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执行display device或者display css status命令查看主交换机。
如果通过display device命令查看,回显信息中会有Chassis 1 (Master Switch)类似的信息,表示该框即为主交换机。
如果通过display css status命令查看,可根据显示字段CSS status判断出交换机的角色。
CSS文件是无法独立运行的,必须与HTML的代码配合起来才能看到效果的,CSS就是对HTML文件进行样式控制的(包含长,宽,高,色,字体大小等)。查看CSS的文件最简单的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查看。CSS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写在HTML的代码内,如下例:(通常在<head></head>之间)<style type="text/css"><!-- body{color=redfont-size=9pt}--></style>此CSS样式格式了页面字体为红色的,字体大小为9 pt。还有一种是采用引用的方式,如下例:(通常在<head></head>之间)<LINK REL=stylesheet HREF="**.css" TYPE="text/css">上面的两种最终是效果是一样的,如果CSS的样式比例多,可以使用引用的方式,以防过多的CSS代码增加页面的大小与阅读的可读性。CSS即Cascading Style Sheet(级联样式单)的缩写,我们又常称这为风格样式单Style Sheet,顾名思义,是用来进行网页风格设计的。比如,我想让我的链接字未点击时是蓝色的,当鼠标移上去后字变成红色的且有下划线,这就是一种风格。通过设立样式表,我们可以统一地控制HMTL中各标志的显示属性。层叠上下文,英文称作”stacking context”. 是HTML中的一个三维的概念。如果一个元素含有层叠上下文,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元素在z轴上就“高人一等”。z轴通常指用户眼睛到屏幕的一条直线。所有的元素都有层叠顺序。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div框。
当我们试着去改变background: black,我们会发现由于背景颜色盖在边框之上,边框的颜色会有所改变。
我们试着给这个div中加个内联元素,会发现,内联元素比那个没有因为背景是黑色,而隐藏掉。
内联元素是在background之上的,所以不会被背景色覆盖掉。
接着,我们在div中再创建一个内联元素
我们会发现,子元素的背景色覆盖掉了父元素的背景色。然后,我们给子元素加个margin-top,子元素中的内联元素会将父元素中的文字覆盖掉。
我们继续添加一个浮动元素,同时稍微修改下子元素的样式,方便我们观察。
给float元素加一个margin,我们可以看到,蓝色的float元素,覆盖在div之上。
我们继续添加两个div元素
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后出现的元素会覆盖在先出现的元素之上,但是,浮动元素仍然在顶端。
我们给两个元素都加上position。
这时,两个div都在float元素的上层。后出现的橙色元素暂时在最上面。
我们接着给.relative1加上一个z-index
此时.relative1就在最上层。但是我们给.child加上z-index并没有效果,因为要给定位元素加上z-index(不为auto)才能触发堆叠上下文。
总结下来就是下图所示(原谅我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