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31型,射程8000KM(个人感觉很奇怪,不知道这个射程是用来打谁的),78年立项,95年试射成功,运载能力为一枚100万吨当量或者3-6枚MIRV(就是3-6枚9~20万吨当量的分导弹头)。这东西灰常好玩,利用MIRV技术的多弹头可以实现多轨道,打谁谁抓瞎。CEP为300~500米。99年加入现役。
东风31-甲型,射程11000~12000KM,载荷能力同DF-31,但是CEP提高为100~300。虽然是改型,但是性质完全不同,原型的DF-31是为了接替陈旧的DF-4远程弹道导弹,而东风4其实勉强算是脱离中程弹道导弹的范畴,所以这就不说了。DF-31和DF-31甲是我国战略核打击的中坚力量。
东风41型,84年立项,设计目标为毁灭性核报复(很好,地球毁灭开始了=.=),所以射程高达14000KM(被藏在战略纵深里了,在大西北藏上几十枚导弹还是很EASY的),运载能力为一枚1200KG的300万吨当量或者6枚200KG的50万吨当量。
东风41型改(我军代号没公布,只能用美国佬的说法了),04年7月15日发射,此次实验射程15000KM,CEP不详,但是据推测被控制在50米,美国佬的卫星拍摄到了这枚导弹在空间机动变轨的动作(=.=这是白杨M1的看家绝活.....)
此外我国有巨浪1和巨浪2两种战略潜射导弹,巨浪2型为东风31改款出的潜射型,算是师出同门。
导弹分为近程,中程,远程三种,对应的是近程导弹,中程导弹,和洲际导弹。远程导弹也就是洲际导弹,就是射程能够跨越大洲的导弹。洲际导弹射程范围是射程在8000公里(千米)以上的导弹。如中国的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为14000千米,凡是距离在14000千米范围内的目标均可打击。
1、东风-2(DF-2/CSS-1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2是东风-1的改进型,推进方式不变,射程增加到1300公里,可载一枚2万吨当量核弹头。东风-2于1964年6月29日试射成功。
1965年,东风-2制导系统完成升级工作,其制导系统比东风-1导弹有较大改进,采用惯性制导和无线电制导并存的制导系统,导弹射击精度有所提高。1965年11月,东风-2A增程型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成功。东风-2导弹1966年开始部署,现已退役。东风-2北约代号CSS-1。
技术参数:
推进剂:单级过氧化氢+酒精液体燃料。
射程:1300公里;DF-2A为1500公里。
2、东风-3(DF-3/CSS-2)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3是我国第一种中程弹道导弹,也是中国完全自行设计的第一种战略导弹。采用机动发射、单级、液体燃料。东风-3最大射程2700千米,可携带百万吨当量热核弹头。
东风-3于1966年12月26日首次试射,1971年5月服役。1975年8月4日,东风-3战略核导弹定型生产。1985年12月东风-3改进型研制完成,射程从2700公里增加到3500公里以上。东风-2北约代号CSS-2。
技术参数:
推进剂:单级硝酸和偏二甲基液体燃料。
射程:2650公里;DF-3A为3500公里。
3、东风-4(DF-4/CSS-3)中/远程弹道导弹
东风-4是中国第一种两级火箭(使用东风-3作为第一级火箭),北约代号CSS-3。其研制工作要求实现一系列技术突破(如发动机可靠性、性能更好的耐高温材料及改进型制导系统等)。
该型导弹是一种采用液氢燃料和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的中程弹道导弹(IRBM)。东风-4原设计射程超过4000公里,以美军驻关岛的B-52轰炸机基地为目标。此后其射程增至5000公里以上,以将莫斯科及其他苏联西部城市纳入射程范围。
技术参数:
推进剂:两级硝酸和偏二甲基液体燃料。
射程:4000公里;DF-4A为4750公里。
4、东风-5(DF-5/CSS-4)洲际弹道导弹
技术参数:
推进剂:两级液体燃料。
射程:12000公里;DF-5A为15000公里。
5、东风-21(DF-15/CSS-5)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21是一种二级中程弹道导弹(MRBM),其射程超过2000公里。东风-21是中国第一种采用固态燃料的弹道导弹。它采用竖立式运输发射架(TEL)发射,也是中国第一种具备公路机动性能的导弹。
技术参数:
推进剂:两级固体聚硫橡胶。
射程:1800公里(Mod1);2700公里(Mod2);3000公里(Mod3)。
参考资料
生活小百科.生活小百科[引用时间201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