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内置模块有哪些

JavaScript027

nodejs内置模块有哪些,第1张

一、Express框架

前面的章节已经介绍过了,可以使用npm来安装node.js模块。具体操作请参照以前写的nodejs概论。

Express是一个nodejs的web开源框架,用于快速的搭建web项目。其主要集成了web的http服务器的创建、静态文本管理、服务器URL地址请求处理、get和post请求处理分发、session处理等功能。

使用方法,在cmd中打开你所想创建web项目的路径。然后输入

Express appname

即可创建一个名为appname的web项目。控制台打印结果

在cmd中进入appname文件夹输入

node appname.js

返回结果如下图,表示安装成功!

在项目开发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此错误表示没有安装相关模块,解决办法是在cmd上打开项目文件夹,输入

npm install express

安装成功后会在本文件路径下生成一个node_modules,里面包含了Express框架代码。

其他模块也可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安装,安装后的路径同样是在node_modules下。

二、jade模块

jade是一款高性能、简洁易懂的模板引擎。可通过jade来编写html文件。

jade类似一个用于快速编写html的语言,其编写后的文件后缀为.jade。

以下为文件的内容

在cmd中输入,压缩的过的可以通过加-P来不压缩,如果每次更改模版都要打命令行一次很麻烦是不是,我们可以通过加上jade -P -w jade.jade  加上一个-w来开启监视模式,每次更改模版,html文件都会自动编译咯

生成后的html文件如下:

在jada文件中是可以使用for循环和if判断语句的,可以让你体会类似JSP的<%%>和php的<php></php>在网页上输出数据的快感。

三、forever模块

nodejs作为http服务器,需要确保服务顺利进行,要注意一下两点:

1.后台服务运行,监控运行日志,以及http运行日志;

2.确保项目的正常安全运行,Node.js的启动命令node,很大程度无法满足运行需求;

Node.js的forever模块在第二点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其拥有监控文件更改、自动重启等功能。

forever模块的使用方法有两种:1.在命令行中使用

forever -l forever.log -o out.log -e err.log app.js

-l forever.log -o out.log -e err.log分别指定了forever的运行日志,脚本流水日志,脚本运行错误日志,启动后将在本文件夹下产生out.log、err.log文件。

2.在编码中require forever模块使用。

四、Socket.IO模块

Socket.IO模块主要功能是将WebSocket协议应用到所有浏览器。主要用于实时的长连接多求情项目中。

例如:在线联网游戏,实时聊天、实时股票查看、二维码扫描登录等。

安装方法仍然是在cmd在中输入npm install socket.io

如何使用Socket.IO来创建一个项目。

需要分别实现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逻辑:

先创建一个服务端的node.js脚本index_server.js

var app = require('http').createServer(handler)//创建服务器app

, io = require('socket.io').listen(app)//引用socket.io模块监听app

, fs = require('fs')//引用文件处理模块

app.listen(80)//指定app监听的端口,第二个参数127.0.0.1可省略

function handler (req, res) {

fs.readFile(__dirname + '/index.html',   function (err, data) {     if (err) {

res.writeHead(500)      return res.end('Error loading index.html')

}

res.writeHead(200)

res.end(data)

})

}

io.sockets.on('connection', function (socket) {

socket.emit('news', { hello: 'world' })

socket.on('my other event', 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

})

其中,socket.emit()为Socket发送消息的函数,第一个参数表示发送消息的key值,第二个参数为发送消息的内容,也就是发送的数据。

Socket。on()为Socket接收消息的函数,第一个参数为接收消息的可以值,第二个参数为回调函数,其中回调函数携带的参数为接收消息所发送的数据。

接下来web前端如何使用JavaScrit 来连接Socket服务器。

新建一个index_client.html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ocket.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socket = io.connect('http://localhost')//创建本地sock连接

socket.on('news',function (data) {//Socket接收news消息时执行回调函数        console.log(data)

socket.emit('my other event',{my:'data'})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ocket.js"></script>加载已经安装好的Socket.io的本地JavaScrit文件。

var socket = io.connect('http://localhost')因为端口为80,所有这里可以不端口号

socket.on('news',function (data){}//客户端接收news消息成功后,发送my other event消息到服务端,发送的消息内容为json对象{my:'data'}

接下来只需要运行服务端的index_server.js文件来启动socket服务

效果:在浏览器输入http://127.0.0.1按F12调出浏览器的控制台console即可看见打印出了一个object对象。

执行完毕后可能会报错:catnot find module socket.io,说明你的socket.IO没有安装,或已经安装并配置为全局,但你的安装路径并没有配置到在path中,所有无法引用。

你可以选择配置path,或者安装到项目内。这里建议安装到你的项目目录下,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配置为全局。先卸载npm uninstall socket.io 进入指定目录后安装node index_server.js

socket.io详细请参阅    http://cnodejs.org/topic/50a1fcc7637ffa4155b5a264

五、request模块

request模块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简单访问HTTP请求的方法。request还支持HTTPS的访问方法。

安装:

npm install requset

request模块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HTTP请求方式如GET,POST,HEAD,DEL等。但其最基本的两个方法是request.get()和request.post().

get和post的区别

get:

1.使用get向服务器发出和接收的请求会附在url之后。类似:http://www.baidu.com?id=1221&name=5555这个url中传递了两个参数,一个为id,一个为name。

2.get请求不能超过1024个字节。

post没有限制,也不会附在url上。

接下来做一个简单的实例

get实例:

首先新建一个服务器app_get.js

var http= require("http")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req,res){

res.writeHead(200,{'content-Type':'text/plain'})

res.end('Hello world\n'+req.method)

}).listen(1337,"127.0.0.1")

再建一个发送求情的request_get.js文件

var request=require('request')

request.get("http://127.0.0.1:1337",function(error,response,result){

console.log(result)

})

在CMD中运行app_get.js,运行成功后,再打开一个cmd(之前的cmd不要关闭),执行request_get.js文件。

执行后的结果如下

hello world

GET

可以看出,通过request.get方法访问

http://127.0.0.1:1337 返回的结果就是res.end()的参数

post实例:

和上面一样,先新建服务器app_post.js

var http= require("http"),

querystring=require('querystring')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req,res){    var postData=""   //开始异步接收客户端post的数据

req.addListener("data",function (postDataChunk) {

postData += postDataChunk

})   //异步post数据接收完毕后执行匿名回调函数

req.addListener("end",function(){        var postStr=JSON.stringify(querystring.parse(postData))

res.writeHead(200,{'content-Type':'text/plain'})

res.end(postStr+'\n'+req.method)

})

}).listen(1400,"127.0.0.1")

然后再新建一个request_post.js

var request=require("request")

request.post('http://127.0.0.1:1400',{form:{'name':'ermu','book':'node.js'}},function (error,response,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

像上面一样在cmd中执行后显示的结果如下:

D:\nodejs\src\request>node request_post.js

{"name":"ermu","book":"node.js"}

POST

request post提交了一个json对象{"name":"ermu","book":"node.js"}而服务器接通过获取该POST数据,然后返回客户端,同时将http请求方式也响应到客户端。

request post参数可以有两种传递方式。

其中,第一种是将url和form表单的数据作为json参数在request post传递。举例如下:

request.post('url':'http://127.0.0.1:1400',form:{'name':'ermu','book':'node.js'}},function (error,response,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

另一种是将url和form作为两个参数,上面的实例就是使用这种方法。

六、  Formidable模块

该模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文件上传。

在原生的node.js模块中,提供了获取post数据的方法,但是并没有直接获取上传文件。

最近在用nodejs将公司商城的底层重写。基于nodejs的强大,我从原本的只写前端变成了写全栈。

框架采用express,模板用ejs,前端用amazeui. 做完三个页面后,设计突然说要改UI设计,我勒个去,郁闷地一个个页面重新调整。下班之后反思一下,觉得花了太多时间在重复劳动上,是时候涉猎一下前端工程化的知识了。

用百度在互联网畅游了一番,总结了一下前端工程化的几个关键要素:编码规范化,结构模块化,流程自动化。本文所述的方法属于模块化,但只是简单地把dom,css,js拆分,以便更好地管理,而并非像vue框架那样的组件化,但这种方式可能更易于理解,可以作为过渡。

这是原来的目录结构

其中public目录里存放的是静态资源,按照传统的做法,css文件夹种存放less文件和css文件,img文件夹中存放图片资源,js中存放各页面(views目录中对应的页面)的js文件。

当页面越来越多,会遇到一些重复的部分。像图中的侧边菜单,顶部搜索框,底部菜单,在几个页面都有。如果每个页面拷贝一份样式,js,dom,当需求方要更改样式或者增加功能的时候,徒增工作量。

在一篇文章的启发下( 前端开发工程化探讨 ),我将目录结构改成如下:

为了标准化,每个组件里的文件命名都相同。以侧边工具栏为例,dom.ejs是一个模板文件:

如果不熟悉ejs模板的语法,可以百度一下。另外,此模板还支持嵌套,并传入参数。

例如,下面是一个列表容器的dom结构,配合js可以实现上拉加载功能,但列表项的样式可能不一样,你可以在使用时再根据传入的templateName参数决定用哪个模板,非常灵活。

在使用模板时,这样嵌入页面。

注意,应使用<%-include()%>,而非<%=include()%>。<%-%>表示内容原样输出,不进行运算。而<%=%>会生成运算后的内容。

然后,再来考虑js和css文件应当怎么处理。如果在页面中逐个引入组件的js和css文件,维护起来会非常不方便。所以我考虑将某个页面涉及到的组件,还有页面本身的js和css打包成一个。这样做有个缺点,每个页面的js和css文件会有重复的内容。如果用seajs或requirejs等模块加载,可以解决重复的问题,但也可能增加项目的复杂度。考虑到打包后的文件只有10K大小,还是暂时使用打包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将js模块化并测试一下性能。

打包涉及到gulp的应用,有许多文章谈论到,而我是通过开源项目学习的。

首先我需要写一个page-config.json文件,告诉gulp我要打包哪些资源:

将文件放在模板目录的根目录下面,与src,dist同级。src存放原文件,dist存放生成后的文件。

再写一个gulpfile.js,用于自动构建。

下面是gulp文件的写法:

在使用时,要在命令行安装gulp,切换到gulpfile.js所在的目录,运行gulp watch,这样,每次在css和js更改时,会自动重新打包。当然,为了不重复操作,你可以写一个脚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