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3.0的用途,优点,缺点

html-css09

css3.0的用途,优点,缺点,第1张

一、使页面载入得更快 由于将大部分页面代码写在了CSS当中,使得页面体积容量变得更小。相对于表格嵌套的方式,DIV+CSS将页面独立成更多的区域,在打开页面的时候,逐层加载。而不像表格嵌套那样将整个页面圈在一个大表格里,使得加载速度很慢。 二、降低流量费用 页面体积变小,浏览速度变快,这就使得对于某些控制主机流量的网站来说是最大的优势了。 三、修改设计时更有效率 由于使用了DIV+CSS制作方法,在修改页面的时候更加容易省时。根据区域内容标记,到CSS里找到相应的ID,使得修改页面的时候更加方便,也不会破坏页面其他部分的布局样式。 四、保持视觉的一致性 DIV+CSS最重要的优势之一:保持视觉的一致性;以往表格嵌套的制作方法,会使得页面与页面,或者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显示效果会有偏差。而使用DIV+CSS的制作方法,将所有页面,或所有区域统一用CSS文件控制,就避免了不同区域或不同页面体现出的效果偏差。 五、更好地被搜索引擎收录 由于将大部分的HTML代码和内容样式写入了CSS文件中,这就使得网页中正文部分更为突出明显,便于被搜索引擎采集收录。 六、对浏览者和浏览器更具亲和力 我们都知道网站做出来是给浏览者使用的,对浏览者和浏览器更具亲和力,DIV+CSS在这方面更具优势。由于CSS富含丰富的样式,使页面更加灵活性,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浏览器,而达到显示效果的统一和不变形。编辑本段存在问题尽管DIV+CSS具有一定的优势,不过现阶段CSS+DIV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于CSS的高度依赖使得网页设计变得比较复杂。相对于HTML4.0中的表格布局(table),CSS+DIV尽管不是高不可及,但至少要比表格定位复杂的多,即使对于网站设计高手也很容易出现问题,更不要说初学者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XHTML网站设计语言的普及应用。 第二,CSS文件异常将影响整个网站的正常浏览。CSS网站制作的设计元素通常放在几个l外部文件中,这一个或几个文件有可能相当复杂,甚至比较庞大,如果CSS文件调用出现异常,那么整个网站将变得惨不忍睹。 第三,对于CSS网站设计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比较突出。基于HTML4.0的网页设计在IE4.0之后的版本中几乎不存在浏览器兼容性问题,但CSS+DIV设计的网站在IE浏览器里面正常显示的页面,到火狐浏览器(FireFox )中却可能面目全非(这也是为什么建议网络营销人员使用火狐浏览器的原因所在 )。CSS+DIV还有待于各个浏览器厂商的进一步支持。 第四,CSS+DIV对搜索引擎优化与否取决于网页设计的专业水平而不是CSS+DIV本身。CSS+DIV网页设计并不能保证网页对搜索引擎的优化,甚至不能保证一定比HTML网站有更简洁的代码设计,何况搜索引擎对于网页的收录和排序显然不是以是否采用表格和CSS定位来衡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传统表格布局制作的网站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序靠前,而很多使用CSS及web标准制作的网页排名依然靠后的原因。因为对于搜索引擎而言,网站结构、内容、相关网站链接等因素始终是网站优化最重要的指标。

1.静态布局

——最传统的布局方式,网页中所有尺寸都是由px作为单位,设置了min-width,如果宽度小于就会出现滚动条,如果大于这个宽度则内容居中外加背景

实现方式:PC:居中布局,所有样式使用绝对宽度/高度(px),设计一个Layout,在屏幕宽高有调整时,使用横向和竖向的滚动条来查阅被遮掩部分;

移动设备:另外建立移动网站,单独设计一个布局,使用不同的域名如wap.或m.。

优点:采用之前的css2的布局·方式,布局简单,没有兼容性问题。

缺点: 在手机端不能合理的显示,移动端不能使用pc端页面,需要再写一个布局来呈现。

实践案例:Float 布局、绝对布局

2.自适应布局

——可以看成是不同屏幕下由多个静态布局组成的。自适应布局是为不同的屏幕分辨率分别定义不同的布局。改变屏幕分辨率可以切换不同的静态布局(页面元素位置可能发生改变),但在每个静态布局中,页面元素不随窗口大小的调整发生变化。自适应布局页面里面元素的位置会变化,很好的解决了流式布局中的大屏空间利用率不高弊端。

注:屏幕分辨率变化时,页面里面元素的位置会变化而大小不会变化。

3.流失布局(百分比布局 %)

网页中主要的划分区域的尺寸使用百分数(搭配min-*、max-*属性使用),分别为不同的屏幕设置布局格式,当屏幕大小改变时,会出现不同的布局,意思就是在这个屏幕下这个元素块在这个地方,但是在那个屏幕下,这个元素块又会出现在那个地方。只是布局改变,元素不变。可以看成是不同屏幕下由多个静态布局组成的。

而流式布局的特点是随着屏幕的改变,页面的布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可以进行适配调整,这个正好与自适应布局相补。使用%百分比定义宽度,高度大都是用px来固定住,可以根据可视区域 (viewport) 和父元素的实时尺寸进行调整,尽可能的适应各种分辨率。往往配合 max-width/min-width 等属性控制尺寸流动范围以免过大或者过小影响阅读。这种布局方式在Web前端开发的早期历史上,用来应对不同尺寸的PC屏幕(那时屏幕尺寸的差异不会太大),在当今的移动端开发也是常用布局方式,但缺点明显:主要的问题是如果屏幕尺度跨度太大,那么在相对其原始设计而言过小或过大的屏幕上不能正常显示。因为宽度使用%百分比定义,但是高度和文字大小等大都是用px来固定,所以在大屏幕的手机下显示效果会变成有些页面元素宽度被拉的很长,但是高度、文字大小还是和原来一样(即,这些东西无法变得“流式”

注:屏幕分辨率变化时,页面里元素的大小会变化而但布局不变。

主要实践案例:左侧固定+右侧自适应、左右固定宽度+中间自适应、圣杯布局、双飞翼布局

4.响应式布局(媒体查询)

——通过响应式设计能使网站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有更好的浏览阅读体验。屏幕尺寸不一样展示给用户的网页内容也不一样.利用媒体查询可以检测到屏幕的尺寸(主要检测宽度),并设置不同的CSS样式,就可以实现响应式的布局。主要依靠是css的媒体查询。

注:每个屏幕分辨率下面会有一个布局样式,即元素位置和大小都会变。

5.弹性布局

——rem/em、flex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