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演示 | R语言绘制热图代码

Python019

案例演示 | R语言绘制热图代码,第1张

本文是个人笔记,请谨慎付费[星球用户可免费看]。

我们在分析了差异表达数据之后,经常要进行热图的可视化展示。

热图(Heat map) 是一个以 颜色 变化来显示数据的 矩阵 。虽然“热图”是一个新兴的词汇,但是用明暗的矩阵来标示元素的方法已经有超过一世纪的历史了。

热图源自于展示数据的平面图像,较大的数字以小的深灰色、黑色方格呈现,而较小的数字则以较亮的方格标示。如Toussaint Loua在1873年就曾使用这样的手法来绘制对 巴黎 各区的社会学统计。 [1] 彼得·斯伊斯在1957年时进行 群集分析 时也透过置换矩阵的行和列的方法将更相似的值标示在一起。雅克·贝尔坦也曾用过类似的方法标示出 累积量表 的资料。而将 阶层式分群法 加入到矩阵中的概念则是由罗伯特·F·林于1973年创造,他利用多次印刷堆叠出的字符来表示不同程度的灰色,将每个字符大小则视为一像素。利兰·威尔金森则是于1994年开发出了第一个能生成高分辨率的矩阵的计算机程序—SYSTAT。

软件设计师科尔马克·金尼则在1991年时注册了热图这个商标用以形容一种描绘金融市场信息的平面图形, [2] 但是取得了金尼发明的公司在2003年时不小心使得这个商标失效了 [3]

R语言实用案例分析-相关系数的应用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存在多个变量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比如学习数学好的同学,物理成绩可能也比较高。在公司中外貌和讨人喜欢的关系往往也比较大,在人事招聘过程中,如果想要更加综合的评价某个人,需要把相关系数比较高的方面进行权重或者均值处理。

如以下案例:

现有30名应聘者来公司应聘,公司为这些应聘者制定了15项指标,分别是:求职信的形式(FL)、外貌(APP)、专业能力(AA)、讨人喜欢(LA)、自信心(SC)、洞察力(LC)、诚实(HON)、推销能力(SMS)、经验(EXP)、驾驶水平(DRV)、事业心(AMB)、理解能力(POT)、交际能力(KJ)和适应性(SUIT)。每项分数是从0到10分,0分最低,10分最高。每位求职者的15项指标如下所示,公司计划只录取前5名申请者,公司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读入数据

rt<-read.table("applicant.data")

AVG<-apply(rt,1,mean)

sort(AVG,descreasing=TRUE)

attach(rt)

#找到相关系数高的分为一组,然后取平均值,防止值过大

rt$G1<-(SC+LC+SMS+DRV+AMB+GSP+POT)/7

rt$G2<-(FL+EXP+SUIT)/3

rt$G3<-(LA+HON+KJ)/3

rt$G4<-AA

rt$G5<-APP

AVG<-apply(rt[,16:20], 1, mean)

sort(AVG, decreasing = TRUE)

找出前5名