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pro平板微信视频为什么摄像头歪着

新手学堂012

小米5pro平板微信视频为什么摄像头歪着,第1张

1、平板电脑的显示屏既有物理竖屏也有物理横屏,并且大部分都是物理横屏的。

2、当使用时在物理横屏的平板电脑上时,画面就会是倒着的。这种现象并非是平板电脑的故障,而是这个软件限制了只能用在物理竖屏的设备上。

小米5自带的视频播放器软件不能对rmvb 文件进行解码。需要 下载一个播放器。

小米5配备了5寸1080p屏,搭载25GHz骁龙801处理器和3GB内存,提供前800万和后1300万像素索尼f/18摄像头。运行基于Android 44的MIUI 6系统。

小米手机5主摄像头采用了1300万像素Sony IMX214,F18的大光圈,硬件级支持实时HDR,支持4K视频录制。支持每秒10张连拍,0秒无延时拍照支持快速调整曝光度,先拍照后对焦(自动拍摄5张焦点不同的照片合成),支持动态追焦功能。800万像素的前置相机,F18大光圈,80度超广角,支持智能美颜。

没听说有这种设置,要不先打开相机,找到设置,调整到设置前置摄像头,把美颜效果打开最大。例如下图,就是切换前置摄像头,然后下面的一些参数,选择高级,自己先调整好效果,再保存下来。打开设置,默认修改保存。再试试视频效果,如果没有效果,那也没有办法。

  5月10日下午,小米在北京召开了2016夏季新品发布会,除来带来全新一大的MIUI 8系统之外,还带来了一款超大屏手机----小米Max。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看到很多新机基本上采用了小屏尺寸,给大家感觉似乎今年开始流行小屏手机。但就在诸多手机厂商专注小屏设计的同时,小米审时度势从用户实际体验出发,开始着手为大家带来大屏体验。而推出的小米Max这款大屏手机正式迎合了大屏用户的需求,堪称小米最大屏手机。最近也有不少用户讨论究竟这款小米Max是否值得购买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米Max深度评测,希望通过此文让大家对这款大屏手机有着全面的认识。  大屏手机小米Max搭载了高通晓龙650/652处理器、金属机身/25玻璃、背面指纹识别、全网通、快充30等,并内置了大容量电池。此外,小米Max拥有标准版、高配版、旗舰版三个版本,老规格在正式评测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小米Max参数及三个版本之间的区别,配置参数表所示。  从以上的小米Max参数配置表格来看,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掌握到三个版本的小米Max细节差异。简单来说,小米Max标准版、高配版、旗舰版的区别主要在于CPU、内存与存储空间、价格四个方面的区别。  前面了解了小米Max各版本区别之后,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对外观、屏幕、性能、系统、拍照进行评测。  一、外观评测  其实在很多朋友眼中,小米手机的设计没有什么亮点,对于这类朋友主要对小米手机没有深入去研究,也是比较片面的认识。其实,早在小米Note诞生之初,我们看到了小米在设计工艺技术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其实这款小米Max多多少少有点小米Note的影子,而传统的背面三段式设计又有着红米Note3的传统,可以说这款小米Max融合了小米诸多手机的设计元素在里面,下面我们还是详细了解一下这款手机的外观特性。  特性一:25D玻璃  小米Max采用了644英寸的大屏幕,而屏幕表面覆盖有25D弧面玻璃,我们知道25D玻璃的加入会给手机带来不错的颜值,也给手机带来不错的圆润感。细微会发现弧面玻璃和机身侧面衔接到非常到位,对于这样一款大屏手机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特性二:三段式金属设计  机身背面,小米Max采用了经典的三段式金属机身设计,其中间部分为金属材质,上下两端是塑料材质,这点是和红米Note3d的设计如出一辙。其实,至于这样设计是否合理,这也是目前大多数智能手机所遇到的一大难题,真正做到背面全金属材质,其难度非常大,这也是智能手机一直努力的方向。  特性三:轻薄、高屏占比  我们知道大屏手机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就是笨重,而这款小米Max却做到了75mm超薄机身设计,实为难度,且机身体重约23g,这对于很多大屏手机来说,是非常出色的。当然了,大屏手机做到轻薄牺牲的电池容量。同时,这款小米Max也有不错的屏占比,要比苹果6S Plus屏幕大了37%。  特性四:简洁对称  屏幕上方,我们会发现这款小米Max首次去掉了前面板的“MI”logo,这样让机身看起来更加简洁。同时,前置摄像头和感光器分别设计在听筒左右两侧,形成了美学式的对称设计,这点也是值得肯定的。  外观小结:  外观方面,这款小米Max更多的是采用了先前红米Note3的设计理念,三段式金属机身,25D玻璃、高光倒角处理等,我们知道这款大屏手机其卖点不是外观造型,更多的是给大屏体验,所以在设计方面依旧摆脱不了小米手机设计。但不管怎么说,这款大屏手机设计在这个价位也是容易接受的,毕竟大屏手机是给特定用户人群体验的,非大众产品,外观设计发展的空间很大。 二、性能评测  硬件方面,小米Max采用644英寸1080P全高清屏幕,其旗舰版搭载了高通晓龙650处理器,3GB内存和32GB存储空间。屏幕方面,1080P全高清屏幕是主流配置,在视觉与功耗方面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均衡,也是目前中高端机型与旗舰机型的主流。性能方面,高通骁龙652处理器高通专门为中端端智能手机打造的SoC,其采用了28nm制程工艺,是有4个A72高性能核心和4个A53低性能核心组成的,相高通晓龙810的4A57+4A53核心来说,主要差异在于A72和A57这两个内核。我们知道高通晓龙810是一款失败的发热芯片,而这款高通晓龙650可以取代这颗芯片,虽然在性能方面并非追求高性能,但做到了性能和功耗很好的均衡,这也是不少新机选择晓龙652处理器的原因所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小米Max旗舰版安兔兔跑分情况,如下图所示。  小米Max安兔兔跑分  通过安兔兔跑分测试,可以看出,小米Max旗舰版安兔兔跑分达到了80134,超过了8万分,综合安兔兔跑分得益于小米工程师很好的优化。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跑分成绩跟之前的搭载晓龙652的vivo Xplay5不分上下,且还超过了小米Note顶配版机型。虽然其性能跑分不足以和搭载高通晓龙820处理器的机型抗衡,但对于追求均衡的中高端机型来说足以满足其需求了。  三、系统评测  系统方面,小米Max三个版本都是运行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MIUI 7系统,考虑到MIUI 8将于6月初才能上线,但大家对于MIUI 7系统已经非常熟悉了,下面笔者简单的整理一下MIUI 8带来的新特性。  1、全新设计  MIUI 8相比上一代MIUI 7有很大的改进,尤其是对系统界面进行了重新编译,小米官方解释器灵感来自于万花筒,所以字色彩选择方面更加饱满和富有活力,其系统的动画效果也是非常炫酷,用色更加丰富和年轻化,用色编码更加信息化。有活力的、和谐的色彩变化,让你在使用手机时,体验更加愉悦、舒适和自然。  2、小米兰亭字体  为了改善手机阅读体验和效率,小米联合方正推出了小米自家的小米兰亭字体,据悉小米兰亭字体把中宫调整得十分的均衡,既不过胖,也不过瘦,是非常匀称的完美身材。历时18个月,小米和方正一起对多达27533个常用汉字、符号等等的中文全字库做了精心的调整和再设计  3、锁屏画报  MIUI 8还加入了锁屏画报功能,联合了50多家平面媒体为其提供了高质量、非常精美的资源,可以根据个人喜爱联网之后自动更新,且支持一键更换,带来更丰富的新鲜感。针对便签,MIUI 8新增了宫格视图,呈现更加简洁直观。  4、全新的相册  相册是我们经常用到的程序,MIUI 8在相册照片管理这方面支持连拍聚合、同步提示和相册收纳,且加入了相册瘦身功能、增加了多选提示功能、加入上滑立即分享功能。同时,我们对编辑做了全新的升级(涂鸦、贴纸、马赛克等)。  5、强大的扫一扫  MIUI 8的扫一扫功能是非常强大的,比如扫一扫物品条形码、支持扫立淘、翻译、扫题搜题、扫名片、扫文档等。其中扫题搜题功能堪称黑科技。  6、悬浮球  MIUI 8加入了悬浮球功能,我们知道这个功能类似于苹果手机的小白点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实体按键的寿命MIUI 8悬浮球采用滑动操作,支持五大快捷功能,用户可以将高频次的动作自定义入悬浮球,方便日常操作,提升效率。  7、应用分身  MIUI 8新增了分身术功能,一部手机可以同时运行两个微信、两个QQ等大部分应用均可分身。还可以给自己的手机设定两个不同的解锁密码。用不同的密码就会进入到两个完全不同的桌面。当然这里面所有的应用,哪怕是同一个应用,它的数据都是完全隔离的,互不干涉。  8、其他功能  MIUI 8加入了长截图功能、全新的计算器、伪基站识别功能、省电功能等等。  整的来看,MIUI 8新增的特性非常多,以上仅是比较突出的几个特性所以介绍了一下,我们会发现MIUI 8是一个里程碑的系统版本,相较于MIUI 7的提升与改善是一目了然地,变得更年轻、更强大、更安全、更省电等,值得所有的米粉用户升级。 四、拍照评测  虽然小米Max是一款定位大屏机,但在摄像头规格方面一点不输给旗舰机,采用了后置1600万索尼摄像头,支持PDAF相位对焦技术,带来更快的对焦速度,另外拥有F20大光圈,并采用双色温闪光灯。就相机参数上来看,小米Max的相机已经达到了今年的主流旗舰水准。  至于小米Max拍照表现究竟怎么样,我们不如通过拍照样张来主观感受一下。  小结:  从以上几组样张来说,小米Max整体拍照表现是令人满意的,尤其是色彩饱和度方面着手令人喜欢。但也有不足,照片放大之后画质就有噪点。在拍摄过程当中,笔者最喜欢的还是快速的对焦速度,这点非常值得肯定。就笔者个人来说,小米Max拍照表现远远胜于同价位的大多数机型。  五、小米Max指纹识别体验  如今的指纹识别功能早已成为时下主流机型的标配,如今千元机纷纷加入了指纹识别,更何况定位在1500元--2000元机型,小米Max自然会采用指纹识别功能。  小米Max指纹传感器位于机身背面的摄像头右下侧,与和大多数指纹手机一样,但从体验角度来看,不如小米5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来的方便。 六、网络制式、续航以及评测总结  网络方面,小米Max拥有多个版本,涵盖了移动、联通、电信所有网络,支持全网通30支持双卡双待,支持VoLTE高清语音通话,支持4G+网络,这款机型在网络支持方面非常全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机型采用与或卡槽,可放置两张SIM卡或SIM卡+TF卡,其中TF卡最大支持128GB的存储扩展。  价格方面,小米Max采用的3GB内存+32GB存储+晓龙650组合售价为1499元,3GB内存+64GB存储+晓龙652组合售价为1699元,4GB内存+128GB存储+晓龙652组合售价为1999元。  续航方面,小米Max内置4850mAh不可拆卸电池,配合即将推出的MIUI 8系统级省电优化,使待机、续航时间都大为提高。 经实测电量充满后,在线播放视频超过14小时。一般手机在线播放视频约7-10 小时左右,电量满满的小米Max连看十余集电视剧也没有问题。  评测总结:  小米Max优点:  1、25D玻璃加入富有圆润感、简洁设计且有对称美感;  2、搭载高通晓龙650/652处理器+3GB/4GB内存,可匹敌旗舰机性能;  3、背面指纹识别,带来更实用的指纹指纹体验;  小米Max缺点:  1、没有采用Type-C接口;  2、不支持快充;  3、外观设计无创新之举;  编辑点评:  相信大家看完这篇评测之后,大家对这款小米Max有着深刻的认识。虽然这款机型没有发烧级别硬件配置、也没有创新外观设计、也没有所谓的黑科技,但其卖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主打大屏和长续航。  就小编来说,如果你想要追求更大屏的操作体验,也行这款小米Max是不错的选择。这样一来可以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更愉悦的视频观看。但不可否认大屏幕也带来诸多不方便,比如不易携带、单手操作困难等。至于这款新机值得值得买,个人看来性价比还是有的,买肯定是值得的,但不一定适合大众用户,适合对大屏青睐的用户。

  现在作为主力机用了也快一个月了,怎么说呢,总体上我对它还是满意的,但是每当看到有人说什么小米5性价比无敌,什么吊打一切,什么加价到3000+都买买买的,我都想作为一个用户给他们泼泼冷水:是的,小米5目前是2000价位的好选择,但它只是之一,而且前提是你能接受如下几点:

  一、诡异的发热

  由于之前高通810的坑爹,被好多人戏称为烧龙810,所以当这次高通推出820时还特别强调了功耗发热的降低——“性能较上代提升40%,能效提升40%”,小米5作为820的首发机型之一,也有好多媒体第一时间做了发热测试,结果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好多了,有的说继续发烧高通没救了。

  就我自己的使用来看,骁龙820的小米5还是有一定的发热问题的,虽然没有当年810严重,具体体现在:

  1、玩游戏的发热。大型的游戏,比如我经常玩的《虚荣》、《真实赛车》,运行几分钟左右就能在摄像头和上部金属边框处感觉到烫手,也拿手头的温度仪测过,(室温20度左右)手机最高43-44度,下半部分机身较低,37-38度,比起我同事的810手机乐MAX要好不少,但毕竟不是iPhone6那种温热,确实有些烫;

  2、充电时的发热。这次小米5采用了QC30的快充,充满时间只要1个小时出头,但是充电时的机身温度也升的很快,而且是那种整个机身的发热,拿在手里能明显感到热量,也测了下温度,整个机身都大概在39度左右(室温18度)。虽然在充完电后会降低,但是这意味着你不能边充边玩游戏了,而手头另一部 OPPO R9的充电发热就好很多,机身温度基本没变化;

  

  充电发热

  3、不知由来的发热。在第一次开机使用时曾发生过温度莫名上升,后来系统提醒我,是更新了20个应用,我以为是更新安装应用的锅,就没放在心上。可后来又出现好几次莫名的发热,特征都是:没运行什么大程序(高清视频、游戏)什么的、后台也只有几个微信、新闻之类的文字类APP、只执行了一些系统设置或是拍几张照,然后机身上部温度就突然飙升了。现在也还没弄清楚原因。

  二、繁多的系统广告和通知

  MIUI 7越来越多的广告已经引起过不少人的吐槽,但只有我实际使用了,才知道为什么这多人吐槽——因为它出现的地方和频率都有点太多太高了,而且和你的操作风马牛不相及。全面的广告出处总结我就不说了,我只提下自己常用的系统运用里的广告吧:

  天气页面,这里可以关掉,而且内容还算是和天气相关,可以接受:

  

  浏览器首页,额……有点密密麻麻的,没有之前我用的S6自带浏览器清爽:

  

  合并文件夹、打开文件夹都会出现的“猜你喜欢”,我猜你个大头鬼啊,一定要注意取消勾掉,不然每次都要弹出来,还不知道在哪里关:

  

  最烦的是文件夹管理和垃圾清理这块,因为是经常要使用的系统应用,而且它推送的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我清理下系统垃圾你推个体育新闻干什么呀?!

  

  还有一定记住到设置里关掉什么小米生活、小米视频、小米新闻之类的通知,不然开机不出一会儿你的通知栏就会变成这样:

  

  三、屏幕偏红

  首先声明的是,小米5的这块屏幕观感不错,官方说背光模组里多加了几颗LED灯,所以最大亮度也很高,不用担心阳光下看不清。

  但是屏幕在稍微倾斜一下观察时总是有偏红的感觉,无论调成增强模式还是标准模式都是如此,网上搜了下,据说是广色域IPS屏的通病,之前很多机型比如mate8也偏红。广不广色域我目前没感觉到,这个偏色一时间还真不太适应,翻出手头一部老机器SONY xl39h对比下,同是IPS屏,在可视角度下倾斜就没出现什么偏红的问题。

  

  而且从S6换成小米5的IPS屏后,才感觉到amoled屏幕的好处:对比度高、黑色纯粹、暗部细节突出,比如下面同样一张图,水下的倒影,暗部细节S6完胜小米5:

  

  纯黑的更加明显,amoled屏暗处就像关机了一样,小米5的屏幕虽然最低亮度控制得已经很不错了,还是会有一些亮光:

  

  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采用了amoled屏幕,据说iPhone7也要换A屏,除了轻薄省电外,自发光像素带来的对比度优势太明显了。

  四、边缘割手

  这次小米5的屏幕玻璃出人意料地开了倒车,原来小米note上的25D玻璃居然没有延续下来,正面平板一块,加上背面的弧形玻璃,形成一个半月形。

  这样子背面感觉很舒服;而在正面,由于屏幕既不是25D玻璃,边框也没有圆滑过渡,只有一个很窄的金属CNC切角,像我这样习惯在屏幕边缘滑动操作的人会觉得非常割手,每次滑动退出时都会摩擦到金属边框,感觉手上会不会磨出茧来……

  

  而且这样子横屏观看视频时,边框边缘最细的地方也在一直顶着手指:

  对比下用了25D玻璃和圆滑过渡处理的手机,手感要差很多:

  

  可能设计师的意思就是这样子贴膜比较方便,我还是快去买张25D的钢化玻璃膜吧……

  五、ID无边框

  不知道小米5的设计师这次是着了什么魔,把乐视、华为这种被网友吐槽了无数次的ID无边框设计用到了小米5白色机型上面,无论是熄屏和亮屏后的心理落差,还是黑边与白色面板的强烈对比,怎么想都是让人很难受啊。

  

  实际上它的边框并不粗,认真拿尺子量一下就知道,只是这个黑边设计太倒人胃口了。

  

  六、实体home键过小导致的指纹识别率低

  小米5上的这颗Home键是小米第一次采用正面实体按键,也是第一次采用正面指纹识别,它的识别速度和按压反馈都很迅速。但是这颗Home键的也实在有点太小,太细长了。和其他实体Home键的手机放在一起比较下吧。

  

  视觉上,这样显得手机下巴特别大;而且按压时压力也较大,时间长了费力。

  同时因为识别面积较小,要求你要按得比较准,手指肚上下偏一点就不识别了,我在这里把它和R9的解锁识别对比下:

  MI5指纹解锁测试

  R9指纹解锁测试

  可见同样是快速点击解锁,小米5的成功率可能七成都不到,感觉上就是你要对准了、再停一会才能较顺利地解锁;而Home键较大的R9亮屏解锁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基本全部成功。

  指纹目前只能用来解锁屏幕和小米自家应用,暂时不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另外,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在MIUI上快速开启手电筒的操作现在无法完成了——以前在锁屏状态下长按Home键即可打开手电,现在长按Home键就直接解锁进桌面了……咨询客服后说这个操作米5上被取消了……不爽_

  七、卡槽不支持TF卡扩展

  小米5支持全网通30和双卡双待,但不是最近流行的“与或卡槽”,只能塞入双nano-sim卡,如果你多出一个sim卡槽并不能像其他很多双卡机型一样换成micro SD(TF)卡。

  

  常见的与或卡槽

  

  八、电源键松动

  刚刚一上手时就感觉手机按键有些松动,尤其是电源键,摇起来一晃一晃的;

  本来以为是个例吧,网上一搜,还都是这样,看来确实是通病,汗一个。

  

  九、充电接口不通用

  这次小米5采用了QC30快充和USB Type-C接口,充电速度很快,正反随意插也很人性,但是Type-C毕竟目前还不是普及的接口,你需要一直带着它标配的充电器,否则一旦出门在外没电了,别人的充电线和你的都不兼容……

  

  建议大家去官网入个备用的转接口或者数据线,以免在外面充不了电,其实小米5能随机再附带一个就好了。

  

  最后……

  小米5作为一款上一代发布19个月后才出现的迭代新品,确实代表了小米手机的一个新高度,但是使用体验下来还是能感觉到瑕疵和遗憾,尤其在设计细节和做工方面,总觉得还欠点火候。

  如果你是一个特别看重手机性能,习惯了MIUI的老用户,它绝对能满足你,毕竟今年采用高通骁龙820的国产手机目前还只有它是正式开卖(虽然还是要抢);而如果你是一个特别看重做工细节和手感体验的用户,我建议你还是去线下实体店体验完后,再做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