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一段代码:有2个div,外部是div1,内部是div2,
<div id="div1" onclick="alert('1')"><div id="div2" onclick="alert('2')">
test
</div>
</div>
假设在div2内部进行点击,那么:冒泡事件认为:你点击了div2,而div2在div1里内部,所以,也点击了div1,因此执行顺序是 “div2-div1-body” ,由内往外一步步向上,这很像水里有一个鱼吐了一个水泡,这个水泡往上飘一样,所以叫做“冒泡事件”
而事件捕获认为:你点击div2,因为div1在div2外部,所以,div1先捕获到,然后再传递给div2,所以,事件执行顺序是“body-div1-div2”,这就像你进去房间,必须先进入大院,再进入门一样。
其实,2个都有一定的道理,目前,泡沫事件更合理,所以浏览器默认使用冒泡顺序,但是可以通过JS参数设置到底是用冒泡还是捕捉。
事件冒泡阶段:事件从事件目标(target)开始,往上冒泡直到页面的最上一级标签。假设一个元素div,它有一个下级元素p。
<div>
<p>元素</p>
</div>
这两个元素都绑定了click事件,如果用户点击了p,它在div和p上都触发了click事件,那这两个事件处理程序哪个先执行呢?事件顺序是什么?
两种模型
以前,Netscape和Microsoft是不同的实现方式。
Netscape中,div先触发,这就叫做事件捕获。
Microsoft中,p先触发,这就叫做事件冒泡。
两种事件处理顺序刚好相反。IE只支持事件冒泡,Mozilla, Opera 7 和 Konqueror两种都支持,旧版本的Opera's 和 iCab两种都不支持 。
事件捕获
当你使用事件捕获时,父级元素先触发,子级元素后触发,即div先触发,p后触发。
事件冒泡
当你使用事件冒泡时,子级元素先触发,父级元素后触发,即p先触发,div后触发。
W3C模型
W3C模型是将两者进行中和,在W3C模型中,任何事件发生时,先从顶层开始进行事件捕获,直到事件触发到达了事件源元素。然后,再从事件源往上进行事件冒泡,直到到达document。
程序员可以自己选择绑定事件时采用事件捕获还是事件冒泡,方法就是绑定事件时通过addEventListener函数,它有三个参数,第三个参数若是true,则表示采用事件捕获,若是false,则表示采用事件冒泡。
ele.addEventListener('click',doSomething2,true)
true=捕获
false=冒泡
传统绑定事件方式
在一个支持W3C DOM的浏览器中,像这样一般的绑定事件方式,是采用的事件冒泡方式。
ele.onclick = doSomething2
IE浏览器
如上面所说,IE只支持事件冒泡,不支持事件捕获,它也不支持addEventListener函数,不会用第三个参数来表示是冒泡还是捕获,它提供了另一个函数attachEvent。
ele.attachEvent("onclick", doSomething2)
附:事件冒泡(的过程):事件从发生的目标(event.srcElement||event.target)开始,沿着文档逐层向上冒泡,到document为止。
事件的传播是可以阻止的:
• 在W3c中,使用stopPropagation()方法
• 在IE下设置cancelBubble = true;
在捕获的过程中stopPropagation();后,后面的冒泡过程也不会发生了~
3.阻止事件的默认行为,例如click <a>后的跳转~
• 在W3c中,使用preventDefault()方法;
• 在IE下设置window.event.returnValue =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