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取代了大部分电子产品,那么手机会被什么取代?

电脑教程014

手机取代了大部分电子产品,那么手机会被什么取代?,第1张

也不能说电脑被手机取代了,电脑依然很重要,只是很多电脑的功能被手机给替代了。

比如看视频,现在大部分人就用手机随身看了, 娱乐 的内容和场景都丰富了许多。

所以手机跟电脑比,胜在便携性。

如果能有另一个全新东西,取代了手机,那要不就是功能性取胜,要不就是便携性取胜。

目前来看AR便携设备,以及投影/全息式便携设备比较有希望成为新的一种智能设备种类。

但是很难,为什么呢?软件适配是很容易的,主要是这个AR和投影,都是极其耗电的,要在便携上胜过手机,肯定要更小,小型化了,电池就小,那续航就悲剧。

至于续航悲剧的下场,看看谷歌眼镜就知道了。

所以电池技术的进步对于整个 社会 来说,是可以改变整个 社会 游戏 规则的,期待能有新的电池技术出现吧。

我认为未来取代手机将是智能可穿戴设备

2012年因谷歌眼镜的亮相,被称作"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在智能手机的创新空间逐步放缓和市场增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终端产业下一个热点已被市场广泛认同。

虽然谷歌眼镜这样的形态未被市场认可,但是却激发了人类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创造热情。谷歌眼镜之后以Apple Watch 、Moto360为代表的智能手表逐渐风靡市场。时至今日智能手表已实现了对手机功能的部分替代。

当然现阶段可穿戴设备还存在很多弊端,续航能力差,比如Apple Watch 的18小时续航,极小的屏幕,无法实现手机上的诸多操作。但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石墨烯电池技术、全息影响技术的小型化,必将被快速整合到可穿戴设备之中,用可穿戴设备取代手机指日可待。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对之处请您批评指正)

我觉得手机应该不会被取代。而是会和其他设备融合在一起。比如说AR,MR.全息投影。

这一切的基础除了网络速度提高以外,还要有电池技术的进步。

手机让我们成了顺风耳

手机让我们成了千里眼

手机让我们轻而易举见识到了

外面的世界

斑斓而真实

有时候我们是手机的奴隶

有时候手机是我们的玩物

有时候我们是手机的充电宝

有时候手机是我们的遥控器

手机虽然拿在了手里

看不着的电波却溶入了空气里

有氧有碳以及它们的各种化合物

我们大口大口地呼吸

然后像个分子离子

自动排成了一组崭新结构式

然后像个光热反应

在各自圈里释放着种种情绪

一个手机用爆啦

另一个立马被拿来及时代替

而且还是双卡双网双待滴

一个灵魂正盛时

另一个早在一旁想着上位顶替

而且还是不准流露一点旧情意

人与手机早已修成了合而为一

倘哪日手机被淘汰了

呵呵呵

那一定是俺 终于

又变回了神通广大的猴子矣

手机取代了大部分的电子产品,我认为这也是 科技 技术兼容性上的进步,随着科学的发达速度不断地提升,目前的手机以超过就其。移动电话的范畴,而是向着一个便携化的综合性智能终端靠拢,从这一点我们不难预测手机替代品的样子,未来我个人认为会是腕式的智能屏幕设备,这种设备屏幕柔韧度很好,方便携带,使用更安全,方便,不占用个人的空间。

她应该是一款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的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的技术。简单的说就是把你的意识带入一个虚拟世界。它控制着你所有的智能,你的家具,你的 汽车 ,你的家电,信息等,他就是一个信息遥控于一体的智能总装置,你的一切都在它的信息库掌控着,具体它的样子就是这样吧。

目前我觉得所有手机伤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是一个困惑,不过随着 科技 在手机原有基础上的延伸是必然的,至于它叫什么?我们就拭目以待了,智能时代的速度我相信用不多久他的雏形会公布于世的。

我是赵国峰愿意和朋友们分享互联网 科技 创业。

手机消失的话,按照目前的科学来说,可能还比较久。如果说要发展到下一代的智能通讯的话,如果只从打电话来说。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第一个就是量子力学,如果能够发展到,通过设备传送的话。打电话就不需要了。还有一个角度,比如说,我们能够通过一种设备读取人的意识。然后再通过设备传输。当然这些都可能天马行空的样子。不过 科技 是万能的,而且这些,都是理论上能够实现的。

很长一段时间估计手机很难被取代

会被更先进的手机取代。5-57…

不知道,不敢猜,告辞!!!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回答之前先让我们看一下真实事件吧。

柯达胶卷大家都应该知道吧,他们的胶卷质量特别的好,一直到他们停产倒闭的时候,他们的胶卷依然质量第一。

那么为什么柯达胶卷倒闭了呢?因为 社会 不需要了,那个时候流行了数码拍照,大家不再用胶卷拍照了,数码照片的优势一下就把传统胶卷行业打败了。

现在为什么周围买数码相机的少了?因为大家都用手机拍照了!

可见,打败你的不见得是你的同行,很多跨行业的对手更能要你的命!

现在回到最初这个问题有什么产品可惜取代手机呢?这里疯狂想起了一个科幻片,未来科学家在每个人的脑部植入一颗芯片,然后这个人就可以通过脑电波直接与世界沟通了!他的眼镜还可以当显示屏使用,用意念就可以达到发布信息的功能。我记得前段时间听到过有人发明了这样的芯片,你说未来有没有可能普及一下啊[呲牙]

疯狂相信未来一定会出现“一脑控所有”的装备出现。就是不知道我能否看到了[嘘]

未来世界手机会有眼机取代。

眼机——未来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像隐形眼镜一样放到眼中,具有左右眼,两通道立体摄像,和左右两通道接收立体声音的功能。使用仿人脑构架量子神经元技术,直接与脑神经连接。图像显示直接通过视神经呈现在大脑中,左右两个通道显示真实的立体效果;声音直接连接听神经出现在头脑中。除了立体声像信息以外,这种信息终端还能采集传送各种体感信息如气味、冷热、皮肤触感等等。

人们离不开手机和电脑,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人的本性要求,也是生活之必须。过去没手机电脑,人们靠聚集社交,礼尚往来进行交流,如今手机和电脑让人们交流更加便利和密切,推动 社会 不断进步和发展。当今 社会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将来人们的交流联络工具定会更新换代,换代产品肯定会比手机电脑更加实用,更加实惠,更加快捷,更加便利,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答案都在视频里面,与大家分享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祝到你,谢谢!

很多人说未来手机发展是植入人体芯片,做这个非常困难。难的不是技术问题,是人权和隐私问题。植入人体芯片有可能你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在被观察,没有一点隐私,那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已然渐行渐远,智能终端正在取代手机!

手机的全称是移动通信电话,而电话则是通过电能与声能的转化,实现语音信息交互的一种工具,可见,手机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语音通话。

但是,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应用得到广泛普及,手机则被赋予了智能化的标签,因此,智能手机的概念应运而生。

实际上,从当前手机的应用定位与特点来说,智能终端的称呼则更为贴切,其不但涵盖了手机终端的进阶历程,也更加形象地诠释了手机未来的演进方向。

智能终端应用的发展趋势如何?

总之, 科技 前沿技术必将改变人们对于手机的认知,智能终端终将打破非智能手机与智能手机的概念,移动通信终端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希望笔者的观点对您有所帮助!

很高兴能回答楼主的问题,谈到未来世界会以什么产品来替代现在的手机和电脑,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无线通讯和手机的发展 历史 ,以此来推断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通讯产品

1、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此带来了一系列铁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2、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他利用自己设计的电码,可将信息转换成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传向目的地,再转换为原来的信息。1844年5月24日,莫乐斯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进行了“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人类 历史 上的第一份电报,从而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

3、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4、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G.Bell)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并于1876年申请了发明专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并获得了成功,后来就成立了著名的贝尔电话公司。

5、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H.R.Hertz)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这个实验轰动了整个科学界,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6、中国出现第一台手机的时间是1987年,而型号是现在已经没落了的摩托罗拉的320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哥大。而就是在大哥大出现的那个年代,中国的移动通讯技术也算是进入了手机发展的第一个时代,也就是1G时代。

7、相比起1G时代通讯技术,2G的技术可以说是全面超过了1G,但是摩托罗拉却是死死抱住1G的模拟网络,不肯去拥抱GSM数字网。结果不肯跟上时代发展的摩托罗拉自然无法继续在新的时代里称雄。手机市场从以前的一枝独秀变成了三国争霸,与诺基亚、爱立信成为当时的手机三巨头。而当时还不存在国产品牌的中国也是受到了手机变化的影响,所以在2G时代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台手机不再是摩托罗拉而是爱立信的GH337,时间就在1995年1月。

8、2008年的国际信盟公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中,中国的TD-SCDMA和欧洲的WCDMA、美国的CDMA2000一起成为3G三大技术。3G网络进一步普及之后,苹果公司就推出了自己的3G手机iPhone 3G。自此触摸屏智能手机时代开始了,而苹果就是其中的霸主。在华为崛起之前,苹果公司推出来的新一代的手机就是当时手机的发展的趋势。

9、2013年,"谷歌光纤概念"开始在全球发酵,在美国国内成功推行的同时,谷歌光纤开始向非洲、东南亚等地推广,给全球4G网络建设再次添柴加火。同年8月,国务院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提升3G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12月4日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

10、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1G以来,大约每10年就会发布一种新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所有这些都是指移动运营商和设备本身使用的技术。它们具有不同的速度和功能,可以改进上一代产品。下一代普及的5G,计划于2020年推出。1G打电话,2G聊QQ,3G刷微博,4G看视频,那么未来的5G,会是什么?没错,是智能化。从VR、AR、人工智能到指挥城市等等,有了5G。一切都将不同,虚拟和现实将不断交融,我们的生活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5G的影响力之大,将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和 社会 发展。

11、到2030年,数字世界将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许多当前仍是幻想的场景将成为现实,人类生活将发生巨大变革,这就是6G,与前几次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类似,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5G将提升10到100倍,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Tbps,这意味着下载一部电影可在1秒内完成,而0.1ms的网络时延人类已基本无法感知。现在对5G网络的应用还主要是连接实体,连接没有智能的节点,未来还可以连接数字孪生和新的智能体,那是一个新世界。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虚拟双生,或许我们的一部分会虚拟化存在。

大胆的设想一下,也许我们会脑部植入芯片,又或许我们能心灵感应,只要你脑海中想到什麽,依靠大脑中芯片就能发射出去,对方就能接受到。

人们离不开手机,是因为手机从过去的通讯工具变成了全方位的信息处理系统。

这个信息处理系统能够接受和处理来自 社会 的方方面面,新闻宣传的,社交媒体的,朋友圈的,金融支付的, 健康 养生 的,等等。

随着 社会 的发展,人的信息 社会 化和网络空间化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现实生活中的人同时是一个网络空间中生活的人。现实生活中,人能够凭借生理感官同外界联系沟通。

但是在网络空间中,人就必须借助手机这样的工具来完成对接。所以手机的第二个功能就是虚拟身份转化器,就是一个网络空间信息处理器

未来发展和技术创新,新的信息处理系统将出现以下特征。

一是物理形态的变化,将从目前的手机物理形态,转变为更柔性化,便利化和智能化的可穿戴设备。手机这种形式将退出 历史 舞台,因为它同人体的融合性还是太差。

二是功能形态的变化,将从现在的电话功能为主,转变为集数据接收采集分析处理,网络虚拟办公,三维立体社交,金融智能终端,AR 旅游 娱乐 ,远程医疗 健康 ,超级电商购物,智能家庭管家等诸多实用化功能的平台系统。

三是安全性会更好。低辐射是最基本的要求,更安全的信号输入输出系统被采用,人们不用担心身体安全和眼睛等五官伤害。防盗能力会更强,智能防盗系统和自动反盗保护程序将普及,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的风险降低。

目前市场上开始出现新一代随身携带的智能信息系统。但是其功能和实用化程度都还不高。随着 社会 进步,需求增长,技术创新和普及程度,将决定了新一代智能信息人用系统会很快到来。

传播者泰斗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本质上手机和过去的报纸、电报、广播没有区别,他们都是信息的载体和人的延伸。手机的优势在于它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

在未来,媒介将继续朝着这条道路发展,我觉得在未来技术将不满足于做人器官的延伸,还想成为人新的器官,首先会出现的是可穿戴设备(现在已有的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之后是可植入设备,再之后可能会出现人被植入设备的情况。

人人都离不开手机,上年纪的甚至幼儿也爱不释手,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当然阅读求知者有之,消遣 娱乐 有之,异地交流工作有之等等,大千世界中手机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你我他信息传递更加便利,尤其是物联网改变了传统经营方式,其优势和迅猛发展趋势难以阻挡。但万万要切记:实体经济才是国家的硬实力!试想如果实体不强壮,物联网交流什么?突发战争靠什么取胜?实体产能萎缩国家如何积累?因此,人人离不开手机,某种程度反映部分人的空虚。世界 科技 比较先进的日本,手机技术也很好,但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在机埸、码头、商埸,只要闲暇之余总会在背包中取出一本书去默默地学习。显然是个养成教育问题,这个亟待解决的现象,需国家顶层设计,需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因为科学知识可改变一切,当然可以取代手机。

你好,取代手机的未来 科技 肯定是存在的,其实只要能取代手机的功能即可行。那么有哪些潜在 科技 可以实现呢,我觉得是有人工智能加持的穿戴设备和芯片植入。

当前手机仍然是外在携带设备,但它的主要功能已经逐步集成在可穿戴设备上,比如华为手环手表,苹果的iwatch,谷歌眼镜等等,可以取代手机实现更便捷的通讯和联网。

至于芯片植入是更加未来的 科技 ,即我们不再依赖任何外在的加持或穿戴设备,转而开发与自身联系更紧密的、集成度更高的植入设备。如此结合全息投影技术,可以实现皮肤下芯片植入,然后投影出地图、数据、联系人等。更进一步的则是脑部芯片植入,直接用脑力控制人工智能设备。虽然像电影里的剧本,但离实现可能并不遥远了。

欢迎加我交流讨论更多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