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是指什么节气

新手学堂075

春捂秋冻是指什么节气,第1张

一般来说春捂到3月份,秋冻到10月份。也就是说,春捂一般捂到春分前后,秋冻一般冻到白露之前。

1、“春捂”,即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厚衣服,宁可捂着点,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否则由于初春咋暖还寒,气温变化大,过早穿着单薄,一旦气温降低,身体会难于适应,抵抗力下降,加上春季细菌病毒活跃,更易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春季传染病。女性过早换裙装,还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

2、我国一般以3—5月为春季,9—11月为秋季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春季最高温度的平均值高于秋季,而春季的最低气温平均值却反而低于秋季。

北京地区气候资料显示,春季的平均最高气温为189°С,秋季则为182°С,春季高于秋季07°С;春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1°С, 秋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 7°С, 春季比秋季反而低0 6°С这说明:虽然在春季白天温度高一些,但一早一晚温度还是比较低的屋里的温度有一定的保守性,春季是回暖期,屋里的温度回暖不如屋外,所以在屋外感觉很热,一进入屋里就感觉很凉;秋季则相反,是一个降温季节,屋外气温虽然下降了,但屋里却是温暖的。

  不不不,只有T-34坦克及喀秋莎

  T-34:

  T-34坦克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的呕血杰作。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驶离哈尔科夫的工厂生产线,被命名为T-34/76 Model1940型(T-34/76A)。T-34坦克于6月完成生产图纸,随即投入大批量生产。T-34坦克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特别是拥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产,是二战期间总体设计最优秀的坦克。 至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共完成T-34坦克1225辆,大大超过了同期Ⅳ号坦克的数量。至莫斯科会战前夕,已有1853辆T-34交付部队使用。 T-34/76型坦克主要有A、B、C三种型号,是苏德战争期间产量最大的坦克类型。各型T-34在战时生产超过50000辆,远远超过所有德国坦克的总和,称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保证。 T-34/76于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在此后一系列战斗中德军竟找不到可以与之抗衡的坦克,导致了德军大量坦克的过时,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应付局面,这就是“T-34危机”。 不过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 T-34/76B 1942型出现于苏德战争爆发后,主要根据战场经验,对A型加长炮管以增强穿甲能力,增加了炮塔装甲厚度,主要于1941年—1942年间生产。

  T-32坦克在1939年向总部展出的时候,引起了轰动。T-32不仅继承了БТ坦克优秀的机动性能,而且火力和防护能力有极大的飞跃。T-32的优异表现也压倒了同场展出的KV-1坦克。而后科什金依照领导要求,改进设计成功了T-34中型坦克。在T-34坦克尚未完成样车之前,苏联领导层就决定同意用T-34装备苏联红军。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驶离哈尔科夫的工厂生产线,被命名为T-34/76 Model1940型(T-34/76A)。2月初,2辆T-34在进行哈尔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辅-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中,给在莫斯科红场观摩试验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操劳过度的科什金因患肺炎一病不起,于当年9月26日病逝,最终没有看到绝笔之作T-34的精彩表现。他的助手莫罗佐夫接替了他的遗志,T-34坦克于6月完成生产图纸,随即投入大批量生产。T-34坦克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特别是拥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产,是二战期间总体设计最优秀的坦克。

  T-34/76A坦克于1940年完成115辆,并将一部分派往芬兰实战试验,但未能来得及参加战斗。至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共完成T-34坦克1225辆,大大超过了同期Ⅳ号坦克的数量。至莫斯科会战前夕,已有1853辆T-34交付部队使用。

  T-34/76型坦克主要有A、B、C三种型号,是苏德战争期间产量最大的坦克类型。从1943年秋天开始,针对德国已经出现豹式和虎式坦克,T-34安装85mm火炮,定名T-34/85型坦克。同年12月15日获准投入大批量生产,当年生产283辆,次年即猛增至11000辆,取代T-34/76成为战争后期苏军机械化部队的主要装备。各型T-34在战时生产超过50000辆,远远超过所有德国坦克的总和,称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保证。

  T-34/76于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在此后一系列战斗中德军竟找不到可以与之抗衡的坦克,导致了德军大量坦克的过时,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应付局面,这就是“T-34危机”。作为应对措施,德国Ⅲ号改装长身管50mm火炮,Ⅳ号坦克则改装长身管的75mm火炮,同时都大大加强装甲,勉强可以对抗T-34/76。同时又开始研制Ⅴ号“黑豹”式和Ⅵ号“虎”式,其中“黑豹”坦克明显效仿T-34的设计思想,以至于早期原型车简直同T-34/76一个模子。

  不过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同德国主战的各型坦克(Ⅲ、Ⅳ、Ⅴ、Ⅵ)基本都配备无线电相比,协同作战能力相差不少,所以当编队行进作战时难以充分发挥坦克的优异性能,特别是遭遇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差。所以由一辆性能不怎么样的Ⅲ号坦克,击毁多辆T-34的战例屡见不鲜。后期随着T-34/85坦克无线通讯设备的改善(同时增加一名无线电通讯员),这个弱点才逐步改观。

  战后,苏军中T-34坦克直到50年代才被T-55取代。此外T-34也装备很多国家的军队,曾经在朝鲜、越南、中东等战场参战,甚至在波黑内战之中,仍出现了T-34的身影。

  T-34/76A 1940

  T-34/76A型,是各型T-34坦克的原型,科什金的惊世之作,是苏德战争初期制造“T-34危机”的主要功臣。T-34/76A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现代坦克的设计思想打下了基础。

  基本数据

  生产数量 不详

  长度/宽度 592m/300m

  高度 245m

  重量 263吨

  乘员数 4人

  发动机 V-2-34型 500马力

  最高行进速度 公路54km/h,越野40km/h

  最大行程 公路302km(451km),越野209km(386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130,越野170

  燃料载量 409升+150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5°

  涉水深度 111m

  越障高度 073m

  越壕宽度 3m

  主要武器

  L11(Model 39) 762mm坦克炮,305倍口径,备弹77发,仰角-4°~ +29°

  辅助武器

  2 X 762mm DT机枪,备弹2898-4725发

  T-34/76B 1941/1942

  T-34/76B型出现于苏德战争爆发后,主要根据战场经验,对A型加长炮管以增强穿甲能力,增加了炮塔装甲厚度,主要于1941年—1942年间生产。

  基本数据

  生产数量 不详

  长度(含炮管)/宽度 668m/300m

  高度 245m

  重量 265吨

  乘员数 4人

  发动机 V-2-34M型 500马力

  最高行进速度 公路54km/h,越野40km/h

  最大行程 公路300-400km,越野230-260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270

  燃料载量 460升+134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5°

  涉水深度 14m

  越障高度 073m

  越壕宽度 3m

  主要武器 F-34(Model 1940) 762mm坦克炮,42倍口径身管,备弹77发,仰角-4°~ +29°辅助武器 2 X 762mm DTM机枪,备弹3906发

  T-34/76C 1943

  T-34/76C型是T-34/76系列的后期型号,炮塔的设计有所改进,车体和炮塔都增加了防护,因此车重增加不少。T-34/76C最大的特征是炮塔前部有30°的倾角。T-34/76C是库尔斯克战役的主战力量,在战役中和T-34/76B、KV-1、T-70等一起对抗德国的Ⅲ号、Ⅳ号、以及最新式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但这场战役也说明了T-34/76和KV-1的性能已经不及德国新式坦克,战场的需要导致了T-34/85和JS系列的出现。

  生产数量 不详

  长度(含炮管)/宽度 675m/300m

  高度 260m

  重量 309吨

  乘员数 4人

  发动机 V-2-34M型 500马力

  最高行进速度 公路54km/h,越野40km/h

  最大行程 公路290(434)km,越野201(370)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270

  燃料载量 418升+180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5°

  涉水深度 13m

  越障高度 085m

  越壕宽度 25m

  主要武器

  F-34(Model 1942) 762mm坦克炮,42倍口径身管,备弹77-100发,仰角-3°~ +30°

  喀秋莎:

  苏联火箭武器的研制可以追溯到沙俄时代。一战爆发后,苦于飞机装备的武器威力不足,俄国人便想在飞机上安装大威力的航空武器。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在航天火箭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1921年,专门研制火箭的第2中央特别设计局成立。经过不懈努力,苏联设计师先后研制出了可以稳定飞行400米的固体火箭,射程1300米的火箭弹,以及РС-82毫米和РС-132毫米航空火箭弹。

  1938年10月,火箭炮车载实验正式开始。1939年3月,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8导轨的БМ-13-16试制成功,它的发射架是工字型的,在上下可分别挂1枚火箭弹。这样БМ-13总共可以携带16枚М-13 (РС-132的改进型)132毫米火箭弹,发射架拥有左90度-右90度的方向射界。苏联军方随即对其进行了各项严格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БМ-13特别适合打击暴露的密集敌有生力量集结地、野战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由于БМ-13是自行的,因此也适合打击突然出现的敌军以及与对方进行炮战。不过由于火箭炮发射时,烟尘火光特别明显,且完全没有防护,因此它不适合在敌炮火威胁比较大的地域里作战。1940年,БМ-13已经试生产了6门,1941年军方又订购了40门,到了6月份,又增加了17门的定货。1941年6月17日,БМ-13向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元帅、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以及军械人民委员乌斯季诺夫进行了成功地发射表演。6月21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前夜,在БМ-13的定性测试尚未全部完成时,苏联政府作出决定,全力生产БМ-13火箭炮及М-13 火箭弹。

  1941年6月28日,苏军决定组建一个БМ-13特别独立火箭炮连。30日夜,头2门火箭炮开到了驻地。第2天,炮兵连正式成立。当时只有7辆试生产型的БМ-13,3000发火箭弹,连长是36岁的伊万•安德烈耶维奇•费列洛夫大尉。经过1个多星期的应急训练后,全连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火箭炮的操作方法。由于极端保密,连炮兵连的人员都不知道火箭炮的正式名称。但是炮架上有一个К字(共产国际工厂的第一个字母),便爱称其为喀秋莎(Катюша)。这个名字后来不胫而走,几乎成为红军战士对火箭炮的标准称呼。7月上旬,独立炮兵连被编入西方方面军,来到了危如累卵的斯摩棱斯克前线。7月14日,7门喀秋莎隔着奥尔沙河,发射了112枚火箭弹,打击了对岸的德军,而对于德国人来说,这还只是个开始。在此之后,费列洛夫连躲过了德军的空中侦察和炮兵观测队,在斯摩棱斯克,在叶尔尼亚,用自己愤怒的齐射,毫不留情地教训了法西斯侵略者。

  1941年10月初,德军发起了进攻莫斯科的“台风”战役。10月7日夜,正在行军的费列洛夫连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布嘎特伊村不幸与德军渗透的先头部队遭遇。炮兵连沉着应战,炮手们迅速架起火箭炮,其他人员则拼死挡住德军的冲锋,为火箭炮的发射争取时间。在打光了全部火箭弹后,为了不让秘密落到敌人手里,苏联炮手彻底销毁了7门火箭炮。由于发射火箭弹和销毁火箭炮耽误了时间,炮兵连被包围。在突围过程中,包括连长费列洛夫大尉在内的绝大部分苏军官兵壮烈牺牲。苏军的第一个火箭炮单位就这样悲壮的结束了战斗历程。后来费列洛夫被追授一级卫国战争勋章,家乡里配斯特和奥尔沙的几条大街被命名为费列洛夫街。1995年6月21日,根据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的第619号总统令,费列洛夫被追授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

  1941年6月30日,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开始批量生产БМ-13火箭炮。7月23日,首批批量生产的火箭炮顺利地通过了测试。从此,喀秋莎开始大规模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

  在实战中发现,БМ-13在泥泞路况下的越野机动性不够,便想开发一种履带式的火箭炮。但是,能够搭载132毫米火箭发射架的履带底盘只有Т-34和КВ。显而易见,在当时急需坦克的战况下,炮兵是不可能获得这些底盘的。无奈,他们只好选择了过时的Т-40水陆坦克底盘,安装了БМ-8-24 24联火箭炮发射器。БМ-8火箭弹则是由РС-82 82毫米航空火箭弹改进得来。不过Т-40在1941年秋已经停产,车况和数量都远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定型生产的БМ-8-24是以新的Т-60轻型坦克为底盘的。БМ-8-16的威力比БМ-13小,射程也近些,不过它的机动性更好,火力密集度更高,适合打击近距离的敌有生力量和轻型野战工事。

  到了1942年,美国正式参战,大批美援物资源源不断运抵苏联。其中最珍贵的当属各种运输车辆了。美国的通用GMC 6X6 卡车的性能比苏联自己的ЗИС-6卡车好的多。因此,1943年以后生产的火箭炮几乎都是以通用GMC 卡车为底盘,这种型号的火箭炮改称БМ-13Н。不过由于绝大部分的БМ-13都是以通用GMC 为底盘,所以后来БМ-13Н就统称为БМ-13。

  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伟大胜利。1531门喀秋莎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对付德军的坚固火力点,苏军投入了刚刚研制成功的М-31-4火箭炮。这是一种架在地上发射的火箭炮。发射М-30 300毫米火箭弹。为了减少研制难度,М-30是一种超口径火箭弹,战斗部的口径是300毫米,后部发动机的直径只有152毫米。这样就相当于减少了火箭弹发射药的药量,导致М-30的射程只有2800米。不过М-30火箭弹战斗部装药达289千克,比203毫米榴弹的威力还大,可以摧毁战争后期德军的坚固火力点。1944年,出现了采用М-31-4发射架的БМ-30-12 12联装自行火箭炮。БМ-30 火箭炮在布达配斯、布拉格、科尼斯堡和柏林等城市攻坚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苏联总共生产了2400门БМ-8系列,6800门БМ-13系列和1800门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门是装在卡车上的。到战争结束时,苏军已拥有7个火箭炮师,11个火箭炮旅以及38个独立火箭炮营,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苏联红军的火箭炮部队已经成为整个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部分。

  现在有一款游戏名为《突袭》,里面俄罗斯的战役中就有喀秋莎火箭炮这一种重要炮种,它在二战与《突袭》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春捂秋冻有道理

  “春捂秋冻”是一句卫生谚语,这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当然凡事皆有个度,“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上下身没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全身机体是否协调。

  春捂秋冻”是我国民间普遍流传的养生保健谚语,但是也常听到有不同以至相反的意见。究竟它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如何?“春捂”新悟

  大约在7年前,作者曾发表了“春捂新悟”一文,讨论了同是气温多变的过渡季节,何以秋要冻而春却要捂。主要内容如下:

  春季中自然界气温处于上升阶段,但室内气温由于房屋热惰性跟不上室外而产生内外温差。这种温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后达到最大,常常有3-5°C之多,甚至更大得多。特别是,从温暖阳光下走进阴凉的室内,老人和病人必需添衣春捂,才能避免受凉致病。由于我国在同纬度上春(秋)季升(降)温最急,因此才诞生了我国特殊的“春捂秋冻”的养生谚语。

  以地区而言,我国春捂(秋冻)的重要性北方远大于南方。因为我国春秋季温速度随纬度降低而迅速改变。华南地区一般已听不到春捂秋冻的说法。“秋冻”新懂

  同样道理,秋季气温处于下降阶段,室内气温因房屋热惰性而落后于室外大自然,从而产生相反的温差。从室外走进室内,气温升高,自然需要脱衣秋“冻”,以防出汗伤阳,影响身体健康。

  不过不同的是,秋季外冷内暖的温差主要发生在夜间而不是白天。笔者今年9月上旬曾去太行山区游览。当时北方冷空气刚到,晴夜中气温较低,再加上深谷地形中又有从两侧山坡上流下来的更冷空气,使温差更大。当时室内外温差估计约有4-5°C左右之多。因此一进入关了窗户的不大室内,暖意融融。所以,北方人冬季进屋便都有先脱大衣的习惯,因为暖气使北方室内外温差常可达到20-30°C,甚至更大。

  春秋季室内外温差,在各种房屋中以平房,地下室,或无地下室的一楼为最大,因为大地是个巨大的热(冷)量储藏器。在春夏,居室地面是一个强“冷气片”,到了秋冬又成了“暖气片”。居室墙壁的热储量是很小的。清代文学家《聊斋》作者蒲松龄,生活贫困,居住在柏树浓荫下的阴暗房屋内,从他1710年作的《斗室》诗“丛柏覆荫昼冥冥,六月森寒类窟室”中就能体会到,当他中午从室外归来时,就有进入阴冷地窟,需要添衣春捂的感觉。“急脱急着”才是正着

  不过,作者认为,以上“捂”与“冻”的认识,虽然从科学上为“春捂秋冻”找到了大体能自圆其说的一种解释,但却并非古代养生家的原意。

  因为,如前所说,我国是个四季特别鲜明的国家,季节变化对养生有很大影响。《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又说,“从之则苛疾不起,逆之则灾害生”。我国古代养生书籍中都把顺四时作为养生的最高准则。那么如何顺四时而适寒暑呢?

  古人提倡“先寒而衣,先热而解”(晋,葛洪);“衣加损(减),视气候,一日数变”(清,曹庭栋);其中以晋人李之彦“急脱急着,胜似服药”最为通俗易懂。古人还特别强调不要以为“只是微热微寒而强耐”。

  由此可见,古人其实并不笼统地主张天冷了还要“冻”,天热了还要“捂”。所以,从远古《黄帝内经》直到清代的我国主要养生著作中都没有出现“春捂秋冻”这种提法。据作者初步考证,这个提法大体是近人根据古人春秋季衣服不可急加急减引伸出来的。例如,元代著名养生家邱处机《摄生消息论》中就有,春天 “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秋季则“寒甚方加棉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唯无寒而已。”唐代养生大师孙思邈也早有此类说法。

  但这些话正好证明它们是针对气温相对稳定的室内养生而言的,是一种特定情况下的养生方法。否则,大自然大热大寒,急热急寒天气出门进门时,还能不慌不忙地只加减一件薄夹衣吗?再如,俗话说,“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可是,如果阳历6月阳光下上街还穿着棉衣,他不成了怪人?秋季情况相反,但道理是一样的。这也就是“春捂秋冻”养生谚语在现代许多养生书刊中仍根本不提,而报刊上反常有“春捂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应“因人制宜”;甚至还有“春捂秋冻,没病找病”提法的原因所在。

  作者认为,古代养生防病之法,主要是针对中老年人和病人的。而他们适应外界冷暖变化的身体调节能力已弱,可我国天气的冷暖变化又剧。因此不加条件限制笼统地提“春捂秋冻”肯定是不适宜的。而且,更重要的,“春捂秋冻”仅仅是特定条件下的室内冷暖养生法,远不如古人无条件的“急脱急着”来得既响亮又便于记忆。而这,也才正是古人冷暖养生的原意。

  最后,还应指出,作者还由此悟出了更为普遍性的认识,那就是,由于我国的特殊气候条件,四季冷暖空气活动几乎都很活跃,室内外温差随时都可能有剧烈变化,因此冷暖养生实际上并不限于春秋两季:根据实际温度变化急脱急着,应是老年人大半年甚至全年都要注意的养生大事。

  =====================================================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随着气温的回暖,人们也将脱下冬装,换上春服。在此之际,年轻爱美的人们迫不及待的穿上裙装和西服衬衫,然而,年长的中老人们还要穿的多一些,暖一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那么,春季到了,天气转暖了,人们为何要“春捂”呢?

  大家都知道,春天和秋天都是过度季节,但它们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一般以3—5月为春季,9—11月为秋季。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春季最高温度的平均值高于秋季,而春季的最低气温平均值却反而低于秋季。北京地区气候资料显示,春季的平均最高气温为189°С,秋季则为182°С,春季高于秋季07°С;春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1°С, 秋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 7°С, 春季比秋季反而低0 6°С。这说明:虽然在春季白天温度高一些,但一早一晚温度还是比较低的。屋里的温度有一定的保守性,春季是回暖期,屋里的温度回暖不如屋外,所以在屋外感觉很热,一进入屋里就感觉很凉;秋季则相反,是一个降温季节,屋外气温虽然下降了,但屋里却是温暖的。

  因此,如果春季不注意保暖,天一热就急忙脱衣服,就会不能完全适应早晚与屋外的温度,稍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发烧。还有,虽然春季天气已回暖,但冷空气活动次数仍多于秋季,还时常有寒潮入侵,往往出现倒春寒天气,很容易让人们不适应。为此,春季一定不要轻易减少衣服,多注意保暖,多“捂一点”比较好,搞好春季保健才能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