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塞纳河上的十座名桥是?

html-css011

巴黎塞纳河上的十座名桥是?,第1张

巴黎塞纳河上的十座名桥是米拉波桥、比阿盖姆桥、阿尔玛桥、圣母院桥、双倍桥、新桥、艺术桥、卡卢索桥、亚历山大桥、伊阿纳桥。

米拉波桥

桥身用青色的钢铁铸成,满是旧工业时代特有的罗纹、铆钉,增添了许多沧桑的味道,两边的桥墩各有青铜雕刻的海之女神像;米拉波桥附近的河岸最宁静,没有喧嚣的市井声音,就像那首依然刻在桥侧的短诗《米拉波桥》一样。

比阿盖姆桥

离开米拉波桥向东,是一条横跨在塞纳河上的双层桥——比阿盖姆桥,桥的上层是地铁6号线的轨道,下层通汽车、自行车和行人。沿着人行道在河的中央处伸出了一个平台,上面是一尊青铜像,策马奔驰、手执长予,前进的方向正是埃菲尔铁塔的方向。也许比阿盖姆桥不是塞纳河上最美丽的桥,但是却能在这里看到巴黎最美的风景。

阿尔玛桥

阿尔玛桥墩上有4座法国士兵雕像,其中一座名叫“如阿夫”的雕像,它是由著名雕像家迪鲍尔制作,现在成为了塞纳河水位的标记。阿尔玛桥是塞纳河上最“新”的桥,其设计非常简洁。而真正让它成名的原因是戴安娜王妃殒命于此,就是阿尔玛桥右岸的隧道内的第13根柱子,让这朵“英伦玖瑰”猝然凋谢。阿尔玛桥也由此一夜成名。

圣母院桥

圣母院桥由两岸分别向河中伸出一段石头墩柱,中间是一段优美的金属弧度,正是这并不被太多人注意的圣母院桥,连接着巴黎的两个中心:巴黎圣母院和市政厅。

双倍桥

双倍桥有非常特别的木头颜色,在永远灰色的或者青铜色的塞纳河桥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它建成的时候专门供当时在旁边的教会医院里的修女使用。如今桥中央宽阔的“双倍”空间,成了玩滑板车的少年和手鼓艺术家们的天地。

新桥

新桥或许是塞纳河上最出名的桥了,它曾经是无数电影和照片中美丽的取景地,虽然被称为“新桥“,却是巴黎最古老的一座桥,它建于1578年,是巴黎建桥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塞纳河上第一座桥面上没有建房屋的石桥。新桥还是巴黎的商业中心,桥上很热闹,有书商,自编自演的艺术家、流动摊贩,甚至还有拔牙的。

艺术桥

艺术桥是座步行桥,没有汽车通行,是一座墨绿色的小桥,由纤细的钢架支撑着,用一块一块的杉木铺成,桥中间种着鲜花和灌木盆栽,配上长条木椅,色调古朴,十分怀旧。在这里观赏卢浮宫和西岱岛最惬意不过了。

卡卢索桥

卡卢索桥建于1831年,原名“圣佩尔桥“,因桥头正对塞纳河左岸的圣佩尔街而得名。1834年,国王路易.菲得浦把它改成现在的名字。卡卢索桥初看虽然并不起眼,但这灰色的建筑,沉重的石头质地,褪去了花哨的修饰与后天的雕琢,是真正从中世纪流传到今天的巴黎的感觉。而今,桥的两端各保留了两座17世纪的雕刻。这座桥连接起巴黎最重要的两大博物馆,卢浮宫和奥塞美术馆。

亚历山大桥

亚历山大三世桥于1900年落成,有“世界最美的大桥“的美称,全长107米,桥身由一个拱桥组成,桥身较低是为  不影响香榭里舍和荣军院的视野。作为当时法俄友谊的象征,桥以奠基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桥的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石柱,石柱上是镀铜骑士群雕像,桥身是一群水生动植物图案与一组花环图案,桥上做工精致的金属路灯在夜间更添魅力。

伊阿纳桥

伊阿纳桥的左岸是埃菲尔铁塔,右岸是夏乐宫。它本身没有太多醒目的雕塑、花样。但每天有无数人走过它,走向自己的梦想。

巴黎(Paris),是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世界四个国际大都市之一,其余三个分别为纽约、伦敦和东京。

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48°52′、东经2°25′。广义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环城公路以内的巴黎城市内,面积105.4平方公里,人口200多万;大巴黎包括城区周围的上塞纳省、瓦勒德马恩省、塞纳-圣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埃松省七个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这片地区在古代就已经被称作“法兰西岛”(ile-de-france),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100万(2016年),几乎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

巴黎最古老的桥有三座:玛力桥、王桥和新桥。这三座桥都是17世纪前建的,距今300多年了。玛力桥建于17世纪初路易十三时代,桥的名字来自建桥者———建筑师玛力。他将每个桥墩都塑了凹刻洞。桥南是圣路易岛,岛上的房子看去和桥一样古老,建筑物已经倾斜,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女弟子卡弥儿·克罗黛工作室墙皮都脱落了,可隐约看见裂缝。王桥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钱建了这座桥,以后成为巴黎人举办庆典的地方。历史上法国伊丽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结婚庆典以这座桥为中心,当时吸引了50万人前往观赏。它的南岸是思想家伏尔泰工作过的楼,他1778年5月30日在这个小楼辞世。旁边还有作家阿那多尔法兰西写作10年的地方。

新桥则是最有名的桥,它名叫新桥,实际最古老。1578年由亨利三世奠基,工程因内战中断,到1606年建成已是亨利四世时代了。此桥长238米,宽20米,是巴黎塞纳河上最长的桥。桥有12个拱,每个拱上塑了不知名壮士的头颅,有的怒目圆睁,有的闭目静思。新桥横跨西岱岛,桥下的岛像尖刀似的伸向塞纳河,将河一劈为二。新桥建成后整整两个世纪,一直是巴黎的商业中心,桥上热热闹闹,有书商、自编自演的艺术家、流动摊贩,甚至拔牙者。直到今天,新桥仍激发着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从桥上走过,见桥两边的人行道还建有半圆形石椅,椅面凹凸不平,记载着岁月沧桑。

这座巴黎最古老的桥却叫新桥,已近400年历史

水天一色

距新桥不远处,是专为行人而建的金属为主体的艺术桥。桥上种植着花木,有塞纳河上花园之称。站在艺术桥上,只见桥北是卢浮宫,桥南是法兰西研究院,桥东是大法院,曾关押过路易十六王后,桥西就是王桥了,视野开阔,水天一色。

塞纳河上最金碧辉煌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桥。这座桥以其独一无二的钢结构桥拱,将香榭丽舍大街和荣军院广场连接起来。建此桥为庆祝俄国与法国的结盟,当时是1900年前后,俄法两国在百年前还是世仇,拿破仑曾挥师攻打俄国,使莫斯科烈火屠城。100年后两国一笑泯恩仇,而且意味深长地将桥通向拿破仑墓。大桥两端四只桥头柱上镀金的雕像,由长着翅膀的小爱神托着,它的华丽造型和色彩在巴黎特别显眼。

最招致批评的是1996年建成的戴高乐桥。它外观像迪斯尼乐园的单轨列车,建桥费用2·4亿法郎,是预算的10倍。重要的是,建桥初衷是改善奥斯特利兹火车站附近拥挤的交通状况,可1996年8月启用以来,塞车未见改善,桥上车辆却稀稀落落,甚至高峰时间也不见多少车辆通过。花了那么多纳税人的钱,却没有实用价值,法国人说把钱扔水里了。

说到花都之桥不能不提巴黎塞纳河游船。30多座桥白天显得庄重朴实,晚上则妩媚动人,这景色只有从游船上才能看到。游船都自备发电机,船舷两侧成排的大探照灯,航行时将灯光撒在两岸,照得如同白昼。

这种船上设有露天座位,下部有带暖气的玻璃罩舱,冬暖夏凉,四季咸花都之桥巴黎塞纳河上的步行桥,它启发了多少画家的灵感,所以名叫“艺术桥”

宜。从船上望见巴黎圣母院后半部哥特式造型,你会感到人类建筑艺术的伟大,还会联想到维克多·雨果笔下面貌丑陋,但心地善良的敲钟人;经过巴黎大法院的古堡,使你为红颜薄命的路易十六王后惋惜;南岸老得变形的楼让你想到伏尔泰在窗前时而瞑思,时而奋笔疾书;仰望夜空,似乎看见音乐家肖邦与女作家乔治桑在谈情说爱,窃窃私语;也可能体会到大文豪海明威穷逛巴黎时自得其乐的悠闲。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啊。不过在游船上,不会只沉浸在对历史的追思中,周围兴奋的游客会将你拉回现实生活。两只游船擦肩而过时,大家都亲切地招手致意。游船驶过桥下,桥上常停留一群一群的游客,热情地向船上招呼“你好吗”,然后他们随手将手中瓶子里的水洒下来,有时洒的可不是白水,没喝完的可乐都洒下来了。桥上人开心大笑,船上挨洒的人对恶作剧者也不在意,同伴不仅不为他擦拭,反而继续捉弄他。河两岸一些游客席地而坐,有人弹琴,有人聊天,看游船驶来,手舞足蹈,有的小伙子甚至在游船明晃晃的灯光下顺势脱下裤子,光屁股冲着游客跳现代舞,引得船上女士大声尖叫。 塞纳河边还住了一些船上人家,他们与住在楼里的人家无异,船上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电视、电话一应俱全,他们是喜欢住在水边,不住楼里罢了。不过这条船只能停泊,没有航行的权利。尽管如此,这条老旧的船比市区相当面积的房子要贵。有些水上人家将桌子搬到河边,几人围坐桌前正儿八经地开烛光晚会,看得船上游人直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