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说,华为和三星达成和解之后,在供应链上肯定会有一个缓和,也就是说华为在屏幕方面以及闪存上的供应链会比此前更靠谱一些。
即便此时三星和华为达成协议,也就是说放下纠纷,也已经阻止不了华为在去三星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我们看到在mate20pro上,其实华为在屏幕上的供应主要选择了LG品牌以及国产京东方,当然,LG的屏幕一直因为问题比较多,也是目前来说,没有做到和三星一样的市场地位。
华为mate20Pro身上也是出现了包括绿屏这样的问题,足以看出,三星在整个供应链体系无论是产量,质量还是良品率都是非常高的。
但最主要的问题其实是,LG也好,还是国产京东方也好,在屏幕方面其实与三星是没有代差的,差距主要在成品率上,也就是说,成本可能相比三星来说要耗得大一些,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使用的。
那么假以时日的话,当京东方和LG彻底能够摆脱这些困扰,在产品质量方面也说得过去的话,很有可能会对三星的供应链体系地位造成一个威胁,我个人是觉得,经过此次和三星的纠纷之后,华为在去三星化的道路上,应该是不会再改变方向了。
华为跟京东方一起投资了很多研发线,都投入很多,所以很大可能还是会主要使用京东方的OLED屏幕。
三星的顶级的AMOLED屏幕本身是供不应求的存在的,三星本身需求很多、苹果需求很多,还有其他厂商都想要三星的顶级屏幕,所以三星本身就不愁这个屏幕的销量的。
当然,京东方的屏幕本身素质也不错,而且也不贵。从成本的角度看,京东方的OLED屏幕更加经济一点。苹果还跟京东方交接打算过了苹果的检验之后引入京东的OLED屏幕,可见京东的屏幕本身是不错的。
而且,这一案件并非是屏幕的问题,而是专利的问题。两家公司26日联合向美国上诉法庭申请中止双方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诉讼。文件称,双方已于本月25日同意达成和解,为此向法庭申请30天中止期,以便双方在此期间达成最终和解协议。可以说,这跟屏幕的关系真的不大,更多的是两家公司在专利诉讼上选择一个更加经济的解决方式。
当然,华为可能会引入一部分三星的屏幕,用在某些的设备,此前华为就使用过。而且除了屏幕上,华为和三星本身也有不少的合作,目光放远一点,这一次和解只不过是专利诉讼的合计而已。
其实华为以前用过三星的OLED屏幕,但是后来很少再用,转而使用LCD屏幕以及京东方提供的OLED屏幕。而这次和解,根本上不会改变华为的立场。因为对于华为而言,三星是竞争对手,在超越苹果后,华为余承东将三星视为主要竞争对手,而不适用三星屏幕,很大程度上市对三星的不信任以及竞争关系。
其次华为为了降低成本,弃用三星。因为现在华为正在走向中高端市场,而屏幕是一笔大的开支,但是三星过去屏幕非常昂贵,但一些厂商又不得不接受,苹果都逃不出三星的强势屏幕掌控,随意华为为了不被扼住咽喉以及降低成本,采用其他厂商提供的OLED屏幕以及LCD屏幕。
尤其是现在华为可折叠手机Mate X就采用京东方提供的柔性屏幕,足以看得出来华为对京东方屏幕的认可。而且近年来,华为大力投资京东方,就是为了保证华为屏幕供应。而且京东方提供的产品便宜,这对于华为而言可以降低成本。同样也是华为对供应链的掌控,华为苹果都不会只让一个供应商供应零部件,确保话语权。比如小米对供应链,基本没有话语权,爸爸说啥就是啥(高通: 干死联发科,给你中国首发+优惠,小米: 保证完成任务)。
在华为看来,京东方的屏幕质量已经没问题,只不过成品率稍微弱于三星,但不影响华为手机出货。不谈爱国情怀,就从商业角度衡量,华为是怕三星掐华为的脖子,因为华为手机已经动了三星的奶酪,一个主要的竞争对手三星难免不会限制,mate10就出现过三星屏幕供货不足的情况。所以华为选择京东方没有错,华为选择京东方有利于京东方企业的发展,能够给京东方带来经济效益,研发出更好的屏幕!
时隔两年多的时间,华为和三星终于在庭外进行了和解。华为和三星的握手言和,实际上也说明了三星和华为将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但是,我认为,华为使用三星的屏幕可能性并不大。三星和华为之间的和解,并不一定需要在屏幕上进行合作。
我们知道华为一直在努力的“去三星化”,比如,在华为mate 20系列中,它的供应商已经慢慢的倾向于国内的零部件厂商。特别是屏幕问题,华为本身和京东方的合作,已经慢慢展开。而且,华为对于京东方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
支持京东方,不但能够让京东方提升它的产能和技术,而且也能够让京东方有足够的实力和三星进行竞争,也能为华为带来了更便宜、性能更优的屏幕。
华为好不容易,在“去三星化”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果此时再使用三星的屏幕,那不是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吗?所以他们很有可能在其他方面合作,而在屏幕方面,华为合作的厂商可能还是京东方或者是LG。
据路透社27日消息报道,三星和华为就双方专利纠纷达成合解,这场持续两年之久的专利案件也完美的画上了句号。在三星、华为合解后,很多人对两公司的下一步合作期望颇深。
今后的华为手机会使用三星屏幕吗?
在我个人来看,这是不太可能的。一方面,随着京东方屏幕技术的不断完善,京东方屏幕面板已经成为华为屏幕面板的首选供应商。在京东方所有用户订单中,华为显然是优先级最高的,这也是华为在其他屏幕供应商服务中享受不到的待遇,和京东方继续合作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另一方面,华为不会让mate9 pro的悲剧再次重演。在当初华为mate9 pro销量极速上升的关键时期,三星被传出中断mate9 pro屏幕面板供应的消息。华为mate9 pro发售因此中断,华为甚至被用户冠以“新一代猴王”的称号。以现阶段华为在国内的体量和影响力来说,华为不会让供应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致命性缺陷。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场专利纠纷就会明白这个问题。虽然华为、三星专利纠纷持续两年之久,但这场专利纠纷多集中在通信技术层面。如果华为真的想要和三星展开屏幕面板合作,只要在早期的诉讼中退让一步,三星和华为的屏幕面板合作并不会成为难题。
所以,华为和三星的和解可能会促进两公司的其他方面合作,但屏幕面板方面我想可能性很小。
不知您三星、华为和解一事做个看待?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我是机锚,感谢您的阅读。
首先,大家都知道华为一直使用的是京东方屏幕面板,且在此过程中两家合作的也都是很顺利的,华为 把 京东作为首选,京东给华为提供最好、最优惠的服务,这是共赢的一种状态,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呢?
其次,三星在之前与华为的合作中就出现过断供屏幕面板的问题,当初在华为mate9 pro上已经吃过一次亏了,华为不会这么不长记性的,必会有所防范。
最后,三星屏幕的合作商有很多,多华为一家不多少华为一家不少,而华为却是京东最大的屏幕面板合作商,华为会和谁合作这已经很明显了。
华为为了提高利润一直使用垃圾屏幕 所以才放出风来说三星不给供货 看到水军自媒体的扫地洗白 我真是想吐了
三星的屏幕技术目前是行业第一的,普通机型还可以选择其他厂商,旗舰机真的没的选择,即便高傲如苹果,也是用三星。爱国和自大是两个事,实事求是吧
起码在高端上应该不会用了,一来京东方已经自强了,投钱给京东方不仅避免被卡脖子,而且京东方再过几年做出超越三星的产品也不是不可能,起码现在基本也在同一水平上了,至于中低端手机如果成本上划算也可能用三星屏幕
三星有过黑 历史 ,不讲信誉又不是一次两次,无论是s7手榴弹对消费者的态度,还是华为屏幕断供,亦或是用华为专利不给钱,都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即便双方和解,华为也不可能再把鸡蛋放到一个出过漏洞的篮子里,合作有可能,但绝不会太深。华为在手机业务上对三星造成了很大威胁,而三星最近几年也在通讯技术上发展迅速,双方的斗争会很持久,也很激烈。如果华为把自己的重要零部件选定三星的话,那华为真的有点缺心眼了。
刚刚,一条“华为中兴在英国败诉”的消息引起了乔奕的好奇。
说的是,英国最高法院8月26日一致驳回了华为、中兴与Unwired Planet、康文森的专利纠纷上诉请求,并确认英国法官可以为广泛使用的电信技术设定全球专利使用费费率。
刚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乔奕一脸好奇:华为怎么还被英国起诉了?
一顿搜索之后发现,原来原告也不是英国公司,而是美国的一家专利运营公司Unwired Planet。
而且Unwired Planet与华为的诉讼早在6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关于Unwired Planet这个名字,很多网友们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
但是在 科技 圈,Unwired Planet可是早已 臭名昭著 名声在外,因为它是美国的一家知名专利运营公司。
什么是专利运营?
就是那些没有或几乎没有实体业务、主要通过积极发动专利侵权诉讼而生存的公司。(来源于百科)
而Unwired Planet,就是专利运营中的鼻祖。
历史 上被Unwired Planet起诉过的公司不计其数,其中就包括 谷歌、苹果、三星、华为 等 科技 巨头…
Unwired Planet是怎么做到的呢?
简单的讲,就是Unwired Planet先在其他 科技 公司手上买专利,然后拿着这些专利四处发起诉讼战。
据资料显示:
2013 年,Unwired Planet从爱立信收购了2000多项专利,包括753 件有关于 2G、3G 和 LTE 技术在中国、美国、英国等 42 个国家或地区使用的专利…
2014年,Unwired Planet就拿着这些专利在英国和德国对华为、谷歌、三星等 科技 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刚买完专利就想着变现?
是的,Unwired Plane就是这样么干的,并且还通过这种手段赚的盆满钵满。
据资料显示,Unwired Plane公司目前拥有专利累计约2500余件,一年凭借着这些专利纯利润高达 3640万美元 ,合计人名币 25 亿元。(来源于网络,数据仅供参考)
虽然Unwired Planet每次诉讼都是专挑大公司下手,但是该公司本身规模并不大:据网络爆料,Unwired Planet公司目前仅有 16名 员工。
16人一年收入25亿?想一想这家公司赚钱有多暴力!
值得一提的是,Unwired Planet最开始也不是做专利运营。
据公开资料显示,Unwired Planet曾经是一家通讯企业,与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齐名,经历过了破产之后才转行做专利运营业务。
1996年,Unwired Planet成立于美国加州的雷德伍德城,主要是做通讯业务,代表作就是当时很有名的一项技术:WAP。
这项技术,就是手机能够访问Internet网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技术协议。
通过这项技术,我们可以在手机屏幕上收发电子邮件,查询数据、浏览金融信息、 财经 信息等等…
1997年,Unwired Planet联手爱立信、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成立了WAP论坛,该论坛是为移动设备终端提供Internet访问而建立标准的非赢利性机构。
1998年3月,Unwired Planet发布了WAP标准的构架WAP10,它就是最早的无线通信标准协议。
在通讯标准取得巨大成就之后,1999年,Unwired Planet将精力放在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上面。
Unwired Planet坚信: 软件才是未来 !
就这样,在接下来数年里,Unwired Planet研发出了很多超前的产品,比如手机浏览器Mobilebrowser、Voice and Video Messaging…
软件做的好好的,为啥后来就做起了专利运营?
实际上,Unwired Planet从软件公司转型做专利运营也并非偶然。
2011年,Unwired Planet公司的技术已经开始被别的公司模仿。
据了解,当时的Apple和RIM肆无忌惮的抄袭Unwired Planet公司的电子邮件处理专利,并且这两家公司通过抄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眼看着自己辛苦研发出来的成果就要被别人白拿走了!Unwired Planet不服,就要求Apple和RIM向其支付专利许可费。
但是这一要求遭到了拒绝。
Unwired Planet忍无可忍,于是就在2011年8月将Apple和RIM同时告上法庭,并要求ITC禁售相关产品。
但是当时的Unwired Planet公司并没有太多的资金来源,财务一直是硬伤。
2012年,Unwired Planet没能等到法院的判决,公司已经支持不下去了,没过多久就宣布破产了。
也正是这次与Apple、RIM的专利诉讼,让Unwired Planet看到了专利的巨大价值,看到了专利运营的巨大商机。
据小道消息称,在公司破产时,Unwired Planet把原来的主营业务转售出去,但是保留了自己的专利。
此外,在2013年,Unwired Planet还从爱立信收购了 2000 多项专利,其中包括753 件有关于 2G、3G 和 LTE 技术在中国、美国、英国等 42 个国家或地区使用的专利…
有了这些专利,Unwired Planet公司正式转型做专利运营,并且在专利授权与诉讼的路上勇往直前。
转型专利运营之后,Unwired Planet要做的就是两件事:买专利、许可收费。
目前,Unwired Plane公司拥有专利约2500余件,有了这些专利,Unwired Planet就可以拿着它们对外许可收费,不交钱就起诉。
搜索统计发现,Unwired Planet起诉过的 科技 公司很多,其中就包括谷歌、苹果、三星、华为。
其中,有5件为标准必要专利,分别为“无线电信网络的方法装置”(EP(UK) 2,229,744)、“无线电信网络的自我配置和优化”(EP(UK) 2,119,287和EP (UK) 2,485,514)、“提高移动通信系统之间交接的方法”(EP(UK)1,230,818)、“基于已选择相关属性的正交阿达玛序列通信方法和装置”(EP (UK) 1,105,991)。
另有一件非标准必要专利,为“建立单向数据通路的连接的方法和装置”(EP(UK)989,712)。
面对Unwired Planet发起的诉讼,谷歌、三星先后与达成了和解,唯有华为一直与之保持着僵持状态。
僵持的原因,是由于双方在专利使用费费率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此前,华为在爱立信那里只需拿出4G设备约0034%的营收用来交费,而Unwired Planet要求4G手机交纳169%的费用,移动网络设备交纳229%的费用。
简单的说,就是Unwired Planet要价太高,而华为出的价格又太低。
这诉讼战一打就是6年。
2020年8月27日消息,Unwired Planet在与华为的诉讼中取得了胜诉,英国最高法院支持了Unwired Planet,并确认英国法官可以为广泛使用的电信技术设定全球专利使用费费率。
那么,这次诉讼的来龙去脉已经清晰了,
一家因为知识产权保护缺失而惨遭破产的软件公司转型做起了专利运营,
并通过专利讼诉的形式向原来的同行们强取豪夺。
领悟力多么高的一家软件公司!
引用Unwired Planet的一句话: 软件不是未来,知识产权才是未来 !
3月16日,华为公布了5G许可费率以及《创新与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这是5G商用以来,华为首次公布其5G专利费率,单台许可费上限为25美元。同日,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称,华为将与苹果、三星商议5G专利使用权。
同时华为丁建新透露,华为公司预计2019年至2021年三年内的知识产权收入在12亿-13亿美金之间,并公布了华为对5G多模手机的收费标准:华为对遵循5G标准的单台手机专利许可费上限为25美元,并提供适用于手机售价的合理百分比费率。
他表示:“华为作为5G标准的重要技术贡献者,遵循FRAND原则,我们希望今天提供的信息可以为5G技术的实施者提供透明的成本预期,增加投资的确定性,并促进5G技术的普及。”
扩展资料:
华为申请专利量位居第一
国际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在今年3月初发布的《5G专利竞赛的领跑者》报告显示,向 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披露5G 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族的数量。
报告涵盖了二十二家企业。其中,华为以1539% 的申请量位居第一,高通以1124% 占比位居第二,中兴通讯以981% 占比位居第三。
虽然三星和苹果也有一定的5G专利,但和华为的数量相比就少得多。在此前手机厂商都会通过相互授权方式来减少专利费的支出。
这是华为与中兴首度公开交恶。
2011年4月28日,华为以“侵犯公司数据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专利和商标权”为由,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对中兴通讯提起法律诉讼,率先拉开战幕。中兴迅速做出回应,在国内以“华为侵犯中兴LTE的若干重要专利”为由发表了反诉声明。 “如果没有华为,中兴不可能始终保持着活力,而如果没有中兴,华为也不会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一位先后在中兴和华为工作过的企业人士这样评论这两家公司。同道竞逐的华为和中兴,最终难免擦枪走火。
这次,作为大哥的华为毅然将兄弟中兴告上法庭,公然与国外的竞争对手爱立信站在了一起。这种“大义灭亲”又带有“落井下石”嫌疑的举动,也许正是华为老大任正非一直秉承的“狼性”的企业文化的体现。尽管两家公司的高层在公开场合对两家竞争这件事避而不谈,但事实上,关于华为和中兴交恶的消息在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中兴董事长侯为贵曾对媒体坦言,两家的竞争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了20多年,两家企业能够有今天在世界上举世瞩目的成就,竞争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诉讼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也表明两家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电信专家、Frost Sullivan首席顾问王煜全指出,两家企业实在是太像了,想要在一个领域里并行不悖地发展是不可能的,“打架”是迟早的事情。 日前,华为在媒体面前指责中兴在欧洲市场使用低价策略恶性竞争。业界有关人士认为,中兴的低价策略严重影响到了欧洲数据卡市场一些生产商的利益。对此,欧洲option公司于2010年提出了针对中国的无线上网卡的“三反”调查(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和反补贴调查)。
“如果调查结果属实,包括华为在内的一系列中国通讯设备商将面临退出欧洲市场的威胁。华为这次把矛头指向中兴的深层原因大概就是为了防止被三反调查殃及,华为的意思和欧洲市场的其他同行一样,我也是受害者。”
中兴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管理层人士向记者表示:“价格是一种策略,不能被算作恶性竞争。而设备商的利润来源不仅仅来自于销售设备,还来源于设备的售后服务以及增值业务等很多方面。而使用低价策略并非中兴一家,各家企业都使用过,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企业,没有必要为了竞争做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华为当年正是用低价策略打开了欧洲数据卡市场的大门。在海外市场,华为比中兴发展得要早一些,而中兴采取的多是跟随战略。Gartner电信运营商首席分析师田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一些国外市场,华为打开局面后,中兴通常就会亦步亦趋地凭借相似的竞争优势杀入。所以相对海外市场,中兴和华为相比,起步较晚,实力也相对较弱。”
中兴在欧洲市场的突围,使其迅速成为了华为的“眼中钉”。为了阻止中兴在欧洲市场的突围,华为制定了一系列策略阻止中兴的发展。另一位曾先后供职于中兴华为的业界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和中兴竞争,华为曾经在内部推行过一种类似象棋里面的“对子”策略,凡是中兴做得好的产品,华为一律通过价格竞争来打压,削除中兴的利润,来达到竞争的目的。
这次诉讼显然是把两家长达20余年的暗斗搬到了明面上。两家此次将战场选定在欧洲,显然是为了争夺欧洲市场。除了价格战之外,两家在欧洲市场跑马圈地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少“撞车”现象:2006年,华为成为荷兰皇家电信(KPN)核心网的设备供应商;2007年华为承建沃达丰数据网络,闯入欧洲主流市场,成为欧洲的主流通讯设备商。3年后,中兴和挪威的Telenor公司在匈牙利签署了HSPA+/LTE数千个基站合同,又和KPN签署了在德国的数个WCDMA合同。至此,中兴同样敲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而匈牙利和德国被华为选作此次诉讼的战场,也说明了此次起诉和这些撞车事件不无瓜葛。
2010年,中兴的营业利润仅为2589亿元,远远低于华为的29271亿元。据一份数据显示,在2010年全球LTE布局中,华为占全部市场份额的23%,中兴占21%,爱立信和诺西则都为18%紧随其后。在全球五大通讯设备商积极抢占LTE市场的今天,这组数据似乎从一个侧面解释了这次诉讼和之前华为和诺西、中兴和爱立信之间的专利之战,无非是为了抢占全球的LTE市场。 在这次诉讼之前,无论是中兴还是华为都曾经和国外的通讯巨头由于专利问题对簿公堂。在专利上做文章,似乎成为了国际通讯商竞争的首选手段。
华为刚刚结束的和摩托罗拉的诺西收购案诉讼就是为了保护华为的知识产权的。华为的CMO余承东曾经向媒体表示:“华为目前是唯一一家与国外竞争对手签订专利交叉许可协议的公司,每年华为付出的专利许可成本都在22亿美元,为专利买单,我们已经买了十年了。”
中兴品牌部副总经理张锦章表示:“由于通讯设备企业之间互相使用竞争对手的专利是不可避免的情况。而在最开始的时候,使用其他企业的专利,也是被行业内默许的。但是后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那些企业又开始对自己的专利收费,这个费用很高,所以坐下来谈判价格以及其他细节问题也是必须的过程。这是行业内的惯例。”
易观国际的一位通讯分析师分析道:“通讯行业发展到如今,厂商之间在专利上有交叉使用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理清专利归属,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也是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一个必经之路。而国际上关于专利的法规各国都不一样,这也使专利诉讼成了国际通讯巨头用来达到在市场上排挤对手,恶性竞争的一种惯用伎俩。”
据易观国际的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仅仅发生在通信行业内部的专利诉讼就有数百起,其中苹果公司46起,摩托罗拉公司44起,三星公司32起,诺基亚公司27起。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专利诉讼来达到竞争目的已经成为了通讯领域竞争的一种常规武器。
该分析师还认为,之所以设备商们喜欢在专利上做文章,原因有两个:首先不同国家之间对于专利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同,且较为混乱,这给各大设备商在法律上钻空子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其次,许多设备商要发展必须使用竞争对手的专利,通常在这个时候的解决办法是企业之间就有交叉的专利签订相关的专利交叉许可合同,然后向对方缴纳专利使用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设备商为了达到竞争的目的,一旦价格或者条件谈不拢就会引起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