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的手机品牌,除了华为不都是组装的吗?为什么很多人都只说小米是组装厂?

新手学堂017

国产的手机品牌,除了华为不都是组装的吗?为什么很多人都只说小米是组装厂?,第1张

其实严格意义来说所以手机都是全球采购零部件进行组装,只不过实力强的品牌会在一些核心零部件上用自己的东西。苹果的处理器跟系统是自己的,华为的处理器和基带,存储等一些零部件是自己的,三星自己率程度应该最高,处理器可以自己做,屏幕,存储很多都可以自己做。其实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不用过于在意是不是组装机,只要好用就行。但是从科技公司的角度来看当然是自己能做的东西做多越好就说明自己的实力更强,产品被人制约的可能性越低。至于你说的小米作为组装机被人诟病我觉得主要原因还在于部分极端粉丝以及小部分高管在网上挑话题导致。oppo,vivo一加这些品牌也是组装,但是很低调,把自己产品做好了卖,就完事了。华为也有很多人说不买华为不爱国的观点,但是你可以观察一下其实华为官方是不怎么提这件事的,相反很多次首发还选择的国外。小米的话用户群体很年轻,以学生为主,所以在网上的活跃度明显更高,加上小米习惯的饥饿营销策略要靠热度来支持,因此你可以发现每次发布会小米都是拿友商尤其是国内品牌进行对比吊打。但是事实上小米虽然性价比很高,但是硬件的可靠性相对较差,因此体验达不到发布会说的那么好,粉丝不在意,但是对于路人来讲是很反感的。而且国产手机品牌里面官方那国货作为卖点应该只有小米一家吧。所以简单来说就是你的产品力没那么强,但是发布会吊打这吊打那儿四处树敌,极端粉丝又在那儿吐槽华为爱国营销,反而自己官方确实打实的爱国营销,说这高配低价,说那是厂妹机,树敌多了别家粉丝自然有意见。当初自己是搞了个自研处理器,据说是买的其他某家国产的处理器,然后希望借此提升股价,然而那款处理器性能差发热高,这又与小米部分极端粉丝吐槽华为芯片没技术含量形成强烈对比。这种事对了就败坏好感了。低低调调做好手机就完事了,没人管你,但是自己实力不强又爱挑事那就惹人嫌了。

我觉得很大程度是由于小米现在刚刚起步,产能不足,唯一的竞争力是它的性价比,产能的低下,资金不足,需要建立一定竞争的基础,决定了小米必须依靠这样一种销售模式来获得利润,设想一下,如果小米成为街机,饥饿营销对于强烈的市场要求来说,一方面可以在短时间内回收资金,扩大生产的速度和规模,重新摆到有严重需求的市场中,另一方面可以吊消费者的胃口,炒高知名度,减少广告投入成本,从微薄的转发量可以看出,其实很多时候以送手机为名,实则是在打广告,真正获得中奖的也许只是个幌子,可想而知,这间公司获得的利润那是相当可观的,低广告投入,高知名度,高回收资金率,足以在市场内壮大自己,稳固自己的地位。但这种饥饿的销售模式带来的缺点也是相当大的,有些人不愿等转向购买其他产家的手机,或者等其他具有好的参数手机价格下调,打败小米的性价比;到时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也可以说是致命的,除非小米更代速度要快,继续它的性价比高之路。这是我个人对小米手机这种饥饿营销的看法,如果有一天它产能高了,资金足了,这种销售模式应该会被取代,它是特殊时期的方式而已

这里面首先要明白,饥饿营销不是小米首创,也不是无法复制。小米很多人都认为是饥饿营销,其实在这一点上,雷军和小米是背了黑锅。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小米的模式和手机行业的特点决定的!小米是要用较低的价格做高性价比的同时保证品质的手机,而手机行业的特点是,生产成本和生产的数量有直接的关系。怎么理解?比如小米5x,如果生产10万只,成本可能是1499元,小米不赚钱,如果销售只有8万只,那小米可能会由于积压库存而导致2万只的亏损;如果销售20万只,那成本可能为1450元每只,如果销售100万只,那成本可能就只有1250元。所以小米为了不让自己亏损,甚至有利润,需要尽量保持零库存,零滞销,开始定的量不可能太多,而由于他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的定价与品质,品质会超出同价位手机很多,买同品质,同配置的手机,其他品牌会比小米高处2/3甚至1倍,所以,每次的手机对消费者来说都会远远超出预期,从而会导致供不应求的情况,就让消费者感觉倍饥饿营销了,小米也就背上了黑锅,这只是个人分析,不代表真是情况,如有出入,希望理解!

很简单,1 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2 最终的结果呢?

众所周知,从小米1开始,大家就一直在抢购。作为一家企业的老板,他肯定希望自己的产业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么 小米手机希望的是什么? 大卖。最终结果呢? 2015年到2016年很难过 。 为什么?因为手机,并不是一个垄断的产品,没有小米 还有华为,雷哥是人狠货不多,但是雷哥有在货少的时候加价卖吗?没有(别说那些和黄牛合作的话,连你自己也说服不了)。

从上面说,小米手机不具备饥饿销售的条件,他不像大蒜,今年被人买断,没有了。囤货的人进行饥饿销售抬高价格。苹果手机和当年的诺基亚有饥饿销售的条件,因为没有其他手机有IOS系统,其他手机用塞班系统也要付很多钱。但他们饥饿了吗?没有,手机是终端,卖出手机才是服务的开始,手机上所有的东西都会给后续带来可观的利润。你可以把手机想像成当今网络的账号。想想QQ为什么这么火? 因为其注册用户这么多,微信没有QQ账号的前提也不会发展这么好。

再来横向比较,小米一直做的是性价比,性能是要有的,而且积极地使用最前沿的东西,比如高通处理器。别说首发不首发的,新旗舰肯定是用最新的处理器。那么带来的就是供货不足的问题。要和三星抢,要和各大厂的旗舰抢。很好想像:雷哥做了1000万台没有装835的小米6,就等着高通10万个 ,10万个的往过发货835呢。

再看华为,有自己的处理器,供货也会有紧张的时候 ,新的东西由于工艺不成熟,各种因素,产能总是跟不上正常。 再看蓝绿,他们聪明的一点是,处理器上差不多就行,最新的哪能轮到我们用呢?我们专心把音质和拍照做好就行了。至于中国姑娘们,说起处理器,她们可能压根不知道 ,手机里还有个零件叫处理器,哈哈。

说到最后,手机大家都在抢份额?饥饿销售能说的通吗?你信吗? 小米今年做了一个一直没断货的手机 小米NOTE3,代表了雷哥对自己供货的期望。但不断货也是在其他方面做出了牺牲的,这个你自己查。或自己想。

手机不是大蒜,你不卖有的是人卖,它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他是随时都可以生产的电子产品,你不卖,总有人替代 。

显然不利于,并且弊端以初步显现,很多用户正在流失。

在小米发展前期,主打低价、高性价比,那时候其他手机都比较贵,而且那时候小米的用户并不像现在这么多,初创公司资金有限,产能有限,一批批放货是可以理解的,那时候买小米可能只是为了满足数码爱好者的好奇心。

可如今环境变了,主打性价比的不再是小米一家,其他家的手机也便宜,性价比也不错,最重要的是人家有现货,而不像小米这样屡抢屡败,两三个月都抢不到。用户的耐心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拥有众多选择以后,如果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比如iPhone X),那一般人可能都不愿意傻傻地等着。

如今的小米也不是当初的小米,如今的小米已经是一家大公司了,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厂商前十,对于这样的公司用户显然不会有更多的宽容,主流旗舰机还经常断货这就有点让人不能容忍了。抢到的当然会开心,感觉捡了大便宜,但更多抢不到的,会有种被耍猴的感觉,特别是多次未果,负面情绪会增加,可能会做出影响小米形象的行为,即使有实力,三人成虎到时候也很难逆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