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页压缩技术
对于网页压缩而言,相信各位站长都比较熟悉,主要是启用服务器Gzip,对页面Gzip压缩,减少元素的体积,从而减少数据的传输,进而提高网页的加载速度。
二、Css优化
(1)css位置
CSS说明如果出现在<body>后,页面需要重新渲染,打开速度受到影响。所有css定义代码的位置要放到网站<body>之前。
(2)css sprite技术
网站上的一些图片可以采用css sprite技术进行合并,减少加载请求次数,从而提高网页的加载速度。
(3)css代码优化
通过对css代码属性的简写、移除多余的结构(frameworks)和重设(resets)等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来简化css代码,减小css文件的大小。
三、JS优化
(1)JS位置
网页代码中对js进行优化的时候,建议将JS放在页面最后,这样可以加快页面打开速度。
(2)合并JS
合并相同域名下的js,通过减少网络连接次数从而提高网页的打开速度。
(3)LazyLoad(延迟加载)技术
Lazy Load是一个用JavaScript 编写的 jQuery 插件,它可以延迟加载长页面中的图片。在浏览器可视区域外的图片不会被载入,直到用户将页面滚动到它们所在的位置。
四、缓存静态资源
通过设置浏览器缓存,将css、js等不太经常更新的文件缓存在浏览器端,这样同一访客再次访问你的网站的时候,浏览器就可以从浏览器的缓存中获取css、js等,而不必每次都从服务器读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网站的打开速度,又可以节约服务器流量。
(1) 减少http请求次数:CSS Sprites, JS、CSS源码压缩、图片大小控制合适;网页Gzip,CDN托管,data缓存 ,图片服务器。(2) 前端模板 JS+数据,减少由于HTML标签导致的带宽浪费,前端用变量保存AJAX请求结果,每次操作本地变量,不用请求,减少请求次数
(3) 用innerHTML代替DOM操作,减少DOM操作次数,优化javascript性能。
(4) 当需要设置的样式很多时设置className而不是直接操作style。
(5) 少用全局变量、缓存DOM节点查找的结果。减少IO读取操作。
(6) 避免使用CSS Expression(css表达式)又称Dynamic properties(动态属性)。
(7) 图片预加载,将样式表放在顶部,将脚本放在底部 加上时间戳。
(8) 避免在页面的主体布局中使用table,table要等其中的内容完全下载之后才会显示出来,显示比div+css布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