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对电脑有影响吗?

电脑教程08

静电对电脑有影响吗?,第1张

消除静电的方法

静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东西。我们身上可能就带有很高的静电电压。静电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而带正电,电子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使其带负电。若在物体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积累在物体上的电荷就形成了静电。对此现象的简单概括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摩擦起电”。在干燥的季节,我们如果穿着化纤衣服和绝缘鞋在绝缘的地面上活动,人体上的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若人体静电超过2~3千伏,当人接触接地金属时则会产生静电电击。

“被自己电了一下”对南方的朋友也许是不可思议,但北方干燥地区的朋友对此一定感受很深。静电的能量和破坏性是不能小看的。如果我们带着如此能量接触电子元器件会造成什么后果呢?精密的元件可能会被瞬间的高压击毁。也许,当你欢天喜地地捧起“保超XXXMHz”的CPU时,很可能CPU的忌日就到了。不光CPU,主板、显卡、硬盘等也一样“不堪一击”。

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静电的可怕。很简单,他们没有吃过静电的亏。其中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环境原因,如湿度不同的地区静电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电子产品本身及其包装都可能对静电做了预防措施;也可能只是运气,譬如,当一个满怀静电的冒失鬼迫不及待地打开机箱时,很走运,机箱是接地的,所以,在他去接触那颗宝贵的CPU前,他身上的静电已经消失了。但是,即便有种种因素使我们的电脑躲过静电的劫难,我们也不能否认静电的危害。这就像我们虽然没有发生过车祸,但也不能忘记飞驰的汽车可以把你XX掉,所以我们不能站在路中间。同样的,在需要接触电子元器件时,我们也不能冒险。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把身上的静电消除掉。

消除静电的方法

控制静电的基本方法是“泄漏”、“中和”和“屏蔽”。为了静电能及时“泄漏”走,必须为静电提供泄漏通路;为了能“中和”掉静电,必须提供相反符号的带电粒子;为了能“屏蔽”静电,必须提供具有屏蔽功能的环境。

静电产生的途径多种多样,杜绝静电的产生并不容易。对多数人来说,对付静电最实际的方法就是“泄漏”。其实,静电的产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静电的积累。随时产生的微小能量在持续累积后,就可能具备可怕的破坏性。在干燥地区和干燥季节,电荷的释放相对困难,所以静电的积累及由其产生的后果会非常明显。虽然如此,把积累的静电释放掉还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只需要接地就行了。

对偶尔需要接触电子元器件的朋友可以使用临时的接地措施。触摸水管、暖气片等接地的金属物体就可以将身上的静电立即释放掉。当然洗澡是最彻底的方法,可惜太麻烦,不过,洗手也凑合了(岂止是“凑合”,根本就是DIYer'sChoice)。

对需要长时间接触电子元器件的朋友可以选用防静电腕带。防静电腕带也许称为“放”静电腕带更合适一些。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腕带、导线、金属夹。腕带具有弹性,并固定了一块金属片,腕带的弹性可以保证使用者在佩带防静电腕带的时候金属片与人体接触。金属夹可以夹在金属窗框、暖气片等形状合适的接地物上。导线一般都是弹簧软线,且电阻值应该在兆欧级。导线的一端通过活动按扣与腕带连接,另一端的插头可以插在金属夹或其他接地点上。可以看出,防静电腕带起的作用就是将人体和大地相连,使人体产生的静电被及时导走。与摸水管之类的放静电方法相比,防静电腕带具有更高的“实时性”,防静电效果也可靠得多。

接触娇嫩的电子产品前戴上防静电腕带,就可放心地操作了。

知道了防静电腕带的结构,大家都可以自己DIY一个防静电腕带。找个箍在手腕上觉得舒服的橡皮圈,在其上缠上一段铁丝(注意,铁丝应该在橡皮圈上缠绕足够的一段距离,使橡皮圈再被扯动时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也保证铁丝有足够的接触面与人体接触以应付变形),就可以把腕带部分制成。或者,戴金属表带手表的朋友也可以随便弄个金属圈钩到表带上。然后,在铁丝或金属圈上焊上兆欧级的电阻的一端,另一端焊上足够长的导线。焊上电阻后应该用绝

防静电腕带的结构其实就这么简单,国外有些防静电腕带的腕带部分用的是铜丝编织带,很Cool!

缘材料把电阻可靠包覆起来。至于导线另一端应该使用什么形式接地那就看各人的具体情况了。在DIY防静电腕带时必须强调的是,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防静电腕带必须带保护电阻,否则人在触电时对地电阻几乎为零,非常危险——我们可不能为了CPU那条小命自己便置生死于度外。之所以推荐把电阻安装在手腕端也是尽量防止保护电阻被短路——如果把电阻安装在导线另一端,这么长的线,不敢绝对保证其上不会出现新的接地点。

分类: 电脑/网络

问题描述:

我所使用的电脑的显示器表面静电特别强,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电脑会对人体产生哪些伤害啊??

解析:

其实不止显示器,很多家用电器都有静电,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辐射:

各类家用电器电磁辐射危害的评述

随着通讯业和家电业的发展,现代人在享受现代通讯设备的便捷和电器所带来的舒适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各种电器和通讯器材的辐射,人们愈益暴露在一个电磁辐射不断增多的环境中,平时司空见惯的家用电器也被指责是室内电磁辐射的无形杀手,而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危害究竟有多大,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和使用家电产品越来越受到普通家电消费者的重视。

何谓电磁辐射

我们通常使用的电器和通讯设备,如电视、手机在使用中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传播过程同时也有电磁能向外传播,这种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成为电磁辐射。目前电磁辐射已成为继水、空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并已被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列入必须控制的污染。

尽管目前家电产品都不同程度地有电磁辐射释放,但对人体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危害,还缺乏确实的试验依据,一般的观点认为,电磁场会干扰细胞释出和吸收钙质的速度,导致癌细胞的产生,而低频辐射是人类癌症、生殖病变、遗传障碍、老年痴呆、健忘症的重要原因,而电磁辐射对儿童的危害最大,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中会增加儿童得癌症的机率。

一般家用电器的辐射强度

目前国际和国内都有专门的机构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试验,根据国际卫生组织公开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日常使用的家用电器的电场和电磁强度。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们日常使用的家电主要在工频磁场辐射超标,并主要表现在电吹风、吸尘器、电动剃须刀、荧光灯和微波炉上。而且很多时候可能会同时使用几种电器,在使用中其间的磁场强度也是累加存在的。在一些非正式试验中,不少人发现存在群辐射现象,“‘群辐射’会使辐射频带很宽,会增加设备之间的谐振和辐射能量的叠加。当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体同时受到辐射的致热效应(频率越高越厉害)、非致热效应(全频段)和谐振效应(当波长与生物体的尺度成比例时)。”这也说明了在辐射的影响远较人们了解的广泛地多。

科学使用电器与防电磁辐射

目前来说国内对于家电产品的电磁辐射还没有专门的标准,一般都采用国际上通行标准,在产品上没有也相应的标识和指标来说明产品的辐射程度,在选购产品时更无法对产品的辐射程度作出比较和判断,这种信息的缺位使消费者缺乏对产品的足够了解,也无法在使用中做出正常的防护和避免辐射。

对于家电产品的辐射伤害,从目前国内学术届的观点和媒体的舆论来看,两者的态度截然不同。目前很多媒体文章也在对电磁辐射作着一般的解释,对家电产品如电磁炉、微波炉等产品等所产生的辐射认为是比较微弱的辐射,这种辐射远远低于手机等通讯设备的辐射,认为是可以放心使用的。而从学术届的一般观点来看,电磁辐射长期低剂量的暴露容易造成健康危害,与国外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较多,居住较集中,实际公众接受的电磁辐射暴露水平比欧美高。尽管专家从学术的角度上认为低剂量辐射危害的客观存在,但却建议大家以一种宽松的心态来对待电器的辐射,以科学的角度来使用电器避免辐射。

电磁辐射主要是由电器中的线圈和马达产生的,随着距离的增加成倍递减的,所以最好的防辐射方法在于使用中远离电器,同时避免家电的集中放置。特殊人群在使用家用电器时注意采用防辐射设施,而儿童尽可能远离电器。

电器辐射是家中的冷静杀手

家庭电费从这个月开始调高,每千瓦小时的涨幅接近7.6%。大家在计算着如何节省用电的同时,是否对家用电器的“副作用”也有基本的认识?

家用电器日新月异,改进生活素质,在市场竞争下,“革新”款式抢在第一时间推出,许多仓促涌到市面上的“新发卖”产品,由设计、制造到摆上货架,它们究竟经过些什么样的品检管制?这一点,老实说一般消费者都还不尽清楚,而关键是,家里到处是先进电器,可有人认真想过电磁辐射的问题?

嘿,虽然不是人人家里都有微波炉,但肯定人人家里都会有个电视机。除了电视和微波炉,家里最常见还有电脑、电冰箱、冷气机、手机等。

也许你已经略有所闻,许多家用电器在启用时,都会产生不同强弱、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假如使用家庭电器的方式不恰当,或许就会将自己暴露于电磁辐射里,这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对电磁辐射缺乏认识

虽然说一般电器的辐射只属微量,在短期内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伤害,但制造商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同时,有没有也标明其产品在某个时段单位里的辐射指数呢?

利明贸易家庭用具的门市负责人庄德安说:“假如制造商标明了电磁辐射指数,对这方面有知识的人会更小心使用,但一般不懂究竟的消费者,也许就不敢买了。通常,说明书上会有‘请留意’或‘小心使用’等栏目,虽然很难看到厂家坦然承认商品有电磁辐射,但在使用规则里,往往都能巧妙地关注到一点。”

在使用手册里,有些指导使用者把电器安置在适当的地方,有些更直接提醒不操作时需关上电源。但无论如何都不会有这样的说明:本产品有微量电磁辐射,少靠近为妙。

电磁辐射是一种累积伤害,根本无法查出受害者是由哪一件电器或什么时候开始受到辐射,这样一来,似乎任何电器厂商都无须负起责任。

“就算很明显知道是由哪一种电器发出的辐射,就算向国外制造商提出投诉,那层层手续至少也得花上一两年时间,而且在本地消费者对电器的电磁辐射认识还不够,没这个观念,几乎从来没顾客关心过,一般要求了解的就是价钱和耗电量。”

自从不久前证实手机拥有比较严重的电磁辐射,泰国当局已经禁止小孩使用手提电话。手机辐射很快引起世人注意,也许跟它使用时最接近大脑有关。

电磁辐射可穿透人体

本地摩托罗拉公司的公关经理陈慧玲说:“其实,总公司很早就意识到手机产生电磁辐射的问题,因此特地印制指导比较安全使用手机的手册,内容包括无线电话操作时其电磁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影响的事实,手册以释疑的角度出发。不过,据我所知,除了传媒曾经向我们提出有关查询,我还没有接触过任何客户的投诉。”

可见国人对电磁辐射的认识仍然不够。

电磁波的频率单位是赫兹(Hz)。

你永远都不可能亲眼目睹这名“冷静杀手”,它无色无味无形。

当电磁波的磁场震荡频率超过10万赫兹的时候,就会对人体构成潜在威胁。不过,根据国际电器行业标准,电器离厂时,都要经过合格的电磁辐射防护检验,但,如果我们在家里把许多电器都集中放置,并且经常一起同时使用,那你就会有暴露在超剂量辐射里的危险。

超量辐射干扰人体生态钟

超量电磁波对人体造成伤害,其实早年就有记录。由1969到1982年,美国马利兰州有951名男子死于脑瘤,当时该地正在发展多项电器工业,而死者之中大部分就是电工或电器工程师。后来,得克萨斯州癌症医疗基金会针对一些遭受电磁波损伤的病人来作抽样化验,更发现那些在高压电附近工作的工人,他们的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一般人要快24倍。

只要电器处于操作使用状态,它的周围就存在着电磁场或电磁辐射。这种辐射具有一定能量,可以穿透多种物质,包括人体。根据审定标准,假如每平方厘米不超过50微瓦,而一天里的总剂量也不超过每平方厘米300微瓦, 那还算是够安全的。但危险是,它无色、无味、无形,你也许每天暴露在不同电磁辐射的累积中而不自知,因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缓慢的和间接的,也因为如此,它的危害性很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假如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就会大面积杀伤(甚至是杀死)人体细胞。电磁波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电流和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发生异变。这会干扰人体的生态钟,导致生态平衡出现混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出现头痛、乏力、悃倦、激动、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肤发热、脱发、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失常。

电磁波还会影响脑部神经系统,使脑下松果体生产褪黑色素的速度放慢,影响了正常睡眠。电磁波还可以伤害细胞膜,干扰激素,影响儿童发育,女性经期紊乱,男性性功能减退。电磁波对眼睛也有明显损害,它会使眼睛的晶体混浊,造成“电磁波白内障”。

电脑:低频电磁场可能影响胚胎

需要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应该参考手册上的规范的操作建议而跟电脑保持一个较安全的距离。一般人会认为电脑滤光屏能够阻挡电脑的电磁辐射,但有最新报告说,这种滤光屏其实对电脑使用者的保护性不大。

电脑在启动后,会产生电磁辐射,这其中包括了X射线、折频、超低频和静电场。幸好绝大部分的X射线会被屏幕上原有的玻璃罩所吸收,真正能漏出而又对人体有害的剂量非常小。但电脑周围所产生的特低频电磁场,却会对胚胎产生不良影响,长时间暴露于彼,有可能干扰到胚胎的正常发育,严重的情形,甚至会造成流产。

选购电器时,要细读使用手册,才能确保安全。

假如办公室里电脑太多并且面对电脑时间过久,应该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使空气中的正离子疏散出去。

微波炉:若微波泄漏应尽快远离

微波炉发出的微波,却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在电磁波的波谱中,它是介于超短波和红外线之间。微波穿透力极大,它能把东西煮熟是由于微波照射引起物品内部分子高速运动,产生摩擦,使温度迅速升高。微波炉在正确操作使用下,对人体不会有影响,但假如发现微波泄漏不慎伤害了身体,应尽快远离微波环境。一般轻微的情形,只要离开接触,被伤害的组织就能逐渐恢复正常。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

电视:负氧离子少会造成不适

看电视时,实在不宜太靠近。太靠近的话不止伤害眼睛,当电视机的显像管在启用时,它的负极会发出高能量的电子束。这些电子束猛烈撞击屏幕内壁的荧光物质时,屏幕上才会显示图像,但同时这也会产生具有穿透力的X辐射线。

看电视最好有个时间限制。假如要看较长的时间,应记得至少每小时离开现场一阵。坐位至少要和电视机距离两米以外,而且最好能装上保护屏,电视屏幕显示影像时也会放出大量的正离子,它们像磁石一样吸附空气周围里的负氧离子,使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大量减少。长期处于缺少负氧离子的状态中,人容易头痛、胸闷和食欲减退,那种长时间看电视的人,应该同时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

手机:安全性将是未来卖点

手机早已普遍流行,如今几乎是人手一机。手机是靠超短波的波段来操作,这种超短波的效应,比微波炉还要来得大。当一个人受到超短波频率没有受控的辐射时,会产生疲倦、头痛,而假如经过多次重复的惯性辐射,很有可能导至电磁波引起的伤残性白内障。

英国医疗监视组织副主席劳伦士查礼,如此告戒长时间手机使用者:“除非真有必要,否则应避免手机而改用普通电话,在无可避免时,也该让你的手机距离你的大脑远一点。”短波的杀伤力较强,且藏于无形。美国医药署发现:那些用无线电短波探测器来确定汽车速度的公路警察,很多都患有肿瘤。但手机的超短波强度是否足以致癌,至今还在争论。

德国也有专家研究出来,辐射通过量超过5瓦的手机就有可能影响健康,而小孩贪玩,随手抓起手机就拨的习惯很教人担心。但因为手机现在品牌太多,各家的性能与辐射通过量也不一致,一般是由2到8瓦不等,它们的真正安全指数,仍有待验证。有人预言:日后手机在市场上的战略点,将不会再是款式竞赛或是电池寿命的长短,而是会着重在手机电磁辐射量的最低安全水平上。

其实,除了上述日用电器,任何装有电子、有扫描功能、雷达功能、真空管的电器,在通电操作时,都会发出不同程度的电磁辐射。

现代都市,生活常遇电源,实在很难避开身边来自天然或来自人为的电磁所波及,因此,唯有把波及机会减至最低,是为上策。

防范电磁波辐射

·别把家用电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假如有应用手册,该根据指示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无论如何,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当电器不用时,最好把电源关掉,而不是让它处于备用状态,

以长远计,这样不止可以省电,或许还可以减少微量辐射的

累积。

电磁辐射与人体健康

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物质文明,也把人类带进了充满人造电磁辐射的环境中。由于电磁辐射危害人体健康。它已成为继水、空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并已被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列入必须控制的污染。我国环保部门也已于1999年5月7日正式告知新闻界:电磁辐射对机体(人体)的有危害。

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分为三种:

1、 导致人体全部或部分温度升高的宏观致热效应。

2、 仅使人体器官内的细胞或部分病变的微观致热效应。

3、 电磁波的电场或磁场与人体组织和细胞作用而引起的非致热效应。

产生宏观致热效应的电磁波功率密度在10mW/cm2微观致热效应在1mW-10mW/ cm2 浅致热效应在1mW/cm2 以下。

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主要体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致热效应,可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不可恢复的伤害,如:眼睛产生白内障、男性不育:当功率为1000W的微波直接照射人时,可在几秒内致人死亡。

2、高频弱电磁场对人体的非致热效应的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神经系统--人体反复受到电磁辐射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它方面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条件反射性活动受到抑制,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降低,局部性血室传导阻滞,消化不良等。

感觉系统--低强度的电磁辐射,可使人的嗅觉机能下降,当人头部受到低频小功率的声频脉冲照射时,就要以使人听到好象机器响,昆虫或鸟儿鸣的声音。

免疫系统--我国有人初步观察到,长期接触低强度微波的人和同龄正常人相比,其体液与细胞免疫指标中的免疫球蛋白1gG降低,T细胞花环与淋巴细胞转换率的乘积减小,使人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能力下降。

内分泌系统--低强度微波辐射,可使人的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紊乱;CRT、ACTH活性增加,内分泌功能受显著影响。

遗传效应--微波能损伤染色体。动物试验已经发现;用195MHz、2.45GHz和96Hz的微波照射老鼠,会在4-12%的精原细胞骨形成染色体缺陷老鼠能继承这种缺陷,染色体缺陷可引起受伤者智力迟钝、平均寿命缩短。

那么,在我们周围究竟有哪些电磁污染源呢?除了一些工业、军事、科学、医学方面大型射频设备以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大的电磁污染源就是手机、微波炉、电脑、VCD、电视机等,尤其是电脑,它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影响最大,原因是:

(1) 人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长;

(2) 显示屏离人距离近,一般为30cm左右。

这些辐射的频率都在100千赫以下,它对人体健康影响属于非热效应这一类。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在有关电脑屏幕与工人健康问题的最新修正意见中指出:在电脑屏幕工作环境有些因素可能影响妊娠结果。那么究竟影响谁,怎么影响呢?

首先受影响的是男方,长期受电磁波辐照,有可能使男性 *** 数减少,使 *** 基因畸形并可能变成不育或者畸胎,据一位研究男性学的教授说:10年前 *** 数每毫升1亿多的男性很常见,现在一年也碰不到一个,每毫升六、七千万的就算多了。医学上认为 *** 的正常值是每毫升六千万到一亿五千万个,少于每毫升六千万个就很难怀孕,其次是孕妇,有报道说在电脑前1周工作20小时以上的孕妇生畸形的概率要比普通孕妇高2-3倍,而生女孩的概率大。

面对这一重大优生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家庭和和社会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为了对国家、民族,对二十一世纪一代新人负责,我们有责任从青少年防起,很多青少年喜欢沉缅在游戏机、电脑前。他们更应受到特别的关怀,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应为他们配备屏蔽衣、裤。对于未婚青年男女更应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至于新婚夫妇,更应未雨绸缪。在女方怀孕前注意对电磁污染的防范。具体做法是夫妇两人上机前就穿具有防电磁辐射功能的防护服。一旦怀孕后,有条件的,女方暂时离开电脑前这个岗位,无法调离的,则穿上防电磁辐射防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