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格力能否超越雷军的小米?

新手学堂015

董明珠的格力能否超越雷军的小米?,第1张

全民关注了五年的大赌局——董明珠雷军十亿赌局究竟谁胜谁负,随着小米财报的公布答案似乎已经揭晓。

小米2018年全年财报,显示小米集团2018年总营收1749亿,同比增长526%,调整后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595%。

与此前格力电视2018年度业绩预告营业收入在2000亿元—2010亿元相比,小米2018年总营收未能超过格力电器,雷军最终输了与董明珠的十亿赌局。

但是雷军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还没看到格力的正式财报,赌局就还是没分出胜负。

雷军称:"格力的正式财报我也没看到,她(董明珠)有跟我联络。"

其实雷军的回应并不是没有道理,既然是比营收,那就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财务报表来看,而不是用一个已有的财报跟另一个营收预期来比。

我们现在为这场赌局下结论,未免有些过于早。毕竟没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结局会是什么,会不会发生逆转。

不过,相比较于雷军实事求是的想用事实来看输赢的态度,董明珠似乎早已认定了格力会赢。

董明珠曾在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称与雷军的十亿赌局格力已经基本胜出,还表示与雷军的赌局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是做互联网的属于轻资产。

但董明珠的这份自信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荡然无存,从小米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米除了把发展重心放在手机上之外,还将物联网当成了核心战略。

雷军在《致投资人的公开信》中表示,"2018年是⼩⽶AIoT崭露头⻆的⼀年。AIoT已被公认为下⼀个核⼼机遇,是新时代的"超级互联网"。未来5年,我们将All in AIoT,专项投⼊至少100亿元。"

而董明珠也很看重物联网这块儿,物联网设备是格力当前业务的四大板块之一,她还曾表示不放弃做格力手机就是为了完成智能家居的生态闭环。

由此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格力和小米在物联网业务上将会成为真正的竞争对手,而小米在物联网的发展方面显然比一直以实体经济技术为骄傲的格力有优势。

从中国移动方面获悉,中国移动将成为小米IPO的基石投资者。不过中国移动表示暂时不便公开具体的投资金额。

除了中国移动,目前高通、顺丰控股关联公司也正在洽谈投资小米IPO,其中中国移动的投资规模为1亿美元。

该报道还指出,小米港股IPO定价区间在17港元至22港元,计划融资规模不超过61亿美元,最早6月21日启动认购。

小米IPO估值可能在600亿至700亿美元,低于华尔街日报之前报道的700亿至800亿美元。在上月底“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发布的2018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小米以750亿美元的估值在全球20大互联网公司中位列第14。

小米在此前的招股书中披露,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总营收达到3441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699亿元人民币。2017年全年,小米的净利润为536亿元。

在冲刺港股上市的同时,小米已经宣布将暂缓发行CDR(中国存托凭证)。6月19日,小米官方微博称,公司经过反复慎重研究,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内地的上市计划。小米集团将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内地上市。为此,公司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起申请,推迟召开发审委会议审核本公司的CDR发行申请。

有分析认为,由于市场对于小米的估值判断分歧较大,让小米现在香港上市,取得相对稳定的估值后,再以CDR的方式回归A股,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这些大佬钱只是数字啊。

随时关注小米官网,2014年米粉节定为4月8号早10:00—晚1000;首先访问小米官网就可参加了。

4月6日是小米公司成立的日期,为了回馈一路支持的粉丝,小米将4月6日定名为米粉节。每年都会在这一天前后举办粉丝的盛大狂欢,并进行米粉的答谢活动。小米(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Xiaomicorporation)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也是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由雷军、王川等于2010年4月在北京创立。小米总部科技园位于北京海淀区安宁庄路,现任董事长兼ceo雷军。小米企业主要经营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IoT平台、智能硬件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智能手机业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小米于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小米公司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并且创造出众多智能硬件产品,其中多个品类销量第一。公司从2010年创立,2012年营业收入已突破10亿美元,2014年年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公司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66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7年的1146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1%;毛利从2015年的27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5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37%。

3月8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了格力和小米的10亿赌局。董明珠表示,“他的数字没办法来确认,他不是上市公司,他怎么说也看不到。他如果上市了,或许愿意兑现。上市后不是看市值,是看你的销售,笑死了。”

2013年12月,在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年度人物奖项获得者雷军表示,5年内如果小米的营业收入击败格力,希望董明珠赔自己1块钱,董明珠在现场强硬回应道:“1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2018年年底,雷军和董明珠的5年赌约到了兑现的时候。

“小米估值已超过格力市值”

“2018年不是还有一年吗?”被媒体问到与小米雷军的赌约,董明珠昨日回应称,“他的数字没办法来确认,他不是上市公司,他怎么说也看不到。他如果上市了,或许愿意兑现。上市后不是看市值,是看你的销售,笑死了。”

此前雷军在公开信中提到,小米2017年10月提前实现了营收过千亿目标。格力财报显示,公司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营业额里面,总收入已经超过了1120亿元。据业内人士预测,格力全年营收有望达到1550亿元。

2013年赌约成立的时候,小米的营业额为316亿元,格力的营业额为120043亿元。两人的赌约在2018年底到期,小米和格力谁的赢面会更大?

产业观察家刘步尘告诉记者,如果从两者的营收金额上来看,格力赢的概率比较大。“格力2017的营收在1500亿左右,2018年底格力营收目标是2000亿。小米今年底,比较难实现2000亿的营收。”

如果从市值的角度看,又会是另一个结果。近日,小米传言已经启动上市,一份由媒体披露的小米Pre-IPO融资项目方案显示,目前小米底层资产估值540亿美元,上市后保守估计市值为1000亿美元。另一版本称小米市值或达2000亿美元。截至3月8日收盘,格力市值为319796亿元,按目前汇率,约合5047亿美元。

从两家公司成长性来看,刘步尘认为小米的成长性更好,“格力的问题是过度依赖空调,其他没有培育起来,或者说虽然在培育,但是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小米的情况要好得多。”

根据证监会和投资银行的消息,小米定于2018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CDR,成为中国首家CDR企业。为了配合CDR的发行进度,小米将上市时间推迟了1~2周,将于2018年7月9日进行CDR和香港IPO的定价,并于2018年7月17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行IPO。

此前,小米在本月3日向港交所提交了IPO招股书,在提交招股书后,相关分析机构预测小米估值介于65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在本月25日,报道称,小米将于6月7日为相关IPO融资100亿美元举行上市聆讯。

据小米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小米的营收分为4个业务板块,分别为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及其他。以2017年为例,小米的营收确实主要来自智能手机,2017年,来自智能手机行业的收入为8056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703%;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营收为23447亿元,占比为205%;来自互联网服务的营收为9896亿元,占比为86%。

什么是CDR?

中国存托凭证(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CDR),是指在境外(包括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当地保管银行,由中国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以人民币交易结算、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投资凭证,从而实现股票的异地买卖。

来源:搜狐

该收入在我国处于较高的地位,而且也能够远超其他竞争者的营收。小米集团不仅是世界五百强公司之一,而且也能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因为这个公司不仅能够提高服务质量,而且也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而这就是该公司的发展优势。

这个公司的未来可期,而且及发展潜力巨大,因为该公司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投资,而且也能够不断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小米集团第三季度总收入达781亿元,这个收入的水平较高,而且在我国的地位很高,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有三个:

一、这个收入的确让人惊讶和赞赏。

我之所以会这么说,就是因为小米公司的营收的确让人感到意外,并且也能够让我们特别惊讶。而我们不仅能够为该集团的收入点赞,而且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该公司的关注度。因为相较于其他企业来说,该公司在第三季度就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营收,的确让人赞赏。

二、这个收入能够体现小米集团的发展前景。

这个收入之所以能够位于全国的前列,就是因为这一营收不仅能够进一步体现小米的地位,而且也能够印证小米的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个收入才具有较高的价值,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这个收入远超同行业的平均收入。

这个企业的确能够成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并且进一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因为这个企业能够推出更多新产品,而且也能够对消费者负责。因此消费者不仅能够购买该公司的产品,而且也能够大力支持该公司的发展。所以这个企业的营收能够远超行业内部成员的营收,并且达到更高的标准。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