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电脑教程032

计算机有怎样的发展趋势?,第1张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如下:

1、巨型化,指计算机具有极高的运算速度、大容量的存布空间;2、微型化,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必然;3、网络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4、智能化,让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

联想 从“民族品牌”到“滚出中国”,再到网红司马南的怒怼,它到底经历了什么?

某想是中科院计算所的“长子”,创办初期,计算所从物力、人力、财力、 科技 成果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在初创时期,依托计算所资源,还是有很多硬核技术,比华为先拿到程控交换机入网牌照,收购IBM,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它曾经是中国民族品牌和国人的骄傲。但一方面打着“民族品牌”“民族企业”去接zf订单,另一方面骚操作不断,“美帝良心想”,美国市场电脑价格比国内便宜三分之一,这是不争的事实,5G投票疑云种种等等,从神坛跌落。现在还有网红的硬怼,我们来看看某想的前世今生。

某想的创办人不是柳传志

2009年3月22日,柳传志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上说:“20年前,我走出研究所,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一间20平米大的传达室创办了联想”。以讹传讹,大家都误以为柳传志是联想的创立者。但事实上,柳传志是2009年才担任联想集团的董事长的,创办联想的另有其人。

现在可以到网上查找2009年的新闻,能看到这样的文章《柳传志任联想控股董事长,曾茂朝卸任》。从新闻稿上看出,2009年之前,曾茂朝一直是联想的董事长兼总裁,卸任后,柳传志出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当时,中关村大街上办起了很多公司,中国科学院士院计算支柱研究好多老师出去开公司,就是给人打工,验收机器,验一天能拿到三四十元,计算支柱研究所一个月的工资也就30多元,这对计算支柱研究所里研究员的思想冲击很大。所长 曾茂朝还是比较开明,他想能不能 计算支柱研究所自己办个公司,赚了钱,上缴所里,解决科研急需经费的问题,还能留住科研人员。

1984年11月,中国科学院士院计算支柱研究转化所里科研成果,投资20万元创办了全民所有制的中国科学院士院计算支柱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所长曾茂朝兼董事长,王树和任总经理, 科技 人员张祖祥和柳传志任副总经理。可以看出来,联想创立的时候,柳传志只是一个参与者,在他上面还有两级领导。

三顾茅庐

别小看这20万,那时候的20万相当于现在的2个亿。有人说,拿着这么一大笔钱,还有所里的房子随便用,起点很高,哪怕比起现在的初创公司,条件也优渥得多,应该一路开挂呀!现实是如此残酷,这三个管理层人员很快几近崩溃,原因是什么呢?他们被人骗了14万,公司刚刚起步,就丢掉了这么一大笔钱。为了生存下去,他们放下了技术人员的身段,开始沿街叫卖电子小物件,倒腾些电子表、旱冰鞋、运动裤衩、电冰箱等,和当时的“倒爷”差不多。

但知识分子心中的傲气和冲劲支撑着他们,可不能这么沉沦下去,要有技术人员的样。 他们开始琢磨,以现在力量靠沿街卖点货还不足以让公司续命,我们得找高手帮忙。

三人达成一致,拉 “倪光南”来背书。倪光南有什么来头?之前,加拿大国家研究所副院长来中科院考察,他对倪光南的汉字输入法产生兴趣,邀请倪光南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81年9月,倪光南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担任访问研究员。他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技术,决心将汉字处理成果做成一台使用的汉字显示微机。为此,他自己花了几千加元买了研制几台汉字微机样机的关键原件并带回国,包括DRAM、Z80CPU等。回国后他就组织课题组研发汉字处理和显示样机。

三人直嘀咕,我们是一家生死未卜的小公司,倪光南怎么会看上我们。那时,倪光南婉拒加拿大的高薪待遇,在国内名声大噪,从实力角度上说,倪光南不大可能看上这家该公司。倪光南还掌握了芯片核心技术,很多高 科技 企业都找过他,被一一婉拒,他坚定信念要开发一张属于中国自己的“汉卡”。

王、张二人去了几次,被挡了回去,老柳给他们打气,讲了三国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不要轻言放弃。王、张、柳又去了,可能都是科学院同事的缘故,又是所里的全民所有制公司,那就出手拉一把吧。倪光南最终答应加入这加公司,担任总工程师。

计算所技术成果转化,公司成立一年后开发出基于PC的“联想式汉卡”。要知道联想式汉卡从立项研究到出产品,中间花了十多年时间。但计算所的科研成果并没有技术入股到公司,这也后来有争议的地方,涉及到国有资产转移。

在计算机早期,处理器CPU性能有限,没法进行多任务作业,汉字字库庞大,处理需要时间,这部分工作就交给汉卡这个外挂。我们打出一个“高”字,屏幕会自动出现 ‘高兴’、‘’、‘’等一连串联想出的词组,联想公司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联想式汉卡利润很高,一套价格4000元,净利润2000元,那时候居民人均月薪才50元,公司形势一片大好。汉卡和微机捆绑销售,也拉高了微机的销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汉卡为公司创造了1237万利润。汉卡卖了10年,一共售出了16万套,上交利税上亿。

技工贸与贸工技路线之争

某想刚开始并不是大家相像中的软蛋,还有有些硬货的。创办初期,计算所从人力、物力、财力、 科技 成果等很多方面给与强力支持,就是把它当“长子”培养。联想汉卡是中科院10多年研究的成果转化,并没有作为技术入股到公司,这也是争议的焦点。所内130多名 科技 人员加入某想,他们在中科院的待遇一律保留,退休后还属计算所退休职工,享受国家退休待遇,公司还可无偿使用所里额仪器设备,光示波器的价值达到30万元。银行什么时候都嫌贫爱富,初创企业需要流动资金,计算所还提供了上千万元额贷款担保。

1988年某想开始研发ASIC芯片,倪光南敏锐地注意到了计算硬件的发展趋势,由小型电路向大规模集成电路方向发展,在联想式汉卡中运用这种新技术。在第七代汉卡上采用了ASIC芯片并获得成功。这种芯片销售了上百万片,由于国际巨头的竞争,效益很小,但也是一个大胆的试验。

1991年,联想开发了用于联想汉字激光打印机的ASIC芯片LXCG9000,也是另一个外挂,生成汉字的速度很快,每秒数百个汉字,将 HP激光打印机打印汉字的速度翻倍。在此基础上,还研发了LJ4B激光打印机,每台的利润超过5000元,联想激光打印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与外资大牌竞争中成长壮大。

1994年倪光南兼任国家“多媒体技术”国家技术开发项目技术组长,他为某想争取到了一个“多媒体吸纳篇和板级产品技术”国家级项目,获得1000万的资助,遗憾的是,联想负责人柳某没有批复这个项目。

1993年某想开展程控交换机项目,几乎与华为同时进行,还比华为较早拿一些到入网许可证,联想当时拥有的资源是华为做梦都想要得到的。

12月底,联想与廊坊市电话局签约。19994年元旦,第一台联想程控交换机LEX5000在河北廊坊开局成功。3年不到的时间,该项目为联想带来了286万元的净利润。程控交换机的毛率超过40%,但这种产品是卖给电信局的,回款周期长,因此,要扩大生产规模就需要大量流动资金,另外,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以推出更多的型号。 在这种背景下,这个部门的资金就捉襟见肘了,为了脱离困境,倪光南建议把程控部改为子公司,从总公司分出去,自负盈亏,还可以自己去融资。方案是由某想控股51%,员工自己投钱入股。当时大家看好程控交换机的未来,200万的个人募资超额完成了,连后勤、保安等争着向程控部要配额,但某想以项目需要持续资金投入为由否掉了这个项目。

CPU是任何一个电子产品都离不开的东西,而CPU的核心技术被WINTEL联盟垄断。倪光南觉得技术受制于人终归不是出路,迟早有一天人家会掐你脖子让你窒息而亡,决心做中国自己的CPU,他率队成立 “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相对于上述芯片而言,CPU的研发周期更长,对资金的需求更大,短期内是见不到效益的。在某柳看来,跟WINTEL联盟对抗,无异于自取灭亡。当时,联想在汉卡和电脑上赚得杯满钵满,小日子过得不错,根本不需要干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蠢事。

上述几个芯片项目在筹集到资金的情况下,也被拒掉了。两个人的矛盾日积月累,终于爆发了。1995年6月30日,某想300多位中高层聚在一起召开大会,气氛相当紧张。在会上,中国科学院的代表宣读了一遍文章《关于联想集团领导班子出现分歧的情况通报》,解除倪光南总工程师职务,原来研发中心的所有人员被下放到各个事业部的技术支持部门,由事业部经理领导。联想从“技工贸”彻底转型为“贸工技”,所有研发中止了。

倪光南在某想10年,研发费用支出最高的年份是1993年,但研发费用只占销售收入额0.67%,反观华为,投入研发最多的时候超过销售收入的15%。1995年同期华为上马程控交换机项目,任总倾家荡产,员工工资都发不上了。从此,铸就了某想和华为的分水岭。某想一手好牌,被打得稀巴乱,当时,某想拥有国内超豪华研发团队,领先华为拿到入网许可证,又有中科院得鼎力支持,要钱有钱,要政策有政策,要人有人,这是华为梦寐以求的资源,它却直接放弃研发,解散技术团队,走上一条买办的不归路。

国际化之路

2003年全球电脑增量不增收,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品牌站稳脚跟后,发力低端市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厂商都陷于你死我活的价格战,都心照不宣地大幅降价来争夺存量市场。DELL戴尔是直销模式,从做大客户一竿子到底也做小客户,去掉了中间商赚差价,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HP惠普采用“直销+分销“模式,对行业和大客户采用直销模式,其他客户采用分销模式,继续扩大在商用PC领域中国市场份额。某想一开始是直销,后来出现产品大面积积压的现象,杨某上台后,直接关闭了全国200多家直营店,调整为分销,形势一片大好,迅速扭转了局面,当年卖出5万台电脑。

Gartner公布了2004年中国PC市场销量排名,某想以25.1%占据国内市场第一,它让我们对某想的民族品牌有了认可,戴尔和IBM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

电脑没有核心技术,在深圳的工厂组装完成后贴上各自的品牌标识,差异化优势很难体现出来。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战进入白热化的程度,竞争使得利润很微薄。

根据IBM在2005年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报告,IBM PC部门从2001年1月到2004年6月累计亏损9.65亿美元。该报告还显示,IMB PC部门曾经多次亏损,即便把大量制造业务外包给中国的制造工厂也一样。IBM 在报告中透露,2003年录得亏损2.58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亏损额为1.39亿美元。

一个国内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继续拓展的空间不大,想要进入国际市场,另一个连连亏损,资不抵债,想要甩掉这个包袱,两方一拍即合。2004年,某想以现金+股票收购IBM全球个人计算机业务,还承接了IBM个人计算机5亿美元的债务。2004年是某想的高光时刻,其并购创造了 历史 ,以前只有外企收购中国企业的份,还从未有国企收购外资企业的先例,某想成为中国的骄傲,这让我们感到荣幸。人民网还发文大赞特赞了某想取得的成绩。“某想已经走过了20年,这20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某想与时代俱进,其发展历程是中国企业成长、成熟并走向国家化的一个典型样本,从侧面映射出中国经济变迁的轨迹………”

2000年左右柳某就提出了管理三要素的理念,第一搭班子,第二定战略;第三带队伍;搭班子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组建团队,雷军花80%的时间在找人上,有好的团队才有好的执行力。定战略就是公司的长期和短期目标规划,围绕这个目标来制定任务计划,任务层层分解到个人,用好的奖惩制度帮各级来实现具体任务。带队伍就是怎么用精神、物质奖励来激励员工,建立完善的培养、选拔人才的制度和机制。2004年杨某实践这管理三要素跟戴尔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一时名声大噪,柳某就被尊称为“教父”。

高空跌落

俗话说,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早在2008年,杨某就说过,某想国家化的最大阻力来自中国。所以,其在“去中国化”的路上狂奔,它要展现跨国公司的形象。2017年9月18日某想台湾官网搞了以日本军旗、日本武士为主题的促销活动,讨好日本主子。官网上“台湾”不是“中国-台湾”,而是“中国”“台湾”并列。

2018年的一个中午,某想微博发文自称是民族品牌的骄傲,晚上就开始补贴美国人民。一个数码博主发现,某想的hinkPad X1 Carbon (6th Gen)在美国官网上打了六七折, 该款笔记本电脑原价2269美元,折后价1520.23美元,约合人民币9679元。而这款电脑的国内售价是人民币17999元, 售价快高出一倍。美国还有一个神奇的网站,美国8通道,美国人民通过8通道买某想的电脑,简直是白菜价,大部分电脑六折起。好多华人做起了代购的生意,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链,在美国买电脑,发回中国,赚了大钱。我们民族品牌的骄傲要把国内卖价定得比国外高那么多?中午发微博要为荣誉而战,晚上就给美国官网的电脑打折?

再来说说5G投票的事?好多网友发文“为什么不投票给华为?”一时间激起千层浪,炸开了锅,网友奔走相告,控诉某想是美帝的“卖国贼”。某想出来澄清,说针对5G标准的Polar方案投资,某想投的是赞成票。事后,任老也表示可以理解某想的作法。但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有三项重要的投票,5G数据长码、5G数据短码以及Polar控制码,某想回应的Polar控制码,会议表明,它是投了华为的赞成票,不过,华为本身优势就很大,它的那一票影响不大,属于锦上添花。而在票数咬得很紧的5G数据短码投票中,某想两票弃权,华为以23:24一票之差败北。5G数据长码投票中,高通遥遥领先,某想2票投了高通,其获得最后的胜利。

尾声

某想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曾经为我们挣得了荣誉,第一个收购外资企业的国企,被视为国人的骄傲和民族品牌,曾几何时,忘了来时的路,失去了初心,自己立的“民族企业”“民族品牌”人设,经过一阵连环骚操作,多次崩塌,当初捧得有多高,现在摔得有多重。一方面标榜自己是民族企业,打民族牌,接zf订单接得手软,还骚操作不断,一幅美帝良心,用国内电脑市场赚的钱去补贴比自己富裕得多得的美国人民。有时候,心直口快,承认自己不是中国公司,想努力撇清和中国的关系,又连忙否认,大大方方承认就行了,一个外资企业,在美国卖的电脑比国内便宜,我们也无权干涉,这是人家的定价策略。大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不过是越来越失望而已。

大家觉得有意思,请点赞。

软盘简介:

软盘(Floppy Disk)是个人计算机(PC)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软盘的读写是通过软盘驱动器完成的。软盘驱动器设计能接收可移动式软盘,目前常用的就是容量为1.44MB的3.5英寸软盘。软盘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装可卸、携带方便。作为一种可移贮存方法,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

软盘的前世

出现

1967年 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张“软盘”,直径32英寸;

1971年 Alan Shugart推出一种直径8英寸的表面涂有金属氧化物的塑

料质磁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标准软盘的鼻祖,容量仅为81KB。

1976年 Alan Shugart研制出5.25英寸的软盘,售价390美元,后来用在IBM早期的PC中。Alan Shugart后离开IBM创办了希捷(Seagate)公司,他也被尊为磁盘之父;

1979年索尼公司推出3.5英寸的双面软盘,容量875KB,到1983年已达1MB;

20世纪90年代 3.5英寸/1.44MB软盘一直是PC的标准的数据传

输方式之一

古老的软盘图片

一、软盘的鼻祖——8英寸软盘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IBM推出的全球第一台PC,是计算机业里程碑似的革命性的飞跃。但是IBM的System370计算机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种计算机的操作指令存储在半导体内存中,一旦计算机关机,指令便会被抹去。于是在1967年,IBM的SanJose实验室的存储小组受命开发一种廉价的设备,为大型机处理器和控制单元保存和传送微代码。这种设备成本必须在5美元以下,以便易于更换,而且必须携带方便,于是软盘的研制之路开始了

二、5.25英寸软盘和餐巾

8英寸的软盘虽然从技术原理上已经很接近现代软盘,但缺陷就是体积过大,携带很不方便,于是5.25英寸的软盘诞生了。这里5.25英寸软盘的发明还有一个小故事,美国王安电脑公司当时打算发布用于字处理的计算机,感到8英寸的软盘太大,于是开始与ShugartAssociates公司合作生产小一点的磁盘。一天晚上,在波士顿一家昏暗的酒吧中,他们最后一致同意采用某种尺寸的软盘,这种尺寸就是餐桌上的一块鸡尾酒餐巾的尺寸,它的大小恰好是5.25英寸。从此这种软盘成为电脑的最佳

移动存储设备,容量也达到360K。5.25英寸软盘一直持续到90年代,后来终于被另一种体积更小、容量更大的产品替代了,那就是3.5英寸软盘。

三、大行其道的3.5英寸软盘5.25英寸的软盘虽然从体积到容量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它还是有很多缺点,比如软盘采用的外包装比较脆弱,容易损坏,体积也比较大。因此很多厂家并没有满足于这种软盘,他们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以寻求更为先进的软盘。新一代软盘的开发终于被日本的索尼公司拔得头筹。1980年,索尼公司率先推出体积更小、容量更大的3.5英寸软驱和软盘,不过刚推出的时候在当时并没有被一些主要PC厂家所接受,市面上流行的依旧是5.25英寸的软盘。

直到1987年4月,IBM推出基于386的IBM Personal System/2(PS/2)个人电脑系列,正式配置了3.5英寸的软驱后,这才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大家都被这种体积更为小巧、容量却是5.25英寸软盘的几倍的新软盘所吸引,从那时起,在IBM、康柏为代表的厂商极力推崇下,这种3.5英寸的软盘开始大行其道,3.5寸软盘以其便宜的价格、相对巨大的存储量(1.44M,百万级字节存储量)很快全面占领市场,而3.5英寸软盘驱动器也开始正式取代5英寸的软驱成为PC的标准配置,走向了它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这一绝对的垄断地位持续了十几年,一直到2002年。

软盘今生

闪盘、移动硬盘的崛起日渐使人们相信,软盘、软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软盘将被市场淘汰”“闪盘将在两年内终结软盘”的论调一时甚嚣尘上,而现有大容量软盘、软驱突然的揭竿而起,令市场顿生变数:到底谁将淘汰谁呢?

根据摩尔定律,电脑的CPU速度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但是传统软盘的容量多年来却一直停顿在1.44M上,早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把眼光投向了大容量、高速度的可移动存储设备。

此时闪盘应运而生。这种基于USB接口、采用闪存芯片的存储工具,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无需驱动器等优点,初刚面世便受到人们的追捧。闪盘的存储容量也由最初的8M一路攀升到2G,目 前64M容量已成为闪盘市场的主流产品。

前不久,Intel喊出了“终结软驱时代”的口号,随后联想立即发布了两款以闪盘作为标准配置的笔记本电脑,方正电脑也已开始推荐用户选用闪盘以代替传统的软驱。由于市场前景可观,加之技术和资金壁垒都不是很高,200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大小厂商纷纷上马生产闪盘,平均每月就有三四家新进入者。据赛迪顾问统计,目 前市场上各种品牌已近40家。

除了闪盘之外,移动硬盘、刻录光盘、MO、Zip等存储技术都对传统软盘虎视眈眈,图谋“篡位”,其中以移动硬盘颇受欢迎,堪与闪存盘平分秋色。前不久三星电子已在韩国明确宣布“包括桌面PC和笔记本电脑在内的三星产品以后将不再随机装配软驱,取而代之的是具备启动功能的USB移动硬盘。”

在闪盘和移动硬盘左右夹击之下, 传统软盘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互联网的普及更是给了软驱致命的一击。现 在小于1.38M的文件(一张软盘的容量),已经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以邮件的方式来传送和存储。人们普遍相信:软驱的使命即将终结,闪盘即将成为新一代移动存储领域的霸主。

但利与弊往往结伴而行。虽然大容量软盘、软驱具有分发和备份优势,但必须配备大容量软驱才能使用,在普通软驱上则毫无用武之地,这显然不具备易用性。

虽然闪盘发展的势头迅猛,但弘升却认定未来主流的移动存储方式将会是大容量软盘。“大容量软盘、软驱的最大优势是具有分发和备份功能。”刘嵘分析道。在采访中,刘嵘多次提及其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据刘嵘称,弘升拥有5项专利技术,有“最经济、最可靠”的方法使产品成本降低,价格比主要竞争对手艾美加的产品至少低30%。据悉,弘升新式软驱的价格不超过200元,比传统软驱贵不到一倍;144M新式软盘的售价则在10元以内。由于大容量软盘售价较低,在需要交换文件的时候,人们可以把文件拷到软盘之后连同软盘送给对方。

但闪盘的价格则较贵,目 前16M闪盘售价在100元左右。因此,如果用闪盘拷贝文件交给对方,就必然涉及到一个“归还”的问题,这就给用户带来了不便,这一点可以说是闪盘的致命伤。由于闪盘是采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存储介质,其成本肯定比大容量软盘高,因此,同样容量的闪盘价格永远要高于新式软盘。

但利与弊往往相辅相成。大容量软盘的软肋是其必须配备大容量软驱才能使用,在普通软驱上则毫无用武之地。而闪盘则无需驱动器,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就可直接使用,在易用性上显然更胜一筹。事实上,人们曾经对ZIP、Clik等高容量存储设备寄予厚望,但正是由于这些移动存储设备的驱动器和存储介质是分离的,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而且整体价格偏高,使这类产品至今难成气候。在国内,只在一些专业领域如广告公司、图片公司以及高级商业应用中才能见到它们的影子。“现在弘升能解决价格这一瓶颈,但无法改变软盘和软驱分离这一事实。”一家闪盘厂商的经理评价道。

可见,大容量软盘与闪盘是各有千秋,怎样取舍要视乎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应该说谁都吃不了谁。“在未来两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在问及与闪盘的竞争关系时,刘嵘沉思了一会后说。但谁会成为未来存储市场的主流呢?

弘升要实现当上移动存储市场老大的美梦,必须跨越三大障碍:市场认知、竞争对手和软驱普及。

国内用户对大容量软驱软盘的认知度低是弘升的第一道障碍。在国外,大容量存储观念已相当普及,许多电脑出厂时已不再配置1.44MB软驱软盘而改配大容量软驱软盘。但是,对绝大多数国内用户来说,大容量软驱软盘是新鲜事物。当记者向一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的朋友说起144M软盘时,他一脸的惊诧:软盘也有144M的?

对于新事物,用户总会持观望态度。因此,弘升要取得国内用户的认可还需要一定时间。在记者问及弘升打算如何培育市场时,刘嵘的答案是举办研讨会,以及到企业去开讲座。但这种推广方式短期内效果恐怕不大。

再者,当前弘升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艾美加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硬盘厂商,目 前居个人移动存储市场磁技术产品的领导地位。艾美加Zip系列产品自1995年问世至今,在全球已销售了3700万台,在PC机配置的市场占有率达11%以上。这头巨鳄对于2003年产品才上市的弘升来说,显然是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目前艾美加主攻中高端用户,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售价不菲,新式软驱800多元,软盘40元左右。弘升的出现已经引起了艾美加的高度关注,很难说在适当时候他们不推出低端产品。不过刘嵘强调,弘升合作方SpinDisk的专利技术能使产品的成本大大低于竞争对手。据刘嵘透露,艾美加曾有意出资1亿美元收购其专利技术,但遭到弘升的拒绝。“相对于每年高达60亿美元的软驱软盘市场来说,1亿美元的收购价无疑太少。“因此,我们没有转让专利,而是决定自己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刘嵘自信地说。

而且,大容量软盘只有在大容量软驱相当普及时,其最大的优势——分发和备份功能才能体现出来。假如你把文件拷到大容量软盘之后连同软盘送给别人,而别人又没有配置大容量软驱的话,你的软盘就形同废物。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院长朱学峰教授认为,使大容量软驱成为电脑的标准配置应该是弘升努力的方向,“如果只是一小撮人在使用,它的意义就不大。”

一旦弘升的大容量软驱成为主流配置,闪盘市场必然倍受冲击。虽然闪盘厂商不会坐以待毙,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弘升这个程咬金,它们往后的日子不可能再像以前那么滋润了。

朱教授与刘嵘的想法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虽然目 前1.44M软驱仍然是电脑的标准配置,但是业界普遍认为,3年后1.44M软驱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如果大容量软驱能够成为其接班人,则市场前景将无可限量。光驱的发展就是典型的例证,自从1991年光驱成为电脑的标准配置后,光驱的发货量一路狂飙,预计2002年全球光驱的发货量将超过1.3亿台。

而要成为标配,与联想、方正、同方等老牌电脑厂商结盟应该是弘升的必由之路,在早期甚至可以采取让利方式。对电脑厂商来说,如果只增加一百来块的成本,就可以向消费者提供装配了大容量软驱的电脑,显然会大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而弘升则可凭借着几大电脑厂商在国内市场上的影响力,使大容量软驱软盘市场迅速成熟。

在行业化战略方面,刘嵘表示弘升在初期将主攻教育、科研等重点行业用户。目 前,教育、科研行业对大容量软驱软盘的需求最为突出,传统的1.44M软盘早已无法满足文件的备份及传输的需要。先以教育、科研行业作为突破口,然后逐步扩展到其他行业是个不错的选择。在9月份的研讨会上,弘升就邀请到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以及广东工业大学这些华南重点高校的教授参加,足见其用心良苦。

虽然刘嵘一再表示,大容量软盘与闪盘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但明眼人都清楚,一旦大容量软驱成为标配,闪盘对消费者而言就形如“鸡肋”,其市场肯定会大受打击。但闪盘厂商也不会坐以待毙,象朗科这样的闪盘巨头已经喊出了“让闪盘成为标配”的口号。大容量软盘与闪盘之间的争霸战打响,虽然胜负难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弘升这个程咬金,闪盘厂商往后的日子不可能再像以前那么滋润了。

软盘退出历史舞台

据悉,拥有软盘七成市场的索尼公司宣布,将在2011年3月正式终结在日本销售这种老旧的存储媒介。3.5英寸软盘作为个人电脑存储与交换文件媒介已经有30多年历史。

1981年索尼率先推出3.5英寸软盘,最后取代了原有的5.25英寸软盘格式。不过随着文件与程序大小不断增长,软盘也被后来居上的存储媒介所取代,包括CD、DVD、Zip与U盘等,索尼在日本的软盘销售数量从2002年的4700万片下滑到2009年的1200万片。

许多厂商其实早已停产软盘,苹果iMac在1998年首开风气之先抛弃了软盘,戴尔在2003年跟进。索尼在海外市场也大半终止销售,软盘的消失早在预期之中。

虽然软盘从此退出,昔日的辉煌还是存在的,对于为社会、世界做出贡献的人,我们应该铭记心底!

参考资料:http://news.163.com/10/0512/00/66EMF2LU00014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