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JS 实现框选功能(Vue)

JavaScript013

原生JS 实现框选功能(Vue),第1张

分析该过程,可拆分成两个步骤:

该布局基于 element-ui,一个父容器 box,里面一个 mask div,一个 el-checkbox-group 块。其中父容器设置 position: relative子 mask 容器设置 position: absolute并且其宽、高、偏移值根据鼠标当前位置动态计算

该部分逻辑实际上可拆分为 4 个步骤:

1. 给 box 绑定 mousedown 事件

2. mousemove 事件,比较简单,只是更新 end_x,end_y 坐标

3. mouseup 事件,移除 mousemove、mouseup 事件,并调用判断方法

4. 处理框选逻辑

难点是如何判断元素是否被框选住

问题可转化为 框选矩形是否与 checkbox 矩形 相交或者包含在内,即 两矩形是否相交或者存在包含关系

假定矩形 A1 左上角坐标为 (x1,y1)矩形宽度为 width1,高度为 height1

假定矩形 A2 左上角坐标为 (x2,y2)矩形宽度为 width2,高度为 height2

画图分析,只看水平方向:

由图可以得出,x 方向上:

令 maxX = Math.max(x1 + width1, x2 + width2)

令 minX = Math.max(x1, x2)

若相交或包含则必满足: maxX - minX <= width1 + width2

同理可以容易得到 y 轴相交的判断

使用 Element.getBoundingClientRect()获取 dom 元素位置信息

该部分逻辑如下,比较简单

难点已经攻破,遍历 checkbox 集合,每个 checkbox 都执行上面的矩形相交判断,并进行相应的勾选处理,此处不再多累述

源码

END

1、打开vscode,创建一个H5规范的页面,用于演示js如何给下拉框设置默认值。

2、在页面中添加一个下拉框,并在html中通过selected属性,默认选择下拉框的第2个值。

3、在浏览器中打开页面,就可以看到这个下拉框默认选中的第二个下拉值。

4、在页面顶部引入jquery,由于本文将jquery和页面放在同一级目录,所以,直接使用了jquery文件名引用。如果不在同一级目录,引入的路径需要有层级。

5、在页面底部,添加jquery代码,使用.val()方法,在页面文档加载后,就马上修改下拉框的默认选中值为第三个值。此时是不管html的标签中selected属性原来是标记在哪一个选项的,都会改成新的值。

6、在浏览器中打开页面,这个时候就会看到,下拉框的默认值已经变成了第三个选项。

7、如果想要通过下拉框的显示值来设置默认选中项,就需要使用类似下面的语法:

$("#sltDef").find("option:contains('第4个选项')").attr("selected",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