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被美刊评为“年度恶人”,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电脑教程011

扎克伯格:被美刊评为“年度恶人”,他到底做错了什么?,第1张

这几天在高强度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了这么一条有趣的消息,Facebook的创始人,元宇宙概念的鼓吹者,曾被誉为世界第一互联网企业家的 扎克伯格,荣膺美国刊物《新共和》推选的 “年度恶人” 。

从令人敬仰的商界巨子到人人唾弃的终极恶人,扎克伯格究竟做了什么,他又为何如此招人忌恨?

1984年5月14日,扎克伯格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白原市 一个富庶的犹太人家庭 ,从小衣食无忧的他早早接触到了当时还算新颖的微型计算机技术。

少年时期,他有钱的爸爸特意请来了知名软件开发者 大卫纽曼 做他的家庭教师,和扎克伯格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大卫纽曼惊奇地发现这个少年有着万中无一的编程天赋, 给他扣上了一顶“神童”的高帽。

有了大卫纽曼的背书,再加上有钱老爸的多方运作,小扎克伯格的校园生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中学毕业后,小扎成功申请到了 哈佛大学 的入学资格,并跟随犹太学术大拿阿尔法英普森学习心理学和运算科学。

或许是好好先生当得太久,读了大学后的扎克伯格,亟需释放自己的天性,大二的时候,扎克伯格和同学一起,开发了一个名为课程匹配的程序,旨在根据用户用户逻辑来协助学生选课,这款程序很快就受到了哈佛学生们的欢迎。

首战告捷后,扎克伯格愈战愈勇,又紧接着推出了一个交友程序,让同学们可以在一堆照片中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选出谁是哈佛校园里的最“辣”之人。

成功捣鼓了两个程序后,扎克伯格意识到社交媒体是未来网络行业的蓝海,2004年,扎克伯格觉得自己已经把大学课程给玩穿了,于是和传统意义上的“硅谷精英”一样, 果断从哈佛辍学,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在先前两个程序的逻辑基础上,扎克伯格和室友创立了facebook,在MSN等线上聊天室失落的时代,facebook的出现满足了互联网用户的交友需求,不错的功能和优秀的用户体验让facebook很快就在一众网络社区中站稳了脚跟。

作为一款全球性质的社交产品,facebook在2010年的注册用户就已经超过了4亿,在线人数也已经达到了一亿,早在2009年,facebook就已经实现了正常运营,不再依赖于金融资本的风险投资。

2012年5月18日,Facebook将正式上市,其IPO的售股规模上调至4.21亿股,超过了当年谷歌上市的规模。 而扎克伯格本人的财产也一路飙升,身价达到了300亿美元。

截止至2021年底,扎克伯格已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凭借1345亿美元的身价位列美国富豪榜的第三位。

对于超级富豪而言,钱对于他们只是一个数字,好的名声才是他们商业帝国永存的条件。

扎克伯格自然也不例外,他组织了一批精锐的律师团队,为他打造了 一套近乎完美的人设

接地气和慈善是两个贴在扎克伯格身上的显著标签,作为一个身价过千亿的顶级富豪,扎克伯格在日常生活中, 总是穿着一身程序员标准套装,不着华丽的外饰,不戴价格高昂的奢侈品。

靠着一身“简朴”的装束和“谦逊”的性格,扎克伯格获得了各方媒体的好评,其名声和创业过程也漂洋过海来到东方,成了各路博眼球杂志中的“白手起家的富豪”。

接地气的人设让他博得了民众初步的好感, 而慈善事业则让他的“地位”又登上了一个台阶。

2012年,28岁的扎克伯格向慈善机构捐赠了价值4988亿美元的facebook股票,这些股票捐给了硅谷社区基金会,用于 社会 教育和医疗建康。

2013年9月23日,扎克伯格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自己将捐赠1亿美元,赞助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公立学校修缮项目,此举创下了美国30岁以下年轻人慈善捐款的最高纪录。

在接地气和慈善两种完美buff的加持下,扎克伯格成了 社会 舆论和大量年轻人眼中的“精神领袖”。

但我们都知道,人设这种通过团队精心包装的产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崩塌,你只要还是一个“人类”,就一定有露馅的那一天,小扎自然也不能例外。

率先崩塌的,就是小扎同学的接地气人设,作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互联网企业家,人们早已将他的名字和facebook这个品牌联系在一起。而扎克伯格也不能像传统的超级富豪那样大隐隐于市,做一个身居幕后的操纵者, 他必须要在镜头前“表演”,从而维持其品牌的活跃度。

每年的农历春节,扎克伯格都会带着他的华人老婆出镜,在自家Facebook上传几张和家人

一起包饺子的照片。

然而照片中的扎克伯格,无论是胳膊上还是衣服上,都看不到一丁点面粉的痕迹,明显的摆拍痕迹再配上一副机械感十足的诡异笑容,直接把恐怖谷效应拉满了。

一次两次的作秀瑕疵还可以说是工作失误,但每年都几乎上演同样的剧本,只能说扎克伯格已经把“作秀”当成了例行公事,网民对他的看法是什么,他根本不care,只要能维持好投资商的印象就行了。

如果说作秀穿帮只是无伤大雅的小插曲,那真正触犯各国网民逆鳞的,是小扎 两面三刀的人品性格

商人嘛,两面三刀是赚钱的工具,不寒碜。但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就得在私底下解决。2016年,扎克伯格到访中国,一心想把自己的互联网理念传播至中国,并与多位国内网商大佬相谈甚欢,某些媒体也是不吝赞美之词,将扎克伯格描绘成架起中美两国年轻人交流的桥梁。

完成访华之旅,回国后的扎克伯格又立起了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设,并给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但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商人开口夸人,无非是你与他之间没有什么利益纠葛罢了。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尤其是Tik Tok在欧美地区的大火,让扎克伯格感到了空前绝后的危机。

作为一款运营了将近20年的社交媒体,facebook的用户体验还停留在论坛和空间形式,而主打短视频的Tik Tok可以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在十几秒甚至几秒的时间内就能达成社交需求。因此,Tik Tok获得了大量欧美青少年的青睐。

对于一款社交媒体而言,失去了年轻人的拥趸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面对Tik Tok的强势进逼,传统商业手段已经没法让扎克伯格重夺社媒优势,于是他选择另辟蹊径,来挽回衰落的传统社媒。

这条蹊径不是别的, 就是当代美国人的传统艺能——反华。

2016年,政治素人特朗普在大选中异军突起,夺得美国总统的宝座。作为一名行事极端的右翼民族主义者,特朗普甫一上台,就打着制造业回流的旗号,悍然对华发动了贸易战争。

两国贸易战打响后,特朗普政府需要 科技 企业出面,来为他的“暴政”背书。

扎克伯格见良机已至, 在听证会上大肆指责中国 科技 企业窃取美国的 科技 成果,如一个怨妇一般,向美国当局哭诉Tik Tok对美国本土企业的危害, 最终导致了美政府对Tik Tok的强烈打压,被纳入了不受美国政府信任的实体之一。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时,扎克伯格露出了他深藏许久的獠牙,也正是在这一刻,扎克伯格最后的伪装被撕得粉碎,也让先前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看清了什么叫真正的虚伪。

然而,扎克伯格抹黑中国的行动并不能挽回facebook在社媒竞争中的颓势,在短视频领域,扎克伯格不是Tik Tok的对手。在传统社交媒体领域,facebook也远远落后于推特。

与品牌衰颓一同来的,是接踵而至的负面新闻。

2018年3月17日,剑桥分析公司和facebook合作,窃取了5000万脸书用户的信息。

短短三个月后,facebook又曝出1.2亿用户面临数据泄露的风险。

十几年的运营和服务器维护让facebook的系统早已变成了屎山代码,大量漏洞层出不穷,隔三差五就曝出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的事件。

上述的负面新闻还只是facebook的冰山一角, 作为一款基本没有什么正常监管的“自由”社交媒体。 Facebook上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犯罪信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暴乱背后,暴徒领导者大都通过社媒上的集群来下达任务,这也导致部分国家对facebook及其附属的软件进行封杀。

对用户的不负责,无视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让facebook成了法外狂徒组织犯罪的不二之选。

而在脸书公司内部,扎克伯格也面临着极其严重的信任危机。

2021年10月5日,一名向美国执法部门举报Facebook的前雇员日前接受了美国某电视台的采访,这位员工表示, 扎克伯格对外构筑了一个完美的谎言,facebook的程序员和监督会在扎克伯格的授意下,对极端内容不予理睬。

这些极端内容已经超出了道德方面,涵盖了种族灭绝、种族屠杀等骇人听闻的言论。

更要命的是,Facebook还在美国大选期间,扮演了煽动性角色,利用算法将炮制的政客黑料顶到热搜首页,间接影响选民的判断。

而在公司内部,扎克伯格根本不是一个谦逊的“翩翩公子”, 他通过Facebook的双重股权结构,获得了绝大多数的投票权,将整个公司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在日常工作,他几乎不会采纳下属的意见,擅长使用职场pua技术来压榨员工,甚至利用各种群之间的不和,踩一捧一,从而达到下属内斗,自己坐收渔利的最终目的,先前因抑郁自尽的Facebook前员工,正是扎克伯格职场PUA的牺牲品。

面对接二连三的黑料,扎克伯格团队的危机公关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在听证会上面对美国政客们的质询时,他的一举一动实在是过于冷静,成了网友阴谋论中按程序行动的机器人,被扣上了一个反人类的帽子。

随着自身形象的崩塌,扎克伯格亟需对facebook进行品牌重构, 在2021年底,他将facebook改名为Meta,并大力推广所谓的元宇宙。

在看到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概念时,我不由得长叹一声,难道这些互联网大佬,都没有玩过mmorpg网游吗?

虽然vr、云电脑、人工智能都被扣上了智商税的帽子,但这些新兴行业好歹有对应的设备,只是技术不成熟。

你扎克伯格连个脑后接口这种基本技术都拿不出来,指望几个画质极低的“劣质 游戏 ”,就能给用户创造一个具有真实体验的虚拟世界吗?恐怕这又是处心积虑的割韭菜之旅罢了。

从商业巨子到人人唾弃的恶徒,甚至成了杂志票选的第一恶人。

扎克伯格能沦落至此,可以说是咎由自取,步入21世纪后,不少互联网创业者热衷将自己的形象和公司的形象挂钩,甚至走向台前,担任起企业的代言人。

此举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大量的利益,但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创业者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在聚光灯下,稍有不慎,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逆的糟糕后果。

1、环球网:《扎心了,扎克伯格被美国刊物评为“年度恶人”》

2、Newsweek美国新闻周刊:《从“年度风云人物”到“年度恶人”,扎克伯格的口碑还能翻身吗?》

3、川观新闻:《扎克伯格,怎么就成了“恶人”?》

细数“伪科技”智商税发展简史

细数“伪科技”智商税发展简史,不知从何时起,各种各样的“高科技”标签被贴到了不同的商品上,不少消费者为这些云里雾里的高科技产品大掏腰包。为你打造如此“高科技”产品的并不是科学家,而是一些想象力超级“丰富”的商家。

细数“伪科技”智商税发展简史1

一、智商税的发展

好消息!好消息!中国弯道超车的高新科技量子技术已实现重大突破,在我国已开始大规模的产业化!

在某宝,你只要输入量子两个字,他就会自动为你关联各类量子健康产品……

这些产品多数宣称富有神奇的功能!

而在朋友圈,你甚至可以看到各类微商,推出的各类量子排毒、量子美容产品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被各类“高科技”量子产品所包围。

甚至,量子这个概念还能被用来速读上,创造了一项惊天地泣鬼神的“量子波动速读”,号称能在5分钟读完10万字的书。只是不幸的是,这个“高科技”项目被深圳教育局给禁止了。

但其实这类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东西其实还挺好的,无非是以保健养生美容为借口,忽悠他人钱财,没有附加伤害。相比还要害人性命的“五行质子量子能量共振器”这类缺德玩意,前者立马就显得德性很高大上起来了。

“五行质子量子能量共振器”号称保平安促健康,但其核辐射值经检测却高达 112.4Sv/hr,核素为 Th-232/U-232,超标 112 倍。这真是谁戴谁遭殃谁戴谁绝户的产品。

不过这类套路是不是很熟悉呢?说白了就是利用所谓高科技的名号,往美容养生保健这个方向做文章。

二、当代智商税元年

早在1988年,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或其他新兴科技的名号,而衍生的各类口服液以及其他产品就开始大范围诞生。

“振华851”这种“超级营养液”的代理商就是在这一年成为新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开山老祖”,掀起了中国大陆保健品消费市场的第一次高潮。

他们操作的方式就是进行大范围的广告轰炸,宣传其功效多么的强大,而这也是以后各类保健产品屡试不爽的基本操作。

其中这些代理商的佼佼者就是内蒙古的吴柄新、乌力吉和许彦华,他们所代理的“振华851”的保健口服液也在几年之内就称雄中国大地。当时谁也没想到保健品的市场竟然这么广阔,后面他们这几个人干脆放弃代理产品而弄起自己的产品。像吴柄新后来就创办了大名鼎鼎的三株集团生产三株口服液,而乌力吉、许彦华也各自创建了驰誉集团与华泰集团搞各自的保健口服液。

同年,来辉武的505神功元气袋也横空出世,号称名家配方,包治百病,延年益寿。

只是505迟至19 89年8月28日,才开始在一家知名媒体刊载了一篇广告文章:“不用吃药打针,便能强身治病的505神功元气袋在陕西投放市场后,受到许多患者的热情赞誉。”

这篇文章详述了505神功元气袋“内病外治”、“外病外治”的所谓原理,而知名媒体的站台报道给了505神功元气袋一个莫大的机遇,一时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同样也是在1988年,郭立文把自己的第二项专利——磁化杯推向市场。这就是后面闻名天下的哈慈磁化杯,号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与人类相适应的高磁性材料,能将倒在里面的水磁化净化,用磁化杯喝水能降血脂、降血压、有效防治心脑血病。该产品一推出,一时洛阳纸贵。

后面在1997年,郭立文又乘胜追击推出了“哈慈五行针”这款产品。短短一年时间,其利用“包治百病、无病养生”的宣传,迅速在全国创下日回款1180万元的纪录,年回款突破3亿元。

也差不多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周林频谱仪”的各类仪器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号称使用这种独特高科技“频谱”治病方式,可以治疗各类外伤内疾,从呼吸系统到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几乎也是包治百病。

至于什么是高科技“频谱”,没人说得清楚,总之充满神秘力量。但这不影响他的销路,也是卖得非常火热。

只是如此强大的产品却在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纸曝光通告后戛然而止,随即销声匿迹。

而随着养生保健观念深入人心,矿泉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也开始成为这个时代的热销产品,毕竟在舆论场,矿泉水包含各类微量元素,是人体微量元素比较好的补充来源。

以致很多农民收购各类二手矿泉水瓶,直接将井水倒在瓶子冒充矿泉水,也异常热卖,成就了一批批的农民富翁。当然这是后话。

而1992年随着《编辑部的故事》的热演,大陆最早的电视植入广告,百龙矿泉壶也随之红遍中国,毫不夸张的说几乎差不多每个城市家庭都几乎有一个矿泉壶。

他们当时打出的广告是:

“矿泉壶,天然矿石,几分钟泡出矿泉水,你相信嘛?”

山西太谷有个叫韩成刚科普爱好者不信邪,于1993年10月1日在太原日报等报纸分别发了《提醒消费者注意,“瞬间将自来水变成矿泉水”的商业广告没有科学依据,矿泉壶的神力有待商榷》《当心矿泉壶的副作用》这两个帖子。跟矿泉壶的神话杠上,但这似乎并没影响到民众对购买矿泉壶的热情。

后韩成刚又于1994年7、8月分别在《山西工人报》、《工人生活报》发了《矿泉壶也有害》、《矿泉壶诓人乎?》等帖子,锲而不舍的跟矿泉壶的神话杠上。

同年8月底,人工矿泉水器具专业委员会致信韩成刚要求他停发有关文章,否则要“依法维护行业的权利”。这套路是不是很熟悉呢?但相对而言,那会的资本家还不敢直接对扛,而是通过专业委员会间接铆上。

韩陈刚不肯妥协,继续发贴,官司由此而起。最后韩成刚一审败诉但终审胜诉。

三、智商税的祖师爷

如果说,现在的保健养生的产品,是因为中国人民富起来了,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所以希望长寿乃至长生不老。而追求长生不老,向来就是容易被忽悠,即使雄才大略如秦始皇也被徐福忽悠一番,何况普通民众。

实际上近代中国保健养生产品的缘起,则是因为“东亚病夫”的孱弱,而国人追求提高民族竞争力从而使国家强大的朴素想法。

虽然中国补脑益智的药物渊远流长,但真正影响当代的产品。则是上个世纪初出现在上海滩,那一款名为“艾罗补脑汁”的神药,据称可以“补元精,长益神智”,是“四万万人之福音”,能提高中华民族竞争力。

实际上这款神药的疗效,不仅仅是补脑益智,还能强身壮体,乃至治疗痛经白带,也算是包治百病。

这款神药可以说是最为热销,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保健产品。你们家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亲戚家人,应该对这款产品还多少残留有一点印象。

甚至在今天港台地区,还依然有厂家生产销售。

自从这个比脑白金还脑白金的补脑汁火爆以后,上海滩的商人嗅到了无数商机,瞬间,上海滩充斥各类保健养生产品,比如有红桃K的祖师爷“人造自来血”。而其广告词更是牛气轰轰,逼 格之大,迄今无人能超越。

细数“伪科技”智商税发展简史2

盘点几类伪科学产品!

能够省电20%的节电器、改善皮肤的美容仪、能抗癌的保健品、治脱发的洗发水……你一定在见过淘宝、朋友圈里此类神奇的产品吧?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些让人“心动不已”的产品到底是何来头。

节电器

传言

这种节电器构造简单、外形像盒子一样,上面有一个插头,使用时只需将其插到电源上就能节电。商家宣称节电器不是靠偷电而是通过高科技来实现省电目的的,可以让家里省电20%以上,产品非常热销。

解读

测试结果显示,节电器根本影响不到电器的正常耗电,在拔掉节电器后,电器所消耗的即时功率还会变小,就是说在使用这种所谓节电器的时候,家里的能耗反而增加了。

家用臭氧机

传言

商家宣称,把肉或蔬菜放在水里,通上臭氧,半小时后出现了泡沫,这些泡沫被火烤后会发黑,还有难闻的.气味。商家宣称,这些泡沫就是臭氧机帮助清除出来的激素、抗生素、化肥或农药。

解读

肉类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极易在水中形成泡沫,仅凭泡沫就判断肉类里是否含有这些成分显然是不够的。激素根据其溶解性可以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水溶性的激素经过水的浸泡就会逐渐流失,有没有臭氧都没区别而脂溶性的激素则能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臭氧能够在细胞表面打上一个小洞,让细胞破裂,但它只能破坏肉类表面的几层细胞,想通过注臭氧减少脂溶性激素恐怕只是九牛一毛。

LED美容仪

传言

商家宣称LED美容仪能够帮助改善皮肤,使用蓝光照射脸部皮肤可安定情 绪、集中注意力,红光则可用于胶原蛋白的增生,改善小纹路、毛孔、手术后肿胀。

解读

治疗时要选择合适波长的LED光才能达到最佳的疗效,而且这些是LED在医用领域的作用,属于医疗器械的范畴,相关产品必须经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获得批号才能被销售使用。如果存在皮肤相关病症的,还是需要去医院做正规的检查,然后让医生治疗。

胶原蛋白产品

传言

商家称胶原蛋白产品能够改善皮肤、强壮骨骼,对爱美女性、孕妇、宝宝 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解读

胶原蛋白的氨基酸从其他优质蛋白质中一样可以获取,没有研究证实各种原料的胶原蛋白作为食物具有其他蛋白所不具备的功效。

玫瑰盐

传言

这种来自喜马拉雅地区的玫瑰盐号称含有84种微量元素和天然矿物质,高铁、高钙、低钠,纯天然无污染,不添加抗结剂,相比我们平常吃的盐更健康。

解读

目前商家宣传玫瑰盐的保健功效源自于一份玫瑰盐元素含量的详细报告,称玫瑰盐含有84种元素。但是其中的氢、氧、碳、氮、惰性气体(6种)等从来不被当作“矿物元素”,还有砷、铅、铝、镉、汞、稀土(17种)等已被证实人体不需要,甚至对人体有害,其他元素也有一部分在人体中从未被发现,另外钠、磷元素,人体不仅不缺乏,如果在体内积蓄过多反而会造成伤害。

抗菌口罩

传言

很多人出门时会戴上口罩,小小的口罩却被商家赋予了不少宣传噱头。

解读

经过细菌培养实验,号称抗菌效果好的口罩内侧细菌比外侧多十几倍。人体本身就携带各种细菌,在呼吸之间细菌就会与外界进行交换。相比口罩外侧,口罩的内侧环境相对封闭,更容易产生细菌,抗菌口罩并没有起到作用。

葡萄籽精华

传言

近些年各种葡萄籽产品很多,能抗癌、抗衰老、抗过敏、抗辐射等神奇功效,引起一众人追捧。

解读

在一些体外细胞实验中,葡萄籽提取物或者其中的低聚原花青素复合物对某些种类的癌细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商家们拿这些实验结果来作为葡萄籽产品抗癌的依据有些夸大宣传。

万能梅子

传言

网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梅子,号称能够排毒养颜、清宿便、瘦身……有的女性朋友试过后表示排便多了、体重真的变化,难道广大女同胞真的找到了灵丹妙药?

解读

一些产品之所以能够起到减肥作用,往往是依靠所添加的药物,是药就不能随便吃。其中的药物往往是促进大肠运动的,容易让人拉肚子。很多人以为拉肚子就是在排毒,可以让人皮肤变好。如果长期用泻药使肠道过度运动,会严重影响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肠道会失去自主运动的力量,引发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