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影里面操作电脑的镜头为什么极少用到鼠标?

电脑教程018

国外电影里面操作电脑的镜头为什么极少用到鼠标?,第1张

因为一般黑客都基本上不用鼠标,他们只需要用键盘就可以操作电脑,所以在国外电影里面操作电脑都极少用鼠标,因为国外电影想达到那种黑客的效果,所以才极少用鼠标的,我觉得这种效果非常的不错。

1895

历史上第一次,米埃兄弟将移动影像技术和放映机带入了人们的视线中。在法国巴黎为观众放映了第一部电影。

1895

电影史上的第一个特技效果,出现在《玛丽皇后的处决》中。剧中女主角的软首镜头是用一种"替换拍摄法"完成的。

1898

乔治·米勒被认为是"第一个银幕艺术家",他引用了各种各样的摄影技巧拍摄短片。包括消失的时间,停顿的摄影技术,以及巧录的灯光布置。

1902

米勒拍摄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之前的不过是些只有几分钟的科幻短片),《月球之旅》片长14分钟。

1903

《火车大劫案》第一次使用了实践的画面复合技术,令飞驰的火车与狂飙的奔马两个画面相得益彰。

1906

爱德温·波特制作出了第一部完全使用停顿技术的动作电影。片中用了一分多钟时间刻画的泰迪熊能为了当时玩具店中最受欢迎的玩具。

1907

诺曼·道恩在他的《加州任务》中最先使用了玻璃接景法,这是以画在透明玻璃上的部分场景配合实景或搭制布景来合成一个画面的摄影方法。

1916

移动式掩码技术被引用,这使得一个正在运动的画面可以与另一个图象相结合,用来补强合成影像的疏漏,以制造出更震撼的画面。

1925

动画片导演威利斯·欧布赖恩在《失落的世界》中创造出了49个动画恐龙形象。

1927

影片中出现了巨型城市的效果,一种新技术使演员们可以在一个微缩景观中完成拍摄。

1933

金刚上映,当中的动画技术场面花费了55个星期才完成。

1939

第一项奥斯卡特效奖被授予了《雨季来临》,由于片中精彩的洪水特效。击败了当年的强敌《绿野仙踪》。

1942

伊斯门柯达公司由于军队作战用光学反射镜的需要,与RKO公司的林伍德特效部接触。制片人杜恩为其创造了"杜恩视觉光学镜",战后便一直被电影公司用于特效拍摄用途,一直到90年代的数码光学镜出现才被取代。

1956

据估计,塞西尔·德米勒导演的重拍片《十戒》当中的红海场面的拍摄花费了制作公司两百万美元,这也成了当时史上最为昂贵的特效。

1961

伊凡·萨瑟兰发明了"几何画板",第一个电脑制图程序。当时年仅17岁的乔治卢卡就看好了这项新技术的潜力,他的圣诞礼物清单上就包括了这个电脑程序。

1968

《太空漫游》的出现为当时的特效树立了新的参考标准,早期的动画控制也是在这部电影中形成的。

1973

《未来世界》是第一部使用电脑制图的影片,尽管当时的技术仅限于2D。

1977

约翰·戴克斯特拉在《星球大战》中使用了电子动画控制,这让我们看到了之前从未见过的宇宙战争场面。他还第一次在影片中第一次使用了3D成像技术。

1981

《窥视者》的上映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以假乱真的“影子”数码特效,还有第一个“数码成像人”。

1982

“影子”数码技术在《星际迷航记之复仇女神Ⅱ》和《电子世界争霸战》中开始被大量使用。

1985

电脑编程人像第一次出现在《年轻的夏洛克·福尔摩斯》中。虽然这个镜头只有短短的30秒时间,却花费了制作公司6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它。

1988

《风云际会》第一次实现了电脑影像变异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

1991

《终结者Ⅱ》不仅标志着数码成形技术的里程碑,它还是第一批所有特效都由数码技术完成的电影中的一个。

1993

CG技术创造的第一批生物就是《侏罗纪公园》中的那些恐龙。

1995

《玩具总动员》是第一部动画人物全部由CG技术完成的动画影片。

1999

《星球大战》中的加加是第一个能够与其它真人演员对戏的CG人物。

2002

而后来彼得杰克逊创作的怪物古鲁姆要比加加表现得好得多。

2003

《指环王3》的顺利竣工,昭示着电影特效已经到达了全新的高度。

2004

《范海辛》糟糕透顶的表现让观众都希望特效这东西从未被发明过。

2005

两位电影大师相继以两部翻拍《世界大战》作品和《金刚》再次让人们在现代的技术条件下深深怀念了一把往日的经典。

2006

《海神号》的如期倾覆,虽未能在北美票房的大火堆中填上一把柴,却也让人们见识了电影特效的无所不能。

1、红蓝红青3D眼镜

这种眼镜分很多颜色类型,比较多见的是红蓝和红青的,这种颜色区别必须用于相对应颜色的3D图像,否则会效果很差乃至看不到效果。工作原理是采用光在相对应颜色和不同颜色下的通过性,来达到让两只眼睛只看到图像2张图中的一张。这种眼镜历史悠久,早期3D电影多用这种模式。特点是廉价、实惠、几乎不存在维护费用,适用性好,一些爱好者的3D作品或者3D网络电影多用此种方式。但缺点更多,如光通量不足,画面昏暗、图像颜色变异等等。现在在专业放映领域基本已经淘汰多年。因为采用的是滤色(滤光)的方式来分开图片,因此也被称为“分色”或“滤色”技术

2、偏振镜

此乃电影院中常见的一种3D电影解决方案,所谓偏振,基本原理其实和一些偏光的相机镜头或者太阳镜差不多。目前分为线偏振和圆偏振两种类型。线偏振比较简单,使用XY两个偏转方向,也就是通过眼镜上两个不同偏转方向的偏振镜片,让两只眼睛分别只能看到屏幕上叠加的纵向、横向图像中的一个,从而观看到立体效果。圆偏振是新一代的3D偏振技术,眼镜技术相比XY偏振那薄薄的塑料片要复杂许多;顾名思义,它的镜片偏振方式是圆形旋转的,一个向左旋转,一个向右旋转,这样两个不同方向的图像就会被区分开。这种偏振方式使它基本上可以达到全方位感受3D,不会像XY线偏振那样必须保持眼镜的水平/垂直角度。因为主要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偏转,因此也被称为:“分光”技术。

3、液晶快门眼镜

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原理很简单,就是左眼的图左眼看,右眼的图右眼看。3D影片播放时,屏幕上同偏振影片一样是两幅图像,但这两幅图像是交替快速闪烁的,A图出现则B图消失,B图出现A图则消失。同时液晶快门眼镜会按照影片所给的信号,对应相应的AB二图进行同步交替的镜片开关动作,实际的使用的时候图像和眼镜快门的闪烁开关会很快,人眼是感觉不到快门跳动的。这种技术效果不错,但设备昂贵,且有一些使用限制,长时间观看会导致眼部疲劳,信号也容易受到干扰,还需要用电。在《阿凡达》放映的时候,一些影院就使用了这种技术,发生过观众走动时,干扰到周边观众的眼镜信号等情况。现在的一些家用型的3D 产品也多使用这种技术。这种技术使用快门时差原理处理3D图像,所以被冠以“分时”之名。

4、价格从十几元到上上百元不等,一般电影院,电子城等地都有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