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但是,从用法上来说,他们的使用方式是不同的,下面我们来一一区分:
第一种,外部式,是单独写一个以.css为扩展名的文件,然后在<head></head>中使用<link>标签,将css样式链接到html中
举个例子:<link href="css样式的名字(一般自己取).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rel="stylesheet"和type="text/css"是固定写法,不可修改
第二种,嵌入式,这个可以理解为嵌套,现在<body></body>文本中写下需要的元素标签,比如span,然后在<head></head>中单独写一个css样式
举个例子:
<head>
<style type="text/css">
span{color:re}
</style>
</head>
<body>
<p>莱昂纳多演的<span>了不起的盖茨比</span>非常好看。</p>
</body>
这里就是用嵌入式,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设置颜色,不过,设置的具体样式,我们写在<head></head>中,在<body></body>中只对要设置样式的内容加入元素标签。
第三种,内联式,这个是3个里面最容易的,我们既不需要另写一个以“.css"为扩展名的文件,也不需要单独在<head></head>中设置样式,这里,我们可以直接写在<body></body>的元素标签中
举个例子:
<body>
<p>莱昂纳多演的<span style="color:red">了不起的盖茨比</span>非常好看。</p>
</body>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优先级或者权重值(也叫做权值,这3个说法实际一个意思)
这个涉及到以后学习的内容,我在这里先补充下:
内联样式的权值为:1000
ID选择器的权值为:100
类或伪类的权值为:10
元素和伪元素的权值为:1
连接符和通配符(*)的权值为0
继承的权值连0都没有(如果不想这样理解,可以理解为继承的权值是所有里面最小最小的)
那现在我们来看内联式,它是1000,所以内联式,外部式,嵌入式都有的情况下,权重最大的执行,所以此时是内联式的样式
外部式和嵌入式的权值在一样的情况下,浏览器会执行覆盖命令,所以写在后面的会被执行
a:link { text-decoration: none}a:visited { text-decoration: none}
a:hover {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active {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注意:在 CSS 定义中,a:hover 必须位于 a:link 和 a:visited 之后才能生效,a:active 必须位于 a:hover 之后才能生效。
linkvisitedhoveractive解释及正确顺序:
a:link 选择器设置指向普通的、未被访问页面的链接的样式
a:visited 选择器用于设置指向已被访问的页面的链接
a:active 选择器用于活动链接
a:hover 选择器用于选择鼠标指针浮动在上面的元素。
text-decoration 属性大多用于去掉链接中的下划线:
例如:a:link{text-decoration:none}看到别人总结的两点参考下记忆:
在CSS中,如果对于相同元素有针对不同条件的定义,宜将最一般的条件放在最上面,并依次向下,保证最下面的是最特殊的条件。
“爱恨原则”(LoVe/HAte),即四种伪类的首字母:LVHA。
再重复一遍正确的顺序:a:link、a:visited、a:hover、a:active
扩展资料:css链接link时,链接可以使用任何css属性,包括字体.颜色.背景等等. 链接有四个状态,可在四个状态时设置不同的属性 a:link - 正常,未访问过的链接 a:visited - 用户已访问过的链接 a:hover -
当用户鼠标放在链接上时 a:active - 链接被点击的那一刻 当为链接的不同状态设置样式时,需要遵循a:hover 必须位于a:link 和a:visited之后,a:active 必须位于 a:hover 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