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进字节有多少期权

新手学堂014

14年进字节有多少期权,第1张

前一阵字节跳动程序员,年仅 28 岁的郭宇财务自由,宣布退休的消息在网上火了一把,这个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细节就不多说了。

我刚看了这个新闻之后,起初内心出现的几个关键词是:卧槽、牛、羡慕……在意识到瞎感慨、羡慕没啥用之后,我心里不禁有个疑问:他的钱是怎么来的?

我找在字节上班的朋友打听了一下,据说郭同学近几年投资赚了钱。当然还有网上大部分传的,郭同学的发家致富是因为有字节跳动的期权,期权的价值随着字节的估值翻上了天。

说到期权,估计很多人对期权不太清楚,除了关注热点,我们还得学点知识对不对。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期权,省的将来大家遇到类似机会了,你一脸懵逼,甚至掉坑里。

同时,因为我不是专业的,只是接触过,所以讲的不对、不严谨的,大家多担待。

讲期权之前,我们先接着上面说完郭同学的期权。

郭同学 2014 年加入字节,当时字节估值 5 亿美元,现在字节估值 1000 亿美元以上,估值妥妥的涨了 200 倍啊。如果当时有 10 万期权,现在值 2000 万;如果有 100 万期权,现在值 2 亿。就算考虑上后几轮字节融资带来的稀释,打个折扣,那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

那么郭同学有多少期权呢?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引用几年前他和同学的对话,大家自己猜测吧。

郭同学的事说完了,我们继续说期权。

先举个例子:

比如公司承诺你说,4 年之后,可以按每股 10 块钱的价格,购买公司 1 万份股票。期权的“期”就是指 4 年时间;期权的“权”就是 10 块钱购买 1 万份股票的权利。

等 4 年之后,如果公司的股票价格涨到了 100 块,你依然可以用 10 块钱的价格购买 1 万份股票。花 10 万买的股票就值 100 万了,转手卖出去之后,你能赚 90 万。恭喜你!

另外一种可能是,如果 4 年后公司股票价格掉到 8 块钱,这时候你肯定就不会按 10 块钱价格购买股票了,不行使这个权利你也不会亏钱。

期权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不算少见,这当初是从硅谷那些互联网公司学来的。

公司为了留住你,同时也为了长期激励你,期权通常不会一下都给你,按上面的例子来说,4 年时间,可能每满一年给你 1/4 数量的期权,或者是按月给。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把期权称为“金手铐”。

上面的例子继续展开说,如果干满了两年,还没干满四年,离职了期权怎么办?

这种情况,需要看之前你和公司怎么约定的。通常有 3 种方式:

干满 2 年,给了 50%,那么就可以对这 50% 的期权行权,然后带走,等着公司上市后变成股票。

公司回购你这 50% 的期权。

被公司收回,什么都没有。

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在 2008 年打工的时候,公司给过我期权,数量不多,具体的价格、时间已经完全记不住了,后来离职的时候,期权都被公司收回了。当时对期权完全不懂,想着收回就收回呗。后来那家公司发展的不是很好,即使我坚守到现在,那些期权啥也兑现不了。否则,我现在肠子都要悔青了。

这个不一定。比如小米早期,就有高工资低期权、低工资高期权两种方案供员工选择。

如果你觉得老板靠谱、公司有希望,同时少拿点工资也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当然可以选择低工资高期权。博一把,一旦成了,那么期权带来的财富肯定远超过工资。

当然选择高工资低期权,也能理解,毕竟生活不易,很多人都要养家糊口。而且创业公司的成功率非常低,期权最后能兑现都是小概率事件。万一期权不能兑现,除了损失了工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也不小。

但是大家要小心,有的公司会用期权给你画个大大的饼,刻意把你的工资压到非常低。如果老板真有诚意,起码会给你开一个可接受的工资。

期权是为了留住和激励优秀员工的,工资太低,优秀员工的忠诚度、稳定性怎么保证?

如果你遇到的老板是天天把分期权挂在嘴上,但是迟迟不和你签协议,那你要小心了。无论怎样,任何口头承诺都没有任何意义。

一定要白纸黑字落在协议上,特别是行权时间、价格、数量、期限、公司回购价格等等要写到合同协议里,省的将来产生纠纷。

当然,最省心的还是找一个靠谱的公司,比如:

公司的创始人信用好,如果他之前兑现过期权,那就更好了。

是著名投资机构投资的公司。

过往的融资都很顺利,而且每一轮融资公司估值都涨的很快。

能吸引很多优秀的人才加入,也能侧面说明这家公司比较健康。大家都眼瞎的概率还是很小的。

写完以上几点,我不禁想到了曾经的乐视,好像能满足以上好几点……

进入公司差一年,为什么期权相差很多?

拿字节跳动来说,入职时间差一年,可能期权差一个数量级。发展越迅猛的公司,这个差距越大,早期公司估值低,越早加入越有优势。

期权怎么变现?

通常除了公司回购,只能等上市了。

员工是否可以卖掉期权?

一般来说,员工是不能出售期权的。如果员工可以出售期权,只能卖给你的公司。

再说一下干股。

有些技术大牛在加入创业公司的时候,创始人可能会对技术大牛说:你出技术,不用出钱了,我白给你 20% 的干股(或叫技术股)。

干股听起来好像挺好,大家一起干,不用出钱,还可以分红。

但是通常干股是虚股,只有分红的权利,没有参与经营、决策的权利,往往也不能转让。

干股是不规范的叫法,由于技术合伙人没有实际出资,也没经过工商登记,有可能忙活半天,最后你的名字都不会出现在股东名单里。如果之前也没签过协议,这么不清不楚的,将来会不会被踢出局,都不好说。

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去工商局登记变更,把干股变成法律上认可的股权。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估计很多读者会觉得,期权、股票这些离自己太远,和自己关系不大。

千万别这么想!

第一、现在互联网行业给股票、期权的公司不算少见,提前储备点知识,万一以后谈 offer 的时候出现这些字眼,你也不至于啥也不懂。

第二、觉得自己现在还很菜,公司的股票、期权都是给核心员工的,轮不到自己。现在菜又怎样,谁不是由菜变强的,现在没有股票、期权,不代表以后也拿不到。

第三、在工资不降低或者可接受的范围内,我建议大家拿股票、期权,万一哪天自己就莫名其妙的发财了呢。

第三点大家一定要谨慎,再次提醒一下你们,别为了股票、期权就接受一个特别低的工资,这块我教训深刻。

就写这么多吧,希望这篇扫盲文章能让你们有收获。起码我旁边的码农二毛又有收获了:

二毛说:四哥你这么一说,我明白了,我现在就算能跳槽进字节,就算给我期权,现在太晚了,字节估值都这么高了,别说暴富,估计连汤都喝不上了。我应该怎么办呢?

我说:打开你的炒股软件……

二毛说:我明白了,四哥你是让我买字节的股票,拿着股票也可以跟着字节市值上涨赚钱。

小米公司的试用期没有年终奖,但是有一些其他的福利政策,比如:入职即可享受带薪年假,每年可享受15天带薪假期;提供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每月发放补贴,比如餐补、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每月有员工活动,如拓展训练、户外拓展、团队建设等;每年提供一次旅游机会;定期举办各类技能培训,帮助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小米公司提供的这些福利政策,既可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又能让员工在工作之余享受到更多的福利,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1小米股权结构最大股东是雷军 小米的股份构成就需要从小米的创业历史开始了 小米号称八大创始人,其中的七位:雷军、林斌(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光平(原摩托罗拉中心高级总监,主持设计“明”系列手机)、刘德(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黎万强(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黄江吉(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以及洪峰(原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 

2另外一个人是王川,多看创始人,也是雷军天使的项目,专注于改良Kindle的阅读系统,创立多看之前开发了一套被国内大部分KTV采用的点播系统,所以对于开发Linux系统以及Android很有心得,在多看的时候就着手开发电视盒子——小米盒子的雏形。 

3小米在2010年创立时,规模是含7位合伙人的14人团队,就是“上梁山喝小米粥”的14个人。王川是后来被小米收购成为合伙人及重要一支。按照小米团队扁平化的思路,团队仅为三层:合伙人、核心管理层及基层员工。 因为没有任何公开资料,只能根据坊间传闻及行业惯例得到一些信息。最初雷军的股份在40%左右,其余的合伙人在5%左右,留给员工的期权池在10-20%。所以看到雷军的股份是其余任何一位合伙人的5-10倍之间,甚至超过其余合伙人的总和。

4创立小米时,雷军的身家在几十亿人民币左右,远超其余所有人的总和,是其余任何一个合伙人的10-100倍甚至更多。 因为雷军在当时已经名满天下,不仅是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半创业人(做过金山的CEO),还是成功的创业人(和陈年一起倒腾了卓越并成功在2004年卖给Amazon,估价为7500万美元),还是成功的天使投资人(投资估值曾高达30亿美元的凡客,后来上市的YY和猎豹等等,以及若干没上市的明星项目)。 

5其他人真的很出色,然而只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而已。虽说创业只是有限公司和有限兜底,不是拿自己的身家做抵押。但在投资人的眼中,间接或者直接就是和创业者的身家有关系,身家越高,投资人愿意赌你。 小米作为互联网初创企业是没有天使投资人的,因为雷军本人就是,他也参与了后续融资。在小米创业时,其它合伙人的资产加一起可能只有雷军的百分之几。雷军既出钱又亲自出任创始人CEO当然股份占比很高。

“有想来集度 汽车 的吗?坑不多了。”

入职集度 汽车 一个多月后,罗敏敏在脉脉 汽车 同行交流圈里发起了“求贤贴”。仅一个礼拜的时间,帖子吸引了超过140人回复,前来询问的人,包括上汽大众、吉利等传统车企的员工,也不乏理想、小鹏等新势力。罗敏敏感慨,一时间, “后台咨询的私信多到快要爆炸。”

自2021年开年以来,互联网造车大军里,又多了一些新的身影,从百度、小米到360,原来的 科技 巨头们纷纷一头扎进造车业。与其充满着雄心壮志的造车计划一同到来的,还有打响的新一轮抢人大战。

在网上看到集度 汽车 的招聘帖子后,理想 汽车 的员工徐宇第一时间按下收藏。因为百度在自动驾驶上的优势,集度 汽车 成为他眼中比较有潜力的新新造车公司。当天晚上,他迅速做好一版简历,准备发到对方邮箱时,为表示诚意,他还专门加上一句“希望获得面试机会”。

虽然自己所在的公司位列新造车第一阵营,但在徐宇看来,自己的薪水属于“入职即巅峰”,过去两年多,基本没有变动。

更让他感觉“压力山大”的是,在前五个月销量只有22万辆的情况下,公司内部却流传出要将目标销量提升到10万辆的说法,而且还将和员工的年终奖挂钩。在他看来,2021年即将过半,但距离年度目标还太远,“难度太大,大家都很焦虑,聚在楼下抽烟的同事都变多了”。

在集度 汽车 给徐宇的反馈里,如果能顺利入职,月薪就可以提升大约30%。他认为,吸引自己的,除了基本工资的上涨,还有“大厂”出了名的福利。

进入2021年,几乎每隔一个月,就有 科技 巨头官宣造车。一向财大气粗的 科技 公司们,也带着砸钱挖人的劲头闯进 汽车 圈。先是雷军宣布十年投入100亿美元,紧接着,集度 汽车 CEO夏一平就抛出未来五年投入500亿元的规划。

为了快速搭建团队,招人也成为CEO的当务之急。出任集度 汽车 CEO后,招聘花费了夏一平大部分的精力,即便是周末,他也会从早上9点开始,连续面试12个小时直到晚上。按照计划,明年年底前,集度 汽车 的团队规模将扩充至2500-3000人。

“新造车在起步之处,便是从传统车企等地方抢人的,因此给的薪水还算理想”,徐宇称,“这意味着,在这轮新的抢人大战中, 科技 巨头们需要花更多的钱”。

以第三方招聘网站上的信息为例,同样招聘数据分析师,蔚来给出15-30K的月薪,虽然集度 汽车 的薪水也在同一区间,但是比起蔚来的13薪,后者却给出了18薪。

在宣布与哪吒 汽车 联手造车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360公司便开启了 汽车 团队的组建。为了吸引人才,6月1日,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更是亲自在社交媒体上广发英雄帖,并表示“公司在薪酬待遇方面全面放开、全力支持。”

360重金寻求的职位包括感知融合算法、软件架构、信息安全、智能驾驶开发等岗位,根据新浪 财经 的报道,仅是这些岗位的推荐奖金,就共计高达数十万元。

不过新的记录还在被高管打破。近日有媒体爆料称,小米用股权加薪资高达10亿元的待遇挖角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不仅如此,小米还向多位传统车企的研发大咖抛出橄榄枝。虽然之后胡峥楠以“消息不实”予以否认,但在天价挖角的传闻背后,是人才稀缺,以及相关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水涨船高的行业共识。

当 科技 巨头们走上同样的路,头部公司理所当然地成为它们重点瞄准的目标。蔚来、小鹏和理想都成为挖人的“重灾区”。在5月蔚来的发布会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感慨,“最近挖我们的人实在太多了,没办法,我们要把同事的信息都隐藏一下。”

一位蔚来员工则证实,“近期加入蔚来的新员工,需要签订一份竞业协议。”而这也是蔚来阻止资源外流的常规操作。据路透社报道,早在2019年4月,蔚来便通过罕见的长达一年的竞业禁止条款,阻止帮助其进行IPO的投资银行服务其他竞争对手。

为了留住员工,各家都使出浑身解数。蔚来基本上采用“全员持股”,此前曾有员工介绍,其在2018年入职时,获得了2000股蔚来股票,到2020年年末,随着公司股价涨至50多美元,自己也“坐地成为百万富翁”。上述蔚来员工称,现阶段,公司仍会给新员工期权奖励,“有的人是1000股。”

一位曾面试理想 汽车 的员工表示,理想 汽车 也许诺会给新入职员工4500股期权,每年900股,分5年行权。6月8日晚,身为“造车新实力”的岚图也官宣开启了员工持股计划。

不过对于核心高管,以及自动驾驶研发等领域的“关键人才”,从 科技 巨头到此前的新造车都面临着“一贤难求”。

小鹏 汽车 人力资源高级总监林娇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智能化专业,大多招聘的是电子电气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市场决定供需关系,与智能化相关的职位,起步价比其他职位高出20%~30%。

一名车企内部人士向未来 汽车 日报透露,小米正在全球挖无人驾驶领域的大佬“镇场子”,“百万美元年薪起步。”在该人士看来,如果招到关键人物,就意味着他可以自带团队,也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

第三方招聘网站信息显示,今年以来,自动驾驶研发、智能座舱设计、软件工程师、销售、用户运营等岗位的需求同比增幅已经超过18倍,年薪甚至达百万以上。对于自动驾驶前端负责人这一职位,蔚来就开出了“月薪95K以上,16薪”,即年薪超过150万元的丰厚报酬。

“对于顶级人才,滴滴显得尤为慷慨。”一位曾在车企任职多年的中层在接受Tech星球采访时透露,现阶段滴滴的目标是传统车企副总级别的人物,开出的待遇是200W,而在传统车企,这些人的待遇大多是年薪60W-80W。据介绍,从今年3月开始,滴滴放出的职位也大多集中在D8-D10。

“并不是牛的人才都是志同道合的人,也不是你们看到所有人才都适合。我们更多的是在找高端人才里面的志同道合的人。”夏一平如此感叹。

(注:文内受访者皆为化名)

作者 | 吴晓宇

编辑 | 王妍

小米想有5000名员工推行了175亿左右的股权激励,也就是说平均到每一个员工头上有35000块钱,当然这并不能是完全平均的。因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得到的肯定会更多几十万,上百万,普通的员工可能就1万 2万。

推行这种股权激励,当然是为了更好的刺激企业的员工为企业工作,因为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努力单靠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不行,也要让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等级职位的员工更热爱公司,有对公司的归属感,公司的发展才能更好,大部分公司到一定程度都会给达到员工等级要求的一些员工行使股权激励计划。就是把公司的一些股权分配给他们,但是这个是冻结的,短期内他们是不能卖出去的。

这种股权激励计划一部分是直接配伍,就是现在它,虽然有一个1~2年的冻结期,但是到了冻结期之后它可以直接卖出去,它不需要自己再去花钱买一个是股票的期权激励,期权尽力的意思就是现在公司股票可能是20块钱,等两年之后这公司股票涨到40块钱了,这些员工仍然可以选择花20块钱的代价买这个公司的股票。当然了,小米这次所实行的就是真正的股权激励,不需要花钱买的那种,达到一定员工统计的就有这个东西。

对公司发展来说真是个好事情,因为一个多亿对于小米公司来说不算什么特别多的钱。如果真的能大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需要太多员工工作效率提升5%,企业净利润一年提升3%,那么这一个多亿早就出来了。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好,为这个公司发展服务,这公司才能更好的发展,这是聪明的做法。

不是。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的“小米启动上市后最大规模员工激励计划向4931位员工授予约1749亿股小米股票”的文章可见不是每年。1、

2019年7月,小米曾向2万多名员工发放了每人1000股股票;

2、2021年7月2日,小米向700名首批入选小米“青年工程师激励计划”的员工授予总计1604万股小米股票;

2021年7月6日,小米宣布向技术专家、新十年创业者计划首批入选者、中高层管理者等122人授予1197亿股小米股票。

“小米加入 汽车 行业,车企的内卷才真正开始。”一名传统车企的员工对于小米 汽车 的成立,发出这样的感叹。

小米 汽车 正式宣布成立不到一周,在某职场社交平台上,“小米 汽车 求职互助小组”里已经有超过300条讨论的帖子。伴随小米 汽车 在北京正式落户的消息,内推、面试、投递简历成为该小组近期讨论的热点话题。

粗略统计,小组内参与讨论者的标签有蔚来、吉利、长安 汽车 、通用 汽车 、上汽、一汽-大众、广汽、现代 汽车 、天际 汽车 、北汽等整车厂的员工或前员工,另外还有泛亚、博世、采埃孚等 汽车 供应链企业的从业者,大家讨论的核心都围绕着投递简历情况、面试进度、薪资待遇等问题。

据报道,有猎头表示小米挖人,给出的薪资比市面高出20%-30%。作为今年上半年才宣布造车的小米,似乎有成为 汽车 圈“最佳雇主”之一的苗头。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高薪与“造好车”之间到真有着直接的关系?

激励还是内卷?

近日, 吉利 汽车 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在朋友圈公布,其已加入顺为资本。该机构是雷军和许达来在 2012 年创办的风投机构,胡峥楠担任投资合伙人。除了公布最新状态外,胡峥楠还顺便打了个广告“有好的项目、革新的技术,欢迎推荐。”

吉利技术“大牛”跳槽小米,这只是小米挖人的冰山一角。值得一提的是,胡峥楠顺手打的广告中,透露出小米对革新技术的高度重视。

据招聘网站信息显示,小米上海地区开出的薪资范围为30-60K和14薪,岗位主要为研发和技术类负责人或骨干,其中要求应聘者具备5-10年的工作经验。而同为上海地区的特斯拉,部分要求工作经验5-10年的技术岗位,同样也开出了30-60k的薪资,有些要求3-5年工作经验的技术岗则开出了20-40K的薪资。与特斯拉相比,小米 汽车 开出的薪资范围基本持平。

此外,在小米 汽车 官宣当日,雷军公布小米 汽车 已搭建起一支300人的团队。据了解,该团队一部分来自内部转岗,另一部分来自对外招聘。内部转岗人员要求原工作主要为偏技术和研发方向,而外部招聘人员,同样也以技术岗为主,比如吉利的胡峥楠。

据小米官方透露,小米 汽车 招聘以来已收到超2万份简历,目前仅300余人完成入职。其中,有一位网友表示刚拿到小米offer,其表示“小米期权分5年归属,而且行权要满足三个里程碑。”对此条件,另一位网友评论“这种方式肯定比已经上市的蔚来、小鹏、理想等直接发要坑一点,就看你愿不愿意相信小米了。”

5年时间,并且需三个里程碑,意味着加入小米 汽车 想通过期权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前提必须是相信小米 汽车 一定能成功,并且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对于小米 汽车 的挖角,吉利、长城、岚图等其它车企也开启了人才保卫战。

在小米 汽车 成立前一天,吉利 汽车 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通过了一项总额不超过35亿股的股份奖励计划首批向10884名被激励对象授予约167亿股股份。”此外,还有全员家庭 健康 保险计划,即员工及直系亲属的意外/重大疾病保险。长城 汽车 向8784名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397101万份,向不超过586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43184万股,覆盖范围超过50%。而岚图核心骨干将有权持有岚图 汽车 至少10%股份,一汽更是提出员工人均收入提高至超过18万元的目标。此外,近期宣布混改的广汽埃安,也表示“将开展员工持股,进一步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吉利这个也太画大饼了”有网友对吉利的“共同富裕”计划提出这样的评价。“换算成现金每人每年能分8万多元,这1万多人的职位至少需要是中高层领导,高低职位不同对应能分到的数额也不一样。”

此外,该网友还表示“吉利 汽车 的薪资在行业内属于中低水平,从2020年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吉利员工跳槽。未来5-10年新兴 汽车 厂会大量扩张,所以为了留住人才,吉利这个政策目的是把核心技术人员留住3-5年,给自己留有做好人才储备的时间。”

按照吉利集团公告表示,被激励者有以下情况:一、业绩目标未获达成(或部分达成后按比例归属(倘适用));二 选定参与者因任何理由而不再为参与者; 三 雇用选定参与者的联属人士不再为联属人士;四作出本公司清盘令或通过本公司自愿清盘决议案。奖励将自动失效。

显然,车企们提出的股权激励计划,都带着一定的目的或限制条件。但小米 汽车 掀起的抢人大战,显然对 汽车 从业者们是利大于弊。

不过,新兴 汽车 企业高薪挖人,小米并不是第一家。几年前的乐视 汽车 ,从传统主机厂挖走一大批高精尖人才,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见证了。此外,去年宣布破产的拜腾,也曾用高薪招揽了不少业内人才,“5000万零食费、上千元一盒的名片”的福利让人叹为观止,但最后却发不起工资而破产。

因此,这一轮抢人大战中,各家车企开出的高薪和激励,是机遇还是需大于实,需要大家檫亮眼睛。但显而易见,随着小米等的加入,车企之间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内卷。

心情高兴才能造好车

“生产普工,底薪5341,年薪11万、12万。”这是特斯拉对车间生产线普通操作工开出的薪资待遇。作为上海一线城市,万元左右的月薪显然并不算低。因为,据公开数据统计,2021年本科应届生的平均起薪为5809元,这两组数据相差并不大。

其中,最让大家心动的还有一条:“五险一金之外,还增加个5%的补充公积金,扩充商医疗保险,社保内医疗费用100%报收,覆盖员工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对此,有网友评价“仅这一条就能秒杀很多国内车企”。

虽然小米 汽车 现在并未明确是自建工厂还是代工生产 汽车 ,但对于部分其它车企的一线工人而言,特斯拉普工的薪资和福利,简直羡煞旁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位西安比亚迪工厂的普工直呼,他表示比亚迪西安工厂“普工合同上写的是1680基本工资,算上加班每月能上3000,加班多的话能到4000多点,此外每月还有150元的伙食补助,社保正常缴纳。”

吉利晋中 汽车 厂近期发布的一则招聘公告显示,薪资待遇为焊装车间20元/小时,其他车间19元/小时。月工时260以上,综合工资6000。上班时间为早7点到晚7点(半个月白班,半个月夜班),上六休一,提供免费4人间住宿,但水电自理,此外每月还有200餐补。

虽然,不同城市生活水平不同,薪资待遇也有明显的差别。但很多人认为,国内 汽车 企业给普工开出的福利待遇,明显不如特斯拉。

但是,也有部分网友表示,特斯拉过万的月薪并不好拿,有前特斯拉员工表示“很少会拿到那么多,因为加班不多。”此外,还有网友反映“特斯拉工厂不提供免费住宿,需要自己花钱。”

新一轮造车热掀起的新风口,让高精尖人才再次成为香饽饽。相比之下,生产一线的普通员工很少受到企业和外界的重视,但作为每一辆新车诞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对企业的影响同样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