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简单的思维导图怎么画?

html-css050

三年级简单的思维导图怎么画?,第1张

工具篇

手绘的工具,最简单。

1,空白纸一张

A4纸就可以了,再大一点也挺好。纸上不要有各种线条,白纸最好。

2,彩笔一副

水彩笔也好,彩色铅笔也好,有啥用啥。

水粉水彩之类,感觉有点太高大上了,驾驭不了。

甚至,没有颜色丰富的彩笔,只有一支黑笔,都可以开始手绘思维导图。

一、确定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

1、先将中心主题画在白纸中间其实,无论是儿童还是大人们,在画思维导图的时候,第一步要做的都是先将中心主题确定下来,并画在白纸中间。之所以要先将中心主题画在白纸中间,是因为这样有利于儿童们思维的发散。

2、进一步扩张思维导图的分支接下来儿童们要做的是:进一步扩张该思维导图的分支,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们在扩张思维导图的分支时,要从中心主题向外扩张。另外,儿童们还可以想象成树的分支进行扩张,其中越靠近中心主题的分支,枝干则越粗。

二、补充以及完善

1、用图形来表达各分支的内容。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完成后,接下来儿童们则要进行补充和完善了。在进行补充和完善的时候,儿童们可以用图形来表达各分支的内容,这样会更生动,并且能较好的发挥儿童的创意。

2、给各分支加上合适的关键词。此外,还要给各分支加上合适的关键词,这样能便于记忆和理解。

扩展资料: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思维导图传入中国内地。最初是用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的,但后来主要被工商界(特别是企业培训领域)用来提升个人及组织的学习效能及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科教学方面,历经52年的发展,也没在学校广泛应用。

华东师大刘濯源带领的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十五年的研究及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思维导图”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学科教学,因为“思维导图”过于强调“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而非“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图像记忆”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把知识记住”的效率,但却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属于一种浅层的学习。

  思维导图课程的学习即将告一段落了,通过学习。我也想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历程。

  在刚开始基础思维导图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麻烦。思维导图,最重要的就是他的中心图,我一直对画画很不擅长。老师说,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临摹,以后联系熟练了再自由发挥。我真正发现,对图像不擅长只是问题中很小的一块,因为我根本没有产生那种像水龙头一样源源不绝的灵感。思维导图,是发散性的思维工具,它可以建立非常多的分支。第一条主分支不超过7条,常规则是保持四条,而我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总感觉,只能构思到一两条,其他内容像是东拼西凑的。内容偏题,没有抓住重点。我一开始画的图,都是黑白调。没有什么色彩和图画,结果过了一段时间拿起来。真的是一头雾水,搞不明白自己想什么。

  老师的思维导图,很有趣,中心图是卡通画,分支上有很多小图标。一看就让人记忆深刻。我最记得第一次线上课程张老师指导的,颜色不超过7个,小图标不超过10个,颜色搭配要清晰,黑白色,不算入7个颜色当中。所以,我的黑白画还差的一道彩虹。

  我并不是一名老师,我的工作是服务业。学习思维导图的初衷也很纯粹,我觉得事情一多脑子就死机了。经常觉得自己的能力非常有限,我喜欢读书,但方法粗糙,抓不到重点。就是因为思维导图是一项很好用的工具,我便开始了自己的取经之路。

  在学习了基本的概念后,就像我刚才说的。一开始的体验很糟糕,我知道了方向还未掌握方法。而且一开始的作业对我来说,也是一座大山。

  在学校的时候,我是3分靠天赋,5分靠蒙,只有2分是学习。在一开始的学习中,让我们试着使用思维导图学习语文课文,数学逻辑。我猛地发现,自己的基础没有打好。我知道他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却解释不了过程,或者是表达不出来。一节课的时间和信息量并不多,40分钟简单概括了所有知识要点。最初的时候,一次线下课,我要听两个晚上,第三个晚上呢,我就把记录下的关键词整理成提纲,开始绘图,再进行语音分享。综合来说,起初学习的效率是非常有限的。经常思考的脑壳疼,又搞不清楚。反反复复听,再理解,再记录。但是呢,通过用思维导图分析一次,深度分解后,我的逻辑性增强了。

  从最开始迟到交作业,到现在争上游。我培养起来了对思维导图的兴趣,与激情。我不敢说自己现在的最好的,但是我更加开朗了,画的多起来了,虽然画的很一般甚至只能说是一次即兴涂鸦。但我确实感觉,思路被打开后人就灵活了起来,积极性就来了。

  学习是一段艰苦的路,人生与学习是并行的,我很高兴这几个月的学习,能让我又掌握了一门技巧,使用思维导图学习法用于工作,用于生活,用于思考,不就是在时光长廊点了一盏明灯吗。

  谢谢大家!这就是我对思维导图学习的总结。

      绘制思维导图前需要一些准备,自己要明确绘制导图的目的,主要是准备给谁看的、起到什么作用。可以在脑海里或者草稿纸上初步构思导图的主干和支干、导图的类型(纯文字、纯图还是图文结合)。当然,文具也要准备好。

      思维导图里图的作用是为了更形象生动地再现或者替代文字,或者为了区别或引起读者注意。图片、图形、符号都可以,只要相关即可。绘制一张导图从在纸的中心绘制中心图开始的。尽量选择吸引眼球的、相关的图,大小约为纸张的1/9,合适就好。导图中为了突出某些主干或支干内容时还会用到插图。插图在文字旁,要容易辨识出来。绘图不是必须很美很专业,中心图最好三色,不要担心图太丑,当然,逼真形象生动的图肯定会让导图加分不少。平时可以多用“香鞋子”的方法来构建图。

      导图中另一个重要要素就是字。字要少而精,关键字。一线一字,字在线上。靠近中心图的字字号可以大于分支上的字。需要的时候中文、英文、其它文都可以使用。需要时可以加编号便于更好地表达内容之间的顺序。一个主干和它展开的支干的字颜色最好一致。特别的字也可以用不同颜色区别出来。

      导图中的线是对绘图者思路广度和深度的反映,对阅读者也是引导。可以用实线虚线、藤蔓线,当然也可以用创意的树干来代替。从导图中心向外越来越细,流畅无间断。不同主干的线条颜色最好不同,这样更直观地区别出思维的展开维度。一般来说,主干线的个数是7+-2。深入打开的层次不超过5层。

      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为导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增加视觉冲击和美感,还可以直观地体现出区别性与相同性。所以绘制导图时要合理使用色彩。

      在导图里还可以加自由主题部分,内容在逻辑上不一定属于导图中的哪个分支,但又相关或者更好地帮助表达、理解内容时可以在导图合适的位置插入。

        绘制完导图后做一下检查,查漏补缺,逻辑合理性等。这样一幅导图就完成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