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混合开发,嵌入h5页面,应该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开发方式。优点:开发速度快、app不用频繁提交审核、发版;缺点:h5的交互毕竟不如原生,开发时的沟通成本较大。
开发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h5或原生自身解决不了的交互,举例:在h5页面点击按钮弹出原生做的弹窗。
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h5调用原生的方法展示弹窗,反之一样。
其中 show 为ios定义的方法名, "显示弹窗" 是传过去的参数。
注意:参数不能为空!不然进去不方法。
也就是不可以postMessage()这样调用,没参数可以postMessage(null)
其中 supportJs 是android定义的js对象, show 为方法名, "显示弹窗" 是传过去的参数。
注意:定义的方法不接收参数的话,不能传参!不然进去不方法。
也就是不定义参数的话,show()这样调用
然后就可以在原生中调用方法名为Hybrid.show的js方法了,js接收一个参数,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定义多个参数。
我们可以对加载的 JS 对象使用 onload 来判断(js.onload),此方法Firefox2、Firefox3、Safari3.1+、Opera9.6+ 浏览器都能很好的支持,但 IE6、IE7 却不支持。曲线救国 —— IE6、IE7
我们可以使用 js.onreadystatechange 来跟踪每个状态变化的情况(一般为 loading
、loaded、interactive、complete),当返回状态为 loaded 或 complete 时,则表示加载完成,返回回调函数。
对于 readyState 状态需要一个补充说明:
1.在 interactive 状态下,用户可以参与互动。
2.Opera 其实也支持 js.onreadystatechange,但他的状态和
IE 的有很大差别。
代码如下:
<script>
function include_js(file) {
var _doc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var j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js.setAttribute('type', 'text/javascript')
js.setAttribute('src', file)
_doc.appendChild(js)
if (!/*@cc_on!@*/0) { //if not IE
//Firefox2、Firefox3、Safari3.1+、Opera9.6+ support js.onload
js.onload = function () {
alert('Firefox2、Firefox3、Safari3.1+、Opera9.6+ support js.onload')
}
} else {
//IE6、IE7 support js.onreadystatechange
js.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js.readyState == 'loaded' || js.readyState == 'complete') {
alert('IE6、IE7 support js.onreadystatechange')
}
}
}
return false
}
include_js('http://www.planabc.net/wp-includes/js/jquery/jquery.js')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