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符号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71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截止到2020年,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纸币和5角、1元硬币除外)。流通的人民币,主要是1999年、2005年、2015年、2019年、2020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此间举行的会议上透露信息:将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会议认为,在中国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探索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权重为10.92%,决议已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
2015年11月12日,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发行。
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
2020年11月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
世界主要货币符号如下:
1、人民币:¥
2、美元:$
3、欧元:€
4、巴西雷亚尔:R$
5、英镑:£
6、新加坡元:S$
7、日元:J¥
¤ 国际通货符号,当没有合适的货币符号时使用。
¤(gly) 李元(大李国际通用货币,辅币100李分(cent)=1李元。
各国货币符号的由来:
1、“¥”是人民币代表货币符号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首次正式确定人民币货币符号。因为人民币单位为“元”,而“元”的汉语拚音是“yuán”,因此,人民币货币符号就采用“元”字汉语拚音首字母的大写“Y”。为了防止与“Y”和阿拉伯数字误认、误写,就在“Y”字上加上一横而写成“”,读音仍为“元”。
2、“$”是美元代表货币符号
提起“$”的由来,要追溯到16世纪初,当时西班牙铸造了一种名为“PESO” (比索)的银元。这种银元的图案,一面是皇冠和王徽(狮子和城堡),一面是两根柱子。根据西方神话,它们是大力土赫居里斯的柱子,代表直布罗陀晦峡两岸的山峰。
相传,很久以前,欧洲和非洲,彼此连接,后来被大力士赫居里斯拉开。1732年墨西哥城用机器铸造出一种“双柱银元”,其图形与“PKSO”差不多。只是在两柱之间加上了东西两半球的图案,两柱上各有一条卷曲成“$$”状的图形。时间久了,人们就将“$”视作银元的记号了。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有不少的国家采用“$”作为本国货币符号。
3、欧元的货币符号是“€”
欧分没有官方推荐的符号,其金额一般用欧元的小数表示(如通常使用 €0.05 而不是 5¢ 或 5c)。小写字母 c 通常也被使用,来自于荷兰盾的次级货币单位分(cent)。在爱尔兰通常可见小写 c 表示(如邮票上),不过商店中有时使用分币符 ¢。
希腊则广泛用其原货币单位 Lepton(Λεπτά) 的缩写——大写字母 lambda(Λ) 表示,而且这一单位还被用在希腊发行的欧元硬币自行设计面上。德国通常使用“cent”的缩写“ct”。芬兰一般使用小数形式,如 -.82 €,不过有时也可以看到芬兰语“sentti”的缩写“snt”,如 50 snt 。
人民币标志是¥。“¥”既作为人民币的书写符号,又代表人民币的币制,还表示人民币的单位“元”,同时也是中国货币的符号。“¥”符号的产生要追溯到民国时期。2000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学习辅导读本中有详细释义,称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和分,作为支付单位的代号,人民币符号是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而不是Y加一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