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

JavaScript011

国际象棋,第1张

首先要批驳 minbksi 的观点,国际象棋远比中国象棋要复杂,举一例子:下国际象棋从来没有固定套路,例如中国象棋有基本杀法:双车错杀,卧槽马,马后炮等等,而国际象棋将死对方的王则需要高超的运算和技巧,至于“据说那是外国 几岁小孩的玩物 ”完全是胡说!!现在说正题:

一\规则

首先:棋盘是这样的:http://www.lishulong.com/js/qt/qp.jpg点击这个看

白方:从左到右依次为:车,马,象,后,王,象,马,车

黑方:从左到右依次为:车,马,象,后,王,象,马,车

然后每方一排兵.

注意!!!!双方后和王都在对方对面而且白后在白格,黑后在黑格

1行棋规则:

王:横、直、斜都可以走,但每着限走一步。

后:横、直、斜都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它是国际象棋中威力最大的子。

车:横、竖均可以走,不能斜走。一般情况下不能越子。

象:只能斜走。格数不限,不能越子。每方有两象,一个占白格,一个占黑格。

马:每步棋先横走或直走一格,然后再斜走一格,可以越子,也没有“中国象棋”中“蹩马腿”的限制。

兵:只能向前直走,每着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时,可以最多直进两格。兵的吃子方法与行棋方向不一样,它是直进斜吃,即如果兵的斜进一格内有对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据该格。

2特殊走法:

除了上面所有棋子的一般着法外,国际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种特殊着法:

1)吃过路兵:如果对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进两格,刚好形成本方有兵与其横向紧贴并列,则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进,把对方的兵吃掉。这个动作必须立刻进行,缓着后无效。

2)兵的升变:任何一个兵直进达到对方底线时,即可升变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种棋子。

3)王车易位:每局棋中,双方各有一次机会,让王朝车的方向移动两格,然后车越过王,放在与王紧邻的一格上。王车易位根据左右分为“长易位”和“短易位”。在下面四种情况下,王车易位不允许:

王或车已经移动过;

王和车之间有其他棋子阻隔;

王正被对方“将军”;

王经过或达到的位置受对方棋子的攻击。

3\胜、负、和:

国际象棋的对局目的是把对方的王将死。比赛规定:一方的王受到对方棋子攻击时,成为王被照将,攻击方称为“将军”,此时被攻击方必须立即“应将”,如果无法避开将军,王即被将死。除“将死”外,还有“超时判负”与“和局”。出现以下情况,算和局:

\\\\\\\\\\\\\\\\\\\\\\\\\\\\\\\\\\

不知道你有没有学过中国象棋,但我还是把他们的战术比较的介绍给你

二\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比较研究战术

战术就是兵法,适用于打仗的战术同样也适用于对弈,所以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基本战术大致是相同的。常用战术有以下二十余种:

(1) 兑子战术:通过兑子,达到争先、夺势、得子等积极目的或简化局势、化解攻势、谋求和棋等消极目的;

(2) 弃子战术:通过弃子,达到争先、夺势、入局、作杀等目的;

(3) 先弃后取战术:是兑子战术的一种复杂形式,在弃子和得回子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达到目的;

(4) 双重打击战术:所谓打击,就是将、要杀、捉、要抽吃等试图取胜或试图获利的手段。双重打击的范围很广,包括捉双、抽将等,是谋取子力优势的最常用的手段;

(5) 闪击战术:这是闪开前子露出后子进行攻击的战术(在中国象棋中,马腿、象眼上的闪子也称闪击),同时前子进行另一种形式的打击,如选位做杀、抽子、拦截等,是最典型的双重打击战术;

(6) 借力战术:这种战术主要运用在中国象棋中,依靠长程子力,用闪将的办法调度子力,是一种特殊的闪击;

(7) 顿挫战术:也称为“过门”,在着子次序上采用的强制性过渡着法(主要是捉、将、做杀等),以赢得重要步数;

(8) 腾挪战术:当自己有某个棋子挡住其他棋子的进攻路线时,可以采用强制性手段把该子移开,不损失步数,是顿挫战术的一种特殊运用;

(9) 开线战术:这种战术主要运用在国际象棋中,通过兑换兵实现开放线路,打开局面;

(10) 拦截战术:在对方存在攻击或潜在攻击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棋子拦截对方的攻击线路,如果与闪击战术配合使用,达到赢得重要步数的目的,则称为暂时性拦截,如果参与拦截的棋子由其他棋子保护,形成有效屏障,则称为永久性拦截;

(11) 封锁和困子战术:封锁是指利用长程子力设置火力封锁线,使对方子力无法从一个区域进入另一个区域,困子是指用多个子力形成包围圈,把对方子力限制在很小的活动范围内;

(12) 牵制战术:用长程子力间接威胁王、后、车等重要棋子,使当中的棋子无法离开线路,失去活动自由;

(13) 迂回战术:子力调度时如果遇到对方的拦截或封锁,可以考虑用“迂回”的方法绕道而行,避开对方的封锁线,这种战术适用于中国象棋中马和兵的进攻,以及国际象棋中王的助攻;

(14) 吸引和引离战术:吸引是指把对方子力引入自己的包围圈,对象通常是帅(将)或王,引离的对象是对方进攻或防守的关键棋子,通过调虎离山的办法让它脱离岗位,吸引和引离的目的不同,但强制性的手段是一样的;

(15) 阻塞战术:用强制手段让对方子力调度到帅(将)或王周围,阻挡帅(将)或王的道路,这种战术通常是为实施闷杀而服务的;

(16) 捣毁战术:用弃子等手段破坏帅(将)或王的防御体系,攻击对象通常是保护帅(将)的仕(士)相(象)或保护王的兵形,如果攻击对象是肩负防守重任的攻击性子力,那么这种捣毁战术也称为消除防御支柱战术;

(17) 解将还将战术:同时运用闪将和垫将的手段,在应将的同时给对方将军,这种着法称为解将还将,它可以化解对方的抽将、做杀等威胁;

(18) 谋和战术:在局面劣势的情况下谋求和局的战术,通常依靠兑子来实现,国际象棋中谋和战术还包括谋求长将或逼和,中国象棋中长降和长捉是禁止着法,但可以利用规则,制造规则允许的长要杀(亚洲规则允许)、长拦等不变作和的着法。

以上战术尽管在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上都有运用,但是运用手段和侧重点是不同的,下面就列表加以说明。

|战术|中国象棋 |国际象棋

|借力战术|做杀、排局中常见 |运用不多

|开线战术|运用不多 |打破局面的常用战术

|迂回战术|主要是马和兵的迂回|主要是王的迂回

|捣毁战术|破坏仕(士)相(象) |破坏兵形

|谋和战术|主要依靠兑子实现 |除兑子外,可谋求长将或逼和

RevealTrans的用法:可以同时打开当鼠标移动到链接,类似幻灯片效果出现提示,移开也一样这个页巩固下。

语法:

filter : 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RevealTrans ( enabled=bEnabled , duration=fDuration , transition=iTransitionType )

示范:参考文章:

属性:

enabled : 可选项。布尔值(Boolean)。设置或检索滤镜是否激活。true | false true : 默认值。滤镜激活。

false : 滤镜被禁止。

duration : 可选项。浮点数(Real)。设置或检索转换完成所用的时间。其值为秒.毫秒(0.0000)格式。

你可以使用 play 方法的 iDuration 参数设置转换回放的持续时间。然而,当你一旦调用了 play 方法,在回放持续过程中 Duration 特性就变为只读特性。

transition : 可选项。整数值(Integer)。设置或检索转换所使用的方式。 0 : 矩形收缩转换。

1 : 矩形扩张转换。

2 : 圆形收缩转换。

3 : 圆形扩张转换。

4 : 向上擦除。

5 : 向下擦除。

6 : 向右擦除。

7 : 向左擦除。

8 : 纵向百叶窗转换。

9 : 横向百叶窗转换。

10 : 国际象棋棋盘横向转换。

11 : 国际象棋棋盘纵向转换。

12 : 随机杂点干扰转换。

13 : 左右关门效果转换。

14 : 左右开门效果转换。

15 : 上下关门效果转换。

16 : 上下开门效果转换。

17 : 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的锯齿边覆盖效果转换。

18 : 从右下角到左上角的锯齿边覆盖效果转换。

19 : 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锯齿边覆盖效果转换。

20 : 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锯齿边覆盖效果转换。

21 : 随机横线条转换。

22 : 随机竖线条转换。

23 : 随机使用上面可能的值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