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挖矿是怎么回事

电脑教程07

电脑挖矿是怎么回事,第1张

电脑挖矿:在用户“开采”比特币时,需要用电脑搜寻64位的数字就行,然后通过反复解谜密与其他淘金者相互竞争,为比特币网络提供所需的数字,如果用户的电脑成功地创造出一组数字,那么就将会获得25个比特币。简单来说就是来寻找比特币。

“挖矿”的原理就是先是大家发一道题,在规定时间里谁先算出来送就给谁一把韭菜,韭菜的数量是2100吨,每四年送一半(前四年1050吨后四年525吨以此类推),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啊,然后会立一个公告牌告诉大家,每次谁答对了题。

电脑挖矿在我国的相应法律规定:

在中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制作和发售代币票券。由于代币票券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如果比特币被纳入到“代币票券”中,则比特币在中国的法律前景面临不确定性。

文化部、商务部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称首次明确了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适用范围,对当前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与游戏内的虚拟道具做了区分同时,通知称,《通知》规定从事相关服务的企业需批准后方可经营。

比特币挖矿机

就是用于赚取比特币的电脑,这类电脑一般有专业的挖矿芯片,多采用烧显卡的方式工作,耗电量较大。用户用个人计算机下载软件然后运行特定算法,与远方服务器通讯后可得到相应比特币,是获取比特币的方式之一。

比特币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矿机挖矿是通过计算机硬件,依托于比特币网络,多张显卡集中来进行数学计算,从而产生大量的矿币。挖矿其实主要依赖于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数十张显卡组成阵列,将可以大大增强挖矿的速度和能力。矿机的配置不同,算力也是不同的。

拓展资料:

众所周知,货币本身是不存在价值的。起初人类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但有诸多不便,很难换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于是货币应运而生,通过货币这一中介,可以将不同物品按稀有程度进行定价,简化交易流程。 虽然货币交易好处多多,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中心化。全世界现有货币100%是国家央行发行或者废除,普通人无法参与货币发行亦或者是央行帐目。如果央行不断的发行货币,将会将人们手中的货币不断稀释,降低货币购买力。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发生过此类事件。 比如津巴布韦,近年来政府大量超发货币导致津巴布韦经济接近崩溃,最后不得不将美元引入成为当地法定货币。

现在津巴布韦经济学家们正在考虑比特币替代方案。 比特币就像这部电影,它不是像央行一样存在中央服务器中,而是存在于世界上亿万的电脑之中。自发行后,理论上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比特币数量,也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安全性极佳。

比特币是由中本聪在2008年提出来的加密货币的概念,正式诞生于2009年。比特币是基于开源软件和P2P网络而产生的一种虚拟的数字加密货币。这是一个点对点的支付系统,实现了去中心化的构建形式。比特币不依靠任何货币发行机构,它是依据特定的计算方法,通过大量的计算,在虚拟网络中产出。比特币适用于分布式数据库的交易模式,同时在各个流通的环节都根据密码学设置了对应的加密,从而加强了比特币的安全性和真实性,便于转移和支付。

简单来说,挖矿就是利用芯片进行一个与随机数相关的计算,得出答案后以此换取一个虚拟币。虚拟币则可以通过某种途经换取各个国家的货币。运算能力越强的芯片就能越快找到这个随机答案,理论上单位时间内能产出越多的虚拟币。由于关系到随机数,只有恰巧找到答案才能获取奖励。

中本聪在他的论文中阐述说:

“在没有中央权威存在的条件下,既鼓励矿工支持比特币网络,又让比特币的货币流通体系也有了最初的货币注入源头。”

中本聪把通过消耗CPU的电力和时间来产生比特币,比喻成金矿消耗资源将黄金注入经济。比特币的挖矿与节点软件主要是透过点对点网络、数字签名、交互式证明系统来进行发起零知识证明与验证交易。

每一个网络节点向网络进行广播交易,这些广播出来的交易在经过矿工(在网络上的电脑)验证后,矿工可使用自己的工作证明结果来表达确认,确认后的交易会被打包到数据块中,数据块会串起来形成连续的数据块链。

中本聪本人设计了第一版的比特币挖矿程序,这一程序随后被开发为广泛使用的第一代挖矿软件Bitcoin,这一代软件从2009年到2010年中旬都比较流行。

每一个比特币的节点都会收集所有尚未确认的交易,并将其归集到一个数据块中,矿工节点会附加一个随机调整数,并计算前一个数据块的SHA-256散列运算值。挖矿节点不断重复进行尝试,直到它找到的随机调整数使得产生的散列值低于某个特定的目标。

扩展资料

最早,比特币矿工都是通过Intel或AMD的CPU产品来挖矿。但由于挖矿是运算密集型应用,且随着挖矿人数与设备性能的不断提升难度逐渐增加,现在使用CPU挖矿早已毫无收益甚至亏损。

截至2012年,从2013年第一季度后,矿工逐渐开始采用GPU或FPGA等挖矿设备[5]。同时,ASIC设备也在2013年中旬大量上市。

从2013年7月起,全网算力由于ASIC设备大量投入运营呈现直线上涨,以2013年7月的平均算力计算,所有CPU挖矿设备均已经无法产生正收益,而FPGA设备也接近无收益。

2013年9月平均算力估算,现有的针对个人开发的小型ASIC挖矿设备在未来1-2个月内也接近无正收益。大量算力被 5 THash/s以上的集群式ASIC挖矿设备独占。个人挖矿由于没有收益,几乎被挤出挖矿群体。有一些比特币矿工则集资在某些可获取低价电力的地方兴建机房安装大批挖矿设备进行挖矿。

部分比特币矿工为省下自己挖矿的成本,将挖矿程序制作成恶意程序,在网络上感染其他人的电脑,来替自己挖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