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增的选择器
CSS3新增的属性选择器 {除ie6外的大部分浏览器支持)
1 E[att^="val"] 属性att的值以"val"开头的元素 div[id^="nav"] { background:#ff0}
2 E[att$="val"] 属性att的值以"val"结尾的元素
3 E[att*="val"] 属性att的值包含"val"字符串的元素
结构伪类选择器(过滤选择器)
(注:FireFox 1.5/2.0/3.0支持E:root,FireFox 3.0支持E:last-child、E:only-child、E:empty。
由于IE6/7/8不支持,没办法,选择合适的场合用吧。)
4 E:root 匹配文档的根元素,对于HTML文档,就是HTML元素
5 E:nth-child(n) 匹配其父元素的第n个子元素,第一个编号为1 p:nth-child(3) { color:#f00}
6 E:nth-last-child(n) 匹配其父元素的倒数第n个子元素,第一个编号为1 p:last-child { background:#ff0}
7 E:nth-of-type(n) 与:nth-child()作用类似,但是仅匹配使用同种标签的元素 p:nth-of-type(2){color:red}选择父元素的第n个子元素p
8 E:nth-last-of-type(n) 与:nth-last-child() 作用类似,但是仅匹配使用同种标签的元素
9 E:last-child 匹配父元素的最后一个子元素,等同于:nth-last-child(1)
10 E:first-of-type 匹配父元素下使用同种标签的第一个子元素,等同于:nth-of-type(1)
11 E:last-of-type 匹配父元素下使用同种标签的最后一个子元素,等同于:nth-last-of-type(1)
12 E:only-child 匹配父元素下仅有的一个子元素,等同于:first-child:last-child或 :nth-child(1):nth-last-child(1) p:only-child { background:#ff0}
13 E:only-of-type 匹配父元素下使用同种标签的唯一一个子元素,等同于:first-of-type:last-of-type或 :nth-of-type(1):nth-last-of-type(1)
14 E:empty 匹配一个不包含任何子元素的元素,注意,文本节点也被看作子元素 p:empty { background:#ff0}
与用户界面(UI)有关的伪类(ie6 7 8不支持)
15 E:enabled 匹配表单中激活的元素
16 E:disabled 匹配表单中禁用的元素 input[type="text"]:disabled { background:#ddd}
17 E:checked 匹配表单中被选中的radio(单选框)或checkbox(复选框)元素
18 E::selection 匹配用户当前选中的元素
级元素通用选择器
ie6不支持
19 E ~ F 匹配任何在E元素之后的同级F元素 p ~ ul { background:#ff0}
反选伪类
(ie6 7 8 firefox3.0以下 Opera9.0不支持)
20 E:not(s) 匹配不符合当前选择器的任何元素 :not(p) { border:1px solid #ccc}
:target 伪类
(ie6 7 8不支持)
21 E:target 匹配文档中特定"id"点击后的效果
二、css3新增属性
一. box-shadow(阴影效果)
使用:
box-shadow: 20px 10px 0 #000
-moz-box-shadow: 20px 10px 0 #000
-webkit-box-shadow: 20px 10px 0 #000
支持:
FF3.5, Safari 4, Chrome 3
二. border-colors(为边框设置多种颜色)
使用:
border: 10px solid #000
-moz-border-bottom-colors: #555 #666 #777 #888 #999 #aaa #bbb #ccc
-moz-border-top-colors: #555 #666 #777 #888 #999 #aaa #bbb #ccc
-moz-border-left-colors: #555 #666 #777 #888 #999 #aaa #bbb #ccc
-moz-border-right-colors: #555 #666 #777 #888 #999 #aaa #bbb #ccc
说明:
颜色值数量不固定, 且FF的私有写法不支持缩写: -moz-border-colors: #333 #444 #555
支持:
FF3+
三. boder-image(图片边框)
使用:
-moz-border-image: url(exam.png) 20 20 20 20 repeat
-webkit-border-image: url(exam.png) 20 20 20 20 repeat
说明:
(1). 20 20 20 20 --->边框的宽度, 分别对应top, right, bottom, left边框, 改变宽度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2). 边框图片效果(目前仅实现了两种):
repeat --- 边框图片会平铺, 类似于背景重复
stretch --- 边框图片会以拉伸的方式来铺满整个边框
(3). 必须将元素的边框厚度设置为非0非auto值.
支持:
FF 3.5, Safari 4, Chrome 3
四. text-shadow(文本阴影)
使用:
text-shadow: [<颜色><水平偏移><纵向偏移><模糊半径>] || [<水平偏移><纵向偏移><模糊半径><颜色>]
说明:
(1) <颜色>和<模糊半径>是可选的, 当<颜色>未指定时, 将使用文本颜色当<模糊半径>未指定时, 半径值为0
(2) shadow可以是逗号分隔的列表, 如:
text-shadow: 2px 2px 2px #ccc, 3px 3px 3px #ddd
(3) 阴影效果会按照shadow list中指定的顺序应用到元素上
(4) 这些阴影效果有可能相互重叠, 但不会叠加文本本身
(5) 阴影可能会跑到容器的边界之外, 但不会影响容器的大小.
支持:
FF 3.5, Opera 10, Safari 4, Chrome 3
五. text-overflow(文本截断)
使用:
text-overflow: inherit | ellipsis | clip
-o-text-overflow: inherit | ellipsis | clip
说明:
(1) 还有一个属性ellipsis-word, 但各浏览器均不支持.
支持:
IE6+, Safari4, Chrome3, Opera10
六. word-wrap(自动换行)
使用:
word-wrap: normal | break-word
支持:
IE6+, FF 3.5, Safari 4, Chrome 3
七. border-radius(圆角边框)
使用:
-moz-border-radius: 5px
-webkit-border-radius: 5px
支持:
FF 3+, Safari 4 , Chrome 3
八. opacity(不透明度)
使用:
opacity: 0.5
filter: alpha(opacity=50)/* for IE6, 7 */
-ms-filter(opacity=50)/* for IE8 */
支持:
all
九. box-sizing(控制盒模型的组成模式)
使用:
box-sizing: content-box | border-box// for opera
-moz-box-sizing: content-box | border-box
-webkit-box-sizing: content-box | border-box
说明:
1. content-box:
使用此值时, 盒模型的组成模式是, 元素宽度 = content + padding + border
2. border-box:
使用此值时, 盒模型的组成模式是, 元素宽度 = content(即使设置了padding和border, 元素的宽度
也不会变).
支持:
FF3+, Opera 10, Safari 4, Chrome 3
十. resize(元素缩放)
使用:
resize: none | both | horizontal | vertical
说明:
1. 必须将元素的overflow属性设置为auto或hidden, 该属性才能起作用(overflow设置为visible时, 无效)
2. 属性值说明:
(1). none -->禁用缩放
(2). both -->可同时缩放宽度和高度
(3). horizontal -->仅能缩放宽度
(4). vertical -->仅能缩放高度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十一. outline(外边框)
使用:
outline: 边框厚度 边框样式 边框颜色
outline-offset: 偏移值
说明:
outline-offset需要独立写, 简写是无效的.
支持:
FF3+, safari 4, chrome 3, opera 10
十二. background-size(指定背景图片的尺寸)
使用:
-o-background-size: [length | percentage] {1, 2}
-webkit-background-size: [length | percentage] {1, 2}
例如:
-o-background-size: 50px 60px
-webkit-background-size: 50px 60px
这会将背景图片的宽设置了50px, 高60px.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opera 10
十三. background-origin(指定背景图片从哪里开始显示)
使用:
-webkit-background-origin: border | padding | content
-moz-background-origin: border | padding | content
说明:
(1) border --> 从border区域开始显示背景
(2) padding --> 从padding区域开始显示背景
(3) content --> 从content区域开始显示背景
注意:
1. 必须先指定background属性, 然后才能指定该属性, 如果该属性出现在background属性之前,
会无效.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FF 3+
十四. background-clip(指定背景图片从什么位置开始裁切)
使用:
-webkit-background-origin: border-box | padding-box | content-box | no-clip
说明:
(1) border-box --> 从border区域向外裁剪背景
(2) padding-box --> 从padding区域向外裁剪背景
(3) content-box --> 从content区域向外裁剪背景
(4) no-clip -->不裁切背景.
注意:
1. 必须先指定background属性, 然后才能指定该属性, 如果该属性出现在background属性之前,
会无效.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十五. background(为一个元素指定多个背景)
使用:
background: [background-image] | [background-origin] | [background-clip] | [background-repeat] | [background-size] | [background-position]
例子:
background: url(bg1.png) no-repeat left top, url(bg2.png) no-repeat right bottom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十六. hsl(通过色调, 饱和度, 亮度来指定颜色值)
使用:
hsl: ( <length> || <percentage> || <percentage>)
说明:
(1) length: h(色调), 0(或360)表示红色, 120表示绿色, 240表示蓝色
(2) percentage: s(饱和度), 取值为0%到100%之间的值
(3) percentage: l(亮度), 取值为0%到100%之间的值
例子:
background: hsl(240, 50%, 100%)
color: hsl(100, 80, 100%)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FF3, opera 10
十七. hsla(在hsl的基础上上增加了一个透明度设置)
使用:
hsla: ( <length> || <percentage> || <percentage>|| <opacity>)
说明:
(1) opacity: a(透明度), 取值在0到1之间
例子:
background: hsl(240, 50%, 100%, 0.5)
color: hsl(240, 50%, 100%, 0.5)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FF3, opera 10
十八. rgba(基于r,g,b三个颜色通道来设置颜色值, 通过a来设置透明度)
使用:
rgba: (r, g, b, opacity)
说明:
(1) r: 红色, 正整数 | 百分数
(2) g: 绿色, 正整数 | 百分数
(3) b: 蓝色, 正整数 | 百分数
(4) a: 透明度, 取值在0到1之间
(5) 正整数在0到255之间, 百分数在0%到100%之间.
例子:
rgba: (100%, 244, 0, 0.5)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FF3, opera 10
十九、 transition(a标签hover渐隐效果)
a:hover{transition: color 0.15s linear 0s, background-color 0.3s linear 0s}
-webkit-transition:color 0.15s linear 0s, background-color 0.3s linear 0s
-moz-transition:color 0.15s linear 0s, background-color 0.3s linear 0s
-o-transition:color 0.15s linear 0s, background-color 0.3s linear 0s
-ms-transition:color 0.15s linear 0s, background-color 0.3s linear 0s
transition:color 0.15s linear 0s, background-color 0.3s linear 0s
展开全部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浏览器是如何读取选择器,以识别样式,并将相应的样式附于对应的HTML元素,达到美化页面的效果。Chris Coyier曾在《Efficiently Rendering CSS》一文中说过“浏览器读取你的选择器,遵循的原则是从选择器的右边到左边读取。换句话说,浏览器读取选择器的顺序是由右到左进行”。比如说: div.nav >ul li a 上面的实例来说,浏览器首先会尝试在你的HTML标签中寻找“a”元素,接着在匹配“li和ul”,最后在去匹配“div.nav”。这就是前成所主的“选择器从右到左的原则”。 选择器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选择器的最右边(在这个例子中就是a[title]部分)部分被称为“关键选择器”,它将决定你的选择器的效率如何?是高还是低。 老版本的浏览器可以过滤掉不匹配的选择器,而直接匹配更高效的选择器。记得David Hyatt在《Writing efficient CSS for use in the Mozilla UI》说过:“这个关键选择器可以大大提高选择器的性能,少检查一个给定的元素规则,就可以更有效的将样式匹配给对应的HTML元素。”那么如何让关键选择器更有效,性能化更高呢?其实很简单,主要把握一点“越具体的关键选择器,其性能越高” 那么什么样类型的选择器,其性能高?什么样的类型的选择器性能低呢?下面我们就针对两个问题来展开具体的学习。 CSS选择器的效率 如果你阅读了本站的有关于选择器类型的介绍的话,你对选择器并不会感到陌生。就算你没读过,我想CSS选择器不会让我们觉得是新东西,比如我们常用的基本选择器“元素标签选择器div”、“id选择器#header”、“类选择器.class”,或者说我们很少见的伪类选择器“:focus”以及更复杂的css3选择器“:nth-child”等等。 选择器有一个固有的效率,我们来看Steve Souders给排的一个顺序: id选择器(#myid)类选择器(.myclassname)标签选择器(div,h1,p)相邻选择器(h1+p)子选择器(ul >li)后代选择器(li a)通配符选择器(*)属性选择器(a[rel="external"])伪类选择器(a:hover,li:nth-child) 上面九种选择器的效率是从高到低排下来的,基中ID选择器的效率是最高,而伪类选择器的效率则是最底。详细的介绍大家还可以点击Writing efficient CSS selectors。 综合上面的顺序,我们清楚的知道,id和类名用于关键选择器上效率是最高的,而CSS3的仿伪类和属性选择器,虽然使用方便,但其效率却是最低的。我们下面一起来看几个实例的对比: div #myid 效率要比下面的高: #myid div 第一种选择器比第二种选择器效率高,大家或许会问为什么?其实根据前面所介绍的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因为第一个选择器的“关键选择器”使用了 “ID选择器”,而第二个选择器的“关键选择器”使用的是“标签选择器”,对比下来,“ID选择器”效率高过“标签选择器”,所以说第一个选择器的效率要高于第二个选择器。 在类名或ID名前面加上标签也会致使选择器效率变低的,比如说: div #myid 上面两个选择的效率要高于下面的选择器: p#mydiv p.myclassname 来自Mozilla的几点建议 David在《Use efficient CSS selectors》中介绍了几种书写高效率的CSS选择器的方法,下面我将他们移到这里来让大家参考: 写道 1 避免普遍规则 2 不要在ID选择器前加标签名或类名 3 不要在类名选择器前加标签名 4 尽可能使用具体的类别 5 避免使用后代选择器 6 标签分类规则中不应该包含一个子选择器 7 子选择器的问题 8 借助相关继承关系 9 使用范围内的样式表 如果你不够清楚上面所讲的是什么,你可以点击这里,他会让你更容易了解这些规则。 我们应该怎么做 前面说“ID选择器”的效率是最高的,那么今天我们写样式,为了提高选择器的效率,是不是我们要在每一个文档的HTML元素中都加入ID名呢?我想这样的做法是没有的。对于一个有语义的代码编写和如何提高性能,以前他们之间如何的平衡?其实这个选择器的效率低一点,对于大多数网站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于一个大型的网站,产生大量的流量这就会有差别了,也就很值得我们去对他进行优化。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的去了解他们是如何工作,比如说,一般情况下哪些选择器的使用效率更高。来看两个简单的例子: #myid 上面的选择器高于下面的: p#myid 后者的写法我发现还是有很多朋友这样写,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需要在ID前面加一个标签?难道你同一个页面会有多个相同的ID不成? 我们接下来在来看一个实例,用于列表上的,比如说我们制作导航菜单的: #nav a 高效于: #nav li a 上面只是介绍了两个常碰到的实例,在这里说这两个实例,主要目的是让你在今后的编写样式时,能注意这方面的的细节,从而加快你的代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