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是怎么存储数据的

电脑教程014

计算机是怎么存储数据的,第1张

数据结构为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数据结构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通常情况下,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数据结构往往同高效的检索算法和索引技术有关。

数据存储对象包括数据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或加工过程中需要查找的信息。数据以某种格式记录在计算机内部或外部存储介质上。数据存储要命名,这种命名要反映信息特征的组成含义。数据流反映了系统中流动的数据,表现出动态数据的特征;数据存储反映系统中静止的数据,表现出静态数据的特征。

扩展资料

磁盘和磁带都是常用的存储介质。数据存储组织方式因存储介质而异。在磁带上数据仅按顺序文件方式存取;在磁盘上则可按使用要求采用顺序存取或直接存取方式。数据存储方式与数据文件组织密切相关,其关键在于建立记录的逻辑与物理顺序间对应关系,确定存储地址,以提高数据存取速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存储

在存储器中,数据和程序是以二进制形式存放的。计算机的程序和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即“存储程序”的概念。计算机执行程序时,无需人工干预,能自动、连续地执行程序,并得到预期的结果。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程序是计算机操作的依据,数据是计算机操作的对象。

存储容量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来度量。经常使用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千兆字节)和TB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KB=1024B=210B,1MB=1024KB=220B,1GB=1024MB=230B,1TB=1024G=240B。(1024 = 2^32)

扩展资料

位(bit):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机器字中一个单独的符号“0”或“1”被称为一个二进制位,它可存放一位二进制数。

字节(Byte,简称B):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度量单位,也是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8个二进制位构成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存储空间称为一个存储单元。

根据存储器与CPU联系的密切程度可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两大类。

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广泛应用半导体存储器,从使用功能角度看,半导体存储器可以分成两大类:断电后数据会丢失的易失性(Volatile)存储器和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的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中的RAM属于可随机读写的易失性存储器,而ROM属于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存储器

计算机中程序与数据采用不一样的存储方式是对的。在计算机中,数据以文件的方式组织存储,程序则不同。

计算机用“文件”方式管理程序和数据。计算机文件是存储在某种长期储存设备上的一段数据流,经常在磁盘不同的位置存储为多个数据碎片;操作系统会将它们组织成文件系统,每个文件放在特定的文件夹或目录中。

计算机文件(或称文件、电脑档案、档案),是存储在某种长期储存设备上的一段数据流。所谓“长期储存设备”一般指磁盘、光盘、磁带等。其特点是所存信息可以长期、多次使用,不会因为断电而消失。

扩展资料:

计算机文件是以计算机硬盘为载体存储在计算机上的信息集合。文件可以是文本文档、图片、程序等等。文件通常具有点+三个字母的文件扩展名,用于指示文件类型(例如,图片文件常常以 JPEG 格式保存并且文件扩展名为 .jpg)。

虽然一个文件表现为一个单一的流,但它经常在磁盘不同的位置存储为多个数据碎片(甚至是多个磁盘)。操作系统会将它们组织成文件系统,每个文件放在特定的文件夹或目录中。

文件是由软件创建的,而且符合特定的文件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