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16位,32位,64位什么意思?

电脑教程010

计算机系统,16位,32位,64位什么意思?,第1张

16位、32位、64位等术语在操作系统理论中主要是指存储器定址的宽度。如果存储器的定址宽度是16位,那么每一个存储器地址可以用16个二进制位来表示,也就是说可以在64KB的范围内定址。同样道理32位的宽度对应4GB的定址范围,64位的宽度对应16 Exabyte的定址范围。

存储器定址范围并非仅仅是对操作系统而言的,其他类型的软件的设计有时也会被定址范围而影响。但是在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定址范围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在早期的16位操作系统中,由于64KB的定址范围太小,大都都采用“段”加“线性地址”的二维平面地址空间的设计。分配存储器时通常需要考虑“段置换”的问题,同时,应用程序所能够使用的地址空间也往往有比较小的上限。

扩展资料:

计算机系统的结构

1、驱动程序。最底层的、直接控制和监视各类硬件的部分,它们的职责是隐藏硬件的具体细节,并向其他部分提供一个抽象的、通用的接口。

2、内核。操作系统之最内核部分,通常运行在最高特权级,负责提供基础性、结构性的功能。

3、支承库。(亦作“接口库”)是一系列特殊的程序库,它们职责在于把系统所提供的基本服务包装成应用程序所能够使用的编程接口(API),是最靠近应用程序的部分。例如,GNU C运行期库就属于此类,它把各种操作系统的内部编程接口包装成ANSI C和POSIX编程接口的形式。

4、外围。所谓外围,是指操作系统中除以上三类以外的所有其他部分,通常是用于提供特定高级服务的部件。例如,在微内核结构中,大部分系统服务,以及UNIX/Linux中各种守护进程都通常被划归此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操作系统

分类: 电脑/网络

问题描述:

位数高了有什么好处

解析:

计算机中的位数指的是CPU一次能处理的最大位数。32位计算机的CPU一次最多能处理32位数据,例如它的EAX寄存器就是32位的,当然32位计算机通常也可以处理16位和8位数据。

Intel由16位的286升级到386的时候,为了和16位系统兼容,它先推出的是386SX,这种CPU内部预算为32位,外部数据传输为16位。直到386DX以后,所有的CPU在内部和外部都是32位的了。

现在大多数是32位的,64位的正在逐步流行。。。

位数高了寻址能力强,处理数据就多了。。。

计算机的位数也叫字长,是指处理器一次运算所能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一般计算机分为32位64位。

64位CPU和算术逻辑单元架构是以寄存器、内存总线或者数据总线的大小为基准。32位计算机的CPU一次最多能处理32位数据,32位计算机通常也可以处理16位和8位数据。

扩展资料

32位和64位一般是指CPU的通用寄存器位宽,所以64位的CPU位宽增加一倍,可寻址范围大大扩展,32位系统支持最大内存位4G,64位系统理论支持最大内2^64=18446,744,073,709,551,616,约1600万TB,相当于16EB,实际还受制于操作系统和主板约束。

实际的CPU都是采取兼容设计的,内部总线不到64位。32位系统和64位系统需要安装支持相应系统模式下的操作系统和驱动软件,也就是32位只能安装32位,64位安装64位的但可兼容32位运算。目前约定俗成的x86就是代表32位操作系统,x64代表64位操作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64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2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位数&计算机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