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目前的创新业务投入对企业绩效会产生什么影响

新手学堂010

小米公司目前的创新业务投入对企业绩效会产生什么影响,第1张

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企业绩效可以有许多指标来显示,在过去的文献中,许多国外学者分别从企业绩效中的不同指标的角度,阐释了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

我个人认为雷军的说法比较片面,肯定不是越多越好,应该是结合企业实际量力而行。

1研发投入决定了企业的创新性

在雷军发表这个看法的时候着重批评了华为的做法,并且认为华为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太多,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资金浪费,这个我真的不敢苟同。

在2018年华为投入研发的费用达到了113亿欧元,占到企业营业额的15%左右,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惊叹是数字。高昂的研发投入让华为在手机和通信商领域一直保持着创新性,并且帮助华为取得了行业领先的位置。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研发投入总有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产出相应的结果,毕竟创新不同于模仿,损耗和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并不能算浪费。

2雷军变相的为小米辩护

小米初创开始一直以性价比著称,还有一点一直被人诟病,那就是缺乏创新性。

不管雷军每次在发布会之前为产品造势,但是在公布对应手机的所有信息后,大家发现其实还是一款组装机。把各种高性能的配件组装在一起,那么手机性能必然不会太差;再加上小米手机一如既往的低廉价格,手机一直比较畅销。

一直讲求性价比真的不算好事,手机的创新性决定了手机的价格。如果雷军继续从研发费上为小米开脱,而不是去解决小米创新性的问题;性价比带来的高昂销量只能算一针强心剂,未来小米的路子肯定会越来越窄。

3研发投入还是要量力而行

雷军说的一点是没错的,那就是研发费用肯定不是越多越好。

比如真的让小米拿出华为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小米的资金链承受不住那么大的压力,将会直接断裂,最后小米会只有破产倒闭一条路。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小企业有小企业的做法;研发投入还是要结合实际,在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拿出尽可能多的费用投入研发,这绝对是正确的。

我觉得结合自己的理解发表任何想法都没错,但是不应该点名道姓的批评别人。华为虽然投入多,但是人家现在基本上算国产手机以及通信商中的一哥,足以说明华为的巨额研发投入并没有白费。如果仗着自己技术出身就畅所欲言的话,真的有点贻笑大方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五条规定:“企业应在每年纳税年度终了后至报送年度纳税申报表以前,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相关资料说明,并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二是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近三个会计年度的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应符合收入占比的要求,即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三是企业当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60%以上。四是企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与此同时,第六条还明确,“企业虽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但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以及本通知有关规定条件的企业,不得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已享受优惠的,应追缴其已减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在享受优惠期间的某一年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当年就不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

近日,预备冲击科创板企业芯原微电子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竟然和小米造芯梦不谋而合!

据悉,芯原微电子融资企业为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湖北小米长江实业基金合伙企业)是小米旗下的投资公司。小米为什么会投资芯原微电子呢 有媒体说,这是与雷军的造芯梦息息相关。雷军一直都想跟友商华为一样有属于自己的芯片,这样就可以摆脱“小米是一家没有创新,没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公司”,但直到现在小米只在2017年2月发布了自己研发的处理器“澎湃S1”,之后研发的芯片都以失败告终。并且小米无法承担巨额的芯片研发费用,因此澎湃系列处理器停滞不前,芯片成为小米的痛点。实际情况如何呢睿财经小编调查发现,资本运作的背后,迷雾重重。预期说是造芯,不如说是小米要“护盘”。

小米如何才能实现雷军造芯梦调查发现,小米自己研发芯片难度极高,并且小米现在的资金链无法支撑高额的研发费用。于是,小米投资芯原微电子,成为这家公司的第四大股东,如果小米继续研发芯片芯原微电子将会为小米提供技术、设备等支持。

小米+芯原微电子等于几睿财经分析发现有几大疑点:其一、小米现在资金链非常紧张。小米上市一年来市值蒸发1500亿元,小米未能在股市中套现获得资金补偿。 小米投资芯原微电子看似来寻求技术、研发、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实则没有多少资金给予支持。其二、小米投资芯原微电子只是资本投资。小米市值蒸发、股价大跌,在股市中小米一败涂地。但小米不甘心就是放弃股市融资的机会。对芯原微电子进行融资。其根本就是塑造芯片概念,为夭折的股价护盘。其三、芯片产业是一个重资产长线投资,小米基金仅占6%的股份,短期获益可能性不大。

芯片研发到底有多难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华为在手机研发投入超过400多亿元。华为麒麟980处理器的研发费用高达20亿元,这是因为华为前期研发中投入了数千亿元,才实现后期研发成本降低的结果。按照华为研发华为麒麟980的需要20亿计算,小米2018年研发投入才58亿元。而芯原微电子是一家名不见经传小公司,芯原微电子注册资本才36亿元,研发实力和资金有限,无法开展高端芯片研发活动。

因此,研发资金这一项,小米和芯原微电子都谈不上可持续性。我们知道,芯片研发是极其烧钱的。如果真正研发芯片,巨大的资金投资可能会导致两家公司资金链断裂。一位接近小米人士对睿财经分析认为,小米借助芯原微电子公司研发芯片,能够像华为麒麟一样支撑起半边天不现实。

“雷军和小米的造芯只是遥远的梦想。”该人士表示,小米可以借助芯原微电子上市之后,通过芯片概念拉升股价,然后进行套现。这更加现实,也符合互联网的小米一贯市场运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