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生物三期失败

JavaScript012

君实生物三期失败,第1张

君实生物三期失败

全球首个TIGIT三期临床失败。2022年3月29日,基因泰克宣布PD-L1+TIGIT+化疗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三期临床SHYSCRAPER-02没有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

图片

TIGIT这个单靶点,需要PD1高表达的话,价值会小很多。TIGIT 是 PVR 家族的另一个免疫抑制靶点,其配体有 PVR 和 CD112,且其结合 CD112 的位点不同于 CD112R。

TIGIT+CD112R,才能打开新世界。君实生物有这个解决方案。

图片

君实生物的副总经理姚盛博士是CD112R靶点通路的机理发现人之一

图片

JS009 是君实生物独立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 CD112R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主 要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

JS009 能以高亲和力特异性地结合 CD112R,有效阻断 CD112R 与其配体 CD112 信号通路,进而促进 T 细胞和 NK 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同时 JS009 选择了 IgG4 亚型,可降低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JS009 是国内首个获得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受理的抗 CD112R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临床前体内药效实验显示,JS009 与公司自主研发的特异性抗 TIGIT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项目代号“JS006”)联合治疗,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拓益前三季度销售近7亿 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

事情可以回溯到11月12日,当天,一篇公众号文章对君实生物PD-1产品拓益的安全性提出质疑,称拓益未完成肝、肾损害患者试验,药物不良反应率为97.7%。当晚,上交所即向君实生物发去问询函,要求其就文章中提及的“所有不良反应率”、研发团队等问题进行说明。

拓益系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特瑞普利单抗,亦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PD-1单抗药物,首个适应症为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君实生物称该药在多项已完成适应症中展现了优秀的有效性。目前该药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超过30个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涉及鼻咽癌、尿路上皮癌、肺癌等适应症。

今年前三季度,君实生物实现营收10.11亿元,同比增加91.84%,上交所亦要求君实生物披露营收的具体构成,并说明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君实生物表示前三季度营收由产品销售、专利许可、技术服务三部分组成,前三季度营收共增加4.8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95亿元,同比增长 37.09%,在这其中,拓益实现销售收入6.89亿元,同比增长30.91%,专利许可收入增加 2.09 亿元,均为与礼来制药合作新冠中和抗体项目许可收入。

与礼来合作新冠中和抗体疗法已停?回应:进展顺利

君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12月,此前曾挂牌新三板,随后登陆港股。今年7月15日,君实生物登陆科创板。

与礼来制药合作的新冠中和抗体项目相关事宜也是上交所要求君实生物说明的问题之一,今年5月,君实生物对外披露,将其产品JS016在大中华地区外开展研发活动、生产和销售的独占许可授予礼来制药,礼来制药将向公司支付现金、销售分成;礼来制药可能会按照双方同意的条款和条件,以7500万美元认购公司新发行的H股股份。公众号文章则称,礼来制药已宣布停止JS016相关的临床研究。君实生物回应,在与礼来制药的合作中,除落实了技术转让/授权外,双方同意进一步开展协商礼来制药对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的合作。但截至目前,未与礼来制药就前述股权投资签订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股份认购合同。

对于上交所要求其说明核心技术人员的科研背景事项,君实生物披露,截至目前,公司全体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数量占员工总人数的70.08%,研发人员拥有本科及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总数量的88.23%,博士、硕士占比分别为5.65%、39.52%。

校对 李项玲

近两年来,各行各业都受到COVID-19的冲击,国内创新药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靶点的研究与开发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药物研发竞争点之一,目前靶点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同质化,赛道竞争越加激烈,2022年药企在选择适合自己研发的靶点时,应瞄准国内最有潜力的“中国新”靶点。

回顾2016-2021年,短短6年,我国便已上市66款国产1类新药上市(化药和生物类似药),国内Ⅰ类新药受理数量逐年提高;其中,2020 年申请受理数量相较以往增幅最大(增长  83%),反映出 CDE 效率和市场活跃度的大幅提升;2021 年Ⅰ类新药申请受理数量保持增长,申请受理数量同比 2020 年增长 68%,合计达到 1379 件。

药融云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在2016-2021 期间合计受理新药(1649个)涉及的靶点有 520 个;其中新药靶点同质化严重,前 6% (30) 的靶点涉及 41%(681) 的新药,在这些热门靶点,过半的靶点都与抗肿瘤靶点有关,其中神经系统用药、免疫调节、感染类、消化系统用药这四大领域相关靶点占比较大。

从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中得知,2016-2021期间国内新药涉及靶点top30,仅6%的靶点受理新药数量为41%。其中热门靶点扎堆,赛道拥挤,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在2022年甚至未来急需发现“中国新”靶点。

赛道为先,靶点为王,需要拒绝同质化,找寻出研究价值更大,市场前景更优的靶点信息。

药融云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拒绝同质化扎堆 寻找“中国新”靶点

“中国新”靶点的意义:用全球药物研发 IND 以上的靶点除去中国药物 IND 以上所涉及的靶点,得到的就是“中国新”靶点;

靶点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药物处于 IND 以上阶段,即在成药性上获得了一定的验证;排除国内在IND以上药物涉及靶点,即国内还没有该靶点的药物处于 IND 以上阶段;排序后,得到“中国新”靶点中的热门,研究价值更大;市场前景更优。

现代药物研发,源于靶点的选择,快速寻找到“中国新”靶点才是未来药物研发企业的发展趋势,,目前针对这些中国一类靶点白皮书总结了一些“中国新”靶点数据如图,药企可结合自身条件(方向、实力)等选择最优的靶点。

药融云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药融云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分析选择2022年国内最具有潜力“中国新”靶点,再利用当前政策鼓励创新,拒绝盲目跟风热门靶点,提倡差异化创新等,结合公司自身的战略适配性,选择有价值,市场前景更优的靶点信息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赛道为先,靶点为王,拒绝同质化、跟随政策创新和2022年国内最具有潜力“中国新”靶点,解决“新药研发进度赶不上市场发展速度”的问题,面对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率先上市的一批药品大概率有更高的市场份额。

通过中国“新靶点”结合药融云数据库准确、高效、快速的掌握新靶点的信息、全球药物研发不同阶段占比、申报、专利、处方工艺、原料药用量、市场信息等等,查询针对这些靶点开发的主要领域、市场、专利、原料药等信息,再通过流行病学数据以及与公司自身的战略适配性,来选择靶点进行深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