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则下降比例将扩大至5%。

如此严峻形势下,不少研究机构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行业的下降趋势或延续至今年5G的到来。众手机企业也将5G作为“救命稻草”纷纷展开布局,而“热搜”体制的小米自然也不例外,在展示了折叠屏工程机的同时,小米也正式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并将其作为小米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

“凋零”的手机市场需要“生机”

无论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还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018年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8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显示,2018年全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 414亿部,同比下降 156%;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 390 亿部,同比下降 155% 。

IDC的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2018年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共计为14049亿台,年同比下滑41%。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也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4297亿台,同比下滑5%,智能手机行业首次出现全年下滑。对此,IDC分析,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并没有看到很多积极的活动迹象,这其中有几个因素,包括手机延长更换周期、增加渗透率。许多大市场,政治和经济出现的不确定性,以及不断上升的产品价格导致消费者的挫败感增加。

“受宏观经济环境与手机同质化两大因素影响,现阶段智能手机行业形势不容乐观。”手机行业分析人士杨博丞告诉中国家电网,“ 手机同质化太过严重,无论是小米华为还是OPPO vivo,虽然说一直都在发新机,但他们的产品区别并没有特别明显。

在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技术进步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厂商们从营销角度出发挖空心思激发购买冲动,但产品创新力却不足以支撑用户购买力,用户需求只能如涓涓细流,不断收窄。过去一年,产能3600万部/年的天津三星被曝关厂停工、活在倒闭破产传闻中的锤子 科技 已出售部分专利、昔日国产手机巨头金立遭遇破产、越走越偏的魅族手机销量惨淡、同样不堪销量重压的美图“嫁”给了小米、小米进入资本市场后大起大落、苹果在高售价风波中订单大幅削减、乐视风波后未能再焕生机的酷派面临着“退市”风险、沦落至边缘地带的联想仅剩下04%国内市场份额、而被联想收购后的摩托罗拉甚至已经从消费者的选购列表中消失,中国手机市场“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在大浪淘沙中一去不返。

智能手机寻着家电行业的发展轨迹,开始进入寡头时代。国内某手机厂商负责人表示,整个手机行业处于跌宕起伏的阶段,在市场相对饱和时期份额会向少数厂商集中。对于破局之策他提到了5G,“5G技术的到来,可能会有所改变。有些厂商现在看起来很好,可能很快掉队,有的公司因为有创新技术,可能很快发展起来。”

“由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饱和,换机周期延长,智能手机的发展经历了数次‘换机潮’。”有业内人士从换代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每一次的“换机潮”都伴随着一项解决消费者使用痛点的技术应用。“在5G手机商用前,手机销量下滑趋势仍将延续。”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5G时代必然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的竞争焦点,无论行业或企业,都希望5G作为一个新的风口,给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活力。这对小米来说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小米对5G技术的期待值不低于任何一家手机企业,毕竟这家才上市半年多的公司,市值已经累计蒸发千亿多,正急切盼望在资本市场找回“自信”。

“低迷”的小米需要新“王牌”

性价比与饥饿营销是小米自创立以来一直所独有的“优势”,多少手机品牌曾试图模仿,却从未超越。这一优势让小米在手机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也助力小米成功港股上市。但上市后的小米,交出的答卷却并不理想,股价一跌再跌,市值不断蒸发,处境堪忧。

以最初17港元/股的发行定价来看,小米最初市值543亿美元。7月9日小米上市首日,开盘价166港元,较发行价下跌235%,市值约520亿美元。虽然上市之初,德意志资本、麦格理、光大证券、西南证券等券商机构均在研报中曾给予小米“增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在196 -303港元/股之间,但资本市场却并不这么认为。

在上市次日有过开盘17港元/股、收盘19港元/股的“乍暖还寒”后,低走的主旋律几乎从未动摇,去年10月30日跌至114港元/股。到了年初1月8日,小米股价自开盘后几乎一路下跌,盘中一度下跌783%,截至收盘报111港元,全天大跌75%,较发行价跌去347%,成交1034亿港元,市值跌至338亿美元左右。

1月9日,小米30亿股解禁,开盘股价为1064港元/股,再次大跌逾5%,市值也缩水至330亿美元左右。自解禁以来,小米的股价更是不断下探,1月16日报收97港元/股,较前一日下跌261%。至此,小米的股价较半年内的最高点跌幅已超55%,市值累计蒸发超过1500亿港元。

经历过1月16日的最低谷,自1月17日开始,小米分别于1月18日、1月21日、1月22日三次回购股票,耗资总计近2亿港元,回购近2000万股,试图稳定股价。但在业内人士来看,这也只是短时间对股价构成支撑,在全球智能手机进入负增长时代,股价“风雨飘摇”中的小米未来业绩仍然呈下行趋势。

性价比是一把双刃剑,于小米而言,也正应了那句“成也萧何败萧何”。

伴随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中高端手机市场崛起,并在萧条的大环境中行情走俏,除苹果、三星之外,华为、oppo等旗舰机型冲击中高端市场格局,并留下了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足迹。当然,这些跟小米是无甚关系的,虽然出货量也在世界前五之列,但小米的销量更多来自于印度、越南等符合其性价比定位的中低端海外市场。小米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手机海外市场出货量增长了60%,收入220亿元,占据小米总收入近4成多。

没有高端“代表作”是小米的痼疾,所以它开始“蓄谋”高端路线以期挤入“上流”市场。《2018年小米中期报告》显示,2018年度小米在国内的战略重点是进军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同比增长超过25%;第四季度,小米推出了高端市场试水作MIX系列的第三款产品MIX 3,但很显然收效甚微。

小米一直在走比较保守的中规中矩路线 ”,杨博丞说,即使目前售价最高的MIX 3,其实也就是一个全面屏+滑盖,“发布后外界有很多声音说它是一种倒退,并没有做成那种不是滑盖的全面屏。”

数据显示,2018年9月底,小米的库存相比6月底增加了22%,相比2017年12月更是大增62%。另有IDC报告显示,小米2018年第四季度国内出货量1030万台,同比2017年第四季度大降349%,对比同期华为233%的增量,小米竞争压力空前。Strategy Analytics总监隋倩分析认为,由于库存积压,以及面临来自华为和Realme等中国和印度等主要地区的激烈的价格竞争,小米的增长在去年最后几个月大幅下降。他直言“小米在2019年面临更加艰难的局面,如果增长继续下滑,可能难以维持利润。”

雷军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小米模式下的诸多问题,春节前夕,小米对外宣布将红米品牌正式独立,定位“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而小米旗舰机则专注于智能手机高端市场。2月20日,小米9发布,雷军称“这可能是小米手机最后一次定价在3000以内。”诚然,他似乎也认为2999元的价格并不符合人们对高端市场的高溢价印象。

在将“性价比”托付给红米的同时,小米也对曾经引以为傲的扁平化管理作出了告别,在近日正式推行一项针对内部员工的层级改革,将公司员工的管理层级细化为专员、经理、总监、副总裁及以上,并配上与华为类似的13至23个等级评定。专员级别为13级左右,经理为16级到17级左右,总监为19级到20级左右,副总裁为22级。对此改革措施,外界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从长远来看,小米将红米独立,进一步细分了低端与中高度市场,管理模式从扁平化到层级化的转变,有利于小米在国内手机市场的长足可持续发展;但也有人担心小米在建立职级体系后会丧失其扁平化管理的优势。

“红米Redmi”品牌独立发布会上,雷军曾说:“创办小米前我是华为铁杆粉,任正非很多讲话我都会背了,我也多次跟大家讲国产品牌要团结,枪口抬高一尺。”可见无论外界看法如何,作为“华为铁杆粉”的雷军正驱使小米加紧向华为学习却是既定事实。除了学习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多品牌、多产品线、多渠道管理经验之外,更在学习华为成熟的管理经验。这对于成立8年员工数已达2万的小米来说,也实为一个新的征程。

“手机+AIoT”能成为下一个筹码么

雷军说,当前全球手机市场正在经历阶段性的低潮,会延续到5G真正大规模商用的来临,而小米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也会在质量、创新、交付等方面继续勤练内功、夯实基础,为5G的春天做好扎实的准备。”

在内部管理改革之外,欲搭乘5G顺风车的小米,在5G春天来临之前主动出击了。

1月11日,小米年会,雷军正式宣布并启动了自2019年起的小米未来五年核心战略,也即 “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未来5年,小米将在AIoT领域持续投入超过100亿元。”这一战略在1月17日的回购股份公告中也有体现,小米公告称,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及“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的推动下,公司以股份回购表达对当下及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

“手机+AIoT”双引擎,其中手机是一道过不去的槛儿,按雷军的说法,“手机业务始终占稳全球第一阵营就是胜利”,但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 小米目前的全球第一阵营,更多是靠低端红米手机在海外市场的销量撑腰,定位中高端的小米手机功劳几无。 也许有人会以2月26日“小米9首销日53秒售罄”的记录来进行反驳,诚然,这确实反映出小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但从外界反馈来看,谁又能说这不是其一贯的高性价比+饥饿营销策略说回海外市场低价策略的全球第一阵营话题,小米这种低价模式固然会在短时间内带来出货量的激增,但与苹果、三星、华为等高端定位的品牌相比,小米的利润率则明显不足,从长远角度来看,如果小米的双品牌战略与管理模式改革进展顺利且行之有效还好说,如若不然,目前这样的增量市场又能维持多久

从AIoT布局来看,AIoT指AI+IoT,即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这是5G时代被业界最为认可的两大应用场景,随着该新概念被不断超热,从BAT到AI行业的独角兽,都不约而同地官宣了AIoT战略。不过小米的AIoT似乎有所不同,雷军表示,对于小米而言,AIoT就是“All in IoT”。

客观来讲,小米在IoT是有一定优势的。2013年,小米以手机为中心孵化出生态链,经过多年发展小米在IoT布局上已经有领先一步的趋势,截至2018年11月,小米IoT平台已连接132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支持超2000款设备,号称“全球最大的消费物联网平台”。年初,小米战略入股TCL,为即将布局大家电业务在供应链、代工产能等方面已经开始提前布局。

不过有意思的是,雷布斯说着“All in IoT”,小米对外放出的口号却是AI+IoT,那小米在AI的布局优势是什么呢小爱同学杨博丞认为,小爱同学更多是通过语音交互去实现IOT的链接,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现阶段的小爱同学还在获取大量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去分析判断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如果“手机+AIoT”是小米为5G时代所筹备的核心战略性“王牌”,那么无论是作为一家雷军定位的“互联网公司”,还是作为一家资本市场评定的“硬件公司”,有生态缺核心技术的小米,距离祭出这张牌,似乎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懂的人看表面,以为是亏损,实则不然。下面是网上找来的资料,看不懂不要紧,可以了解一下真实情况

直接上业绩:2015年至2017年,收入为66811亿元、68484亿元、114625亿元,净利润为-7627亿元、492亿元、-4388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601亿元、4531亿元、-996亿元,毛利率为40%,106%、132%。

看到这个数据,估计你有点懵:作为一家真正的独角兽企业,成立7年营收破千亿,但是怎么2017年还巨亏438亿?

由于小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利润表中有一个特殊的科目,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

上市前,小米通过发行可转换优先股的方式进行了多轮融资,这部分融资,会在报表中形成金融负债,计入非流动负债中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这部分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需要计入当期损益,最终影响利润。

如果企业的估值上升,那么,账面金融负债会上升,由于此处处于负债项,负债增多,在利润表中,就会体现为利润降低;反之,如果企业估值下降,负债中的金融负债减少,那么,利润就会增加。

此处,需要等到上市后优先股转为普通股,才不会再影响公司利润。这笔实际并不存在的“账面亏损”就会消失。

其中,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末,小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8759亿元、-2523亿元、-54071亿元。

所以,如果你只从财务角度来看:小米的估值越高,这个数值负数越低,账面上看小米亏的也越多。

但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以国内的会计准则来看,优先股具有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双重性质,在实操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核算。

如果划分为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按照摊余成本核算;如果划分为权益工具,作为报表中的权益类科目核算。但不管怎么分,都不需要随公允价值的变动重新计量,不会影响利润。

注意,以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小米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04亿元、1896亿元、5361亿元,净利率为-05%、28%、47%。

也就是说,事实上小米2017年的盈利为5361亿元。不过,实际上,如果看小米的业务运转情况,另一个指标“经营利润”其实更有参考性。招股书显示,小米2017年经营利润122亿元,同比大增223%。

您好!感谢您对小米的关注和支持。当您打开这份文件时,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家风华正茂、勃勃向上的公司,更是一份由勇气和信任所支撑的新商业蓝图。

  在此,我想向您说明,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

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具体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我们的使命是,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8年来的每一天里,“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的愿景都在驱动着我们努力创新,不断追求极致的产品和效率,成就了一个不断缔造成长奇迹的小米。

2010年4月成立小米时,我和我的合伙人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做一款让我们自己喜欢、觉得够酷的智能手机。我们8个联合创始人中,6人是工程师,另外2人是设计师,都是消费电子设备狂热的“发烧友”。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这八个字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的整体,远超用户预期的极致产品,还能做到“价格厚道”,才能真正“感动人心”。创新科技和顶尖设计是小米基因中的追求,我们的工程师们醉心于探究前人从未尝试的技术与产品,在每一处细节都反复雕琢,立志拿出的每一款产品都远超用户预期 。我们相信打破陈规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信念才是我们能一直赢得用户欣赏、拥戴的关键 。

不止于技术,我们推崇大胆创新的文化。从手机工艺、屏幕和芯片等技术的前沿探索,到数年赢得的200多项全球设计大奖;从“铁人三项”商业模式,到通过“生态链”公司集群 ;从“用户参与的互联网开发模式”,到小米线上线下一体的高效新零售…… 创新精神在小米蓬勃发展并渗透到每个角落,并推动我们不断加快探索的步伐。

目前,我们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并且创造出众多智能硬件产品,其中多个品类销量第一。我们还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 IoT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与此同时,我们还拥有19亿 MIUI月活跃用户,并为他们提供一系列创新的互联网服务。

真正让我们更加自豪的并非是这些数字,中国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等一系列行业的面貌因为我们的出现而彻底改变。

我们推动了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和品质提升,这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爆发打下坚实基础。移动支付、电商、社交网络、短视频等行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都有赖于移动互联网涌入了数以亿计的庞大人口。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市场中,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成熟的背后,我们也被公认作出了不少贡献。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更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是一家少见的拥有“粉丝文化”的高科技公司。被称为“米粉”的热情的用户不但遍及全球、数量巨大,而且非常忠诚于我们的品牌、并积极参与我们产品的开发和改进。

浴火重生,小米商业模式被充分验证

作为一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2016年,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曾有过下滑。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早先几年过于迅猛的发展背后还有很多基础没有夯实,因此我们主动减速、积极补课。2017年,小米顺利完成“创新+质量+交付”的三大补课任务,迅速重回世界前列。

据我们了解,除了小米,还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之后能够成功逆转。

浴火重生,小米经历了一家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公司所必需的修炼。我们的管理更加有序,我们的人才储备更加充实,我们的技术积累更加深厚,我们的供应链能力和产能管理能力更加强大。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商业模式经历了考验,得到了充分验证。

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尽管硬件是我们重要的用户入口,但我们并不期望它成为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我们把设计精良、性能品质出众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通过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户手中,然后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

这就是我们独创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 。小米至今的成就说明了这一模式强大的生命力。创业仅7年时间,我们年收入就突破了千亿元人民币,这一成长速度是许多传统公司无法企及的。

效率的提升来自于运营成本,尤其是交付产品给用户时的交易成本的极大降低。小米独特的商业模式使得商品既好又便宜得以实现,造就了用户信任的基础。

永远坚持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

小米创办之初,我们就有一个宏大的理想:要改变商业世界中普遍低下的效率。

一件成本15美元的衬衣在中国的商店里要卖到150美元,定倍率有惊人的10倍。一双鞋要加5到10倍,一条领带加20多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但我始终难以理解,为什么生产和流通的效率长期不能提高?为什么商业运转中间环节的巨大耗损要让用户买单?为什么所有“cost down”的努力都只在那10%的生产成本里抠索,而从不向无谓耗损的那90% 运营、交易成本开刀?

小米有勇气、有决心推动一场深刻的商业效率革命 。在2011年初,小米迎来第一次年会时,我向在场的全公司100多名员工和他们的家属们说,我们要做出性能、体验都最好的智能手机,只售300美元——当时主流的智能手机售价普遍在600美元以上。

伟大的公司都是把好东西越做越便宜,把每一份精力都专心投入做好产品,让用户付出的每一分钱都足有所值。

用户是我们一切业务运转考量的核心。小米前进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思考:从古至今,商业世界变化纷繁,跳出形形色色的商业模式话题之外,始终不变的是什么?

用户对“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的期待,这就是小米的答案。

有很多我们的用户说,进入小米之家或者登录小米商城,可以放心地“闭着眼睛买”,因为品质、价格一定都是最优的。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也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没有用户的信任,就没有我们追求的高效。用户的信任,就是小米模式的基石。效率,就是小米模式的灵魂。持续赢得用户的信任,我们的任何业务都将无往不利。而一家真正实现世界级效率的公司,将拥有穿越经济周期、持续抓住行业涌现的新机会和长久保持优秀运营表现的能力。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不是一句空话,这八个字是我们的价值观和精神信条。在此,我要向所有现有和潜在的用户承诺:从2018年起,小米每年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部分,我们都将回馈给用户。

因为,我们始终坚信,相比追求一次性硬件销售利润,追求产品体验更有前途;相比渠道层层加价,真材实料、定价厚道终究更得人心。

我们始终坚信,我们的信念——大众消费商品应该主动控制合理的利润——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贪恋高毛利的举措都将走向一条不归之路。

所以,我想向您说明,我们会更看重长期用户价值的维护,小米的商业价值和您的投资价值,也将来源且仅来源于用户价值的不断放大实现。

硬件综合净利率永不超过5%就是小米高效的证明。我们深知,小米的理念最终成为社会的共识尚需时日,但时间会是小米的朋友,我们固执的坚持、持续的投入、坚决的执行终将换来理想的实现。

建设全球化开放生态,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今天,小米走到了历史性的重要节点。面向未来,小米建立的全球化商业生态有着极具想象力的远大前景。

小米要构建的绝不是一个封闭的商业帝国。小米也不仅是一家创新的科技公司,更是数字时代的生活方式的创立和推动者。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1家小米远远不够,需要100家甚至更多的“小米”,一起建立起丰富而繁荣的新商业生态。

“德不孤,必有邻”,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带动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围绕手机业务构建起手机配件、智能硬件、生活消费产品三层产品矩阵。现在,小米已经投资了90多家生态链企业,改变了上百个行业,未来这个数字会更加庞大。

这样的改变不仅发生在中国。以智能手机业务为例,在全球已进入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中,我们已经在印度取得份额第一,并在15个国家名列前茅。我们正在并将继续证明,小米模式在全球都具有可快速复制的普适性 。

建立全球化的开放生态,让小米长期发展的机遇更多、边界更广阔、根基更稳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就在眼前,我们相信我们全球生态平台所生成的大量独特的消费和行为数据,能让我们更为敏锐、精准地洞察用户的需求,为我们在未来赢得巨大优势。

小米是一家工程师文化主导的公司。工程师们的梦想就是持续探索先进技术,并惠及尽可能多的用户,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是我们的愿景。我们坚信,科技创新进步带来的利益应该能被大众轻易共享,互联网精神的本质是透明、高效以及平等普惠。

最大的平等,莫过于日常生活体验的平等:让所有人,不论他/她是什么肤色、什么信仰,来自什么地方,受过什么教育,都能一样轻松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这就是我和小米所有员工夜以继日持续奋斗的目标。

感谢您关注小米,和我们并肩投身于创造商业效率新典范,用科技改善人类生活的壮丽事业。许商业以敦厚,许科技以温暖,许大众以幸福,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现在才刚刚走出了第一步,我们已经改变了几亿人的生活,未来我们将成为全球几十亿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请和我们一起,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