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面回答
微信上没有微粒贷跟自己的微信版本并没有太大关系。
二、具体分析
微信上之所以没有微粒贷,很可能是因为自己尚未达到开通微粒贷的资格,所以微信没有提供微粒贷入口。
毕竟微粒贷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开放的,目前微粒贷还是受邀制,系统会对各位用户进行评估,然后只给达标的用户提供开通微粒贷的入口。
当然,如果发现自己的微信上没有微粒贷,也可以尝试去更新一下微信的版本看看。
不过微粒贷能否开通,这个其实人工是没法干预的,用户只有耐心等待。
微粒贷现在在陆续开放当中,也许之后自己的微信上也会出现有微粒贷入口。
而微信上有微粒贷入口的话,就可以进入入口去申请开通微粒贷了。
至于能否开通成功,还得看系统最终的审批结果。
不过只要用户的资信良好,具备按时还款的能力,一般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果对自己的债务以及网贷数据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从贝尖速查,上获得一份网贷大数据报告,关于网贷申请记录、逾期详情以及黑名单等信息都有详细数据。
三、微粒贷和支付分有关系吗?
没有关系。
1、微粒贷是腾讯旗下微众银行推出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属于正宗的银行金融借贷,由于开通采用邀请制,于是针对部分满足条件的微信用户,在微信-我-服务/支付页面,开放了微粒贷借钱入口。
2、微信支付分并不能办理借款且无授信额度,也不能直接进行支付,它仅仅只是一个分数,通过对用户的身份信息、微信支付活跃度、支付分信用服务的按时支付情况这三个方面进行的综合打分。
所以,微粒贷和支付分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
微粒贷的成功借款与否,只和借款人的综合资信条件相关,和微信支付分高低无关。
而微信支付分的高低,只会影响拼多多先用后付、唯品会先享后付、充电宝免押租用等各项信用服务的开通,和微粒贷的开通无关。
实在要说微粒贷和支付分之间的关系,那就是两者都可以存在于微信上,都有可能针对微信支付的活跃度进行综合评分,但始终没有直接关系。
有的微信没有微粒贷是因为微粒贷采用的是邀请制度,只有受到邀请的用户才有微粒贷的开通入口。
受邀请的用户是由微众银行采用白名单的机制主动邀请的,系统会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出优质客户。
如果想开通微粒贷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微信实名认证并绑定银行卡;
2、多使用微信支付消费;
3、多发红包多转账;
4、保持良好的个人征信。
:
"微粒贷"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面向微信用户和手机QQ用户推出的纯线上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2015年5月在手机QQ上线,9月在微信上线。
"微粒贷"采用官方邀请制 ,受邀用户目前可以在手机QQ的"QQ钱包"内以及微信的"微信支付"内看到"微粒贷"入口,可获得最高20万元借款额度 。
“微粒贷”产品定位为互联网小额信贷产品,贷款额度在20万以下,贷款利率低于一般信用卡利率。kLOGO
“微粒贷”是通过“白名单”机制筛选出首批最符合“微粒贷”客户定位用户,主要在微众和腾讯内部为主。下一步,微众银行将与QQ钱包一起,还可以在微信钱包中上线。[1]“微粒贷”采用的是用户邀请制,在符合当期授信条件的用户中随机筛选出白名单用户并邀请使用产品。
用户只需要绑定过银行卡,就能一键点击“借钱”,系统会在几秒钟之内判断个人信用情况,并给出一定的额度。用户无需任何抵押物,根据相应提示填写信息,就能在线完成借款。
用户只需要手机QQ、微信的“钱包”入口中一键点击“借钱”,系统就会在几秒之内判断个人信用情况,并给出500元至20万元不等的贷款额度。用户无需任何抵押物,根据相应提示填写信息,就能在3分钟内完成借款。借钱后能够随时提前结清,按日计息。
2015年5月15日,“微粒贷”正式上线手机QQ,并于9月14日登陆微信端,受邀用户可在“微信-我-钱包”或“手机QQ-我-QQ钱包-资金理财”中找到“微粒贷”。
信用算法主要依靠的是腾讯多年来积累的社交数据及央行的个人征信数据得出来的。除了个人征信情况外,社交数据在我们的评分系统标志里占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无论在微信还是在手Q上的‘微粒贷’,在 授信时都会充分参考用户在整个腾讯体系产品内的数据,重点包括这两个平台的社交数据。
不过,在不同的渠道上,额度的评判标准会有侧重。比如,手Q上的‘微 粒贷’在对用户设置授信额度时,会更多参考其手Q的活跃程度;而在微信上的‘微粒贷’,则会更多地参考其微信的活跃程度。
一、微信未实名认证。所有涉及金融服务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尤其是金融信贷服务,都是要求实名认证的,如果你的微信都没有实名认证,虽然其他诸多功能都能照常使用,但肯定是不可能有微粒贷的,微粒贷的授权的是用户,而不是微信号,所以要求所使用的的微信号必须是通过本人实名认证的微信号才可以。
二、微信未绑定银行卡。严格来说,微信的实名认证其实是包含银行卡绑定认证的,每个人的微信号都需要绑定本人名下的储蓄卡以后才有可能获得微粒贷的开通资格的,这一点往往被很多人忽略了,认为只要完成了身份实名认证就可以了,殊不知绑定储蓄卡也是基础要求之一。
三、综合评分不足。很多人微信上出现了微粒贷的入口,但是无法借款,提示“综合评分不足”,这部分用户其实本身的资质是足够的,已经得到了微粒贷的官方邀请,所以才会出现微粒贷的图标,但是由于平时使用微信较少,与微信的互动不足,才导致出现“综合评分不足,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只需要多使用微信,比如支付、转账、信用卡还款等,一段时间以后即可开通。
“微粒贷”采用官方邀请制,受邀用户可在“微信-我-支付”或“手机QQ-我-QQ钱包-资金理财”中找到“微粒贷”,点击即可体验产品。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人的微信中都有微粒贷。只有受邀用户才有。并且人工无法干预。
微信是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之一,几乎人人都在使用微信,随着微信的不断发展,该软件除了最基本的社交功能外,开具备支付、 贷款 功能,其中 微粒贷 是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的一款个人信用贷款产品,有不少用户都开通了微粒贷,并且通过微粒贷成功获得了贷款资金,但是也有部分朋友现在还没有微粒贷,这是什么原因呢?
微粒贷是腾讯 微众银行 推出的一款线上信用贷款产品,该产品是采用官方邀请制的方式开通的,只有微众银行的白名单用户才有机会开通微粒贷,大家可以在自己的微信支付页面查看是否有“微粒贷 借钱 ”的入口,如果有,那么点击“微粒贷借钱”,然后按照系统提示勾选相关协议即可开通微粒贷,如果没有“微粒贷借钱”的选项,那么说明你目前还不满足微粒贷借钱的资格,所以无法开通微粒贷。
虽然微粒贷是采用官方邀请制的方式开通的,但是开通微粒贷也有一定的技巧,以下方法有助于开通微粒贷:
1、完成实名认证。如果想要开通微粒贷,那么用户必须要完成实名认证,因为任何贷款机构放款出去,都不会轻易将款项下发给连对方身份不明的人,所以开通微粒贷的必要条件是完成实名认证,尽可能将个人身份信息补充完善,这样有利于系统对你的个人情况作出更全面的判断。
2、多使用微信消费。平时消费的时候建议多使用微信支付功能,无论是线上消费,还是线下购物,或者是生活缴费,建议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这样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消费情况对其收入水平作出一定的判断,良好的消费能力代表用户具有较好经济实力。
3、保持良好的个人信用。微粒贷是一款个人信用贷款产品,所以对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有较高要求,只要信用状况良好的用户才有机会开通微粒贷,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在使用信贷产品时注意按时还款,可以将微信绑定 信用卡 ,并使用信用卡还款能力按时偿还信用卡,这样可以让系统看到你的履约能力。
以上就是开通微粒贷的技巧,具体是否可以成功开通微粒贷,还要看系统综合评估的结果,人工无法干预,网上有一些所谓可以“强开”微粒贷的消息,这种情况,建议大家不要轻信,以免上当受骗。
微粒贷是腾讯微众银行面向微信和QQ用户推出的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微粒贷采用邀请制的形式,仅对部分用户开放。个人贷款总额度在500元~20万元之间,单笔最高可借4万元。
如果你的微信钱包有“微粒贷借钱”就可以申请开通,如果没有,很遗憾只能耐心等待。因为微粒贷目前只对部分用户开放,判断标准是用户的个人信用,无法主动申请权限,后续会邀请更多用户使用。
扩展资料:
作为微众银行推出的一款互联网银行贷款产品,“微粒贷”具有以下特点:
(1)无抵押、无担保;
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个人贷款,大部分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等担保,无法提供担保或者名下没有固定资产的个人用户很难获得贷款。“微粒贷”无需抵押和担保,不需要提交任何纸质材料,能够较好的满足信用良好的用户的小额融资需求。
(2)724小时服务,最快1分钟完成放款;
“微粒贷”依托严谨的风险控制规则及完备的技术支持体系,提供724小时线上服务,办理手续便捷高效,全部流程都在手机上操作完成,借款可最快40秒到账。
(3)提前还款无手续费;
传统金融机构大多要求用户在还款日当天还款,用户如果希望提前还款,需要申请并缴纳手续费。除常规默认代扣还款外,“微粒贷”亦支持用户随时结清贷款,且不收取任何其他额外手续费用。
“微粒贷”给用户的授信额度为100元-20万元之间,依据个人综合情况而异。单笔借款可借100元-4万元之间。
日利率为002% -005%,一万块钱一天利息为2-5块钱。
微粒贷利息计算:
微粒贷默认还款方式为等额本金,但同时支持提前还款并按日计息,所以我们在计算微粒贷利息的时候,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利息=剩余借款金额日利率借款天数。
譬如从微粒贷借3000元,日利率为005%,借款天数为10天,那么利息=3000005%10=15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微粒贷采用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如果你的借款期限超过了下一个还款日,那么剩余借款金额会相应的减少。
譬如从微粒贷借3000元,第一期还款日一共还了3735元,其中本金为300元利息为735元,那么剩余借款金额只剩下2700元。
因此第二期的利息=2700005%30=405元,并且以后每期的利息都会逐渐减少,因为你的剩余借款金额一直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