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是哪一年普及的?

电脑教程012

电脑是哪一年普及的?,第1张

80年代是开放的中国在思想上狂飙突进的年代,在那个时候大家都非常向往与西方接轨,快速使中国进入四个现代化。而其中“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各种宣传当中,计算机总是离不开的一种象征符号,和火箭、卫星、原子符号等搭配出现。在当时,学好计算机主要指的是学习编程,虽然大家都不太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但都是为了祖国现代化服务的一种高尚的理想,更多于探寻其实用目的。进入90年代的计算机新一次普及,与上一次不同的地方在于,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逐渐开始真正的发挥作用。80年代,和其他国家基本同步地,中国开始了中文输入的研究。王选院士的激光照排自不必说;而在办公室领域,由北京四通集团制作的打字机风行,此后逐渐被IBM兼容PC所替代。联想和求伯君分别开发的“汉卡”,是可以让当时的IBM-PC识别汉字字库的硬件。有了这样的铺垫以后,90年代初期,电脑加打印机的组合开始应用到更多的办公场所。汉字输入也有了更快捷的方法。经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验,由王永明开发的“王码”五笔字型在90年代得到大规模普及。当时人们要报电脑培训班,进去主要练习的就是五笔输入法。你可以试着问问50-60年代生的你的父母或祖父母辈,问问他们是否对“王旁青头戋五一”有印象。在掌握电脑操作技能之后,年轻人就可以充当文员,专门进行文字录入的工作。短短几年之后,中国人迎来下一波电脑普及浪潮,还是在图形操作界面被大规模应用开始。1992年,微软针对中国市场首次推出中文版的Windows3.2操作系统,而1995年Windows95面世后,中文版和其他市场基本做到同步发售,这一切都导致操作电脑的难度级别,下降到了普通人也能随便学会的水平。电脑对中国人而言,再不神秘。同样在90年代中期,适合普通人的互联网服务也开始逐渐的向下普及。虽然当时的拨号上网费和电话费都贵得惊人,但是从比较富裕的家庭开始,互联网也在中国有了群众基础。1999年9月,由10多家媒体联合主办了一场“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 ”,12名参与者需要体验如何使用当时并不完善的电子商务,在独立的房间内,通过网络来满足他们的饮食起居需求。这是现在国内大部分网民不了解的那段历史的终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了。2017年8月发布的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同时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但换个角度看,这其实意味着我国仍有接近一半的国民,即使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依然和电脑“绝缘”。如果他们不能掌握这一新时代的必备技能,就毫无疑问会被时代抛下,一旦他们同时陷于贫穷——这几乎是肯定的——那么他们将逃不出贫穷的诅咒。让全中国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进入信息社会,跟精准扶贫的大目标一样任重而道远。

电脑 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那以前,就全国范围来说,基本上谈不上计算机普及教育,只有少数科研部门进行计算机的应用开发,在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基本上都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使用计算机,只是少数专家的事情。

20世纪80、90年代计算机普及高潮介绍:

1、80年代出现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8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了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1981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普及委员会和中央电大联合举办计算机知识普及讲座,由我向全国讲授BASIC语言,当年收看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年起年年重播,收看人数超过300万人。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度里掀起这样规模壮阔的群众性的普及计算机知识的活动,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在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中,普及的对象主要是以下三种人;(1) 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 (2) 部分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3) 大城市中的部分中学生。普及的内容偏重于计算机知识,尤其是计算机高级语言。通过十年的努力,己经在大学的所有专业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结束了大学毕业生仍然属于“计算机盲”的历史。大家取得如下共识:计算机知识是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当时的条件,普及的内容主要是计算机高级语言。

2、90年代出现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从9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了全国性的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如果说第一次高潮的普及对象主要是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那末第二次高潮的对象已扩展到广大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知识分子,包括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中的人员。涉及的对象范围比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广泛得多。这次普及带有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成为人们求职的重要条件,各地各部门都制定了对工作人员在晋升职务、职称和工作考核中在计算机方面的要求,并要求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普及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以及常用的一些应用软件。

经过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我们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对这十年在计算机普及方面的成果应当有足够估计。

准确点说。中国电脑是一夜流行起来的。记得当初接触电脑应该是90年左右吧。但是等到96年的时候感觉边地都是电脑,网吧之类的东西。如果说他的存在对人类有多大帮助!信息化加懒惰化。想想看。现在有多少去看报纸?少了吧?除非那些出差或做车的。另外就是单位订购的。就算单位订购了报纸。又有几个人真正去看了呢?还不是坐电脑前。电脑的帮助。就是让人们更快知道信息!就拿这次地震来说。我当时只是感觉晃了3分钟左右。但是。通讯全断掉了。手机电话都打不出去。上网看了下。在两分钟后。网络上已经把地震的情况全部说清楚了。所以。电脑就是一个信息的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