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音乐系统的组成

电脑教程09

电脑音乐系统的组成,第1张

分类: 电脑/网络 >>操作系统/系统故障

解析:

电脑音乐系统的组成部分

电脑音乐系统从硬件上讲,是计算机系统和电子乐器的结合。一个完整的电脑音乐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首先是电脑系统。包括电脑主机,相关软件,MIDI接口和打印机。

目前在国外用于音乐的电脑主要有三类,即Macintosh电脑(简称Mac.读作“麦克”)、IBM电脑(及其兼容机)和Atary电脑。Atary电脑在中国大陆基本上没有,可以不去说它。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其他一些原因,IBM兼容机被 *** 规定为主流机种,数量最多;Macintosh电脑近年来在中文化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在我国的影响正逐年增长。应该说明的是,从国际范围来看,用作音乐用途的主流机种并不是在我国最通行的IBM兼容机,而是“苹果”系列的Macintosh电脑。这主要是Macintosh电脑的工作方式和观念,特别适合于没有专门学习过计算机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其中当然也包括作家、画家、作曲家、演奏家等艺术专家——使用,他们在本专业有精湛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没有条件也没有可能再以很多时间去学习艰深的计算机原理和语言;尤其是对于习惯于形象思维的众多艺术家来说,让他们以过多的精力去适应另一种思维方式的电脑语言和操作,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和不现实的。

使用这种电脑不用学习电脑语言,不用记“命令”、背“路径”,其实是最适合非英语国家的不懂电脑、不懂英文的音乐家使用。几年前“微软”公司(Microsoft)推出的用于IBM兼容机的“窗口”(Windows)操作系统,对于众多的中国音乐家是个福音,不过从很多方面来说,还是不及Macintosh电脑。现在已经问世的PowerMac,综合了Macintosh和IBM的优势,可能是未来最合适的机种。

电脑音乐系统的工作能力来源于应用程序软件。电脑音乐软件主要包括四类∶即音序软件、乐谱软件、声音软件和智能作曲软件。

音序软件就是在我国一般人们所说的作曲软件。因为从电脑的观点来看,所谓音乐的进行,就是乐音的有秩序的运动,简称音序。音序软件只是一个为人们作曲(即安排音序)提供方便的程序,它本身并不能创造音乐,一个用纸和笔完全不会作曲的人,同样不会凭藉音序软件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来。目前我国使用比较多的音序软件,在Macintosh电脑有Performer、ConcertoWare、Master Tracks Pro、EZ Vision等。在IBM兼容机主要是Ballade和Cakewalk。上述几个音序软件,都有相当专业化的功能,在使用上各有长短,实际应用时可以结合使用。

乐谱软件主要功能是显示和打印五线谱,常常也具有相当出色的音序功能。在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在电脑看来,作为乐音序列的音乐和作为图形的乐谱是很不相同的两件东西。它们可以相互转换,但是工作原理、显示方式、速度、容量都不同。目前我国使用比较多的乐谱软件,在Macintosh电脑主要是Encore、Concerare和Composer;在IBM兼容机主要是Encore。这些软件,性能和特长各不相同。

声音软件主要是干两件事。一是声音设计和修改,这是在七十年代以前的电脑音乐最最热衷的事情,在八十年代以后主要在合成器上操作,现在通过声音软件来做,就更加方便多了。二是硬盘录音,严格说来硬盘录音不完全属于电脑音乐范围,但是它通常总是要和电脑音乐结合,而且只有和电脑音乐结合以后,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这方面的软件主要有Sound Designer、Studio Vision AV、Digital Performer和Session 8等,在国内的应用还不多。

智能作曲软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曲软件,虽然还是离不开作曲家,但是能够根据作曲家输入的某些规则和命令,作出许多合乎规定的或者随机的音序(即音乐),最后由作曲家选择、编排和确定。在国内能够见到的智能作曲软件主要是Band-In-A-Box和Jam Factory,前者供创作流行音乐之用,后者供创作现代音乐之用。

上述这些音乐软件,尤其是Macintosh的软件,有许多已经进行了本地化(中文化),有的还编译了中文手册,为我国的音乐家掌握电脑音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在电脑系统中,MIDI接口也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就不能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也就无法构成电脑音乐系统。MIDI接口的种类很多,大体上根据电脑音乐系统的规模而定。有一些软件专门设计用来调整和操纵MIDI接口。

打印机事实上也是应该配备的。一方面是用来打印乐谱,另一方面是用来打印文字、数据、图画等。打印机的类型主要有:点阵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自然是激光打印机的打印质量最好,可以接近或达到出版标准。

现在我们来谈谈电脑音乐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源系统,包括MIDI控制器和合成音源、采样音源及鼓机。

我们已经知道,传统的乐谱是用音符写的,而电子音乐的“乐谱”则是用MIDI信息“写”(输入)的。电脑音乐系统中输入MIDI信息的方法有好多种,最重要的方法仍然是通过MIDI控制器来输入。MIDI键盘是最常见的MIDI控制器(其他还有呼吸控制器、拉弦控制器、吉他控制器等),而电子合成器的键盘又是最常用的MIDI键盘。这里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电子乐器的键盘都能发送MIDI信息,也不是所有的MIDI键盘都能发送所有的MIDI信息。大部分电子琴的键盘不是MIDI键盘,少数电子琴的键盘是MIDI键盘,但是不能发送力度信息,虽然也可以在电脑音乐系统中使用,总是不太理想;一般电子合成器的键盘都能发送力度信息,都可以用在电脑音乐系统中充当主键盘,但是MIDI功能也各有不同。

我们可以把电子合成器简单的看作是MIDI键盘和音源(有时加上音序器)的组合;或者反过来说,单独的音源可以看作是一台电子合成器拆掉了键盘——事实上许多电子合成器都有与之相对应的音源,不但声音相同,操作方法也比较接近。音源是电子音乐绚丽多姿的音色的来源,对于从事电脑音乐创作和制作的音乐家来说,音源好比是电脑指挥下的乐队成员,音源的种类和质量,不但直接体现在电子音乐作品之中,而且还影响和规定着作曲的技法和风格。

从产生声音的方法来看,音源大体上都是采用“合成”和“采样”两种路子。最早引入我国的影响较大的电子合成器是YAMAHA的DX7,就是采用“合成”的方法,称作为FM音源,在当时以其音色的丰富多采而风靡世界。合成方式虽然能产生非常丰富的音色(从理论上说种类是无穷的),但是在操作上很难有目的的去生成(即模仿)某种音色。所以工程师们又设想从传统的、现实的乐器声音中获得电子乐器的音色资源,发明了“采样”方式,创造了PCM音源。

Roland的工程师们很快地将这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产生了LA音源,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久YAMAHA推出了AFM和AWM音源,使用在SY系列和TG系列之中;KORG推出了AI、AI2和AV音源,使用在M系列、T系列和01系列之中;都是将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E-mu近年来推出的Proteus系列音源,主要的声音资源都由采样得来,再固化在乐器内的芯片之中,因此在模拟传统音色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打击乐的音色差不多都是采样得来的,本质上同其他的音色没有什么不同,一般的合成器和音源里都有不少打击乐音色。但在应用中常把打击乐音色 *** 在一个乐器里,加上“鼓垫”以后就叫做鼓机——往往还和音序器装在一起,并且提供一些预置的节奏样板——没有鼓垫就叫做鼓音源。

还有一类能够直接采样、即直接采集传统乐器声音和自然音响的,我们把它们叫做采样合成器或者采样音源,我们可以用它们来采集各种我们喜欢的音响(包括乐音、噪音、语言等等),经过整理、加工以后在音乐创作中使用;特别是用它们来采集民族乐器的音色,应用在民族风格浓郁的音乐作品中。

从目前在我国比较多见的日本Roland、YAMAHA、KORG、AKAI和美国E-mu这几家公司的电子乐器来看,可以说基本上是技术上旗鼓相当而在声音上各有所长,如果我们在选用时能够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同时根据不同音乐风格的需要突出重点,就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九十年代以来的电子合成器和音源有四个特点,一是普遍引入了采样音色并且最大发音数有所增加,二是基本上实现了能同时接收多个MIDI通道的多个声轨的多音色格局,三是MIDI功能有所加强,四是综合结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通用MIDI”(Ganaral MIDI,简称GM)正是在这样的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

Genaral MIDI 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音色编号,按照音色种类分类并且相对固定为相应的音色号,例如1-8号是各种钢琴,9-12号是有音高打击乐器,25-32号是吉他类乐器,33-40号是低音乐器,等等。这种标准的音色编号方法特别适合正在兴起的“多媒体”(Multimedia)系统对音乐的需要,也适合于诸如电子游戏等各种应用领域的需要,在电子音乐教育特别是电脑作曲教学方面,也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但是GM的意义并不仅仅是音色的统一编号,事实上GM使得电子合成器在技术上有重大发展,功能上(尤其是MIDI功能)有重要扩展。

自从“通用MIDI”诞生以后,综合结构的合成器和音源的种类越来越多,过去只是把音源、音序器和鼓机综合在一起,现在又加上效果器、均衡器、软盘驱动器,甚至还加上了自动伴奏编配的功能,有的还把两个音源装在一起,可以同时使用两个MIDI接口,最大同时发音数增加到64个。大约不到十年以前,DX-7时代需要摆满整整一屋子的合成器和鼓机才能达到的效果,现在一两台GM音源/合成器就能够实现了,而且音色更加完美、更加丰富。作为电脑音乐系统基础之一的电子乐器技术的发展,实在是太神速了!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电脑音乐系统的第三个组成部分:音响和录音系统。前面已经提到,在电子音乐中,音响和录音技术逐渐介入音乐的传播、演奏乃至创作,成为“音乐”家族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员。体现在硬件配置上,就是音响和录音系统,主要包括调音台、效果器、均衡器、功率放大器、监听音箱和双轨、多轨录音机等。在这里不准备详细介绍有关的器件和技术,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多轨录音方式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例如各声部之间的平衡和相位关系,混响效果的设置和调节等等,都能够在电脑的音序软件或其他与录音有关的软件中得到控制解决,而不必在调音台上动手调节,因此这方面的设备要求比建录音棚要简单得多,投资少而效果好。

电脑音乐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发展的体系,可以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条件、不同水平和未来的发展进行设置和扩充。作为个人使用还是团体使用,从零开始还是扩充补充,一次建成还是逐步投资,用于录制音响制品还是兼顾舞台演出,主要用作教学研究还是音乐制作、甚至主要是做歌曲伴奏还是影视音乐或广告音乐等等,都可以有不同的软、硬件配制。这也正是电脑音乐系统的优点之一。但是不论规模和档次怎样设计,投资额可能相差几倍、几十倍,以上三个部分是缺一不可的。

运用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创作的音乐,叫做电脑音乐。

电脑音乐制作系统,是指以装有音乐软件的多媒体电脑为控制中心的、利用MIDI技术(MusicalInstrumentDigitalInterface“乐器数字化接口”的首字母缩写,音译“迷笛”,是处理电子乐器之间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之意)的数字音频系统,它集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录音师为一身,可以一个人独自完成一部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

系统构成电脑音乐制作系统有多种构筑方案,但基本上都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多媒体电脑、音源、MIDI键盘、录音设备、监听设备。

计算机音乐何以迅速成为时代的宠儿呢,这里我们必须要提到一个大家熟悉而又不太明白的词:MIDI。MIDI是英语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d(乐器的数字化接口)的缩写。世界几大音乐制造商(SEQUENTIAL CER-CUITS YAMAHA ROLAND KORGKAWAI等)于1983年8月共同制定了一种近乎条例MIDI11.0技术规范,这个技术规范确保了乐器兼容性的一系列指标,从而保证音乐系统中声音信号的顺利传输,通过MIDI技术规范的推广和使用,各音乐厂家在各自发展自己特点的前提下,开始进入了一个高兼容性的时代。MIDI是一种数字接口的规范,而计算机正是数字领域的中枢,当我们将计算机连入整个音乐系统上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它的主导地位,系统中其他MIDI设备按照它的指令行事,去创作或演奏各种风格的乐曲,这样计算机音乐就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系统,同时也开始独立于多媒体技术,而朝着专业音乐领域发展。计算机音乐系统实际上是由数字音频和MIDI两个重要部分所组成,二者之间互有优势,同时又可互补,两个组成部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现代音乐气息的音乐系统,又称音乐工作站。数字音频的主要功能

数字音频是一种依靠计算机CPU或音频处理器DSP上的音频工作形式,它可以通过各种专业的音频软件对音乐的音频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还可以很方便地将音频的录制、编辑、混合等标准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 计算机也可以进行音频合成,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随着计算机各种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一些专业计算机厂商生产出建立在PowerMacintosh媒体平台上最先进的音频系统,已经可以做到对8轨以上的音频进行EQ实时效果,实时合成。最先进的DSP芯片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功能及日益完善的专业音频软件已经完全能够应付对音乐素材进行施加各种效果的相当专业的合成处理。MIDI技术及主要功能

计算机音乐系统的核心是MIDI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而最初的计算机音乐系统又是以MIDI技术引入电脑系统而发轫的,引入MIDI技术后,计算机从简单的处理文字、数字的科学机器变成了极具专业用途的音频工作站。MIDI是各种电子音乐相关设备之间相连接的通讯标准。MIDI系统的工作流程实际上是将多个声部录入不同的轨,进行合理的编辑,然后回放出来。这就需要一台能够做这种工作的机器。于是人们熟知的音序器(Sequencer)诞生了。音序器相当于一台多轨录音机,它与其他MIDI设备之间也是通过MIDI信息通信的。音序器里记录的是MIDI信息,而不是音频信息,一般可记录8~16轨,可以容纳几万到十几万音符数,但是,随着计算机软件音序的日益完善,它在各项功能及指标上已大大超出原有的硬件音序器,以目前最流行的软件音序器Cakewalk为例,它可以记录256轨,音符数量几乎无限,强大的编辑功能可对音乐作品进行创作、记录、编辑、演奏等。音乐的编辑、制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烦琐的工作,传统的音乐形成流程是作曲—配器—乐队排练—录音—后期制作。而现在所有这些工作仅由一个叫“音序器”的软件就可以全部完成。它强大的编辑功能可以对音乐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胆处理。例如:当你初步完成了一部作品后,为了找到最佳效果,你可以对所演奏旋律的乐器作任意的更换(Chang pach);变速(Chang tempo)和变调(Chang pitch)、量化(Resolution)等处理,而对这些音符物理参数的修改决不会影响到相邻的相他音符。同时还可以对旋律的速度(Tempo)、力度(Velocith)、颤音(Modulation)、滑音(Wheel)、触后(Aftertouch)等参数进行极为方便的修改。最令人惊叹的是还可以用单步(Step)制作方法编辑出连世界级演奏大师都难以做到的高难度音乐作品,而你可能还只是个刚入门的初级演奏者。极为方便的编辑及观察窗口,使原来极为繁杂的流程:创作—配器—排练—录音等;在一套计算机音乐系统上就能很方便地完成了。MIDI除了神奇的编辑创作功能外,还可以用于其他专业软件,用于制谱,如五线谱、简谱等及交互式教学,器乐的音色编辑,舞台、灯光及周边数字音响设备的集成控制等。MIDI技术涵盖领域极其广泛。众所周知,数字音频与MIDI技术的有机结合,使音乐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数字音频记录音乐的细腻,表现真实的声音细节,MIDI便捷的编辑功能及任意修改音乐的演奏方式等,两者的有机结合将组成一套最为完美的计算机音乐制作系统。同时随着各种专业的音频制作软件日益完善,MIDI技术的不断更新,在未来的音乐领域里计算机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及完善的功能,给传统的音乐思维、传统的音乐设备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许在未来音频领域,只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计算机音乐系统,就可以取代那些复杂、昂贵而又伴随人们多年的电子设备,在计算机旁,而不是在录音棚里,就能创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