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CSS样式实现图片交换

html-css014

如何用CSS样式实现图片交换,第1张

一段文字,当鼠标在文字上面单击,文字消失,原来文字的地方却立即变成了一张图片,当鼠标在图片上单击,图片又消失,原来的文字又重现了,像变魔术一样,是不是有意思?!这种效果用Dreamweaver的Behavirs 功能也可实现,但那要增加一段Javascript程序,明显增加了不少代码。而用CSS来制作这种效果,增加的代码却要少得多。 原理:利用CSS的属性值可动态改变的特点。 思路:定义一个HTML元素CSS属性的两种属性值,再用一个事件来触发,一旦事件发生,则改变HTML元素的属性值,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制作方法: 1、在网页中输入一段文字,用“Span”标记把它括起来,并给它加一个CSS的“ID”属性(也就是给这段文字编一个代号,如:“Text1”,以便识别)再插入一张图片,同样也用“Span”把它括起来,也给它加一个“ID”属性,如:ID="image1"2、在网页源代码的〈head〉与〈/head〉之间加上下面这段CSS代码: 〈style type="text/css"〉 〈!-- .style1 { position:absolutetop: 200pxleft:180pxbackground-color:#ccccffvisibility:hidden} .style2 { position:absolutetop: 200pxleft:180pxbackground-color:#ccccff} .style3 { position:absolutetop: 190pxleft:180pxvisibility:hidden} .style4 { position:absolutetop: 190pxleft:180px} --〉 〈/style〉 上述代码中的“top”、“left”的值用于定位文本和图片在网页中位置,“backgroud-color”用于确定文本的背景颜色,这些属性值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visibility是决定当前对象是否显示的CSS属性,本例就是动态地改变这个属性值来达到效果的3、在“Text1 ”的那个“span”中加载CSS的“.style2”,让那段文本一开始是显示的,并再加载一个“onclick”触发事件,一旦这个事件发生,将做两件事,一是让“Text1”采用CSS的“.style1”,把文本隐藏二是让“image1”采用CSS的“.style4”,让图象显示。这样,“Text1”及那段文本的代码是这样的:〈span id="text1" class="style2"〉〈font color="#0000FF"〉鼠标在这段文字上单击,文字消失变为图象。在图象上单击,图象消失,恢复为文字。〈/font〉 4、同样在“image1 ”的那个“span”中加载CSS的“.style3”,让那张图片一开始是隐藏的,并再加载一个“onclick”触发事件,一旦这个事件发生,将做两件事,一是让“Text1”采用CSS的“.style2”,把文本显示二是让“image1”采用CSS的“.style3”,让图象隐藏。这样,“image1”及那张图片的代码是这样的: 〈span id="image1" class="style3"〉〈img src=" http://news.newhua.com//html/Design_Web/2006-9/6/image/line.gif" width="316" height="26"〉〈/span〉 上面代码中“img”中的代码在实际制作中将随插入图片的不同而改变。

css层叠图片代码:

<pre name="code" class="html"><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这个层为外面的父层,只需设置相对位置样式即可

<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这个为里面要叠加的层,只需设置绝对样式

<img src="img/sunshuai.jpg"/>//这个为层里面的内容图片

</div>

<img src="20110110/871_129391305700000000.jpg"/>//这个为父层内容

</div>

或者:

<div style="position:absolutez-index:1left:10pxtop:10px">

<img src="a.gif" width="100" height="100"></div>

<div style="position:absolutez-index:2left:60pxtop:60px">

<img src="b.gif" width="100" height="100"></div>

扩展资料:

CSS 中重要的叠加层叠概念:

1. 层叠上下文 (Stacking Context)

层叠上下文 (堆叠上下文, Stacking

2. 层叠等级 (Stacking Level)

层叠等级 (层叠水平, Stacking Level) 决定了同一个层叠上下文中元素在z轴上的显示顺序的概念,普通元素的层叠等级优先由其所在的层叠上下文决定。层叠等级的比较只有在同一个层叠上下文元素中才有意义。

在同一个层叠上下文中,层叠等级描述定义的是该层叠上下文中的元素在Z轴上的上下顺序。

3. 层叠顺序 (Stacking Order)

层叠顺序 (层叠次序, 堆叠顺序, Stacking Order) 描述的是元素在同一个层叠上下文中的顺序规则,从层叠的底部开始,共有七种层叠顺序:

(1)背景和边框:形成层叠上下文的元素的背景和边框。

(2)负z-index值:层叠上下文内有着负z-index值的定位子元素,负的越大层叠等级越低;

(3)块级盒:文档流中块级、非定位子元素;

(4)浮动盒:非定位浮动元素;

(5)行内盒:文档流中行内、非定位子元素;

(6)z-index: 0:z-index为0或auto的定位元素, 这些元素形成了新的层叠上下文;

(7)正z-index值:z-index 为正的定位元素,正的越大层叠等级越高;

同一个层叠顺序的元素按照在HTML里出现的顺序层叠;第7级顺序的元素会显示在之前顺序元素的上方,也就是看起来覆盖了更低级的元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ss

像css, html, JavaScript以及其它代码, 都是纯文本文件, 你所看到的折叠, 着色等功能都是编辑器实现的, 不需要特别操作, 只需要使用好的代码编辑器就可以了. visual studio code以及atom都是当今最为流行也最为出色的JavaScript/html/css编辑器. 都是免费的, 体积也都比较小. 百度直接搜索,打开官网下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