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超80%,小米vivo在2021Q1大获全胜

新手学堂013

同比增长超80%,小米vivo在2021Q1大获全胜,第1张

----------------------------------

近日,著名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了新一期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报告中指出在 2021年第一季度中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4亿台,同比增长高达24%,同时也是自2015年以来最高的增长。

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五个品牌的出货量均有30%以上的涨幅,其中小米与vivo的第一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上涨超过80%,分别达到80%和85%的增长幅度。

在2020年经历了大半年的低迷期后,手机市场在2020Q4和2021Q1两个季度都实现了同比增长超过20%的成绩,5G手机的需求爆发以及iPhone 12的推出都引起了新一轮的换机潮。

得益于中国有效地控制住新冠疫情提前进入恢复期, 2020年中国GDP增长优于预期情况达23%,经济的加速恢复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手机市场提前开始复苏,从而带动全球手机出货量上涨。

此外,欧洲、北美洲等市场的出货量也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是在疫情严重的印度等东南亚市场,手机出货量回升仍不明显。OPPO、vivo、小米等厂商开始在印度等市场加快布局,希望能够在当地市场开始恢复后抢占先机。

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多个手机厂商都推出了新一代的5G手机,并且在多个价位都推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引起了国内用户的一波换机热潮。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第一季度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35%,达到9400万台,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27647%,成为目前出货量占比最高的单一手机市场。

在国内市场,2021年第一季度推出的5G手机在各个价位段对比2020年的产品都有着优势。比如在入门级的1000-2500价位,以Redmi Note 9 Pro、Redmi K40、realme 真我GT Neo为代表的高性价比5G手机让许多还在观望用户决定更换5G手机。

而在中高端价位,小米11、Find X3 Pro、一加9等系列产品也颇受市场欢迎,其中小米系列多款产品都取得了惊人的销售成绩,有效地带动了中高端手机的销售。此外,诸如iPhone 12等手机随着新一轮的降价开始,在国内的销量也有所提升, 华为暂时隐退后所空出来的市场正在被其余品牌快速吞并。

从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中能够看到,全球范围内排名前五的五家供应商已经占据了全球 76% 的市场份额,对比2020年同期的 71%提升了5% 全球手机市场正在进一步集中到头部厂商手中,留给其余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萎缩。

分析指出,手机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除了因为头部厂商拥有更好的研发资源和产品生态链外,从去年开始的芯片短缺也是关键因素。对于头部厂商而言芯片短缺影响并不大,他们有着更优先的供货权以及更庞大的元件库存, 小型厂商受芯片短缺、元件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在产品竞争力和备货数量方面都显得更加弱势,导致市场被进一步蚕食。

Strategy Analytics高级总监Suda Sul表示:未来的几个季度将会是决定小型厂商未来发展的关键时刻。以目前的市场集中速度来看,最终留给小型厂商的份额可能会仅有15%左右,其中还包括了非洲市场的份额。在非洲市场,中国的传音集团旗下的三个品牌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不过非洲市场的购买力始终有限,对整体市场影响并不明显。

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小米、OPPO、vivo所取得的出货量涨幅都相当喜人,其中 小米和vivo更是分别取得了80%和85%的出货量增长 ,其中vivo的国内手机出货量涨幅十分惊人,在低中高端市场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在国内市场, vivo在第一季度(以周为单位)中屡次超越OPPO成为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品牌。

此外, 小米已经是连续两个季度在智能手机出货量方面排名第三 ,除了在国内稳步增长外,小米在欧美、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等市场的扩张成效显著。 对比2020年的第一季度,小米的市场份额提升高达5%,与排名第二的苹果仅相差2% 。随着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深化, 小米有望2021年完成对苹果的超越,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二的手机厂商。

不过, OPPO的实际增长也许没有落后太多 ,因为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并没有将OPPO子品牌realme和半合并状态的一加计算在内,而是单独分列到Others中, 如果加上这两个品牌份额,OPPO的实际出货量增长应该也在80%以上。

虽然疫情仍在国外蔓延,但是 2021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报告证明整个市场正在加速复苏,研究人员普遍对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增长情况感到乐观 。除了因经济恢复所带来的报复性消费外,今年下半年可能推出的一系列新产品也将成为驱动用户换机的动力。

有消息称三星等面板厂商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大批量供应采用屏下摄像头技术的OLED面板, 小米、三星、OPPO、vivo等厂商的屏下摄像头手机产品已经进入到实际量产前的测试阶段 。对于用户来说,搭载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手机显然有着不小的吸引力,相当部分在Q1和Q2季度购机的用户都有可能选择再次换机,进而带动出货量更进一步。

此外,今年下半年的iPhone 13也十分值得期待,从此前曝光出来的信息来看, iPhone 13对比iPhone 12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采用新制程的处理器、指纹解锁、更小或者消失的刘海等 。而且还有消息称苹果今年将会推出 第三代iPhone SE或者iPhone SE Plus ,如果消息属实,有可能会带动iPhone的出货量提前上升,阻挡小米进入全球第二的脚步。

对于小型手机厂商来说,2021年将会是十分的关键的一年,疫情影响、芯片短缺等诸多因素,可能会让一些手机厂商。同时 对于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五个厂商来说,今年也是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关键一年 ,在未来的时间里很难再出现如此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同时发生的时间段。

----------------------------------

小米直播是由小米科技旗下的小米直播平台运营。小米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生活方式产品的科技公司,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多个产品。小米直播也是小米科技推出的一项新的业务,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和娱乐体验。

小米科技(MIJIA)是一家中国科技公司,成立于2014年。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生活方式产品的科技公司,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多个产品。

小米直播也是小米科技推出的一项新的业务,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和娱乐体验。小米科技的法人代表为雷军,他是该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小米直播平台是小米科技旗下的一个直播平台,该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便捷、有趣的平台,让用户可以在这里观看和互动直播节目。小米直播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购物体验,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体验。

小米科技致力于推动智能硬件和生活方式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该公司还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旨在满足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

来自Canalys的报告提到,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13%,至272亿台。其中,三星重返第一,出货量近6000万部,但却同比下降17%;华为紧随其后,出货量为4900万部,同比下降17%;苹果位列第三,出货量下降8%,达到3700万部;小米表现较好,出货量增长9%,涨幅最高,达到3000万部;vivo则以2400万部的销量排名第五,同比增长3%。

     

但在国内销量市场,华为稳居第一,小米则被vivo和oppo反超,只位列第四,下跌到107%。

012011年横空出世的小米主打性价比,1999元就能买到友商5000元旗舰同款的高通最新处理器。无论大家想要什么,小米手机都能用一台1999元的手机解决大家的需求,“价格屠夫”的标签贴得牢牢的。这正是小米为什么能从N多品牌(联想、中心、天语、金立等等)混战中快速抢占市场突出重围,并迅速崛起的原因。在最高峰的时候,小米全年的手机出货量超过7000万台(2015年)。

但如今的市场变了,并不是说现在的人比早几年更有钱了,而是现在的市场竞争比以前N多品牌混战时更加白热化。小米创立以来的定价策略就是要“去渠道化”,而华为、OV线下店快速扩张,小米因为成本劣势完全做不了线下。市场只有这么大,华为、OV也重来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三四线城市疯狂布局,各大电视节目赞助,电视广告打出品牌效应,所以华为、OV很快超过小米!并不是小米不行或手机不好!而是市场摆在那里!线下销售员宁愿推一部华为、OV的中端机,也不会愿意卖小米的高端机。前几天我陪家人去店里买手机,特意听了一下销售员是怎么推销的:这款手机是最新的,今天刚上市,用的是华为最新的麒麟820处理器,6400万像素,充电速度很快,你看着外观和配色都是很好看。销售员一直在强调新、华为、像素、充电速度。没有讲LPDDR、UFS、WiFi具体的参数。如果是硬要讲,销售员估计也不明白,顾客也听不懂。对于线下而言,普通消费者关注的可能是品牌、售后、手机外观或者手机外观表现出来的某种质感,以及他能听得懂的参数。

如果渠道数量不够甚至没有渠道,所有的货都得靠自己来卖,成功了就是鱼刺捞饭,失败了就只有喝稀饭。10年前OV转型智能机,渠道硬是亏钱都在帮他们清理掉了厂商的功能机库存。如果没有渠道的支持,就是那一次都可以让OV元气大伤的。其实,售后、研发成本看似厂家自己的,实则是厂商与渠道共担的。售后、研发成本以均摊形式注入产品,你有数量众多的渠道,首批出货量大,就能摊薄研发成本。02渠道的暗伤不仅影响了销量,更加影响了用户的忠诚度。小米在网上的声量很高,每一个产品出来,都万众欢呼,每一次看都觉得小米这次要成了,只是那群欢呼的人当中多少都是下一部一定支持。很多人认为小米手机很好,其他品牌的手机收割智商税。下面这个图某种程度上就能解释这种认知是不对的。

     

如果其他品牌手机足够坑人,入一次坑的人可能就不会再入第二次。小米手机如果真的那么好,买了第一台的人自然下一部继续支持。你能说100万个人乐意当韭菜,1000万个人乐意当韭菜,但你能说1亿个人,2两亿个人都可以当韭菜?而且是当了一次又一次的韭菜。

所以,产品参数不是衡量一款手机的唯一标准,参数之外的东西,如:品控、质量、质感、售后都非常重要,这种提升所要花费的资金可能更多,这些是没有办法性价比的。在国内小米10%的市场份额已经保住自己战场了,想改变基本没有可能,所以走的物联网路线,手机只是副业了。

但不是失败,而是另一种模式,原来依赖手机。而现在,手机依然是明星产品,而小米的智能家具,性价比很高,是普通家庭唯一用的起的,智能电视,空调,洗衣机,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等等。质量不是最好的,但如果和价格挂钩的话,那就是最好的。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普遍认为,新势力造车已经进入下半场,留给后来者的时间窗口期已经不多了。

事实上,自从大约五六年前各种背景的新造车势力开始大规模入场后,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巨头直接进场造车了。

2021年,小米和百度均宣布要进行造车,确定进入整车制造领域。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下场造车,小米和百度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先观察行业先驱(有些已经是“烈士”)的经验教训再行动,他们选择的是一种更审慎的做法。

但在新势力造车的下半场,市场经过六七年的优胜劣汰,马太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新造车势力已经出现了 “蔚小理” 的头部格局,也即蔚来、小鹏、理想稳居新造车势力第一阵营,销量明显领先于其他新势力品牌。

那么,对于新入场或未来想要入场的玩家来说,未来的几年将是新能源 汽车 行业最后的盛宴。

小米和百度同为互联网头部企业,也都是 汽车 行业新玩家,谁将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取得新成功?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家企业。

汽车 行业是资金和技术双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高,且所需资金巨大(初期至少需要数百亿),没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很难有成功的可能性。

小米和百度选择在2021年进入整车制造领域,而非像腾讯、阿里巴巴、华为那样定位于 汽车 行业的赋能者,不进入整车制造领域,显然是已经对 汽车 行业做了深入研究和评估之后的重大抉择。

显然,小米和百度都是下了战略决心的。

但是相比于百度的低调官宣和行动,小米造车直接由老板雷军牵头,雷军为了造车绑上了个人声誉和小米的未来,豪言 “人生最后一次创业”、“十年投入100亿美元”、 “愿意押上我人生中所有积累的荣誉和战绩”。

并且,在官宣造车后,雷军亲自马不停蹄去考察各大 汽车 厂商,其对小米 汽车 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百度虽然行动更快,已经成立了独立的公司进行运作,但只是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夏一平担任造车公司CEO,具体操刀 汽车 业务。

比较之下,小米造车的战略决心更大、定位更高。

从资金实力来看 ,小米和百度肯定都是不差钱的。百度是BAT的一员,传统互联网巨头,虽然近几年相比腾讯、阿里已经落后了很多,但体量还在那放着,经营情况良好,资金充裕。

小米也不用说,手机业务的成功让小米根本无需担心资金问题。雷军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放话,小米账上还有1080亿人民币现金,这就是底气所在。

从技术实力来看, 百度以搜索引擎技术起家,在AI、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地图导航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而这些技术都是新能源智能 汽车 的关键技术要素,可以直接移植应用到 汽车 上,相信这也是百度选择直接切入整车制造领域的原因。

小米虽然做的是硬件,也具有鲜明的互联网基因,雷军本身就是技术精湛的程序员,也是金山的老板。

因此,相比其他手机公司,小米在互联网方面做得更好。无论是做产品的互联网思维,MIUI的迭代升级,还是现在搞的智能家居,都是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实力的体现。

总体来说,百度在与智能 汽车 强相关的技术方面实力更强一些,优势更明显,但缺的是硬件制造经验。小米的智能 汽车 相关技术实力稍弱一些,但在硬件制造方面具有成熟经验。

从公司成长性来看, 百度主业已经有了明显的瓶颈,原来的BAT互联网传统三巨头格局已经不复存在,百度的体量和成长性已经无法与阿里、腾讯相提并论。

百度的营收已经连续几年徘徊在千亿左右,增长乏力,但利润尚可。百度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1023亿、1074亿、1071亿,净利润分别为276亿、182亿、220亿。

而小米的主业即手机业务成长正旺,在近两年华为手机业务遭受巨大打击和断崖式下滑后,小米的市场份额迅速得到提高,现在已经跃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二。

小米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1749亿 、2058亿、245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6亿、115亿、130亿元。

可以看到,小米的业务增长更快,在所在行业的竞争力性更强,业务增长潜力更大。

目前已经确定,百度是采取和吉利合资的方式进入整车制造领域,双方成立“集度 汽车 ”,其中百度占股55%,并由夏一平担任CEO,估计百度在此合资公司里面话语权稍强一些。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双方强强联合,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即百度的AI、自动驾驶、地图,吉利的平台架构和整车制造能力。

好处是双方合作可以迅速产生合力,快速实现产品概念落地,把产品推向市场,缺点是双方的团队磨合、企业文化差异、利益冲突等。

小米 汽车 目前还不明确采用何种模式,但从前期雷军密集考察各大 汽车 厂家,并结合小米的大生态布局,以及之前雷军对造车事业表现出来的雄心壮志来看,预测小米大概率将采用蔚来的代工模式,也即小米负责整车定义和技术集成,选择一家成熟的整车OEM进行代工,或者直接自建工厂。

也就是说,小米大概率寻求的是蔚来、小鹏、苹果、特斯拉式的独立自主,把核心的东西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把次要的制造交给成熟的代工厂商,或者自建工厂。

百度和小米的模式各有优劣势,从短期看百度的模式能够更快实现产品落地,但由于是与吉利合作造车,产品的整体性(软件与硬件、理念差异等)可能不足;

小米模式的造车难度更大,但产品的概念落地会更好、更完整,且小米 汽车 一旦成功,未来的收益显然更大。

因此,从短期看,百度造车可能会更快落地,但从长期看,小米模式更具有优势和潜力。

从战略决心和战略定位、公司实力和资源禀赋、业务模式及未来发展几个方面综合来看,我认为小米 汽车 的成功概率更高。

如果说当初的小米是有意饥饿营销,以造成产品好、供不应求的假象,那么现在的小米已经抛弃了这种营销手段,包括红米。

他比谁都想卖货,但有些型号就是没货,就是产能不足!

您的心情可以理解,我现在用的手机就是红米K30,买的时候以为就是两三天的事,结果等了8天才送到。

8月24付钱,中间一直等、一直等,到31号才开始出库!真的中间好几次我都想着干脆退掉算了!

真应了网友的那句话“耍猴”

小米是在玩饥饿营销吗?

真不是!

因为这一套早就行不通了!作为主打性价比的公司,小米知道再来这一套就是找死。

别说小米,就是其它厂商也不行,谁玩谁死。

拿魅族16作例子,当年的旗舰机型,配置非常高,而且是定价2998,比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8还便宜一块钱。关键是堆配置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前期出售肯定是要亏本,于是魅族做了一个让人恶心的营销手段:

前期不发货,想要手机?对不起,请加价!

魅族的意思是等两三个月,生产成本降下来再原价卖,这样更容易控制成本。魅族副总裁李楠强烈反对,认为魅族16的作用并不是盈利,而是重振魅族旗舰的产品。这样做只会加速消耗魅族的热度,对公司的影响太大。

可惜此番言论并未受到采纳,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用户失去信心,即便是是敞开了卖大家也都不买账,魅族16大量积压,到现在魅族官网还挂着16系列的产品!

饥饿营销,早已行不通了。现在的手机市场数雄并起,都有丰富产品线,非要吊死在小米一棵树上吗?

小米营收模式改变,没必要搞饥饿营销

与其它厂商相比,同样配置的红米手机价格比较的实惠,这样一来硬件的利润势必会压缩,那小米从哪里赚钱呢?

2013年的时候,小米营收中手机占比94%,而如今手机营收占比只有六十多,其余的营收由IOT平台和互联网服务贡献。

尤其是IOT平台,以连接的用户数量而论,已经是全世界第一。这些用户从哪里来?就是小米和红米手机的购买用户。

高峰时期的小米,市场份额一度达到22%,可谓如日中天。不过自2015年起市场份额下滑严重,最低时达到9%!

你说现在小米还要搞饥饿营销,库存有货就是不卖,这不是脑子有病嘛!

没货的背后还是老生常谈:供应链

一部手机由许许多多的零件组成,几乎每一种零件的供应商都不同,无论哪方面出问题,这部手机就没法完整的造出来!

有鉴于此,几乎所有的厂商都把供应链视作头等大事,管理供应链的人也都是行业翘楚。

像苹果现任CEO库克,在乔布斯时代就是供应链管理者,从1998年就已经接手,直到乔布斯去世,库克直接被任命CEO。

2016年小米供应链的负责人周光平改任,供应链方面的事务并没有任命其他人,而是直接由雷军负责!

可见供应链管理有多重要,又有多难

尤其像题目中所说K30这种热门机型,老等也不发货就是这么回事,产能不足,没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