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中文名赫兹,简写为:赫,是频率的基本单位,为纪念验证电磁波存在的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 )而得名。
HZ是频率的标准计量单位:赫。电脑中的系统时钟就是一个典型的频率相当精确和稳定的脉冲信号发生器。电脑上的HZ是赫兹,是频率的单位,是电脑运行速度快慢的。 HZ前的数字越大,说明电脑运行速度越快;反之,HZ前的数字越小,说明电脑运行速度越慢。 所以说,HZ越高电脑越快。
扩展资料:
Hz 是频率的单位。频率是指电脉冲,交流电波形,电磁波,声波和机械的振动周期循环时,1秒钟重复的次数。
1Hz代表每秒钟周期震动1次,60Hz代表每秒周期震动60次。
Hz是个很小的单位,通常在其前面加上k(千),M(百万),G(十亿),T(万亿)等数量级单位。
KHz,千赫兹,是频率,也可以说是采样率,一般都是44.1KHz的,因为这是音乐CD的标准。
KHZ 千赫兹:千赫,缩写是kHZ或KHZ,它是交流电(AC)或电磁波(EM)频率的单位,等于1000赫兹(1000Hz)。这个单位也用于信号带宽的度量和描述。
1kHZ频率的AC信号在人类的听觉范围之内。如果此频率的信号加在耳机或扬声器上,那么出来的音调将会有一个斜度,它会降到所谓的“audio midrange”。频率为1kHZ的EM信号的波长为300千米,大约是190英里。标准调幅(AM)广播带宽在535kHZ至1605kHZ的范围内。某些EM的传输在百万kHZ。
理论讲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还要量力而为,一般CRT显示器刷新率都为85Hz,相当于日光的刷新频率,在这个刷新频率之下,你基本看不到屏幕的闪动,也不会立刻感到视疲劳。如果你的显示器能刷到100Hz以上,那固然是好事,由于显示器显像管技术的不同,所以刷新率的高低也各有不同。
不过与CRT不同,LCD液晶显示器不用考虑到刷新率的问题,所以如果你用LCD显示器,在高分辨率模式下,刷新率为60Hz就可以了。
显示器故障处理:
1、电源指示灯不亮
显示器供电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主机供电,另一种则是通过外接电源供电。出现这类故障时,首先应检查各自电源插座,同时注意检查插座的供电开关是否打开。
2、电源指示灯亮
电源指示灯亮,但没有显示画面。遇到这种情况,应首先检查显卡与主板是否出现接触不良。另外,使用转接头的用户,应确认是否出现松脱的现象。
3、设定显示器分辨率后不能正常显示
出现这个问题时,只需在发生显示不正常时按住“ESC”键,显示器便能回到调整前的分辨率。有时在电脑中安装上最新的显卡公版驱动程序后,在系统即将进入Windows画面时,显示器出现电源指示灯亮度由亮变暗,没有任何画面显示的故障。
赫兹也就是刷新率当然刷新率是越高越好,图象就越稳定,对眼睛的影响也越小。刷新率的高低一般是可以用肉眼看出来的,你可以试着先把刷新率调低些,例如70Hz,然后视线离开屏幕,头部左转或右转30度,用眼睛的余光去感受一下屏幕,然后把刷新率调高,例如85Hz,再感受一下,你会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刚才的屏幕一闪一闪的,现在稳定多了。所以,刷新率应至少85Hz。
建议你不要让显示器一直以最高刷新率工作,那样会加速显象管的老化,一般比最高刷新率低一到两档是比较合适的,建议85Hz。
还有,刷新率只是针对CRT显示器而言的,液晶显示器是无闪烁显示器,虽然也有刷新率,但和CRT的刷新率完全是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