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 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那以前,就全国范围来说,基本上谈不上计算机普及教育,只有少数科研部门进行计算机的应用开发,在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基本上都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使用计算机,只是少数专家的事情。
20世纪80、90年代计算机普及高潮介绍:
1、80年代出现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8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了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1981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普及委员会和中央电大联合举办计算机知识普及讲座,由我向全国讲授BASIC语言,当年收看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年起年年重播,收看人数超过300万人。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度里掀起这样规模壮阔的群众性的普及计算机知识的活动,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在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中,普及的对象主要是以下三种人;(1) 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 (2) 部分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3) 大城市中的部分中学生。普及的内容偏重于计算机知识,尤其是计算机高级语言。通过十年的努力,己经在大学的所有专业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结束了大学毕业生仍然属于“计算机盲”的历史。大家取得如下共识:计算机知识是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当时的条件,普及的内容主要是计算机高级语言。
2、90年代出现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从9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了全国性的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如果说第一次高潮的普及对象主要是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那末第二次高潮的对象已扩展到广大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知识分子,包括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中的人员。涉及的对象范围比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广泛得多。这次普及带有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成为人们求职的重要条件,各地各部门都制定了对工作人员在晋升职务、职称和工作考核中在计算机方面的要求,并要求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普及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以及常用的一些应用软件。
经过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我们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对这十年在计算机普及方面的成果应当有足够估计。
准确点说。中国电脑是一夜流行起来的。记得当初接触电脑应该是90年左右吧。但是等到96年的时候感觉边地都是电脑,网吧之类的东西。如果说他的存在对人类有多大帮助!信息化加懒惰化。想想看。现在有多少去看报纸?少了吧?除非那些出差或做车的。另外就是单位订购的。就算单位订购了报纸。又有几个人真正去看了呢?还不是坐电脑前。电脑的帮助。就是让人们更快知道信息!就拿这次地震来说。我当时只是感觉晃了3分钟左右。但是。通讯全断掉了。手机电话都打不出去。上网看了下。在两分钟后。网络上已经把地震的情况全部说清楚了。所以。电脑就是一个信息的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