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
js是跨平台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个人电脑等随处可见它的身影,降低跨平台开发的难度;
Node 并不只是 Apache 的一个替代品,它旨在使 PHP Web 应用程序更容易伸缩;
Node 表现出众的典型示例包括:RESTful API、Twitter 队列、电子游戏统计数据。
跨域资源共享( CORS )是一种机制,是W3C标准。它允许浏览器向跨源服务器,发出 XMLHttpRequest 或 Fetch 请求。并且整个 CORS 通信过程都是浏览器自动完成的,不需要用户参与。
而使用这种 跨域资源共享 的前提是,浏览器必须支持这个功能,并且服务器端也必须同意这种 "跨域" 请求。因此实现 CORS 的关键是服务器需要服务器。通常是有以下几个配置:
具体可看: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HTTP/Access_control_CORS#Preflighted_requests
过程分析:
另外在 CORS 中有 简单请求 和 非简单请求 ,简单请求是不会触发 CORS 的预检请求的,而非简单请求会。
“需预检的请求” 要求必须首先使用 OPTIONS方法发起一个预检请求到服务器,以获知服务器是否允许该实际请求。"预检请求“的使用,可以避免跨域请求对服务器的用户数据产生未预期的影响。
简单请求不会触发 CORS 的预检请求,若请求满足所有下述条件,则该请求可视为“简单请求”:
简单回答 :
详细回答 :
除了上面这些请求外,都是非简单请求。
若是跨域的非简单请求的话,浏览器会首先向服务器发送一个预检请求,以获知服务器是否允许该实际请求。
整个过程大概是:
这里有两点要注意:
一: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没有 s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有 s
二:
关于 Access-Control-Max-Age ,浏览器自身也有维护一个最大有效时间,如果该首部字段的值超过了最大有效时间,将不会生效,而是以最大有效时间为主。
还是在原本 JSONP 的那个案例上。
我在根目录下新建了一个文件夹 cors ,并往里面添加了一个 index.html 文件:
/cors/index.html
为了后面也方便调试,用 node 简单写了一个前端的本地服务和后端的本地服务。
在根目录下新建 client.js 文件,并写入:
./client.js :
在根目录下新建 index.html 文件,并写入:
./index.html :
(以上: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前端路由效果)
在根目录下新建 server.js 文件,并写入:
./server.js :
并给 package.json 中配置两个启动指令:
package.json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