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项目开发过程中,在ios环境下。双击(doubletap)上层元素(固定定位fix),偶尔会触发下层(瀑布流中)路由跳转。
经过部门老大指导,才了解到这个现象叫做“事件穿透”。再此俺决定研究下为什么?
电脑上一般是鼠标操作,即响应的是鼠标事件,包括mousedown、mouseup、mousemove和click事件。
在一次点击行为中,事件的触发过程为:mousedown ->mouseup ->click 三步。
由于手机上没有鼠标,所以就用触摸事件去实现类似的功能。touch事件包含touchstart、touchmove、touchend
注意手机上并没有tap事件。 一些库例如hamer.js、zepto.js 等等都是通过处理这些原生事件,来定义不同的手势以及tap事件。
在一次点击行为中,事件的触发过程为:touchstart ->touchmove ->touchend。
有人在PC和手机上对事件做了对比实验,以说明手机对touch事件相应速度快于mouse事件。touchstart -->mouseover(有的浏览器没有实现) -->mousemove(一次) -->mousedown -->mouseup -->click -->touchend。
浏览器在 touchend 之后会等待约 300ms ,如果没有 tap 行为,则触发 click 事件。 而浏览器等待约 300ms 的原因是,判断用户是否是双击(double tap)行为,双击过程中就不适合触发 click 事件了。 由此可以看出 click 事件触发代表一轮触摸事件的结束。
ps:此处偷一张图
跟局官网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触发路由跳转的事件默认为 click
移动端chromiun 和 iOS 9.3+ 可以用 CSS 属性来阻止元素的双击缩放进而取消点击穿透的延迟:
首先引入库:
调用:
将层的固定定位“降”下来,和下面的router-link都在瀑布流内。
注:此方法只适合部分项目。
由于 click 事件的滞后性,在这段时间内原来点击的元素消失了,于是便“穿透”了。因此我们顺着这个思路就想到,可以给元素的消失做一个fade效果,类似jQuery里的fadeOut,并设置动画duration大于300ms,这样当延迟的 click 触发时,就不会“穿透”到下方的元素了。
同样的道理,不用延时动画,我们还可以动态地在触摸位置生成一个透明的元素,这样当上层元素消失而延迟的click来到时,它点击到的是那个透明的元素,也不会“穿透”到底下。在一定的timeout后再将生成的透明元素移除。
小数点保留两位小数,可以直接使用js自带的toFix()方法,但这个方法存在兼容问题,
IE的低版本浏览器不支持这个函数。如果考虑兼容,就需要自己编写了。
下面是简单的实现,没有进行大数据验证,所以仅供参考:
function myFix(num){if(isNaN(parseFloat(num))){
return false
} else {
return Math.ceil(num*100)/100
}
}
myFix(4.5234234) //4.52
myFix(4.55555) //4.56
加载完后执行JS方法menuFixmenuFix方法,先找到Id为nav的,然后找到里面的所以li标签
li标签集合循环
保定各种鼠标事件onmouseover,onMouseDown,onMouseUp,onmouseout
事件意思(就是英文单词的意思)里面执行的都是更换li标签的class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