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有什么区别?人物专访该怎么写啊?在线等

新手学堂048

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有什么区别?人物专访该怎么写啊?在线等,第1张

人物专访与人物通讯的区别:前者重言,后者重行。

人物专访的写作要领:

1、现场描写。

现场描写的作用有二

其一,进行气氛渲染

其二,进行环境渲染

2、描写人物。

3、谈话记实。

记实谈话要注意三点:

第一,提出尖锐话题,抓住要害反映;

第二,保留谈话者的个性,体现人物风貌;

第三,插入第三者的谈话,以活跃气氛。

6年前初识蛇从革(原名徐云峰)时,他正忙着盖人生中的两栋楼,一栋在巴基斯坦的建筑工地上,另一栋在天涯论坛的莲蓬鬼话版里(《宜昌鬼事》)。6年过去,当初那个会盖楼的蛇从革已经彻底走出了建筑工地,变成了拥有200余万字系列小说的专职作家,以及多部影视剧的编剧。

年初,泰山晚报的连载版面刊登了蛇从革的《大宗师》,如今,连载已进入尾声,而这本书也已于6月底完成了创作,即将被拍成影视剧。

近日,蛇从革接受了最泰安全媒体记者的独家专访,为我们讲述了那个书里书外的徐云峰。

生活31岁之前不会用电脑

记者: 送奶工、保安、工程师、作家、编剧,你的职业生涯看上去充满了变数和传奇,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发现自己的写作天赋的?哪个阶段对你的创作影响最大呢?

蛇从革: 我31岁之前不会用电脑,也从来没有写作过。如果写作算是一种天赋的话,我发现这个天赋实在是太晚了。哈哈。我31岁开始在工地上工作,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开始接触电脑。把电脑学会了之后,在一个偶然的契机下开始了写作。这个契机,就是我脑海里突发奇想,要写一点东西。简单来说,我不上工地就不会用电脑,不用电脑就不会打字,不会打字就不会写小说,不写小说就不会做编剧。

记者: 你曾强调自己是无神论者,但你的作品却以鬼神志怪类居多,这些素材是从哪里获取的呢?

蛇从革: 我从小喜欢看书,各种书都看,我买了很多年的《科幻世界》,这个杂志给我带来了很多幻想上的启发。但我根子里是一个相信科学的人,之所以写了一些灵异方面的小说,也是遵从文学和小说技巧上的需要。我也写科幻,而且会继续写科幻。

记者: 你曾说上学时你文史类功课经常不及格,但在你的作品里却杂糅了很多文史、宗教、民俗类的知识,这方面的知识你后来是怎么补上的呢?能给我们推荐一本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书吗?

蛇从革: 我学习不好,是因为我喜欢自己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小时候就跟主流教育方式不太合拍吧。好在我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至于说哪本书对我影响很大,那太多了。因为我读过的任何书籍,都会对我的人生观和写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方面的书籍,我最喜欢《史记》和《世界通史》,这也是我一直在看,最喜欢的两本书。

记者: 徐云峰(疯子)和王鲲鹏(王八)的兄弟情感动了很多书友,书中的王鲲鹏真有其人吗?他怎么看待书中的自己呢?

蛇从革: 这一系列的小说,最开始我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不可避免会把自己的性格和人生观代入到小说里。至于王鲲鹏,我确实有个朋友叫王鹏,我把他的部分背景用在了小说里。他之前一直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也很开心。他是个很客观的人,明白书里的人跟他是有区别的。现在他在做生意,他本人比书里面的人物更有趣。

记者: 你的作品中曾出现过很多性格各异的女性角色,其中有蛇嫂的影子吗?当年那个一穷二白的你是怎么追到蛇嫂的呢?这么多年你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能分享一下幸福的秘诀吗?算起来,小蛇应该也上小学了,他调皮吗?你管他严吗?你跟蛇嫂有二胎计划吗?

蛇从革: 女性角色都是我虚构出来的。我不会在文学作品里涉及到我的家人。我遇见我现在的妻子的时候,还是一个很迷茫的人。结婚后,我的人生目标就开始明确了。我想这就是男人迷茫和成熟的分水岭吧。我儿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男孩子调皮是正常的,我小时候也调皮。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我对他的管教也很宽松,希望他能快乐地成长。至于二胎,我年纪不小了,不合适再要第二个小孩了。哈哈。

记者: 刚过完40岁生日,今年的生日愿望是什么呢?不惑之年有什么特别的感悟吗?

蛇从革: 我的愿望就是,我和我身边所有的人,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开心。我的人生感悟就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和爱好,只要不是违法的事情,只要自己觉得喜欢,就应该去坚持。

作品或将延续诡道后辈的故事

记者: 《八寒地狱》中曾提到过四大古道,分别是太行山古道、岱山古道、黄河古道和三峡古道,其中岱山古道消失最早,格外神秘。请问这个岱山古道是在我们泰山吗?能给我们讲讲岱山古道的传说吗?

蛇从革: 我从小喜欢看书,看到过一些古老的传说,其实这四个古道是我自己归类的,但是当年一定有。岱山古道是消失最早的古道,我现在没有展开写这几个古道,在我以后的作品里,我会把四大古道,当做重要的背景来仔细的描写。

记者: 以徐云峰和王鲲鹏为主角的书,目前为止出了几部?正确的阅读顺序应该是怎样的?你最满意的是哪一部?《宜昌鬼事过阴篇》一直被蛇粉们称作“废篇”,这一稿是作废了吗?为什么呢?

蛇从革: 这个系列,现在我认为主要的内容是三本书:《宜昌鬼事》《八寒地狱》《大宗师》。《过阴篇》写的内容我觉得有点偏,也不算废篇了吧,可以算作是外传,作为主线故事的补充。

记者: 你作品中出现的诡道门人,很多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诡道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杜撰出来的呢?诡道的法术中有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呢?这些法术现在还有传人吗?

蛇从革: 诡道是我杜撰的一个门派,这是小说写作的需要。历史的人物纳入到故事里来,也是我的写作习惯。至于法术方面,我保持一个敬而远之的态度。我只能一再的重申,这仅仅是一个故事。

记者: 罗掰掰、楚大、钟家兄弟、张天然在你的作品中,很多曾站在主角对立面的人物,也并非是十恶不赦的恶棍,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操守和底线。在这些反面人物中,你最同情的是哪个人物?

蛇从革: 我一直认为,写小说,描写人性是最基本的部分。在我的小说里,好人也会做错事,坏人也有道德上的坚持。所以,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他们都是环境下的产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坚守。我同情里面所有的人,在这个系列的小说里,他们都是悲剧人物。

记者: 《大宗师》文末的排比句里满满的都是情绪,截稿的时候有哭吗?截稿当晚都做什么了?今后还会再写徐云峰和王鲲鹏的故事吗?楚离、黄坤、邓瞳会成为下一个系列的主角吗?他们三个之间会有冲突和误会吗?我们还能看到那温暖满满的兄弟情吗?

蛇从革: 截稿的时候写了很多排比句,这是我写作一直避免的方式。只是因为结束了,我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的情绪。我哭倒是不会,但是心情非常失落。因为这个系列的小说我写了6年,这些人物陪伴了我6年。我已经把他们当做真实的人,生活在我的生命里。现在小说结束了,他们离开了,我心里很难受,空荡荡的。基于这个情绪,可能我会延续诡道后辈楚离、黄坤、邓瞳的故事吧。希望有那么一天。如果要写他们的故事,当然也是他们之间的友情和矛盾吧。

互动蛇粉问老蛇

@小薇 :蛇老师,你的笔名为什么叫蛇从革?

@蛇从革 :我属蛇,八字缺金。金曰从革。所以叫蛇从革了,跟鲁迅笔下的“闰土”是一个道理。

@流火 :蛇老师倾向曾疯配、孙疯配还是方疯配?

@蛇从革: 我倾向曾婷和疯子,但是我也遵从了现实,他们两人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现实很多也是这样啊。

@小穷奇: 你是怎么想到八寒地狱这个概念的

@蛇从革: 这个对宇宙的认知和敬畏,应该是十岁左右就有了吧。并且会困扰人的一生。

@Hot东: 吕泰是男是女?历史上有线索吗?如果是女的话,她喜欢古赤霄么?

@蛇从革: 吕泰是五通,隐身人,是我编造的。是女的。她跟古赤萧是同门师兄弟。应该没有儿女情长吧。

@左之: 蛇兄,《大宗师》哪些段落写得最艰难?

@蛇从革: 中段,情节开展的时候,遇到了瓶颈期。我很后悔写作之前,没有写提纲,以后会改进这一点。

@可爱多: 蛇哥,疯子在古道里这几年吃什么,上厕所有纸吗?

@蛇从革 :古道下有长明灯,长明灯是娃娃鱼油。我就不那么啰嗦他在下面吃什么了吧。

@张轩胤: 蛇哥酒量如何?嫂子对你喝酒意见大吗?

@蛇从革: 经常喝醉,以后要控制了,关键是我的身体没有从前那么好了,而且喝酒了不能写东西。女人都对男人喝酒有意见吧。哈哈哈。

@张小硕: 王鲲鹏在宜昌摆的七星阵法真的存在过吗?

@蛇从革: 这个都是小说的需要,我希望大家能看得开心,但是还是不要太当真了吧。

@没有下回: 我想知道白丹派申德旭到底有多少钱?

@蛇从革: 富可敌国。他的财富不可估量。

@大蛇: 蛇哥,你觉得现实社会中还有真正的术士吗?

@蛇从革: 有啊,我们老家还有很多端公呢。这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是真实存在的。

@尾巴: 蛇哥,最后陪在疯子身边的女孩是孙六壬吗?王八变成电灯泡了,求他的心里阴影面积啊!

@蛇从革: 可以认为是孙六壬,换个角度,也可能是方浊自己啊。王八不会呀,这是他最向往的生活。

更多《大宗师》及蛇从革信息请关注 雁北堂中文网

也可以订阅雁北堂官方微信公众号“ ebtang ”

如何写好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是新闻的一种通讯稿形式。是新闻,就必须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原则。而如何写好人物专访呢?这里就如何写好人物专访提些建议,希望能引导大家写好人物专访。 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写好人物专访的关键是采访。要写好人物专访,首先必须是采访好人物。在采访人物的过程中,作者要把采访看作是排演一台戏,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当成导演,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当成主角,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身边的人当成配角。作者要采用语言和行动这两种方式去引导主角和配角,并用笔“摄下”主角、配角的肖像、言行及当时的场景。此外,在后期加工的成文过程中,还要注意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如果基本上能做到这些,一定能写出读者爱看的人物专访。 采访人物,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操作: 一、确定人物采访的对象 写好人物专访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先设定好采访对象。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收集可靠的原始材料,而且被采访者身上要能找出某种有价值,鸽友关注并且能学习到的东西,要值得采访,否则采访就失去了意义,如有名望的鸽友、赛季得奖鸽主以及信鸽赛事的组织者等都可以作为你的采访对象。还要设想好将要完成的采访稿,我们能从中看到什么?能学到什么?总之就是确定采访的方向。如中信网人物专访中的《赛鸽实战心得——大龙家族龙书华》,作者选择了业内较有名望的大龙家族龙书华,并把祝贺对方获奖和吸取实战经验设为采访主题。 当然,你不仅可以把他人作为采访对象,还可以把自己当作采访对象来描述,可以设计一个场景做自我采访。 二、选择采访方式 确定了采访对象后,最好先熟悉一下对方的情况,有助于更好地找到采访的切入点。接下来你就要考虑采访的方式了。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选择: ⑴、现场当面采访是首选,这种方式更加直观,可以拍摄照片,可以录音、摄像等,有助于采访稿件地出色完成。 ⑵、如果见面不是十分方便的话,也可以采用电话采访的方式。通过电话的交流,提出你的问题,同时做好电话笔记。如《赛鸽实战心得——大龙家族龙书华》一文就是电话采访稿。 ⑶、网络语音视频采访也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你可以和对方下载使用中信网的鸽友通来进行视频语音或者文字采访。 三、人物专访前的准备工作 1、硬件准备:DV、相机(最好是数码相机,可以照相和摄像),录音设备,笔记本。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你就可以出发了,当然采访前要与你的采访对象先沟通好,约好时间、见面地点等。 2、软件准备:对采访对象需要一个初步地了解。比如:对方的背景资料、个人爱好、鸽棚情况等,如什么时候开始与鸽子结缘,鸽舍的主打品系,采访对象的养鸽现况、鸽舍风貌、成绩状况,获奖鸽品系、获奖因素、获奖心情、养鸽管理、成功经验谈等等。这样便于在采访中更容易进行交流,也显示出对被采访者的尊重。这个可以通过网上、他人的口述等方式收集。 四、如何采访人物? 确定主题,采访要始终围绕主题进行,不能偏离大的方向。假如采访的是得奖鸽主,对方的获奖鸽品系、获奖因素、获奖心情、成功经验谈、养鸽现况、鸽舍风貌等,都是大家想知道的信息,很有吸引力。可以把这些问题细分开来,如: ⑴、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棚养鸽?有多少年的实战经验?有哪些主打品系及特点?取得过多少成绩?日常如何管理自己的鸽舍? ⑵、请你的采访对象谈谈如何让信鸽在比赛时发挥出最佳水平,自己在日常的育种、配对、饲养、参赛、训放等管理中是如何做到的?有哪些实战经验可以拿出来与大伙分享? ⑶、认为目前哪些品系的鸽子最值得推荐?你的采访对象是怎么引进自己需要的品系?又是怎样看待和分析这些品系的鸽子? ⑷、了解被采访者鸽舍的现况,除了听被采访者的介绍,你还要注意去观察…… ⑸、在积极参与赛鸽活动时,又是怎样合理安排自己花在工作、家庭上的时间,如何协调养鸽与家庭的关系……等等! 在采访 赛事组织者 的过程中,通过对组织者的采访,了解当地信鸽活动,体现秋季比赛活动总结、典型赛事活动介绍、组织者心得付出、对信鸽活动的展望等等。如可以提出这些问题: ⑴、从某一场比赛着手,了解协会、俱乐部或公棚的组织者如何进行赛事各个方面的安排,如集鸽的手续是如何防止有作弊的现象、根据什么样的要求选择司放地点、时间等等! ⑵、就全国的赛鸽情况,组织者对当地的赛鸽运动有什么看法?如何去定位赛鸽组织者的角色?对以后的工作做什么样的改进?组织者对当前赛事、赛程的看法,有什么建设性的好建议? ⑶、就时下赛鸽运动出现的问题(如赛事归巢率低、天气对赛鸽运动的影响等),组织者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以及会有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对付这样的危机事件等等。 充分准备了才能在采访中做到有的放矢,不出现遗漏。此后,采访时还要善于引导对方的谈话主题,从中得到你想要的信息,大的方向和细节都要兼顾。 五、访谈稿件的整理 通过采访得到了第一手资料,下一步就要对文稿进行后期的加工,根据做好的笔记、录音、照片,甚至DV摄像等资料,确立文章标题,给文章润色,使主题明确,内容完整、生动,更具吸引力。采访文稿一定要保证内容的健康、新颖、可读性强,挑那些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以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为佳。 六、访谈稿件在中信网的发布形式 如果人物专访稿采用的是视频形式要做到声色并茂,在后期的制作上会有一定的难度。你可以使用Premiere Pro 70、After Effects50进行编辑。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乐趣。给视频配上片头标题、给话语配上文字,甚至还可以主持人的方式给视频配上合适的讲解,再来上一段你喜欢的音乐、歌曲等等。 以文稿形式的最好能图文相搭配,每张必须有文字解说,采访的最好不少于3张。当然,纯文字稿也不妨。不过好的文字配上精彩的,图文并茂就更能吸引众人眼球了。文字可以详尽描述,但更能秀出采访对象的风采,如对方的照片,鸽棚的内外观、组织者的工作环境等,真实地展现出被采访人的现状。如果是广播就得讲求声文并茂,在配音和背景音乐上下功夫。 人物专访的稿件你可以发布到中信网的各地鸽舍、专题图库、赛鸽日记、作家专栏、在线投稿等栏目。我们的管理员会对优秀的文章进行审核和给以积分奖励,并推荐到中信网首页,以及各栏目。 查看人物专访范例:点击进入中信网《鸽坛荟萃——人物专访》专题 例如: 半路出家可成高手 龙腾盛世 鸽越千里——访江汉油田赛鸽高手李重金先生 鄂南鸽坛常青树——拜访七旬鸽友张大兴老先生纪要 从医务工作者到世界冠军──采访贾成刚 视频: 天津画家鸽友马翰章

对于仙侠剧来说,复杂的门派、武功,不论主线是拯救苍生还是舍生取义,最终都倒在恋爱阵地上,能持续吃这套的观众也稳定为一部分群体。能走上热搜,像《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爆款的仙侠剧越来越少。仙侠剧在豆瓣等平台上的分数,就如同国产**里的恐怖片,跨过及格线已是不易。

最近在优酷播出的《琉璃》,乍一看阵容和故事,没有顶流爱豆,也没有**级演员降维出演,而内容上,这部剧改编自十年前的小说《琉璃美人煞》,多数套路和普通仙侠小说没有二致,其时的读者多已长大,不一定会为情怀而来。但目前来看,这部剧不论是观看量还是豆瓣76分的评价,在仙侠剧里已算可圈可点。

《琉璃》剧照

说到底,《琉璃》也是以仙界为壳,以恋爱为核的甜剧,不少观众的好评也是认可了男女主的互动和恋情动人心弦,女主角褚璇玑天生“六识”残缺,心智不全,而男主角又是高冷男神,俩人从相遇到相恋,都充满初恋气息。

怎么拍出牵动人心的甜甜爱恋?这就是导演尹涛的强项了。喜欢看甜剧的观众,应该不会忘记年初大爆的古装《锦衣之下》,任嘉伦也因此成为过“一月老公”,尹涛也是这部剧的导演,再往前的作品是《大唐荣耀》,红极一时,令女主景甜的口碑都有翻身。

尹涛表示,《琉璃》具备正确的三观,这对他而言很重要,“它有少年的励志向上热血,这个价值观就是很好的,有逆天改命的精神”。三观正,也是他认为影视剧应有的原则,“如果三观不正,这戏多火我都不会拍,大家做这个事都要有责任感。尤其仙侠戏,受众是18岁到25岁,三观有问题会带偏一部分人。搞一些不正常的东西,大家可能也爱看,但可能把有些人命运带偏了。现在有些戏,我都不提什么戏,很火,但最后会被人喷,就是因为三观有问题。”

实际上,仙侠剧后来热度下降,也和剧中理想化 社会 有关,仙侠剧常常被认为浅显不够复杂。尹涛不认为这是仙侠剧的类型问题,而是价值观正确就应该排在影视作品的复杂性深度等标准前,“为什么不能通过一个剧来告诉大家,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呢?不允许宫斗,我觉得也对,全 社会 都勾心斗角的有意思吗?”他担忧到:“ 我们希望观众通过剧能看到本性,但小孩会多想会思考吗?不会。你这么做就会影响他,会去模仿。”

尹涛举例,不够成熟的孩子会因为看剧上头被影响,比如把男主看做老公就是例子,“我在横店拍戏,粉丝都天天直播,还跟进酒店。我跟许凯关系很好,他粉丝特别多,那不就是上一部剧营造的人设专情,那就是女性喜欢的。演个渣男就是不成,李泽锋也在我们组里,天天被人骂渣男(注:李泽锋在《三十而已》中演顾佳的丈夫许幻山,有出轨情节)。”尹涛觉得,正因为如此,影视剧才应该表现出“就要告诉你渣男是不对的”。

对于越来越难成为爆款的仙侠剧,尹涛认为观众的需求是在变化的,“跟年轻人共谋,你就不能板着,该松弛就得松弛。”他强调他现在都以女性视角拍男主角。“说白了仙侠剧就是做梦,女孩她认为什么样的男主符合她老公的标准这很关键。既有女性喜欢的甜美爱恋、完美的老公,同时又燃,男女通吃之后,仙侠剧就可以出圈了。”

《琉璃》剧照

在《琉璃》中,尹涛最难的功课都做在开拍前。他强调,要解决观众对仙侠的审美疲劳,就要树立“新视觉表达审美”,做到人景融合。他和团队加大了实景比例,“剧里有五个修仙门派,一般剧组可能就在棚里搭了,但我们就去了天柱山,有很多奇松异石云海,拍出来跟棚内拍摄相互结合,就让人感觉你真是在仙山上,让观众对情景共鸣的感觉更好一些。”

“甜宠的关键是什么?互动与交流。肢体触碰上我们把握得很清晰,什么时候能碰一下,什么时候不能碰一下,我们都设定得很准确,不能刻意。”对于甜宠的表现,尹涛设置得很细,每一场戏他都会给演员说角色的内心感受,他认为相比台词,眼神应该是甜宠剧传递 情感 的最大杀器。“最主要是观察生活,哪个女孩看到喜欢的男人,感受不是共通的呢?男人对自己喜欢的女孩,他就亲人家吗?拉人家手吗?不是,你越喜欢越不敢碰。”尹涛说。

导演尹涛

对话

浪漫主义、英雄情怀,都体现在仙恋题材中

澎湃新闻 :《琉璃》和其他仙侠剧不同之处是什么?

尹涛 :虽然都是仙侠题材,但是我觉得,这个戏跟其他戏的题材不一样,我们在做每个戏之前,要考虑到价值输出与传递,显然这个戏是比较正确的,璇玑一开始从一个战神被贬到下界来,还变成了一个废柴少女,所以我定义这个剧叫寻心之旅,一个逐步找回自我的过程,女主在男主默默守护和帮助下完成,展现了人物的责任与担当,体现的是为天下苍生舍身取义的精神。

其次,它有璇玑和禹司凤的 情感 虐恋。经典的CP模式,是让观众代入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第三,你要去做一些有创作性差异性的新视觉审美,因为所有的同类题材,都有差不多的视觉,尤其古装。我认为古装就是看审美,不管是场景特效、整体画面的呈现还是造型服装、演员表演方式、人设……都是一种审美取向。如果你是不符合当下的审美,观众就有疑问,你在画面上没有创新审美,用模式化成套化的东西,又会审美疲劳。

《琉璃》剧照,成毅饰演禹司凤

澎湃新闻 :这么多仙侠的IP,你当时选择这一部的原因是什么?

尹涛 :首先我看小说,就是看它的核是什么样,人物是什么样,核心价值输出传递要是对的,人设是鲜活的,三观必须得正确。

同时我认为,真正能感动观众的就是亲情、友情和爱情,它们是最真挚的感情。朋友之间情深意切,爱情之间相濡以沫,这些都要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就认为最后的时候,一定要是 情感 ,就算你事业做得再好,你没有 情感 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没有家庭,那能行吗?

最后我要看人物。仙侠剧的套路就是事件千篇一律,但是不一样的是人物的输出点,初心是不一样的, 情感 交融也是不一样的。我首先看这个剧本有没有这方面能打动我的东西,另外可以重新解构,但肯定要保留原小说经典名场面,这样的话书粉也会有共鸣。

《琉璃》剧照

澎湃新闻 :你觉得这部剧会带给观众一个不一样的感受是什么呢?

尹涛 :这要从很多仙侠剧做出来为什么感觉很尬说起。

首先,仙侠剧视觉画面上就容易悬浮,因为它脱离我们生活。人物代入不了,观众怎么能感受到人物之间的 情感 ?这是现在最难的。所以我们前期就开剧本会,包括成毅也来了,他很重视这部戏。大家都会围绕读剧本,最困难的部分,其实就是前期对剧本的修改研读。我要调整的是人物的初心、行动力,到底这些事是不是这些人物应该去做的,影响的结果是不是对的,观众看完之后感知是什么样的。

古装本身的调性就是唯美浪漫、飘逸。 历史 剧要还原不能那么干,武侠也不能,讲的是大义,但是仙侠跟它们都不一样,它能把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浪漫主义精神发挥出来,而且中国人其实也有英雄情怀。为什么喜欢看日本漫画?喜欢看美国的超级英雄?都是英雄情怀,这是全世界共同的共鸣点。浪漫主义、英雄情怀,其实就体现在仙恋题材里。

《琉璃》剧照,袁冰妍饰演褚璇玑

澎湃新闻 :国内的仙侠剧,其实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大爆过后市场又萎缩,这两年仙侠剧想突出和表现的东西越来越宽泛了,吸引人的地方不像过去集中在升级打怪上面。你觉得现在观众对于仙侠剧的需求有什么变化?

尹涛 :第一点,我觉得在表演上,我认为仙侠体系里,不能演古人,一定要是演当下,穿着古装外衣去做当下人的事。

第二点,我认为仙侠剧必须要有一个打动观众的点,也就是“燃感”。

褚璇玑最后在天梯问琉璃心,你当过战神,也当过人,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他说我最喜欢做人。我用了一个长镜头,周围是亲朋好友,体现的是一种向上的精神,不管你做什么剧,一定要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

在这些东西体现前,都要历练,坚韧不拔的精神要体现出来。因为现在年轻人很多其实是迷茫的,刚走到 社会 ,会发现很多“妖魔鬼怪”,不管在职场上还是在 社会 上。我们体现的是一种精神,要用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方向去对抗。

我们就要逆天改命,实现最终的自我价值,这就是仙侠剧的根:一个是励志热血成长,其次是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戏里的 情感 是最真挚的。

为什么前段时间大家审美疲劳?一定不能悬浮。刚出来的时候,可能体现了一个神仙的世界,有新鲜感,但是观众每年的审美是在迭变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是什么,就是真实。你情也是假的,人物也是假的,我就不爱看了。但是只要有真实感觉带入,那就不一样,观众有共鸣了。

要让观众感受到,应该用什么样的精神和方式去面对困难。禹司凤有多难,一直在旁边执着地守护,这就体现他专情的爱情观。先不管生活里达不达得到,我们有好的理想。说白了仙侠剧就是做梦,我们就给大家一个最完美的男友。

《琉璃》剧照

澎湃新闻 :在你看来,仙侠剧和武侠剧有关系吗?他们都曾让一代年轻人喜欢。

尹涛 :我觉得没有。仙侠剧是神话剧,是在神话剧基础上演变的。其实武侠有自己的本体,神话剧也可以追溯到很早,封神榜、白蛇传都是神话故事。为什么它们能成为经典故事,肯定是有优质的东西在里头,有我们中国人传统的仁义礼智。

但武侠和仙侠一定要找到根,根就是中国人浪漫的英雄主义精神,浪漫的爱情也符合女性的要求。另外就是自我价值实现,这就是热血,女主要励志要自强。

要做一些戏,让大家觉得生活更美好

澎湃新闻 :另一个针对仙侠剧的问题是,由于题材和观众年龄段的问题,很容易显得没有深度和内涵。《白蛇传》显然是有的,但后来的仙侠剧很多时候都以爽为基础,细节和事件显得幼稚。

尹涛 :我觉得,价值观错了,你再深也不行。就像以前是白莲花,现在流行黑莲花,我说抽谁就抽谁,韩剧里不也是,我扇你一巴掌,后面我又是好人了,人设全崩,在价值观的传递和表达上一开始就没考虑清楚。

澎湃新闻 :人物的复杂和真实更重要,还是价值观更重要?

尹涛 :做任何事,都一定是价值观传递输出更重要。如果说价值观取向有问题,再好都不行。

澎湃新闻 :但是如果男性也好女性也好,都是冲着造梦的完美角度去,他可能缺乏立体感,缺乏复杂性,天花板就会定在那,上不去了。

尹涛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长感,一开始都是不完美的,然后在逐渐的历练和成长过程中,才形成了完美。但是我觉得根是要定准的,男人你就要专情,他是一个渣男没法成长,你上来就说我爱三个人,你放心这件事就完了。

本质上,我还真的不喜欢接触 社会 痛点,我觉得反而是要做一些戏,让大家觉得生活更美好。我们生活在 社会 里,应该怎么去对待自己的朋友、家人、爱人,男人应该怎么对待女人。成长的爽感是最爽的,而不是说我是一个弱者,我上来就敢扇你,这就完全不合理,那就是在骗观众。但有的小孩真这么理解,上学的时候给老师一巴掌,能行吗?

我们通过意志力找回最真挚的东西,你给了 社会 什么, 社会 就会反馈什么,你为 社会 服务了, 社会 就给你最好的,能给你一定的位置。

澎湃新闻 :现在也有一个问题,大家回头看一些以前的剧,会有一些弹幕会说价值观不正,剧的确很优秀,但这让创作者们有所忌惮三观的问题了。

尹涛 :每个时代,人认可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价值观要符合现状。有的人就会用一些很不正确的手段,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手段完成自我价值呢?过去的那些作品,是指在那个时代大家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当下,我们还是不要谈。现在国家提倡也是这些东西,我认为提倡的都是对的。

你非要说,我不受影响,但我们只能管主流受众群体,不能每个人都管,没法拍戏了。正确价值观都不能传递了?你说得犯罪去,你不犯罪我就黑你,那我们也不能犯罪,不能违反法律。

而且我们并不那么完美,禹司凤最后在塔里跟妖怪打,我就改了剧本,改成跟自己打,一正一邪,最后打破自我真正成长。现实有很多痛苦的东西,让你在影视剧里感到生活还是美好的,韩剧所有女孩都喜欢看,干嘛要做那么多残酷的东西,活着不就为了开心。

《琉璃》剧照

澎湃新闻 :《琉璃》这个剧情比较大的一个特点,是很甜,之前你也拍了《锦衣之下》,“甜”作为一个追剧动力,其实是很难把握尺度的,既能引起共鸣,又不觉得很假,是怎么把握的呢?

尹涛 :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包括男女主角的肢体触动上也要细。甜宠的关键是什么?互动与交流。肢体触碰上我们把握得很清晰,什么时候能碰一下,什么时候不能碰一下,我们都设定得很准确,不能刻意。比如说司凤讲什么是美好,把酱放在手心上,璇玑想知道什么是美好,就尝了一下,就很水到渠成不刻意。

禹司凤就是冷静自持的人——我就不能主动去撩你,我爱这个女孩就得隐藏在心里——人物设定绝对不能偏。有的甜剧男女主遇上后,哗就吻了,然后就睡了。那你是高甜了,是让观众懵住了,但这都是刻意得尬啊。好东西是矜持的,甜也是无意之间撩到的,你冷静自持没法谈恋爱,就只能靠女主像个小孩一样单纯。

《琉璃》截图

最重要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付出相互关心,在这个基础上去做甜才会有交流。我跟他们讲,我们拍的是少男与少女,我们的群体受众也是这样的,也会有一堆小朋友,其他的都是剩男剩女。你没谈过恋爱,你不能跟老司机似的,对吧?第一次触动是在校园里无意之间碰了一下手都害羞,怎么可能上来就吻去了?

澎湃新闻 :觉得甜剧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尹涛 :好的标准就是CP互动了。第一,CP模式经典, 情感 观很重要。第二,拍摄过程当中交流互动,我让演员对戏,提前去相处,培养感情。

我最多体现的是微表情,我强调的是眼神的传递,而不是台词的传递,他心里头空的,演技再好演不出来,反而你心里有了,你不用去想太多,眼神自然就传递出来了。 我跟他们讲戏的时候,最主要讲的是心理感受和心理认知,内心潜台词。

演员也要符合人设,有合适的气质,做甜的时候,你要看这个演员的优点是什么,导演要提炼出来,这就是加工。

校对:张艳

一是写人物就是写个性。

  这还是针对典型人物而言。怎么让人物回到人物本身,不再承载人物本身以外的东西。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我认为之所以写这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或者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事情我们采访到了,哪些事情能进入我们文中,大有讲究。我认为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就拿一些创业英雄来说,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

  我们现在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采访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我们不是在表现个性,而是罗列事迹。

  二是写人物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

  这和第一个问题还是有关联的。每人的性格都很复杂,有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

  比如冰点周刊,有三千五到四千字的人物,但大部分是一千五到两千字的篇幅。我们能否设想一下,在这样的篇幅里概括一个人的个性。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尝试。

  像张建伟写的,一个四十六岁的团干部不转业,却干得津津有味,他做了很多事。具体到写这篇报道,怎么组织材料?怎么让主题不散?作者就围绕着一个“痴”字,所有的材料主体性非常强,就围绕这个字,他写出来就不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