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电脑 哪些方法可远离鼠标手

电脑教程05

长期使用电脑 哪些方法可远离鼠标手,第1张

患上鼠标手如何预防治疗

易发人群:电脑使用人员,或经常做手腕部位的重复劳动者。女性比男性发生"鼠标手"的几率高。

病因:在青年人群当中,鼠标手是因长时间使用电脑而形成的职业病。由于每天重复着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腕关节反复、过度地活动,导致周围神经损伤或受压迫,造成手掌、手部麻木、灼痛、腕关节肿胀、手部动作不灵活甚至无力。每天持续2小时到6小时手持电脑鼠标工作或玩电脑游戏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腕部损伤。

腕管是由腕横韧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的纤维性隧道,保护着手腕的正中神经。一般手腕在正常情况下活动不会妨碍正中神经。但在操作电脑时,由于键盘和鼠标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就必须背屈一定角度,这时腕部就处于强迫体位,不能自然伸展。手腕关节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压迫了腕管中的正中神经,使神经传导被阻断,从而造成手掌的感觉与运动发生障碍,医学上被称为“腕管综合征”。手外科专家认为鼠标比键盘更容易造成手的伤害,因为人们使用鼠标时,总是反复集中机械地活动一两个手指,而配合这种单调轻微的活动,还会拉伤手腕的韧带。其他可能造成类似影响的职业,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矿工等,都是和频繁使用双手有关。据来自新加坡的研究显示,女性是腕管综合症的最大受害者,其发病几率比男性高3倍,其中以30岁至60岁者居多,这是因为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此外,特别是孕妇及某些内分泌失调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失调、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等,由于肌腱滑膜增厚,腕管管腔变小,更容易引发腕管综合征。如果频繁使用电脑则会使"鼠标手"更厉害。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很大的烦恼,那就是习惯很难养成,但是养成之后就真的很难改掉了。作为一个上班族,由于每天面对着电脑,需要敲打各种文件,如果是编程人员,那就更是离不开鼠标键盘了,因此上班族很容易养成鼠标手,所谓的鼠标手就是上班族们由于基本一整天都保持打字的状态,长时间用鼠标和键盘打字后,就会造成握鼠标的手,食指和中指僵硬,而由于不常用到拇指,从而会造成拇指丧失了感觉,这是一种很严重的职业病。为了以后不做个残废手,及时的预防鼠标手就成了必要的措施。

 预防鼠标手的第一招,嘻嘻,就是我自创的手保健操了,手作为我们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要重点保护,所以不仅仅需要眼保健操,也需要手保健操。手保健操建议每工作一小时,也就是打字一小时,就做一次,防止手部长时间压迫造成的手指僵硬。

  第一个动作放开鼠标,让自己的双手尽量伸展,然后握拳,之后再伸展,往复运动五组。这样可以让你手指的神经达到放松的状态,为下面的动作做准备;第二个动作双手交叉对握,手指按压手的关节,每个小关节都不要放过,要平等对待,不然手指也会跟你闹别扭的哦;第三个动作是左手握住右手的四个长手指,然后帮助右手轻轻地向后弯曲,然后再复原,之后在弯曲,也是做五组,当然四个长手指做过了,拇指也不能忘哦。左手帮助了右手,右手当然也要知恩图报,也要帮助左手完成相同的动作,这样才会棒棒哒。这样手保健操主要部分就做完了,在动动双手的手指,是不是就舒服多了,没有那么僵硬了。

  预防鼠标手的第二招,这个绝对舒服到爆。除了在公司不间断的做做手保健操外,回家之后也不能偷懒,预防不能只做一半,这样效果肯定不是最好的。回家之后洗完澡,不要急着上床玩手机,可以接一盆温水,里面放上姜片,将双手轻轻放进去,浸泡3-5分钟左右,可以帮助你活血,打通你的任督二脉,是不是很舒服,简直是居家旅行必备之良药,然后擦干手,不要忘记涂上护手霜,可以让你的手白白嫩嫩,滑溜溜,当然男生如果觉得太娘了,不愿意涂护手霜,这一步可以省略。

  上床之后可以玩一些运动双手的手游,比如王者荣耀,既满足了你玩游戏的心,又让双手得到了运动,但要记得是手机游戏,这时候就不要在家还用电脑了,电脑都见你一整天了,他也很烦啊。玩游戏也要做到适可而止,一般打个2-4盘就好了,不然也会造成手机手的哦。

  上面就是我介绍的小妙招了,大家不要不信哦,这都是我常年浸淫电脑游戏积累出来的经验之谈,独家秘方只此一份,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

疾病1:鼠标手

人的腕关节向掌面屈曲的活动度约达到70O~80O,向手背部屈曲达50O~60O,使用键盘时,腕关节背屈约45O~55O,已接近了最大的角度,这会牵拉腕管内的肌腱使其处于高张力状态,加上手掌根部支撑在桌面会压迫腕管,在这种状态下,手指的反复运动容易使肌腱、神经来回摩擦,发生慢性损伤,造成炎症水肿,继而引起大拇指、食指、中指出现疼痛、麻木、肿胀感等,还可出现腕关节肿胀,手部精细动作不灵活、无力等。人们使用鼠标时,反复机械地集中活动一两个手指,而配合这种单调轻微的活动,还会拉伤手腕的韧带。导致周围神经损伤或受压迫。

对策:每工作一小时就要起身活动身体,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手的动作。使用电脑时,电脑桌上的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另外,鼠标最好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有助于力的分散。

疾病2:手机肘

“手机肘”在医学上被称作“肘管综合征”。患“手机肘”的人大多是一些白领人士,每天接打手机、发送短信的时间超过四个小时。据了解,“手机肘”早期表现为肘关节疲惫麻木、疼痛、胳膊有时抬不起来,因为接打手机时间太长,打电话时总把手臂圈起来,长期就会造成神经牵拉受损。症状较重者为持续性疼痛,手臂无力,甚至持物会掉落,在前臂旋转向前伸时,也常因疼痛而活动受限。

对策:专家建议常用手机的人士,打电话时应尽量使用耳机,避免手臂长时间弯曲,或尝试“左右开弓”,让双手轮流放松休息。一般打完电话后应进行适当的活动,还可以用毛巾热敷缓解肌肉紧张。专家提醒,如果发现手臂等部位酸痛、麻木等症状出现的频率增高,或者在极短时间内就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疾病3:键盘腕

医学上称为“腕管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腕、拇指、食指及中指的麻木和疼痛,常感觉大拇指笨拙无力,拇指、食指、中指感觉迟钝和异常,而小指和无名指内半侧完全正常,如果让患者将两手搁在桌子上,前臂与桌面垂直,两手腕自然屈掌下垂,大约一分钟即可出现食指和中指的麻木。主要原因是长期从事电脑打字工作敲击键盘所致。

对策:应让长期操作电脑者将腕部垫起,避免悬腕操作。工作一个小时左右应作短暂的休息,同时活动一下腕部。治疗时应该暂时停止使用电脑,并遵从医嘱用物理、封闭、手术等方法治疗。

疾病4:屏幕脸

天天与电脑打交道的人,长期面对电脑屏幕,不知不觉中会生出一张表情淡漠的脸,影响日常的人际交往,且容易产生人格障碍与性格异常。长时间的人机对话会出现面部表情不丰富甚至无表情、表情淡漠的情况。另外,屏幕辐射产生静电,最易吸附灰尘,长时间面对面,更容易导致斑点与皱纹。

对策:在日常操作电脑时,身体与电脑屏幕应保持不少于70厘米的距离。硬件上,应配置一台辐射较小、没有眩光、显示稳定的电脑,有液晶显示屏更好。同时,要挑选适合自己的电脑桌椅,尽量把它们调节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要注意眼睛休息,最好一小时休息10分钟,每天做两次眼保健操。上网结束后,第一项任务就是洁肤,用温水加上洁面液彻底清洗面庞,将静电吸附的尘垢洗掉,涂上温和的护肤品。久之可减少伤害,润肤养颜。

面对面不习惯说话 白领"电脑脸"现象严重

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有60%以上的白领每天伏案工作至深夜,其中80%的白领因长期用脑过度患有不同程度的脑疲劳。

长了一张“电脑脸”。

“对着电脑的时间久了,觉得脸像结了冰,有点木然。”从事IT业的许凯最初觉得异样是在一次去洗手间的路上。邻居部门的同事和他打招呼,许凯回了个微笑,“对方奇怪地看我半天,我还觉得纳闷,赶紧对着镜子把微笑再做了一遍,当时就呆住了。”许凯说,他发现自己的微笑很假。 对于像许凯这样的年轻白领来说,行为模式常态是“人机对话”,回到“人人对话”反而有了心理障碍。心理专家费嘉分析道,长期在计算机“指令——执行”的思维模式下工作,这些人往往容易长成“电脑脸”,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就会显得呆滞。费嘉分析“电脑脸”们的心理特征,“哪怕是和身处同一间办公室的同事,他们也更习惯用MSN聊天来代替面对面说话。”

用脑过度引来麻烦

除了“电脑脸”,其他用脑过度体现在年轻人身上的症状还有焦虑和抑郁。“每天一睁眼就开始想手头上的case,几乎天天都拼到凌晨两三点。”Eric是一家商业咨询公司的管理咨询顾问,由于压力大、用脑过度,Eric从胃溃疡到掉发。 还有一个新名词:“筑波症”。这是指人接受过量信息而带来的大脑超负荷运转导致的幻觉,反应迟钝,头晕等。对于建筑行业公关刘为来说,每天必须得看大量的网络资讯,以保证“与时俱进”。“但有时候信息一多,选择不过来时,往往会觉得特别紧张。严重时,还感到胸闷气短。”刘为说。 “脑抓狂”也很典型。32岁的吴李子是典型的“白骨精”,衣着光鲜,平日里待人接物得体大方,但只要网络一掉线,她就会抓狂,“很多时候,并不是急着要收邮件,但是总是不受大脑控制似的想打开邮箱,就像习惯性地总要挂在线上才觉得安全。”

白领病人占七成

每天早晨同济医院的心身科外的两排长椅上就已坐满了人。该科室护士说,现在前来就诊的病人正逐步年轻化,一些神经内科的病人都转到心身科,其中很多是白领。“白领的脑疲劳和心理问题的高峰就诊期一般在年关,因为跳槽、工作而焦虑的白领特别多。”心身科副主任医生崔海松介绍,“目前心理门诊的人数相当多,有时半天要看80多人。前来就诊的焦虑病患者,白领占了七成。”在心身科住院部,记者看到不少年轻人。崔海松说,来这里住院的白领多为焦虑、抑郁。很多白领一般都是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脑疲劳过度,导致失眠。连续失眠又导致冲动、经常发脾气,接着是丢三落四,工作效率低,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