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要自主研发芯片一事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据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爆料称:“小米刚刚从ARM授权了全系列内核方案,手机处理器的自研进程开始加速,自主研发芯片可能明年年初问世。”
虽然截至目前小米官方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但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小米推出自研手机芯片只是时间问题。2015年11月,小米与联芯科技签署技术转让合同时,还曾经签署了一份战略协议,双方合作研发4G芯片;而就在去年6月份,小米还挖来了高通大中华区总裁王翔,这也意味着小米准备推出自有芯片。
如何评价小米自主研发芯片的行为?
笔者以为,一是可以解决专利问题,二是可以降低成本。
要知道,如今在印度市场,搭载联发科处理器的小米手机仍被禁止销售。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的市场格局下,对小米而言,国外市场已经成为其新的增长点。
其次,在手机元器件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下,自研芯片可以直接降低小米手机在元器件方面所花费的成本,从而更好地保证其高性价比的优势。因此,自主研发芯片,在解决专利纠纷的同时,还能降低手机的制造成本,这一定程度上还能够缓解小米在国内外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
不过,搞芯片可是很烧钱而且不像卖手机有那么快速的回报率,动辄数十亿美金的开销小米能扛得住?
不可否认,进入2015年后,小米手机的优势已然不在。除了手机这一产品线外,销量能够达到百万级规模的,只有小米手环这一产品。然而69元的售价,注定小米手环的利润并不那么可观。而2016年全年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仅为4150万台,较上年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市场份额也从2015年的151%下跌到如今的89%,排名直接降到第五。
况且,关于小米手机的价格,雷军也曾公开表示“卖的太便宜”,以去年小米首次采用明星代言的红米4为例,三大明星坐镇,如今在安徽电信网上营业厅的售价显示,最高版本的也不过1000元左右,这又给小米预留了多大的利润空间呢?因此,未来小米手机的出货量能否支撑和分摊其自研芯片的投入成本,仍然需要进一步验证。
就算抛开资金这一因素不谈,仅就技术门槛而言,手机芯片的技术难度,并非小米和联芯合力能够突破的。暂且不论短短两年的时间能否研发出芯片,仅看看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研发处理器的艰辛便能得知,即便这两家是国内乃至国际手机行业屈指可数的企业,但对研发自主芯片仍是个艰巨的任务。
做芯片和做手机的最大区别就是,手机可以依赖上游产业链供给,即便像罗永浩那样的门外汉,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来一部像模像样的产品。但手机芯片本身是一个高难度产品,这是一个耗时耗钱的产业,能从外部获取的东西太少,并且会碰高通、联发科这种手握专利的大公司,小米要想不触碰这些专利有些困难。
不过,好在与华为那种完全自研芯片的模式相比,小米选择的是与联芯科技合作自研,这样就不至于完全从零做起,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入成本和风险,更好地专注于新产品的开发。但笔者仍要指出的是,目前的手机芯片市场上,联芯科技的芯片产品出货量非常少,并且技术成熟度也远不及高通、联发科、展讯、海思等厂商。小米公司即使获得了技术授权,研发出来的产品能否有竞争力仍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纵观全球手机厂商中,涉足芯片开发的厂商只有苹果公司、三星和华为等少数公司,多数终端厂商都是从专业的芯片厂商购买芯片。当然了,我们很乐意看到国产手机雄起,手握自主话语权,不过有些事情就是如此,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在松果科技没有公布SoC之前,这些只是猜测,小米出的芯片究竟行不行,唯有用时间来佐证。
小米是中国品牌。小米公司的全称是小米科技有效责任公司。小米的公司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很多人以为小米是洋品牌,其实错了。小米是我们中国的品牌,也是目前比较好的手机品牌。
小米品牌是小米公司创立的,是中国人。小米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的模式,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
小米是中国品牌。小米公司的全称是小米科技有效责任公司。小米的公司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很多人以为小米是洋品牌,其实错了。小米是我们中国的品牌,也是目前比较好的手机品牌。
小米将重新组建团队研发手机芯片
小米将重新组建团队研发手机芯片。小米的最终目的肯定是做手机芯片,但他们第一颗芯片也许不会是手机芯片,而是先从周边芯片入手。考虑到小米之前澎湃S1的高开低走,传说中的澎湃S2无疾而终。
小米将重新组建团队研发手机芯片16月9日消息,有媒体报道称,据知情人士表示,小米欲重新杀入手机芯片赛道,已经开始招募团队,并正在和相关IP供应商进行授权谈判。报道称,该知情人还透露,小米的最终目的还是手机芯片,不过会从周边芯片先入手。
小米初涉芯片领域是在2014年,当时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北京松果电子。雷军用“10亿人民币”起步的诚意和决心,历时三年收获了首款自主研发的手机 SoC 芯片澎湃 S1,小米也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具有芯片自研能力的手机厂商。尽管小米集团对澎湃 S1寄予厚望,但却效果平平。以致4年后,澎湃S2才历经波折出现在大众面前。
前有小米澎湃S1、澎湃S2高调入场,却未得到期待中的市场热捧。小米若是“卷土重来”,将会拿出怎样的产品、获得怎样的市场反应,目前还不好判断。报道还称,OPPO现在也正在准备进入手机芯片领域,并且产品更为多元化。
小米将重新组建团队研发手机芯片2知情人士表示,‘小米的最终目的肯定是做手机芯片,但他们第一颗芯片也许不会是手机芯片,而是先从周边芯片入手。’
据半导体行业观察记者从多方获悉,本土手机巨头小米正在招募团队,重新杀入手机芯片赛道。知情人士告诉半导体行业观察记者,小米现在正在与相关IP供应商正在进行授权谈判,但公司已经开始在外面招募团队。
‘小米的最终目的肯定是做手机芯片,但他们第一颗芯片也许不会是手机芯片,而是先从周边芯片入手’,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考虑到小米之前澎湃S1的高开低走,传说中的澎湃S2无疾而终。还有后来松果团队的变动,早前ISP澎湃C1的亮相,加上当前手机市场,乃至手机芯片市场充满着的不确定性。小米这时候卷土重来,着实耐人寻味。
‘澎湃’的初战告败
2017年2月28日,小米在北京举办了‘我心澎湃’发布会。
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介绍了澎湃S1,公司首款芯片。资料显示,这是一颗八核64位处理器,主频22GHz,四核Mali T860图形处理器,32位高性能语音DSP,支持VoLTE。而小米C5也成为首款搭载自研芯片的设备。相关资料显示,小米这颗芯片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公司在当年十月与联芯合资成了一家名为松果的公司,并在2015年7月完成了芯片硬件设计。
在发布会现场谈到为何要自研芯片的时候,雷军说道:‘因为芯片是手机科技的制高点,小米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雷军在会上同时还强调,做芯片这个事,估计要投入十亿美金以上,投入十亿以上人民币,准备花十年时间才有结果。‘在当时,我们大部分人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因为冲出去不知道师生是死,但我的心稍微平静,因为我做好了干十年时间的准备’,雷军接着说。
虽然当时的雷军踌躇满志,但澎湃S1并不出彩的性能,加上C5的平平销量,澎湃S2又传数次拖延,市场上也多次传出了小米手机芯片的不利消息。到2019年,松果电子拆分出大鱼半导体,让小米自研手机芯片的未来更加不明朗。
2020年八月,雷军终于时隔三年再次聊到了澎湃的进展,他也坦言其中的波折。
雷军当时在微博中表示:‘我们2014年开始做澎湃芯片,2017年发布了第一代,后来的确遭到了巨大困难,但请米粉们放心,这个计划还在继续,等有了新的进展,我再告诉大家’。
今年四月,在发布公司首款ISP澎湃C1被媒体‘嘲讽’做了个小玩意之后,小米公司在芯片领域的再次卷土重来,回应了雷军在去年八月的说法。
从当前的市场现状看来,对小米来说,又是一个投入的好时机。
造芯的好时机?
正如大家所了解,在华为因为美国禁令而增长放慢的时候,包括小米、OPPO和VIVO在内的国产手机厂商市场份额屡创新高。
根据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小米集团手机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3%,成为中国第一大手机厂商。而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2021年Q1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排名第三的小米出货量4900万台,同比增长了80%,这个份额领先于排名前五的所有手机厂商。
在这样的销量推动下,小米公司的业绩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据财报显示,小米集团第一季度营收76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7%。其中智能手机业务第一季度智能手机收入5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8%,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91,达到494百万台。小米境外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374亿元,同比增长506%。
1Telechips
最早从事平板这个产业的人,基本上都是从MP3,MP4转过来的,在大家看来,所谓的MID,只是一个大号的MP4罢了,所以那时,手机行业的,Portable DVD行业的等等,大家都没进来的意思。那么,作为MP3,MP4时代,曾经独领风骚的重要的芯片原厂之一--Telechips,就登上平板这个舞台了。
2010年年初,IPAD才刚刚发布,那时的平板产业,还是一个混沌未开的状态。现在业界人都知道的亿道数码,其实是在2010年通过做基于Telechips平台的平板,一举成名的。在那之后,很多人跟进,包括现在白牌市场最有影响力的方案商-品网,2011年上半年,其实还是在折腾Telechips。
Telechips基于芯片优势,开了一个好头,但是毕竟是韩国公司,本土服务太差,2011年推出的芯片,问题点又比较多,随着瑞芯微,全志等本土芯片起来,就彻底没落了。
到了2012年,除了益光(曾经也是MTK平台下,在平板行业,出货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方案商),出了几百K基于Telechips的平板,还有另外一家,盈方微旗下最大的方案商-赛维天创,折腾了一下Telechips方案之外,加上同期一些TV dongle,就再也没下文了。
2Freescale
MP3,MP4时代的芯片霸主之一Sigmatel,被Freescale收购了,借此机会,Freescale也进入了平板这个市场。但是毕竟是美国公司,本土服务差,芯片价格也高,到了2011下半年,基本上就听不到什么声音了。最后一次有印象的,是在2012年上半年,一个朋友告诉他,他那边还有8K Freescale芯片的库存,10USD/PC,但是很难清出去了。
3Ti
Ti也是美国芯片巨头,作为芯片原厂,应该从来没有想过进入平板这个市场,但是依然有好事者,做了一些基于Ti平台的方案,影响力微乎其微,就此略过。
4nVIDIA
nVIDIA可能大家不太清楚,但是提起英伟达,大家就应该有印象了。芯片规格较高,研发难度较大,追求利润,一直走的都是高大上的路线。在品牌市场,和小米合作密切,在白牌平板市场,最大也最有影响力的合作方,一家是高飞,一家是天鹏盛,都是规模实力很强的工厂,可惜一家欠数十亿跑了,另外一家,也在去年倒闭了。作为芯片原厂,英伟达在白牌平板市场,也几乎没有什么作为。
5Samsung
三星自身太强大了,白牌平板市场,似乎从来都瞧不上。有人就基于和三星内部的关系,开发了基于三星PV210的方案,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家公司,美赛达和友坚恒天。美赛达在做车载导航领域,曾经很出名,公司也很大,但是基于三星平台的方案,一直都不能量产,反而是另外一家,靠做三星开发板起家的小公司-友坚恒天,在2011年上半年3~4月份,率先推出了白牌市场第一款基于cortex A8架构,带电容式触摸屏的可以量产的方案,当时一块PCBA,卖到了400左右,并且是不含flash的--采用坑爹的内置TF卡设计。(现在配置更高的,四核的,512MB,4GB,才70左右)在那之后,间或有一些三星方案的消息,但是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影响力了。
就是下面这款:
6君正&华芯飞
作为老牌的本土芯片厂商,君正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深圳平板这个领域的,少有听到君正的声音,倒是华芯飞,大家或多或少接触过。里面的资料显示,君正和华芯飞的关系是华芯飞是做系统方案的,他采用的是君正的SOC芯片,这样就好理解了。同Telechips一样,从MP3,MP4时代转战过来的君正,在2010年也抓住了第一波机会,取得了一些成绩。而在2012年,随着竞争的加剧,不管是君正,还是华芯飞,都快速淡出大家的视野了。
现在君正转战可穿戴设备,inWatch,果壳,土曼,包括品网旗下的易连汇通等等,都在开发基于君正平台的智能手表,开了很好的头,希望后面,也能走好!
7Marvell
很多人可能是基于这次香港展,才真正知道marvell。其实早在2010年下半年,就有基于marvell平台的平板方案了。当时我所在的公司,和广州一家联合起来,为长城集团开发了一款平板电脑,可惜问题多多,最终只是出了几百台机器而已,后面就没声音了。然后过了2年,到了2014年,又折腾了一把,联合桑格尔为昂达出了一款4G平板(方案可能是亿道出的),依然没量。今年香港展祭出7寸1+8GB配置449美金的最低价,是无奈之举,还是最后挣扎?
8安凯
这是广州的一家公司,一般人可能都不知道。2010年年底的时候,我所在的公司,刚刚出完200K基于威盛8505的7寸小笔记本电脑,这时刚好客户需要降低成本,彼时,刚好安凯的人找过来了。抄了威盛那款板型,可惜问题点很多,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9中星微
这家公司,在白牌市场,曾经小有名气,在2011年的时候,也率先推出了cortex-A8架构的芯片VC0882,比后面的全志都要早。旗下的方案商,主要是发掘科技,现在还活跃在平板领域,据传品网的老板曾经找过中星微那边,希望能够合作,但是被无情的拒绝了。后面的发展似乎就印证了和马云有关的那条广为流传的段子---“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后面,在全志的快速崛起过程中,中星微就彻底没落了。我最后一次听到中星微,是在一家集成商那里,那边的老板告诉我,中星微VC0882还有不少库存,有现成的Q88,86V的方案,价格很有优势,让我们也帮忙推推,当时我就笑了。
以下,是模仿友坚恒天那款板型,基于VC0882推出的方案:
10NEC
NEC,也叫瑞萨。日本公司,本土服务更差,而芯片开发的难度也比较大,一般的公司也做不了。旗下最大的方案商-零距,曾经也风光过一阵,但是最终,还是淹没在白牌洪流之中了。
11新岸线
有很好的政府背景,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四处参展,但是都没有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直到2012年,双核A9的芯片-NS115终于出来了,旗下最大的方案商,就是上面提到的“零距”了。由于芯片本身的缺陷以及错误的市场策略,基本上也没推广起来。于是转战TV dongle了,市场上能听到声音,但是也没什么量。
再后面的事情,就是“零距”没了,接着到了2013年底,外界传闻,新岸线NS115还有约3KK的库存,为了清理,拉了几家工厂竞标泰国教育平板专案,最终中标的有2家--辰星通和东莞浩群,一家出货比较顺利,另外一家就很惨了,这里也略过不提。
现在留在大家印象中的,可能就只有如下这款TV dongle了。
12联芯
这是大唐电信旗下的公司,主推基于TD-SCDMA,TDD的通讯芯片,之前在低端智能手机方面,和中华酷联都有合作。2013年的时候,在深圳开了一场盛大的新品发布会,想把手机芯片强推到平板领域,那时我笑笑也就走了,不了解市场,盲目进来,怎么可能会有机会呢?
最后一次见联芯的朋友,是在2014年,也许是因为库存压力,他们把一颗4核3G芯片LC1913,当2G芯片去处理了,看似滑稽的做法,背后透出了太多无奈。我们都知道深圳白牌平板电脑,80-90%是出口到海外的,那么基本上TD-SCDMA在绝大多数国家,是无法使用的,所以这颗芯片,在海外基本上只能当2G芯片使用了。
对于联芯平台,深圳白牌市场有些名气的方案商,譬如瑞芯微旗下的泽迪,譬如炬力旗下的文晟,都有在折腾,最新的消息是文晟在车载领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希望借由和小米合作的契机,能够再度发光吧!
13盈方微
这是上海的一家芯片商,2014年成功借壳上市,而其在白牌平板市场,曾经也风光无限。最著名的是一款101寸,名曰“飞触”的平板,在国外叫“superpad”,其在亚马逊网站平板类别,2011年3月上旬,销量荣登榜首。
这款机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一个大的RJ45网线接口,当时的出货方卓尼斯,一时声名鹊起。这款机型的影响力非常大,后面基于全志,瑞芯微,amlogic等等平台的机器层出不穷,所以衍生到了“飞触十代”。
另外一款,就是仿威盛大公模713,---一款7寸平板。但是处于芯片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很多厂商,接了基于威盛平台的这款订单,但是威盛8650缺货,于是乎,盈方微这款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在2012年底,最后2月份出货将近1KK,当时这个出货量是非常大的。
自那以后,盈方微的芯片断层,慢慢也淡出平板这个市场了,后面转战TV BOX领域了。而这2家公司,卓尼斯倒闭跑路了,赛维天创则和另外一家MTK方案商“长今宏鑫”合并为“华强鼎尊”,就此没落。
14Amlogic
提起Amlogic,也就是晶晨,应该没人不知道,在深圳白牌平板市场,也曾掀起过不少的风雨。单核A9芯片M3,双核A9芯片M6,低成本双核芯片MXL/MXS,都是业内第一家出来,但是却都是悲剧收场。它们看到了趋势,但是也许由于决策层是在美国,自始至终都没有强有力正确的市场策略,最后驾驭不了趋势,每次都匆匆收场。
平板芯片里面,最悲情的英雄,莫过于如此了。现如今离开了平板行业,死守TV box领域,今年又在开拓电视领域,希望能有所突破吧。
15炬力
曾经是MP3时代的黑马,但是由于内乱,导致核心员工出走,出去成立了boxchips,也就是后来平板行业另外一批超级黑马“全志”的前身。在平板这个行业,炬力进入太晚,后面的市场策略也一再失误,只知道杀低价,尽管很拼命,推出了7013,7023,7021,7029,7039等等芯片平台,但是也没取得什么战绩。
这么几年我对他们的评价一直都没变,“炬力的优点是敢杀低价,炬力的缺点是只会杀低价”。他们现在也转战TV BOX及智能穿戴领域,希望能够东山再起。
16威盛
作为平板行业内曾经的霸主,威盛的离去,不禁让人唏嘘不已。在2010年的时候,基于威盛平台的小笔记本,出得非常好,而在2012年,其出货量应该也占到了整个白牌市场的60%。在早期,威盛推出的turn key方案,直接对接工厂,让工厂快速出货,让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也就是这种模式,让威盛旗下几乎没有什么有实力的方案商,最终在芯片升级换代延误中,在客户对产品品质要求更高,外观要求更漂亮,产品种类要求更丰富的大背景之下,也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平板之路。
再厉害的老大,也需要一堆的兄弟,在背后支持帮助,否则只能是孤掌难鸣,难成大器。回首往事,历历在目,纵万丈豪情,在平板领域,对于过往的芯片玩家,也是英雄末路。
环顾四周,血海无数,拔倚天屠龙,在血腥战场,对于留存的芯片战士,茫茫不知归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平板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对于那些随风飘逝芯片厂家们,过去这几年日日夜夜,你们承载着我们曾经的梦想,寄托着我们曾经的希望,只是没能实现我们曾经梦到的荣光,就让这一切,也都随风飘逝吧!
期待着你们,期待着我们,期待这大家,在各自新的领域,都能够再次焕发光彩吧!
前方,路途并不遥远,希望,就在转角处
不仅仅因为芯片属于高精尖的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厂商根本难以掌握核心技术,而且在讲究用户体验的当下,芯片似乎并不那么重要,笔者对此深以为然。
不过这个观点可能适合大部分国产厂商,对于小米却不合适。小米已经是国内手机体量数一数二的厂商,在国际排名上也能进入前五。IDC统计的2015年第二季度手机出货量排行中,前四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小米,这其中只有小米是没有自主芯片的。这或多或少暗示着,要巩固如此大体量的产品规模,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芯片是手机的核心部件,如果总是被人揪着七寸,高出货量的地位很难保障。
况且如今小米有钱有资源,缺的就是技术(可以挖人可以买),自己做芯片并不是一件不可企及的事。本文就从产品和市场来浅薄分析下,为什么小米要自己造芯片。
一:抢旗舰芯片首发,高性价比的玩法不灵了
曾经小米横空出世的首要因素,就是能拿到高通最新款的旗舰处理器(或许和高通投资小米有关),再配以远低于同配置产品的价格,一炮而红,小米将这一玩法持续了好几代产品,但在后续几款旗舰手机上,这种玩法渐渐失效。
首先在芯片上,由于友商逐渐了解了小米的打法,逐渐快速跟进,加上高通并不愿意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在小米3代的时候,高通骁龙800版本的小米3直到2013年底才交货,比英伟达版本的晚了将近4个月,而且金立已经抢先1个月发布了搭载骁龙800的手机ELIFEE7,使得小米手机3首发的希望落空。
再等到骁龙801的时候,vivo、锤子、一加都提前抢在了小米4之前发布了新机,而后者的卖点也转移到金属做工上去,后来的小米Note情况也是如此。友商们的快速跟进,以及上游供应链不愿意偏袒小米,使得小米在芯片上丧失了优势。
其次在性价比上,小米也不再具备优势,随着魅族发布的魅蓝品牌,锤子推出坚果,酷派推出大神,一大波互联网手机都可以做到同等配置相似的价格,甚至比小米更低。还记得6月9号周鸿祎宣布大神F1 Plus以及大神F1 2GB内存版分别以399元和499元阻击红米2A的事么?后者在前一天宣布499的“无敌价”,紧接着就被周鸿祎打脸,人家配置不比你差价格还比你低,营销手段更狠,怎么搞?
控制不了上游芯片,小米在芯片上不占优势,产品和营销的打法变得很被动。
二:小米需要靠低端产品走量,但竞争优势保不住
小米如今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清晰了,拼的是用户量,靠软件和服务赚钱,将硬件产品互联网化,基于此,手机出货量成为构建这一商业模式的基础,要提升出货量,显然要靠低端来走量。小米宣称今年目标出货量是1亿,据传小米内部的目标是13亿。今年上半年小米出货量为3470万台,Q3小米出货量为1850万台,较Q2的2000万台出现了下滑,小米今年达到8000万台应该不是问题,但要完成1亿甚至更高的销量恐怕难以实现。
所以,小米联手联芯的意义在于,联芯可以帮助小米在低端市场冲量,目前红米系列最低端售价为599元人民币,更低的还有499或399,这个价位正好和联芯之前的定位相符,小米肯定希望借助联芯的芯片提升小米低端手机的市场竞争力,小米此前推出的红米2A就是采用联芯的处理器。
自己设计芯片的好处是,可以压低产品售价。同样的性能,用高通芯片的卖1000元,只有50元的利润,而自己的芯片就可以有200元的利润,如果保持50元的利润,那么价格可以比对手低150元。
除此在外,自主芯片可以在整合设计上有更多优势,加强某一方面的性能。比如苹果的指纹识别和A8的融合使得iPhone解锁体验更为流畅,3d touch也是一样,但这些特性在安卓手机上比苹果相去甚远,根源就在于硬件和软件的分裂,自己设计芯片可以很大程度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华为海思在基带和SOC上的开发使得华为手机在信号和续航方面的表现更为出众,这些特性对于小米手机日后往高端走有很大帮助。
三:由于低价策略,小米和高通、联发科的关系渐行渐远
小米屡屡将高通、联发科的高端芯片用在低价手机上,给友商的产品策略造成很大冲击,使得高通、联发科在其他厂商面前难堪,这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从小米3开始,高通就不再配合小米的旗舰处理器首发策略,转而支持其他厂商。联发科也是如此,联发科本想依靠红米仿照之前小米在高通、英伟达平台的“高大上”宣传案例,摆脱“山寨”形象。不过红米将首发的MT6589-Turbo平台,一上市就打上了799元“入门级”标签,导致被其他国产手机厂商在中高端平台全部弃用。
高通以前的策略是扶植小厂商,博弈大厂商。随着小米已经成长为巨头,高通已经开始转向扶持更小的合作伙伴。联发科虽然没有限制对红米的MT6589-Turbo供货,但在后来的产品中,其首发合作方已换成了华为、TCL。
缺乏了芯片商的支持,小米必须看人脸色行事,这对于庞大体量的小米来说,稍有差池便会付出沉重代价。
四:华为榜样的力量,激励小米造芯片
华为手机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思处理器不遗余力的研发,这不亚于苹果A系列处理器对于iPhone的重要性。
其实最开始,海思和华为手机走过了一段比较艰难的时期。在长达2年的时间里面,华为顶着外界的嘲讽坚持使用K3V2处理器,甚至牺牲了自己的高端手机,影响了华为手机的竞争力,但任正非对海思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不余遗力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海思一直到2014年才爆发出能量,麒麟920芯片在SOC和基带上的突破让华为手机在性能和网络连接性上取得了领先。得益于芯片端的突破,华为智能手机很快在销量上迎头赶上,与三星、苹果并驾齐驱。
不可忽略的是,华为在网络端多年的技术累积,才使得华为有研发海思的资本,以及3G升级4G带来的时间窗口,技术力量和时间将会是小米研发芯片最大的拦路虎。
五:小米智能家居、IOT领域的布局
智能家居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每一个硬件都有可能联网,这将产生大量的计算和通讯需求,小米此时进入芯片研发,将会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时间窗口。诚如程贵锋那篇文章所说,在LTE-Cat1等低速物联网芯片仍然有大量机会,小米可以提前布局。
对于小米来说,智能家居是并行于智能手机的另一大核心业务,如果有自己设计的芯片,未来小米在智能家居、IOT领域将会有决定性的竞争力。
如今的小米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头,背负销量增长停滞的压力将迫使小米找寻突破口,自己设计芯片是一块极难啃的骨头,但小米终究要啃。小米能否快速赶上,将是未来构建小米帝国的一个核心关键。
一、创始阶段存在饥饿营销的条件和不得不用饥饿营销方式
中国市场能用饥渴营销方式因中国以社会渠道销售为主,用户要自己掏钱买手机,更关注手机性价比;2011年小米发售手机的时候处在从功能手机转换为智能手机的阶段,巨大的需求为小米的饥饿营销营造了空间。在欧美市场用户的手机大都是有运营商补贴销售,用户较少自己掏钱购买手机,例如欧洲市场就有约70%由运营商渠道销售。
中国的品牌还没有成长为足够强大的品牌,为新品牌的成长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小米的饥渴营销才得以施行。否则,当小米制造出用户对该档次手机的饥渴需求的时候,其他国产手机品牌制造就可以造出类似配置的手机吸引用户,不过因为当时其他国产品牌影响力有限和市场过于庞大,终究没有影响到小米的目标用户,让小米得以顺利地将自己的饥渴营销策略得以顺利实施,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年。
小米由于是初创公司,难以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自有工厂生产手机,这迫使小米采用轻资产的运作模式,而饥渴营销可以有效降低产业链占用资金。中国的制造产业链为这种模式提供了条件,中国的手机生产制造由代工厂进行组装,而围绕在代工厂周围有众多的配套零部件厂,这些零部件厂可以随时为代工厂做配套,在订单充足的时候这些配套工厂可以24小时运作,高效的产业链运作为按需生产提供了可能。中国市场蓬勃发展的网购模式则可以在用户下单后迅速的将产品从产地送到用户手中,高速、高效的物流服务将全国的客户变成一个统一的庞大市场。
二、饥饿营销的好处
在红米手机没有推出之前,小米手机类似苹果一样,一年只卖一款产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批量采购标准件压低采购价。作为代工厂商富士康和英华达也喜欢接小米这样的单,产品单一,元件标准化,可以实现最快速生产,标准化的组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互联网营销、抢购和电商模式让小米可以成本更低。小米采取互联网营销,在小米论坛、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所有社交平台开展推广,而不是如其他公司采用花费大量资金的广告方式,节约营销成本;电商的模式降低了中间成本;多个环节的成本节约,让产品定价可以不需要考虑多重因素,同时也能做到近乎成本的价格,这是其他品牌难以做到的。
采用饥渴营销模式,小米可以避免大量存货,减少损耗和存货贬值的损失,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存货周转率是许多企业追求的指标,而饥渴营销模式可以依据用户的订单来安排生产,最大限度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生产成本。每个产品都有他的生命周期,在产品刚推出的时候价格最高,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工艺的稳定和成熟成本必然下降,例如一块液晶屏幕数月前采购可能要100元而几个月后采购价可能只要60元了,整体元件的成本的逐步下降使小米手机发布数月后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三、饥饿营销的条件已经转变
小米已经开始推出多款手机,推出多个价格层次的产品。目前有1999元的小米、999元的红米NOTE和799元的红米,据说即将上市的还有比较靠谱的著名博主透露的2499元的小米5和399元的X米,通过多个价格层次的产品迅速扩大规模。
互联网营销可以节省成本,可以快速扩散产品的优点,但是互联网营销传播企业的负面消息更快速。小米通过粉丝传播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些粉丝为小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粉丝的扩大,小米的影响力也在增大,小米持续这样的饥饿营销方式可能惹怒粉丝,让米粉变成米黑,是时候要转变饥饿营销方式了,要以良好的产品购买服务让粉丝维持对小米的好感。
足够大的规模已经可以为小米降低产品成本,代工企业愿意配合小米生产手机产品。目前小米已经成为中国销量第一和全球第三的手机企业,庞大的规模让小米不用因为自己的资金不足寻找代工厂而烦恼,代工厂英华达和富士康都正在努力为小米产量的迅速增长而扩产,各配套企业愿意为小米及时供应配件,难怪富士康这个世界第一大代工企业都站出来为小米背书。
小米的性价比或正在失去卖点,今年手机的性能出现过剩现象。就如当前的电脑市场,在过去十几年来,电脑通过不断提升硬件性能,以性能来吸引用户更新换代,但是到了近几年,由于电脑硬件的性能已经过剩导致用户对更新硬件的欲望降低。
法制的健全,让饥渴营销受到监管。例如台湾监管部门对小米的处罚就证明了在法制健全的情况下饥渴营销会受到许多掣肘而难以发挥。饥渴营销的作用就是,尽量少备货按需生产降低运营成本,一旦用户的订购数量超过存货数量的时候可以借缺货为借口延迟发货,但是在法制健全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是要受到处罚的。
四、完成品牌的转变,小米或回归正常的营销
小米已经度过了品牌成长期,夺得了世界第三和中国第一的名号;小米的MIUI系统开始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已有非小米手机的约700万用户刷MIUI系统,足以说明MIUI系统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手机系统,这个为小米带来其他品牌所没有的竞争力。
优秀的高级工艺,小米公司的文化等小米的特质开始让小米有了自己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国产手机。今年小米4的发布会,可以看做是小米转变的开始,小米不再强调测试分数,开始从供应链管理、自己掏钱买设备供代工厂使用等方式证明自己在工艺上已经拥有特别的技术,整场米4发布会介绍了石墨散热膜、其底部的MicroUSB接口和45个音腔口的CNC精铣、奥氏体304IMT膜内转印技术等区别于其他品牌。
小米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手机品牌,例如搭载Tegra4芯片的小米3,出货量达到了900万,因为这个原因,英伟达的中国区总经理张建中先生表示:“NVIDIA从没有说过要放弃手机市场,而且在未来,NVIDIA会一直携手像小米这样的合作伙伴,不断推出重视视觉计算和用户体验的高端智能手机”,而就在此前英伟达曾经曝出要退出手机芯片市场的消息;最近小米和联芯组建了生产手机芯片的合资企业,小米已经很强大,强大到开始影响芯片业甚至自己直接接入芯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