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选择器知识归纳

html-css017

css选择器知识归纳,第1张

【这是我的学习笔记,你也可以拿去用】

1 元素选择器:比如p{xxxx},选择文档中所有的p元素;

2 类选择器:比如.center_bar{xxxx},选择文档中使用了类center_bar的元素;

3 id选择器:比如.button1{xxxx},选择文档中使用了button1的元素;

4 或选择器:用逗号连接多个选择器;

5 与选择器:多个选择器紧挨在一起;

6 后代选择器:用空格连接多个选择器;

7 子代选择器:用大于号连接多个选择器,它其实是后代选择器的特殊情况;

8 属性选择器:

(1) 比如p[id],选择标签上有属性“id”的p元素;

(2) 比如p[id="button1"],选择标签上有属性“id”并且id的值为“button1”的p元素;

(3) 比如p[id^=”b”],选择标签上有属性“id”并且id的值以“b”开头的p元素;

(4) 比如p[id$=”b”],选择标签上有属性“id”并且id的值以“b”结尾的p元素;

(5) 比如p[id*=”b”],选择标签上有属性“id”并且id的值包含“b”的p元素;

9 p:first-child:既是p元素,也是某元素的第一个孩子;

10 p:last-child:既是p元素,也是某元素的最后一个孩子;

11 p:nth-child(3):既是p元素,也是某元素的第三个孩子;

12 p:nth-child(odd):既是p元素,也是某元素的第奇数个孩子;

13 伪类选择器都是某种状态,比如active、link、hover,使用“:”;

14 伪元素选择器,确实有某些实体的东西,比如第一行文字、第一个文字、被选中的文字,使用“::”

15 只有多个选择器选中了同一个元素的同一个属性,才会出现优先级的问题;

16 如果两个选择器优先级相同,那么写在后面的选择器生效;

17 选择器优先级的排列:

(1) !important

(2) 内联样式

(3) id选择器

(4) 类和伪类选择器

(5) 元素和伪元素选择器

(6) *选择器

(7) 继承样式

css3中,追加了三个属性选择器分别为:

结构性伪类选择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伪类选择器,一是伪元素选择器。

伪类选择器 ,要注意命名不要与系统定义好的选择器重名,例如link、hover

伪元素选择器 中包含 first-line、first-letter、before、after。

当root和body起冲突时,body就对内容区域生效,在内容区外则是root生效。

格式:not(selector)

1. first-child 对一个父元素中的 第一个 子元素进行样式的指定

2. last-child 对一个父元素中的 最后一个 子元素进行样式的指定

3. nth-child(positon) 对一个父元素中的 指定序号 的子元素进行样式的指定

4. nth-last-child 对一个父元素中的 指定倒数序号 的子元素进行样式的指定

2)使用nth-of-type(odd)和nth-of-type(even)

1)使用nth-child

2)使用nth-child(an+b),a表示每次循环中,包括几种样式,b表示指定的样式在循环中所处的位置。

only-child选择器,在元素只有一个子元素时,可以代替使用 nth-child(1)/nth-last-child(1) 。

在css3选择器中,除了结构性伪类选择器外,还有一种UI元素状态选择器——只有当元素处于某种状态下才起作用,在默认状态下不起作用。

通过js改变输入框的可输入和不可输入状态,通过css样式改变输入框可输入和不可输入状态时的背景颜色。

用来位于同一个父元素之下的,给与一个子元素平级的另一个子元素设定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