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CSS的标签兼容不同的浏览器
在不同浏览器, 标签呈现的效果是有区别的。所以小面我来谈谈如何让CSS的标签兼容不同的浏览器。
作为块级元素的 标签,在写CSS文件时, 最好定义行高line-height, 不要定义高度height,因为定义了高度, 就限制了块级元素 的高度, 在不同浏览器, 很难实现比较统一的效果,我曾经遇到,在IE6,FIREFOX(FF)效果完好, 而在IE7,标题的文字只出来一半。 且 标题在不同的布局中, 会有不同的行数要求, 比如在侧栏等小地方, 标题很可能有2行或3行, 如果高度被定义了, 那么大部分浏览器都会出现错误的显示, 很拥挤或没有显示, 如果设置了底部边线, 还可能错位。
所以 标签, 最好不要定义高度height,但一定要定义行高line-height,其他数值,根据实际效果适当变化。这样, 对不同浏览器的兼容性是最好的。
h3 {
font-size:14px
margin: 15px 0px 10px 0px
padding: 3px 0px 3px 0px
line-height:20px
color:#55295etext-align:left
border-bottom: 1px dotted #55295e
}
标签一般介绍
标签是一个标题标签,常用做网站主题、文章标题或用在段落之前,用于表明整个网站、整篇文章或段落要表达的`意思。根据显示和要表达意思的级别可以分为H1,H2,H3,H4,H5,H6。
标签成对出现,以 开始,以 结束。
在一个WEB页面中,H1标签最好(理论上是应该)只出现一次,因为它代表该WEB页面的主题。在实际操作中,建议不要使用 h1 来定义文章标题,而是用来定义网站标题。我有一个网站, 在首页一段文字前用了H1,并合理地分布了H2,H3,H4,结果十天以后, 原来排在第一页的关键词, 就掉到了第四页。因此, 用一次H2做页面一级标题,比较安全。
H1的重要性最高,常用于表达对整个网站的作用和性质的描述,或表示网站面向的受众群体。其他标签根据级别的不同分别用于显示某个专区的名称,或某段介绍文字的大概描述。
因它表示对网站或某段文字的大体描述,所以相对于搜索引擎来说H标签具有很高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的使用。比如,有些网站为了刻意追求特定关键字的排名,而在一段文字中使用H标签来展示关键字。或干脆把H标签当做一个容器来对网页进行布局。这样完全混淆了H标签的作用,也是不推荐的。
标签代表了一个网页的重点层次,但不要过度使用。否则会受到搜索引擎的不同程度的降权。
标签的使用和控制,合理安排网页层次
h1,h2,h3,是经常用到的标题标志,权重比STONRG高一点。以前我曾在一个网页里多次使用H1,结果很长时间在GG的收录都是补充页面(更新,外连正常)。H标题作为关键词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页的层次结构和轻重布局。很多著名的站点都使用H类标题,用法上略有区别,比较灵活。
1、按照内容的重要性来定义:
使用 h1 定义网站标题
使用 h2 定义文章标题
使用 h3 定义栏目标题
2、按照网站的层次来定义:
使用 h1 定义网站标题
使用 h2 定义栏目标题
使用 h3 定义文章标题
标签CSS样式设置
标签默认的表现样子一般不尽如人意, 不能满足网页设计的要求。好在 标签是块级元素,适用块级元素的属性, 标签均可使用,因此, 标签可以通过CSS加以完美控制。
内外空白边距,可以通过外边距margin和内边距padding控制
h1 {margin:0pxpadding:0px}
字体的字号,颜色,字体控制
h1 {font-size:14pxcolor:#55295efont-family:Verdana,Arial, Helvetica,sans-serif}
高度和宽度的控制
h1 {height:20pxwidth:400pxline-height:20px}
行高的控制
h1 {line-height:20px}
文本对齐方式的控制, 可以是left,right,center。
h1 {text-align:left}
边框的控制
h1 {border: 1px dotted #55295e}
背景的控制
h1 {background: #ccc url(images/test.jpg) no-repeat top }
现在ie依然是浏览器市场的老大,大约占有67%的份额,但是由于其各方面的欠缺,用户开始选择其他浏览器作为浏览网页的主要工具,比如firefox、theworld、maxthon、chrome、opera等等,在用户使用比较多的浏览器中,分为2大派系
- ie内核和非ie内核,像theworld、maxthon、greenbrower等等都属于ie内核,而firefox、chrome、opera则为非ie内核,众多的浏览器使我们的web程序就出现了兼容问题。
现在市场上大多web开发着选择兼容ie7和firefox作为主要兼容对象,这两款也是目前用户使用最多的,那好就主要讲兼容这两款浏览器。
Firefox浏览器良好支持W3C标准,是目前对CSS支持最好的浏览器,而ie是出现的比较早,在w3c支持方面做的一直不是很好,所以两种浏览器在很多方面不尽相同。
两种浏览器的兼容问题:1、集合类对象问题
说明:IE下,可以使用()或[]获取集合类对象
Firefox下,只能使用[]获取集合类对象.
解决方法:统一使用[]获取集合类对象.
2、HTML对象获取问题
FireFox:document.getElementById("idName")
ie:document.idname或者document.getElementById("idName").
解决办法:统一使用document.getElementById("idName")
3、const问题
说明:Firefox下,可以使用const关键字或var关键字来定义常量
IE下,只能使用var关键字来定义常量.
解决方法:统一使用var关键字来定义常量.
4、window.event问题
说明:window.event只能在IE下运行,而不能在Firefox下运行,这是因为Firefox的event只能在事件发生的现场使用.
Firefox必须从源处加入event作参数传递。Ie忽略该参数,用window.event来读取该event。
解决方法:
IE&Firefox:
Submitted(event)"/>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function
Submitted(evt) {
evt=evt?evt:(window.event?window.event:null)
}
</script>
5、event.x与event.y问题
说明:IE下,even对象有x,y属性,但是没有pageX,pageY属性
Firefox下,even对象有pageX,pageY属性,但是没有x,y属性.
解决方法:使用mX(mX
= event.x ? event.x :
event.pageX)来代替IE下的event.x或者Firefox下的event.pageX.
6、event.srcElement问题
说明:IE下,event对象有srcElement属性,但是没有target属性
Firefox下,even对象有target属性,但是没有srcElement属性.
解决方法:使用obj(obj
= event.srcElement ? event.srcElement :
event.target)来代替IE下的event.srcElement或者Firefox下的event.target.
请同时注意event的兼容性问题。
7、window.location.href问题
说明:IE或者Firefox2.0.x下,可以使用window.location或window.location.href
Firefox1.5.x下,只能使用window.location.
解决方法:使用window.location来代替window.location.href.
8、模态和非模态窗口问题
说明:IE下,可以通过showModalDialog和showModelessDialog打开模态和非模态窗口Firefox下则不能.
解决方法:直接使用window.open(pageURL,name,parameters)方式打开新窗口。
如果需要将子窗口中的参数传递回父窗口,可以在子窗口中使用window.opener来访问父窗口.
例如:var
parWin = window.opener parWin.document.getElementById("Aqing").value
= "Aqing"
9、frame问题
以下面的frame为例:
<frame
src="xxx.html" id="frameId" name="frameName" />
(1)访问frame对象:
IE:使用window.frameId或者window.frameName来访问这个frame对象.
frameId和frameName可以同名。
Firefox:只能使用window.frameName来访问这个frame对象.
另外,在IE和Firefox中都可以使用window.document.getElementById("frameId")来访问这个frame对象.
(2)切换frame内容:
在
IE和Firefox中都可以使用window.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Frame").src =
"xxx.html"或window.frameName.location = "xxx.html"来切换frame的内容.
如果需要将frame中的参数传回父窗口(注意不是opener,而是parent
frame),可以在frame中使用parent来访问父窗口。例如:parent.document.form1.filename.value="Aqing"
10、body问题
Firefox的body在body标签没有被浏览器完全读入之前就存在;而IE的body则必须在body标签被浏览器完全读入之后才存在.
11、事件委托方法
IE:document.body.onload
= inject //Function inject()在这之前已被实现
Firefox:document.body.onload
= inject()
12、firefox与IE的父元素(parentElement)的区别
IE:obj.parentElement
firefox:obj.parentNode
解决方法:
因为firefox与IE都支持DOM,因此使用obj.parentNode是不错选择.
13、cursor:hand
VS cursor:pointer
firefox不支持hand,但ie支持pointer
解决方法:
统一使用pointer
14、innerText在IE中能正常工作,但是innerText在FireFox中却不行.
需用textContent。
解决方法:
if(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document.getElementById('element').innerText = "my text"
}
else{
document.getElementById('element').textContent = "my text"
}
15、FireFox中设置HTML标签的style时,所有位置性和字体尺寸的值必须后跟px。这个ie也是支持的。
16、ie,firefox以及其它浏览器对于 table 标签的操作都各不相同,
在ie中不允许对table和tr的innerHTML赋值,使用js增加一个tr时,使用appendChild方法也不管用。
解决方法:
//向table追加一个空行:
var
row = otable.insertRow(-1)
var
cell = document.createElement("td")
cell.innerHTML
= " "
cell.className
= "XXXX"
row.appendChild(cell)
17、padding 问题
padding
5px 4px 3px 1px FireFox无法解释简写,
必须改成
padding-top:5px padding-right:4px padding-bottom:3px
padding-left:1px
18、消除ul、ol等列表的缩进时
样式应写成:list-style:nonemargin:0pxpadding:0px
其中margin属性对IE有效,padding属性对FireFox有效
19、CSS透明
IE: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style=0,opacity=60)。
FF:opacity:0.6。
20、CSS圆角
IE:不支持圆角。
FF:
-moz-border-radius:4px,或者-moz-border-radius-topleft:4px-moz-border-
radius-topright:4px-moz-border-radius-bottomleft:4px-moz-border-radius-
bottomright:4px。
21、CSS双线凹凸边框
IE:border:2px
outset。
FF:
-moz-border-top-colors: #d4d0c8 white-moz-border-left-colors: #d4d0c8
white-moz-border-right-colors:#404040
#808080-moz-border-bottom-colors:#404040 #808080
22、对select的options集合操作
枚 举元素除了[]外,SelectName.options.item()也是可以的, 另外SelectName.options.length,
SelectName.options.add/remove都可以在两种浏览器上使用。注意在add后赋值元素,否则会失败。
23、XMLHTTP的区别
//mf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mf
{
xmlhttp=new XMLHttpRequest()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xmlhttpChange
xmlhttp.open("GET",url,true)
xmlhttp.send(null)
}
//ie
else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code for IE
{
xmlhttp=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if (xmlhttp)
{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xmlhttpChange
xmlhttp.open("GET",url,true)
xmlhttp.send()
}
}
}
24、css中的width和padding
在IE7和FF中width宽度不包括padding,在Ie6中包括padding.
25、css hack
根据不同浏览器对CSS样式的支持程度,解析结果和识别CSS的优先级不同,设计师们就可以根据这些不同浏览器 的特点来书写不同的CSS样式代码。
IE6能识别下划线_和星号*,IE7能识别星号*,不能识别下划线_,而firefox两个都不能识别,如此,就可 以针对IE6.IE7和FF通过对这些特殊符号的使用写不同的代码了。
<style>
div{
background:green
/* for FireFox */
*background:red/* for IE7 */
_background:blue/* for
IE6 */
}
</style>
该样式显示的效果是:在FireFox中背景色为green;在IE7中背景色为red;在IE6中背景色为blue。
此外,!important声明也可以很好地提升指定样式规则的应用优先权。在IE6和FF中用!important声明可以提高优先级别,但在IE6中
的!important声明会被之后的同名属性定义替换。所以,通过*和!important声明两者的搭配也可以很好地解决IE6,IE7和FF三者之
间的兼容性问题。
区别FF,IE7,IE6:background:red
*background:green !important*background:blue
注:IE都能识别*FF不能识别*;IE6能识别*,但不能识别
!important;IE7能识别*,也能识别!importantFF不能识别*,但能识别!important
针对IE7/firefox
在css的前面加 [xmlns], 如下面的left属性,如果我想要只针对IE7/firefox起作用,写法如下:
[xmlns] #left
{
float:left
border:4px solid
#999
padding:5px
width:200px
height:200px
}
只针对IE6起作用,可以在css前面加*
html,如:
* html #left {
clear:both
}
只针对IE7起作用,在css里前面加*+html,如:
*+html
#left {
clear:both
}
书写的顺序都是FireFox的写在前面,IE7的写在中间,IE6的写在最后面。
26、使用IE专用的条件注释
<!--其他浏览器
-->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css.css" />
<!--[if
IE 7]>
<!--
适合于IE7 -->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ie7.css" />
<![endif]-->
<!--[if
lte IE 6]>
<!--
适合于IE6及一下 -->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ie.css" />
<![endif]-->
27、div 的垂直居中问题: vertical-align:middle将行距增加到和整个DIV一样高 line-height:200px然后插入文字,就垂直居中了。缺点是要控制内容不要换行
28、cursor: pointer 可以同时在 IE FF 中显示游标手指状, hand 仅 IE 可以
29、FF: 链接加边框和背景色,需设置 display: block, 同时设置 float: left 保证不换行。参照 menubar, 给 a 和 menubar 设置高度是为了避免底边显示错位, 若不设 height, 可以在 menubar 中插入一个空格。
30、在mozilla firefox和IE中的BOX模型解释不一致导致相差2px解决方法:div{margin:30px!importantmargin:28px}
注意这两个margin的顺序一定不能写反,据阿捷的说法!important这个属性IE不能识别,但别的浏览器可以识别。所以在IE下其实解释成这样:div{maring:30pxmargin:28px}
重复定义的话按照最后一个来执行,所以不可以只写margin:XXpx!important
31、IE5 和IE6的BOX解释不一致
IE5下div{width:300pxmargin:0
10px 0 10px}
div
的宽度会被解释为300px-10px(右填充)-10px(左填充)最终div的宽度为280px,而在IE6和其他浏览器上宽度则是以
300px+10px(右填充)+10px(左填充)=320px来计算的。这时我们可以做如下修改 div{width:300px!importantwidth
/**/:340pxmargin:0 10px 0 10px}
rem是css3新增的字体大小单位,IE6/7/8不支持。解决办法是在每次在用rem设置字体大小的时候,前面再加一个px为单位的字体大小,比如
font-size: 12pxfont-size: 1.5rem
这样的话凡是不支持rem的浏览器会使用12px,否则就用1.5rem。当然IE6/7/8中的效果肯定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但总算是能够调整字体大小了。
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要取决于你网站的定位: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网站漂亮一些、洋气一些、现代感强一些,就不要过多去考虑兼容性问题(尤其是IE),否则会吃力不讨好的,只能提醒用户换用新式的浏览器;而如果确信自己网站的用户使用低版本浏览器的比例仍然很高,那么就应该牺牲网站的一些颜值,尽可能不使用css3的新特性,只用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五毛钱特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