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计算机的解释

电脑教程09

佛教对计算机的解释,第1张

佛教讲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虚拟游戏中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中的「我」并不是「真我」,而仅是「真我」在这个虚拟游戏中扮演的一个虚拟角色,所以佛教讲「无我」。「真我」就是我们的魂,佛教称识,或者称为自性。佛教讲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痴迷在虚拟游戏中不可自拔。佛教的宗旨首先就是要让大家懂得这个道理,开悟。正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虚拟游戏中的虚拟世界,所以金刚经的最后四句偈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心经里才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仅是「真我」在虚拟游戏里扮演的一个虚拟角色,所以心经里又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佛教又讲,为什么我们的「真我」会到这个虚拟游戏中去扮演一个虚拟角色,首先就是因为我们的心不清净。就如同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里的青少年一样,在虚拟游戏中玩出了瘾,这一局(这一辈子)玩完了以后,又想玩下一局(下一辈子),泡在网吧里不肯回家。这个虚拟游戏有一个规则,就是根据每一个人在上一局的得分情况(做好事加分,做坏事减分),决定其在下一局里所扮演的虚拟角色(确切地说是三世因果)。这辈子扮演的虚拟角色是一位学者,下辈子扮演的虚拟角色可能是一位百万富翁,也可能是一位神仙,也可能是一头牛、一匹马或一头猪。这就叫六道轮回,苦海无边。佛教的宗旨不仅要让大家懂得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在懂得这个道理后,进而修戒定慧,灭贪(欲望贪而无厌)瞋(妬嫉心、仇恨心)痴(执迷不悟)。目的在于这一局虚拟游戏结束后,让这颗心如如不动,自觉地洗手不干,自觉地离开网吧回家,求得解脱。这就是涅槃、成佛。般若波罗蜜多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意为:「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完成生命的觉醒。」用本文形象的话讲,就是让大家自觉地离开网吧回家。2004年11月27日,「参考消息」上有一篇文章,题为「著名科学家发问——人生只是一场梦?」谈及国外一些著名科学家现在认为:宇宙万物可能只不过是比人类高级一点的文明利用一台超级电脑所作的模拟。这个思想与佛教思想相吻合。按照佛教教义,这个模拟程序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你的心一动这个模拟程序就对你启动;你的心如如不动,这个模拟程序就自动对你关闭。第二个原则是,根据好有好报、坏有坏报的原则动态修改阿赖耶识(技术术语叫数据库)中的数据。本来根据阿赖耶识中的数据就可以决定此人的现状和未来,但佛教不是决定论,因为根据你的所作所为,模拟程序在不断动态修改你阿赖耶识中的数据。如果做了好事,命运就向好的方向转化;反之,如果做了坏事,命运就向坏的方向转化。佛教相应地强调两颗心:一是出离心,二是大悲心。佛教的哲理比较深奥,上述是本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最后想要强调一下,本文对佛教思想的阐述符合三法印,即无常、无我、涅槃。也就是说,应当符合佛法。

摘自网络

所谓杀生业力,不是说你杀了人,而是你有没有放下杀念,杀念越重,在佛教思想看来是业力越重,玩游戏就这样,越玩杀心越重,业力越深,即使没有杀人也和杀人差不多了。

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使杀了真心,只要肯真心悔过也是可以减轻转身业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