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面试题系列之-CSS及页面布局篇

html-css010

前端面试题系列之-CSS及页面布局篇,第1张

CSS3 弹性盒( Flexible Box 或 flexbox),是一种当页面需要适应不同的屏幕大小以及设备类型时确保元素拥有恰当的行为的布局方式。引入弹性盒布局模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来对一个容器中的子元素进行排列、对齐和分配空白空间。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满足很多常见的复杂的布局需求。它的优势在于开发人员只是声明布局应该具有的行为,而不需要给出具体的实现方式。浏览器会负责完成实际的布局。该布局模型在主流浏览器中都得到了支持。

采用flex布局的元素,成为flex容器。它的所有子元素自动成为容器成员,称为flex项目。常用的,设置到容器上的属性有:

设置到项目上的属性:

(Block Formatting Context)块级格式化上下文。BFC就是页面上的一个隔离的独立容器,容器里面的子元素不会影响到外面的元素,反之也如此.并且在一个BFC中,块盒与行盒(行盒由一行中所有的内联元素所组成)都会垂直的沿着其父元素的边框排列。

上述方法都可以创建BFC,但是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before是css3的写法,:before是css2的写法,用来设置对象前的内容

:before的兼容性要比::before好

更准确的说法

1、transition 是过渡,是样式值的变化的过程,只有开始和结束;animation 其实也叫关键帧,通过和 keyframe 结合可以设置中间帧的一个状态;

2、animation 配合 @keyframe 可以不触发时间就触发这个过程,而 transition 需要通过 hover 或者 js 事件来配合触发;

3、animation 可以设置很多的属性,比如循环次数,动画结束的状态等等,transition 只能触发一次;

4、animation 可以结合 keyframe 设置每一帧,但是 transition 只有两帧;

常规方法

不需要使用transform属性时

webkit内核

参考链接:

CSS实现不换行/自动换行/文本超出隐藏显示省略号

object-fit CSS 属性指定可替换元素的内容应该如何适应到其使用的高度和宽度确定的框。这个CSS属性可以达到最佳最完美的居中自动剪裁图片的功能

@import规则一定要先于除了@charset的其他任何CSS规则。

不推荐使用@import:

因为浏览器的兼容的问题,不同浏览器有些标签的默认值是不同的,如果没有CSS初始化往往会出现浏览器之间的页面显示差异。

伪元素和伪类的区别总结

css继承指的是被包在内部的标签将拥有外部标签的样式性,即子元素可以继承父元素的属性。

相关链接:

CSS 继承,哪些属性能继承,哪些不能

z-index可以改变元素层叠顺序,z-index较大的会叠加在z-index较小的元素上方。z-index值相同时,则按照文档流顺序,后面的覆盖前边的。

px就是pixel的缩写,意为像素。px就是一张图片最小的一个点,一张位图就是千千万万的这样的点构成的,比如常常听到的电脑像素是1024x768的,表示的是水平方向是1024个像素点,垂直方向是768个像素点。注意css中的1px并不一定是物理像素的一个像素块,需要根据DPR计算,对应多少物理像素块

设备像素比:dpr = 物理像素 / 逻辑像素(px),例如,iPhone6的dpr为2,物理像素750(x轴),则它的逻辑像素为375

参考物是父元素的font-size,具有继承的特点。如果自身定义了font-size按自身来计算(浏览器默认字体是16px),整个页面内1em不是一个固定的值。

css3新单位,相对于根元素html(网页)的font-size,不会像em那样,依赖于父元素的字体大小,而造成混乱。

css3新单位,viewpoint width的缩写,视窗宽度,1vw等于视窗宽度的1%。举个例子:浏览器宽度1200px, 1 vw = 1200px/100 = 12 px。

1英寸(inch)=2.54厘米(cm)

手机对角线的长度换算成英寸

屏幕横向和纵向的像素点

1px即代表一个物理像素点/像素块

PPI,是每英寸可以显示的像素点的英文缩写。如果说上面分辨率是一个质量总量的概念,那么,ppi就是密度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屏幕的像素总量除以屏幕大小来计算屏幕的PPI,公式如下: a:横向像素数量,b:纵向像素数量,c:屏幕尺寸(英寸)

1px与多少厘米之间是不能直接划等号的,需要看分辨率。

一般电脑的像素分辨率是72ppi,计算公式: (((1**2 + 1**2)**0.5)/72)*2.54 ,此时1px=0.0498cm,1cm=25px;

很多手机是300ppi,计算公式: (((1**2 + 1**2)**0.5)/300)*2.54 ,此时1px=0.0119cm。

参考链接:

画一条0.5px的线

在继承性上:

一开始针对低版本的浏览器构建页面,满足最基本的功能,再针对高级浏 览器进行效果,交互,追加各种功能以达到更好用户体验,换句话说,就是以最低要求,实现最基础功能为基本,向上兼容。以css为例,以下这种写法就是渐进增强。

一开始针对一个高版本的浏览器构建页面,先完善所有的功能。然后针对各个不同的浏览器进行测试,修复,保证低级浏览器也有基本功能 就好,低级浏览器被认为“简陋却无妨 (poor, but passable)” 可以做一些小的调整来适应某个特定的浏览器。但由于它们并非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除了修复较 大的错误之外,其它的差异将被直接忽略。也就是以高要求,高版本为基准,向下兼容。同样以css为例,优雅降级的写法如下。

渐进增强,开发时间长,成本高,优雅降级,节约成本,开发周期短。

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关于Web前端开发规范之css规范。Web前端作为开发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编写(一部分不良习惯可能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不同公司不同团队具有不同的规范和文档。下面是根据不同企业和团队的要求进行全面详细的整理结果。来和小编一起看一看css规范的原则吧!

css规范

1、编码规范为utf-8。

2、协作开发及分工:i会根据各个模块,同时根据页面相似程序,事先写**体框架文件,分配给前端人员实现内部结构&表现&行为。共用css文件base.css由i书写,协作开发过程中,每个页面请务必都要引入,此文件包含reset及头部底部样式,此文件不可随意修改。

3、class与id的使用:id是唯一的并是父级的,class是可以重复的并是子级的,所以id仅使用在大的模块上,class可用在重复使用率高及子级中。id原则上都是由我分发框架文件时命名的,为JS预留钩子的除外。

4、为JS预留钩子的命名,请以js_起始,比如:js_hide,js_show。

5、class与id命名:大的框架命名比如header/footer/wrapper/left/right之类的在2中由i统一命名.其他样式名称由小写英文&数字&来组合命名,如i_comment,fontred,width200。避免使用中文拼音,尽量使用简易的单词组合。总之,命名要语义化,简明化

6、规避class与id命名(此条重要,若有不明白请及时与i沟通):a)通过从属写法规避,示例见d。b)取父级元素id/class命名部分命名,示例见d。c)重复使用率高的命名,请以自己代号加下划线起始,比如i_clear。d)a,b两条,适用于在2中已建好框架的页面,如,要在2中已建好框架的页面代码中加入新的div元素,按a命名法则:...,样式写法:#mainnav.firstnav{.......}按b命名法则:...,样式写法:.main_firstnav{.......}

7、css属性书写顺序,建议遵循:布局定位属性-->自身属性-->文本属性-->其他属性.此条可根据自身习惯书写,但尽量保证同类属性写在一起.属性列举:布局定位属性主要包括:display&list-style&position(相应的top,right,bottom,left)&float&clear&visibility&overflow

自身属性主要包括:width&height&margin&padding&border&background。

文本属性主要包括:color&font&text-decoration&text-align&vertical-align&white-space&

其他&content。

8、书写代码前,提高样式重复使用率。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关于Web前端开发规范之css规范的文章,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正在从事Web前端工作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Web前端知识记得关注北大青鸟Web培训官网,最后祝愿小伙伴们工作顺利,成为一名优秀的Web前端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