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面试须知,哪些需要掌握得CSS技巧

html-css016

CSS面试须知,哪些需要掌握得CSS技巧,第1张

主要都围绕知识点的理解与css兼容性问题上,请参考下面的

2.1 link和@import都可以为页面引入CSS文件,其区别是?

将样式定义在单独的.css的文件里,link和@import都可以在html页面引入css文件。有link和@import两种方式,导入方式如下:

link方式:<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aa.css”>

@import方式:<style type=”text/css”>@import “aa.css”</style>

link和@import两种导入css文件的区别:

祖先的差别。Link属于XHTML标签,而@import完全是CSS提供的一种方式。Link标签除了可以加载CSS外,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定义RCC,定义rel连接属性等;@import就只能加载css了。

加载顺序的差别。当一个页面被加载的时候,link引用的CSS会同时被加载,而@import引用的CSS会等到页面全部被下载完再被加载。所以有时候浏览@import加载CSS的页面时开始会没有样式(就是闪烁),网速慢时更为明显。

兼容性的差别。由于@import是CSS2.1提出的所有老的浏览器不支持,@import只有在IE5以上的才能识别,而link标签无此问题。

使用DOM控制样式时的差别。当使用JavaScript控制DOM去改变样式的时候,只能使用link标签,因为@import不是DOM可以控制的。

@Import可以在css中再次引入其他样式表,比如可以创建一个主样式表,在主样式表中再引入其他的样式表。

2.2 如何理解CSS样式表的层叠性?

CSS使用层叠的原则来考虑继承、层叠次序和优先级等重要特征,从而判断相互冲突的规则中哪个规则应该起作用。

继承性是指,许多CSS的样式规则不但影响选择器所定义的元素,而且会被这些元素的后代继承。

层叠性是指,当一个web页面使用多个样式表,多个样式表中的样式可层叠为一个。在多个样式表之间所定义的样式没有冲突的时候,浏览器会显示所有的样式。

优先级是指,当发生样式定义冲突时,浏览器首先会按照不同样式规则的优先级来应用样式。CSS样式的优先级如下所示(其中数字3拥有最高的优先权):

1.浏览器缺省设置;

2.外部样式表(.css文件)或者内部样式表(位于<head>元素内部);

3.内联样式(作为某个元素的style属性的值)。

同等优先级下,以最后定义的样式为准,important比内联高。

2.3 哪些属性可以继承?

Css中可以继承的属性如下:

文本相关属性:font-family、font-size、font-style、font-variant、font-weight、font 、letter-spacing、line-height、text-align、 text-indent、 text-transform 、word-spacing 、color;

列表相关属性:list-style-image、list-style-position、list-style-type、list-style;

表格相关属性:border-collapse、border-spacing、caption-side、table-layoute;

其他属性:Cursor、visibility;

2.4 CSS选择器中,元素选择器和类选择器的区别是什么?

元素选择器是常见的CSS选择器,即文档的元素就是最基本的选择器。选择器通常是某个HTML元素,比如<p>、<h1>、<em>、<a>等,甚至可以是<html>元素本身。

类选择器用于将样式规则与附带class属性的元素匹配,其中该class属性的值为类选择器中指定的值。使用类选择器时,首先要定义样式类,其语法为:

.className{ };

所有能够附带class属性的元素都可以使用此样式声明。只需要将class属性的值设置为”className”,则可以将类选择器的样式与元素关联。

在实际使用时,如果需要为某种元素定义样式,则往往使用元素选择器;如果要应用样式而不考虑具体设计的元素,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类选择器。

2.5 简要描述CSS中的定位机制

CSS中,除了默认的流定位方式以外,还有如下几种定位机制:浮动定位、相对定位、绝对定位和固定定位。

浮动定位是将元素排除在普通流之外,并且将它放置在包含框的左边或者右边,但是依旧位于包含框之内。

相对定位将元素相对于它在普通流中的位置进行定位。

绝对定位是指将元素的内容从普通流中完全移除,并且可以使用偏移属性来固定该元素的位置。

固定定位是指将元素的内容固定在页面的某个位置。

2.6 display属性和 visibility属性的区别?

可以使用display属性定义建立布局是元素生成的显示框类型。

1.如果将display属性设置为block,可以让行内元素表现得像块级元素一样;

2.如果将display属性设置为inline,可以让块级元素表现得像内联元素一样;

3.可以通过把display属性设置为none,让生成的元素根本没有框。这样的话,该框及其所有内容就不在显示,不占用文档中的空间。

在DIV设计中,室友display:none属性后,HTML元素(对象)的宽度。高度等各种

属性都将”丢失”;而使用visibility:hidden属性后,HTML元素(对象)仅仅是在视觉上看不见(完全透明),而它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仍然存在,也即是说它仍具有高度、宽度等属性值。

2.7 简述对CSS的盒子模型的理解?

CSS盒子模型也叫做框模型,具备内容(content)、填充(padding)、边框(border)、边距(margin)这些属性。在CSS中,每个元素都被视为一个框,而每个框都有三个属性:

border:元素的边框(可能不可见),用于将框的边缘与其他框分开;

margin:外边距,表示框的边缘与相邻框之间的距离,也称为页边空白;

padding:内边距,表示框内容和边框之间的空间。

盒子模型的结构如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width和height指的是内容区域的宽度和高度。增加内边距、外边距和边框不会影响到内容区域的尺寸,但会增加元素框的总尺寸。

因此,如果在一个具有边框的元素中放置文本,往往需要设置一些内边距,以便文本的边缘不要接触边框,这样更便于阅读。而外边距则可以在多个元素框之间创建空白,避免这些框都挤在一起。因此,在设计页面时,经常会使用padding属性和margin属性来设置页面的布局。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一旦用了padding属性或者margin属性设置了元素的边距以后,会增加元素在页面布局中所占的面积。

2.8 简述CSS3中的伪类选择器?

CSS3提供了大量伪类选择器,浏览器对于有些伪类选择器的支持还不太好。目前,常用的伪类选择器有:

目标伪类:即 :target,突出显示活动的HTML锚,用于选取当前活动的目标元素;

元素状态伪类:比如 :enabled、:disabled、:checked;

结构伪类: 比如 :first-child、:last-child、:empty、:only-child;

否定伪类:即 :not(selector),匹配非指定元素/选择器的每个元素。

2.9 为什么建议设置背景图像的同时还设置背景颜色?

一般建议在使用背景图片的同时提供background-color属性,并且将其设置为和图像主要颜色类似的颜色。这样,如果正在加载页面,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显示背景图像时,页面可以使用这种颜色作为背景色。

2.10 如何居中div?如何居中一个浮动元素?

给div设置一个宽度,然后设置元素的左右外边距为auto,比如,margin:0 auto。则可以实现div居中显示。

对于浮动元素,设置其左右外边距为关键字auto是无效的。此时,如果需要设置其居中显示,可以:1.精确计算其左外边距并进行设置,实现居中显示。

2.使用一个居中显示的div元素包含次浮动元素,

代码如:<div style=”margin:0 auto”><div style=”float:left”></div></div>

2.11 在设置文本的字体时,为什么建议设置替换字体?

可以使用font-family属性来指定文本的字体,代码如下所示:font-family:name/inherit

此时,name为首选字体的名称。如果字体名称有多个单词,即中间有空格,则需要将字体名称用一对单引号或者双引号包围起来。

但是,如果用户机器上并没有安装name所指定的字体,则会显示默认字体。因此,如果可以指定一种替代字体,替代字体可以和指定字体不完全相同,相似且不会影响页面的布局,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我们可以为font-family属性指定多种字体,且多种字体之间用逗号隔开,这样可以为页面指定一个字体列表。如果用户机器没有第一种字体,则浏览器会查找字体列表中的下一种字体替代默认字体显示。如果找遍了字体列表还是没有可以使用的字体,浏览器才会使用默认字体显示页面。代码如下所示:

h1{font-family:Georgia,serif}

此时,如果用户机器上没有安装Georgia,但安装了Times字体(serif字体系列中的一种字体),浏览器就可能对<h1>元素使用Times。尽管Times与Georgia并不完全匹配,但至少足够接近。

因此,我们建议在所有font-family规则中都提供一个通用字体系列。这样就提供了一条后路,在用户机器无法提供与规则匹配的特定字体时,就可以选择一个通用字体作为替换。

2.12 内联元素可以实现浮动吗?

在CSS中,任何元素都可以浮动。浮动元素会生成一个块级框,而不论它本身是何种元素。因此,对于内联元素,如果设置为浮动,会产生和块级框相同的效果。

2.13 什么情况下需要额外设置表格的显示规则?

默认情况下(不额外设置表格的显示规则时),表格按照自动表格布局进行显示,即浏览器在显示表之前查看每一个单元格,然后基于所有格的设置计算表单大小,而列的宽度是由列段元个中没有折行的最宽的内容设定的。此时,单元格的大小会适应内容的大小。

自动表格布局的算法在表格复杂时会比较慢,这是由于它需要在确定最终的布局之前访问表格中多有的内容。在不能提前确定每一列的大小时,这种方式会非常适用。

如果额外设置表格的显示规则,即设置table-layout属性的值为fixed,则称为固定表格布局。在固定表格布局中,水平布局仅取决于表格宽度,列宽度,表格边框宽度,单元格间距,而与单元格的内容无关。浏览器将使用某列指定的宽度来计算布局,并使用该宽度计算该列中所有其他单元格的宽度。

固定表格布局与自动表格布局相比,允许浏览器更快地对表格进行布局。因为如果指定使用固定表格布局,浏览器在接收到第一行后就可以显示表格。如果表格庞大且已经指定了大小,则会加速表的显示。

2.14 简要描述CSS中content属性的作用

content属性与:before及:after伪元素配合使用,来插入生成内容,可以在元素之前或之后放置生成的内容。可以插入文本、图像、引号,并可以结合计数器为页面元素插入编号。比如,查看如下代码:

body {counter-reset:chapter}

h1:before { content:”第”counter(chapter)”章”}

h1 { counter-increment:chapter}

使用content属性,并结合:before选择器和计数器counter,可以在每个<h1>元素前插入新的内容。

2.15 CSS Sprite是什么,谈谈这个技术的优缺点

CSS Sprite是一种网页图片应用处理方式,就是把网页中一些背景图片整合到一张图片文件中,再利用CSS的”background-image”,”background-repeat”,”background-position”的组合进行背景定位。

其优点在于:①减少网页的http请求,提高性能,这也是CSS Sprite最大的优点,

也是其被广泛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原因;

②减少图片的字节,多张图片合并成1张图片的字节小于多张图片的字节总和;

③较少了命名困扰,只需对一张集合的图片命名,不需要对每一个小元素进行命名提高制作效率;

④更换风格方便。只需要在一张或少张图片上修改图片的颜色或样式,整个网页的风格就可以改变,维护起来更加方便;

但是CSS Sprite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

①图片合成比较麻烦;

②背景设置时,需要得到每一个背景单元的精确位置;

③维护合成图片时,最好只是向下加图片,而不是更改已有图片。

2.16 对CSS3有了解吗?列举几个CSS3的新特性并简要描述

CSS3作为CSS技术的升级版本,着力于模块化发展,将规范分解为一些小的模块,如选择器、盒子模型、列表模块、背景和边框等;并加入了很多新的模块和属性,比如赋值选择器、文字阴影、边框圆角、边框阴影、渐变、过渡、多栏布局、2D/3D转换、动画等。

其中,CSS3提供了一些复杂选择器,用于实现页面复杂情况下的元素选择,如属性选择器,一些伪类和伪元素选择器;渐变用于为元素设置渐变效果的背景;转换可以实现元素的变换,比如位移、缩放、旋转等;过渡可以实现简单的动画效果;动画属性则可以实现复杂的动画,可以实现逐帧制作动画。

2.17 过渡与动画的区别是什么?

过渡属性transition可以在一定的事件内实现元素的状态过渡为最终状态,用于模拟一种过渡动画效果,但是功能有限,只能用于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

动画属性animation可以制作类似Flash动画,通过关键帧控制动画的每一步,控制更为精确,从而可以制作更为复杂的动画。

2.18 什么是CSS reset?

CSS reset,又叫做CSS重写或者CSS重置,用于改写HTML标签的默认样式。

有些HTML标签在浏览器里有默认的样式,例如p标签有上下边距,li标签有列表标识符号等。这些默认样式在不同浏览器之间也会有差别,例如ul默认带有缩进的样式,在IE下,它的缩进是通过margin实现的,而Firefox下,它的缩进是由padding实现的。着必然会带来浏览器兼容问题。

因此,在CSS代码中,可以使用CSS代码去掉这些默认样式,即重新定义标签样式,从而覆盖浏览器的CSS默认属性,即CSS reset。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样式重写时,不建议使用 * 选择器进行重写,这样会降低效率,影响性能。

2.19 如何清除浮动元素所带来的影响?

浮动定位是指将元素排除在普通流之外,并且将它放置在包含框的左边或者右边,但是依旧位于包含框之内。也就是说,浮动的框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动,直到它的外边缘碰到包含框或另一个浮动框的边框为止。

由于浮动框不在文档的普通流中,所以元素浮动之后,其原有位置不再保留,其他元素的位置会受到影响。

如果需要清除左侧或者右侧浮动元素带来的影响,则可以使用clear属性来设置。另外,包含框呃逆的子元素浮动后,如果包含框没有设置具体的高度,则其高度会发生变化,此时,可以使用overflow属性来清除子元素浮动后带来的影响。

2.20 谈谈你对浏览器兼容性问题的理解

浏览器的类型及版本的不同会造成CSS效果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实现浏览器兼容,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浏览器编写不同的CSS。

目前,各主流浏览器的新版本,对应W3C的标准支持很好,因此,首先保证代码符合W3C的标准,这是解决浏览器兼容问题的前提。

其次,对于某些支持受限的属性,针对不同的浏览器添加相应的前缀,比如-webkit-、-o-、-moz-。

第三,对于IE的低版本,可以编写带有特定前缀的代码,实现版本识别。比如:

.bb{

background-color:#f1ee18/*所有识别*/

.background-color:#f1ee18\9/*IE6 7 8识别*/

+background-color:#f1ee18/*IE6 7识别*/

_background-color:#f1ee18/*IE6识别*/

}

另外,对于特定的兼容性问题,特殊解决。常见的特殊问题有:

1.使用CSS reset:对于有些HTML标签,浏览器默认的margin和padding不同,可以使用CSS代码改写默认的样式效果,从而实现统一

2.IE低版本中,不能使用auto关键字实现块级元素居中显示,可以改用设置父元素的text-align;

3.子元素设置上外边距时,父元素需要设置边框或者外边距;

4.外边距合并问题。

语法:

text-overflow:clip/ellipsis

默认值:clip

适用于:所有元素

clip: 当对象内文本溢出时不显示省略标记(...),而是将溢出的部分裁切掉。

ellipsis: 当对象内文本溢出时显示省略标记(...)。

在使用的时候,有时候发现不会出现省略标记效果,经过测试发现,使用ellipsis的时候,必须配合overflow:hiddenwhite-space:nowrapwidth:具体值这三个样式共同使用才会有效果。

在WebKit浏览器或移动端(绝大部分是WebKit内核的浏览器)的页面实现比较简单,可以直接使用WebKit的CSS扩展属性(WebKit是私有属性)-webkit-line-clamp ;注意:这是一个 不规范的属性(unsupported WebKit property),它没有出现在 CSS 规范草案中。

-webkit-line-clamp用来限制在一个块元素显示的文本的行数。 为了实现该效果,它需要组合其他的WebKit属性。常见结合属性:

display: -webkit-box必须结合的属性 ,将对象作为弹性伸缩盒子模型显示 。

-webkit-box-orient 必须结合的属性 ,设置或检索伸缩盒对象的子元素的排列方式 。

text-overflow: ellipsis,可以用来多行文本的情况下,用省略号“…”隐藏超出范围的文本。

这个属性只合适WebKit浏览器或移动端(绝大部分是WebKit内核的)浏览器

效果如图所示:

从效果上来看,它的优点有:

1.响应式截断,根据不同宽度做出调整

2.文本超出范围才显示省略号,否则不显示省略号

3.浏览器原生实现,所以省略号位置显示刚好

但是缺点也是很直接,因为 -webkit-line-clamp 是一个不规范的属性,它没有出现在 CSS 规范草案中。也就是说只有 webkit 内核的浏览器才支持这个属性,像 Firefox, IE 浏览器统统都不支持这个属性,浏览器兼容性不好。

使用场景:多用于移动端页面,因为移动设备浏览器更多是基于 webkit 内核,除了兼容性不好,实现截断的效果不错。

效果如图:

适合场景:文字内容较多,确定文字内容一定会超过容器的,那么选择这种方式不错。但文字未超出行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省略号,可结合js优化该方法。

注:

css:

js:

网上有很多介绍关于使用JavaScript实现多行文本溢出省略的办法,有的使用插件,有的使用自己封装好的JavaScript文件,但是,我认为,还是自己写的js比较好用。

插件:

探究 CSS 解析原理

吃早饭的时候,同事随意问了一句:你知道 CSS 是怎么解析的吗?我一头雾水。对哦,作为前端,每天都在与 CSS 打交道,我竟然忽视了最基本的原理。

一、浏览器渲染

开篇,我们还是不厌其烦的回顾一下浏览器的渲染过程,先上图:

正如上图所展示的,我们浏览器渲染过程分为了两条主线:

其一,HTML Parser 生成的 DOM 树;

其二,CSS Parser 生成的 Style Rules ;

在这之后,DOM 树与 Style Rules 会生成一个新的对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Render Tree 渲染树,结合 Layout 绘制在屏幕上,从而展现出来。

本文的重点也就集中在第二条分支上,我们来探究一下 CSS 解析原理。

二、Webkit CSS 解析器

浏览器 CSS 模块负责 CSS 脚本解析,并为每个 Element 计算出样式。CSS 模块虽小,但是计算量大,设计不好往往成为浏览器性能的瓶颈。

CSS 模块在实现上有几个特点:CSS 对象众多(颗粒小而多),计算频繁(为每个 Element 计算样式)。这些特性决定了 webkit 在实现 CSS 引擎上采取的设计,算法。如何高效的计算样式是浏览器内核的重点也是难点。

先来看一张图:

Webkit 使用 Flex 和 Bison 解析生成器从 CSS 语法文件中自动生成解析器。

它们都是将每个 CSS 文件解析为样式表对象,每个对象包含 CSS 规则,CSS 规则对象包含选择器和声明对象,以及其他一些符合 CSS 语法的对象,下图可能会比较明了:

Webkit 使用了自动代码生成工具生成了相应的代码,也就是说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这部分代码是自动生成的,而 Webkit 中实现的 CallBack 函数就是在 CSSParser 中。

CSS 的一些解析功能的入口也在此处,它们会调用 lex , parse 等生成代码。相对的,生成代码中需要的 CallBack 也需要在这里实现。

举例来说,现在我们来看其中一个回调函数的实现,createStyleRule(),该函数将在一般性的规则需要被建立的时候调用,代码如下:

CSSRule* CSSParser::createStyleRule(CSSSelector* selector) { CSSStyleRule* rule = 0 if (selector) { rule = new CSSStyleRule(styleElement) m_parsedStyleObjects.append(rule) rule->setSelector(sinkFloatingSelector(selector)) rule->setDeclaration(new CSSMutableStyleDeclaration(rule, parsedProperties, numParsedProperties)) } clearProperties() return rule }

从该函数的实现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解析器达到某条件需要创建一个 CSSStyleRule 的时候将调用该函数,该函数的功能是创建一个 CSSStyleRule ,并将其添加已解析的样式对象列表 m_parsedStyleObjects 中去,这里的对象就是指的 Rule 。

那么如此一来,经过这样一番解析后,作为输入的样式表中的所有 Style Rule 将被转化为 Webkit 的内部模型对象 CSSStyleRule 对象,存储在 m_parsedStyleObjects 中,它是一个 Vector。

但是我们解析所要的结果是什么?

通过调用 CSSStyleSheet 的 parseString 函数,将上述 CSS 解析过程启动,解析完一遍后,把 Rule 都存储在对应的 CSSStyleSheet 对象中;

由于目前规则依然是不易于处理的,还需要将之转换成 CSSRuleSet。也就是将所有的纯样式规则存储在对应的集合当中,这种集合的抽象就是 CSSRuleSet;

CSSRuleSet 提供了一个 addRulesFromSheet 方法,能将 CSSStyleSheet 中的 rule 转换为 CSSRuleSet 中的 rule ;

基于这些个 CSSRuleSet 来决定每个页面中的元素的样式;

这里描述了大致过程,深入阅读可以查看如下链接:

Webkit CSS 引擎分析CSS 样式表解析过程Webkit CSS实现

三、CSS 选择器解析顺序

可能很多同学都知道排版引擎解析 CSS 选择器时是 从右往左 解析,这是为什么呢?

1.HTML 经过解析生成 DOM Tree(这个我们比较熟悉);而在 CSS 解析完毕后,需要将解析的结果与 DOM Tree 的内容一起进行分析建立一棵 Render Tree,最终用来进行绘图。Render Tree 中的元素(WebKit 中称为「renderers」,Firefox 下为「frames」)与 DOM 元素相对应,但非一一对应:一个 DOM 元素可能会对应多个 renderer,如文本折行后,不同的「行」会成为 render tree 种不同的 renderer。也有的 DOM 元素被 Render Tree 完全无视,比如 display:none 的元素。

2.在建立 Render Tree 时(WebKit 中的「Attachment」过程),浏览器就要为每个 DOM Tree 中的元素根据 CSS 的解析结果(Style Rules)来确定生成怎样的 renderer。对于每个 DOM 元素,必须在所有 Style Rules 中找到符合的 selector 并将对应的规则进行合并。选择器的「解析」实际是在这里执行的,在遍历 DOM Tree 时,从 Style Rules 中去寻找对应的 selector。

3.因为所有样式规则可能数量很大,而且绝大多数不会匹配到当前的 DOM 元素(因为数量很大所以一般会建立规则索引树),所以有一个快速的方法来判断「这个 selector 不匹配当前元素」就是极其重要的。

4.如果正向解析,例如「div div p em」,我们首先就要检查当前元素到 html 的整条路径,找到最上层的 div,再往下找,如果遇到不匹配就必须回到最上层那个 div,往下再去匹配选择器中的第一个 div,回溯若干次才能确定匹配与否,效率很低。

对于上述描述,我们先有个大概的认知。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参考地址:

<div> <div class="jartto"> <p><span>111 </span></p> <p><span>222 </span></p> <p><span>333 </span></p> <p><span class='yellow'>444 </span></p> </div></div>

CSS 选择器:

div >div.jartto p span.yellow{ color:yellow}

对于上述例子,如果按从左到右的方式进行查找:

1.先找到所有 div 节点;

2.在 div 节点内找到所有的子 div ,并且是 class = “jartto”;

3.然后再依次匹配 p span.yellow 等情况;

4.遇到不匹配的情况,就必须回溯到一开始搜索的 div 或者 p 节点,然后去搜索下个节点,重复这样的过程。

这样的搜索过程对于一个只是匹配很少节点的选择器来说,效率是极低的,因为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回溯匹配不符合规则的节点。

如果换个思路,我们一开始过滤出跟目标节点最符合的集合出来,再在这个集合进行搜索,大大降低了搜索空间。来看看从右到左来解析选择器:

1.首先就查找到 的元素;

2.紧接着我们判断这些节点中的前兄弟节点是否符合 P 这个规则,这样就又减少了集合的元素,只有符合当前的子规则才会匹配再上一条子规则。

结果显而易见了,众所周知,在 DOM 树中一个元素可能有若干子元素,如果每一个都去判断一下显然性能太差。而一个子元素只有一个父元素,所以找起来非常方便。

试想一下,如果采用从左至右的方式读取 CSS 规则,那么大多数规则读到最后(最右)才会发现是不匹配的,这样会做费时耗能,最后有很多都是无用的;而如果采取从右向左的方式,那么只要发现最右边选择器不匹配,就可以直接舍弃了,避免了许多无效匹配。

浏览器 CSS 匹配核心算法的规则是以从右向左方式匹配节点的。这样做是为了减少无效匹配次数,从而匹配快、性能更优。

深入阅读,请移步:

jQuery 源码解析CSS 选择器从右向左的匹配规则CSS 选择器

四、CSS 语法解析过程

CSS 样式表解析过程中讲解的很细致,这里我们只看 CSS 语法解释器,大致过程如下:

1.先创建 CSSStyleSheet 对象。将 CSSStyleSheet 对象的指针存储到 CSSParser 对象中。

2.CSSParser 识别出一个 simple-selector ,形如 “div” 或者 “.class”。创建一个 CSSParserSelector 对象。

3.CSSParser 识别出一个关系符和另一个 simple-selecotr ,那么修改之前创建的 simple-selecotr, 创建组合关系符。

4.循环第3步直至碰到逗号或者左大括号。

5.如果碰到逗号,那么取出 CSSParser 的 reuse vector,然后将堆栈尾部的 CSSParserSelector 对象弹出存入 Vecotr 中,最后跳转至第2步。如果碰到左大括号,那么跳转至第6步。

6.识别属性名称,将属性名称的 hash 值压入解释器堆栈。

7.识别属性值,创建 CSSParserValue 对象,并将 CSSParserValue 对象存入解释器堆栈。

8.将属性名称和属性值弹出栈,创建 CSSProperty 对象。并将 CSSProperty 对象存入 CSSParser 成员变量m_parsedProperties 中。

9.如果识别处属性名称,那么转至第6步。如果识别右大括号,那么转至第10步。

10.将 reuse vector 从堆栈中弹出,并创建 CSSStyleRule 对象。CSSStyleRule 对象的选择符就是 reuse vector, 样式值就是 CSSParser 的成员变量 m_parsedProperties 。

11.把 CSSStyleRule 添加到 CSSStyleSheet 中。

12.清空 CSSParser 内部缓存结果。

13.如果没有内容了,那么结束。否则跳转值第2步。

五、内联样式如何解析?

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知道,当 CSS Parser 解析完 CSS 脚本后,会生成 CSSStyleSheetList ,他保存在Document 对象上。为了更快的计算样式,必须对这些 CSSStyleSheetList 进行重新组织。

计算样式就是从 CSSStyleSheetList 中找出所有匹配相应元素的 property-value 对。匹配会通过CSSSelector 来验证,同时需要满足层叠规则。将所有的 declaration 中的 property 组织成一个大的数组。数组中的每一项纪录了这个 property 的selector,property 的值,权重(层叠规则)。

可能类似如下的表现:

p >a { color : red background-color:black} a { color : yellow} div { margin : 1px}

重新组织之后的数组数据为(weight我只是表示了他们之间的相对大小,并非实际值。)

selector property weight 1, a color:yellow 1 2, p >a color:red 2 3, p >a background-color:black 2 4, div margin:1px 3

好了,到这里,我们来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要明确,内敛样式只是 CSS 三种加载方式之一;

其次,浏览器解析分为两个分支,HTML Parser 和 CSS Parser,两个 Parser 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最后,不同的 CSS 加载方式产生的 Style rule ,通过权重来确定谁覆盖谁;

到这里就不难理解了,对浏览器来说,内联样式与其他的加载样式方式唯一的区别就是权重不同。

深入了解,请阅读Webkit CSS 引擎分析

六、何谓 computedStyle ?

到这里,你以为完了?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浏览器还有一个非常棒的策略,在特定情况下,浏览器会共享 computedStyle,网页中能共享的标签非常多,所以能极大的提升执行效率!如果能共享,那就不需要执行匹配算法了,执行效率自然非常高。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或多个 element 的 computedStyle 不通过计算可以确认他们相等,那么这些 computedStyle 相等的 elements 只会计算一次样式,其余的仅仅共享该 computedStyle 。

那么有哪些规则会共享 computedStyle 呢?

该共享的 element 不能有 id 属性且 CSS 中还有该 id 的 StyleRule,哪怕该 StyleRule 与 Element 不匹配。

tagName 和 class 属性必须一样

mappedAttribute 必须相等

不能使用 sibling selector,譬如:first-child, :last-selector, + selector

不能有 style 属性。哪怕 style 属性相等,他们也不共享

当然,知道了共享 computedStyle 的规则,那么反面我们也就了解了:不会共享 computedStyle 的规则,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深入了解,请参考:Webkit CSS 引擎分析 - 高效执行的 CSS 脚本

七、眼见为实

如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 CSS 选择器的组合,解析速度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你还会轻视 CSS 解析原理吗?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这里:speed/validity selectors test for frameworks

八、有何收获?

1.使用 id selector 非常的高效。在使用 id selector 的时候需要注意一点:因为 id 是唯一的,所以不需要既指定 id 又指定 tagName:

Badp#id1 {color:red} Good #id1 {color:red}

当然,你非要这么写也没有什么问题,但这会增加 CSS 编译与解析时间,实在是不值当。

2.避免深层次的 node ,譬如:

Bad div >div >div >p {color:red} Good p-class{color:red}

3.慎用 ChildSelector ;

4.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 attribute selector,如:p[att1=”val1”]。这样的匹配非常慢。更不要这样写:p[id=”id1”]。这样将 id selector 退化成 attribute selector。

Bad p[id="id1"]{color:red} p[class="class1"]{color:red} Good #id1{color:red} .class1{color:red}

5.理解依赖继承,如果某些属性可以继承,那么自然没有必要在写一遍;

6.规范真的很重要,不仅仅是可读性,也许会影响你的页面性能。这里推荐一个CSS 规范,可以参考一下。

更多资源

CSS 解析顺序优先级详细探索简单剖析 CSS 的解析规则

24个金币已到账

金币可兑换现金

立即提现

子宫肌瘤怎么办?告诉你一个调理方法!直达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