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3月1日将关闭微信服务,那么微信是不能用了吗

新手学堂019

腾讯3月1日将关闭微信服务,那么微信是不能用了吗,第1张

是误解了,腾讯是将在3月1日起,微信零钱提现收取01%手续费。微信服务正常使用,只是我们以后微信零钱提现,每个用户(单个用户认证)1000元以内(含1000元)提现免费,超过1000元,那么就要收取01%的手续费。每笔最少01元手续费,提现手续费不封顶!不是3月1日微信关闭服务

我们看到了一个通知,说这以后啊,商户收款不能直接使用支付宝也好,微信的二维码那种收款码的,哎,以前啊,咱们都是拿现金,后来有了支付宝啊也好,有了微信也好,到哪儿都是扫码支付,我们是兜里就不带现金了。对于金融领域,这个支付呢,实际上是一个入口,实际上就等于你的金融的门被别人扒着,当初打了一个很好的旗号,说我是打破垄断,但实际结果呢,来了更大垄断,其实国有银行的四大行,最大的工商银行,其实在中国的金融的市场大概是占百分之十二点儿几,中农工建10%左右,但是支付领域比这集中的多得多,在淘宝呢,站在支付领域大概是55%,微信占38%,这俩一加起来就百百分之九十几了,这一算的话呢,就等于这个世界上呢,基本上就是他两家垄断下来了啊。没有分儿,你这个事儿把他进了以后,估计以后好多东西都要用银联,但是有一点银联的不同,银联是国家的,他不是资本的,有很大的差别哦,他国家和资本之间的差别在哪?数据安全的,你想我现在手机上拿着这些钱,我的消费,我的所有的消费记录,你都用淘宝和微信他俩的积累的我的数据,而且永远不忘,然后根据我的数据的特点,然后进行内容,而且它的数据安全跟银联呢,还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它不光是所有制的问题,你像淘宝的背后呢,你这些数据直接跟着他的电子商务,电子销售有关啊,微信这个数据呢,直接跟着你的各种群,你的朋友圈儿,你的社群有关,所以他这个数据呢,如果再结合到这两项上的,数据的衍生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个数据,你要是银联拿着呢,对不起,银联的话跟你的这群也没有什么关系,跟你的电子消费的消费的店儿也没有什么关系,对吧,他是不可能去建立起数据的一个衍生的往来的这个中间是差别很大,而且脸上的这些网,然后呢,在这个国家不控制的时候,实际上在未来的世界啊,谁控制了 社会 的最根本的数据,控制了整个 社会 的信息系统,然后呢,再加上有算法,再加上可以精准的投放,那么就意味着谁控制这个世界,也就是我一直在讲的网络平台呢,政权话,他是在有政权之争的,所以这现在呢,整个国家应该是醒悟起来了,如果是商务收款码儿能让弄的话,如果一旦天下有变,我可以这么讲,他分分钟可以把这个收盘瓦变成比特币的支付渠道,他立刻就可以把你的央行呢给你换掉。

微信3月1日新规的核心内容是,禁止个人 收款码商用。这个新规是央行去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中的,具体的规定有三条:

1、限制个人收款码远程收款

新规规定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远程收款,即无法通过截图或者打印出来的个人收款码让别人付款。3月1日新规之前,微信、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是静态的,即保持不变的,这种收款码在截图和打印出来,同样可以被别人扫码付款。

3月1日新规后,微信、支付的个人收款码,将会变成动态码,即收款码实时刷新(每几秒刷新一次),被截图或者打印出来的收款码,将不能使用。这个措施主要是限制将个人收款码用于商业用途,同时具有反洗钱的功能(洗钱着不能一次性将钱存入大量的账户)。

2、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收款

新规还规定,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性收款,该规定是与上一条规定配套互补。个人收款码改为动态码后,基本上已经不具备商用的能力了。这一规定是对上一条的补充,明确规定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

新规之前,大部分商贩和商店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个人收款码进行经营收款,这部分收入可以直接被提现到个人账户内。税务机关无法掌握这些商户的具体收入,也就无法对其进行收税,这对国家的税收损失是十分巨大的。

3、收款条码要制定分类管理制度,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有经营活动的划入特约商户范围

新规规定,收款条形码要制定分类管理制度,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有经营活动的划入特约商户范围。这条规定意思是,用于经营性活动的收款条形码,只能使用专门的商户收款码,不能再使用个人收款码。

 3月1日新规后,微信、支付宝经营性收款,只能使用商户收款码,使用商户收款码收到的款,提现需要扣除06%的费用,用于交税和手续费(新规之前提现需要01%的手续费)。

在新规实施后,大家不必过于恐慌,也不用担心收款码被禁用。微信、支付宝近期都推出了申请商户收款码的活动,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申请到商用收款码。

同时,个人收款码也没有被禁用,面对面扫码收款功能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不用担心朋友之间面对面付款转账的问题。3月1日新规,影响的主要是使用微信、支付宝收款码进行收款的商户,对于他们而言,需要开始交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